第2315章 百年之内,不许挖掘帝陵!

    帕特西亚听完微微点头,眼睛还继续看着凤冠,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这确实很残忍,”她轻声说道,“但不得不承认,这么漂亮的凤冠,又有哪个女人不喜欢呢?”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矛盾和无奈。

    “我想象不出古代的皇后戴着这样的凤冠会是什么样子,”帕特西亚继续说道,眼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神色,“那种华贵和威严,一定让人过目难忘。”

    “但同时想到这背后的代价…”她摇了摇头,似乎在与自己内心的欲望做斗争。

    “所以,耿,”汉斯在旁边抱着肩膀,摸着下巴问道,打破了这种沉重的氛围,“像这样一件凤冠,需要取多少翠鸟的羽毛?”

    他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好奇,但也隐含着某种不安,“我是说,从数量上来看,这得是多大的规模?”

    耿老闻言,先是深深看了一眼面前的凤冠,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他似乎在组织语言,想要用最准确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耿老缓缓开口说道,声音里带着专业的严肃感,“该冠的点翠难度相当大,不仅点翠的面积大,比如有翠凤、翠云、翠叶、翠花,这些都需要点翠工艺来完成。”

    他指着凤冠上的各个部位,详细地解释着:“而且形状复杂,尤其是翠凤,均作展翅飞翔状,凤尾展开,羽毛舒展,富灵动感。”

    “每一片羽毛的选择都有严格的标准,”耿老继续说道,“不仅要考虑颜色的深浅,还要考虑羽毛的大小和形状,这样才能保证最终效果的完美。”

    “我们曾经做过专门的研究,”耿老的声音变得更加凝重,“大概需要一万只翠鸟的羽毛!”

    这个数字一出口,展厅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哦,我的天!”汉斯惊呼道,抬手摸了一下自己的络腮胡子,眼中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一万只?这个数字太惊人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华夏有那么多皇帝,这要杀死多少翠鸟?”

    “而且还不只是皇帝,”汉斯补充道,“皇后、妃子们也都需要这样的首饰吧?这简直是一场生态灾难!”

    帕特西亚听到这个数字,脸色变得苍白起来,她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

    “一万只......这简直太......”她喃喃自语道,眼中的向往完全被震惊和同情所取代。

    汉斯摇着头,继续说道:“我现在完全理解为什么要禁止这种工艺了,这不仅仅是残忍的问题,更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思考了一下又说道,“这也体现了古代工匠们对美的极致追求,只是这种追求的方式在今天看来确实不可接受。”

    耿老点点头,“是的,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我们既要欣赏古代工艺的精湛,也要反思其中的问题。”

    说完之后,耿老看向了汉斯,“汉斯先生,我需要更正一点,我们华夏,不是每一个朝代的凤冠都用点翠工艺的,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工艺。”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我国明代皇帝皇后的凤冠,它代表的是明朝的工艺和审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凤冠的制作工艺也随之变化。这就像是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史,精彩纷呈!”

    “比如说汉代,那时候的凤冠还处于雏形阶段,主要以凤凰爵、凤钗等形式出现。”

    耿老在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跟汉斯解释着,“您可以想象一下,太皇太后和皇后穿着华丽的礼服,头上戴着精致的凤钗,是不是别有一番韵味?虽然那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冠冕,但凤凰的形象已经开始在后宫的服饰中崭露头角。”

    “到了隋朝,凤冠的装饰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花树、钿、钗成了主要的装饰元素,却没有出现凤鸟的形象。”

    “这可能是受到了北方游牧文化的影响,那时候的工艺更注重组合搭配,而不是独立的凤冠设计。您可以想象一下,各种华丽的装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代时期,凤冠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的确立,被纳入了冠服制度。皇后的凤冠以龙凤、鸟雀、花树等元素组合装饰,工艺非常繁复。这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充满了皇家气派。”

    “例如《宋史·舆服志》中记载,皇后的朝冠镶嵌着各种珍贵的珠宝,并用金银丝盘制成龙凤图案。您可以想象一下,金光闪闪的龙凤图案,配上璀璨的珠宝,是何等的奢华!”

    “元代的凤冠,吸收了前朝的优点,又融入了蒙古族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明代的凤冠,则更加注重细节和工艺,点翠、镶嵌等技艺达到了巅峰。”

    “清代的凤冠,则更加注重华丽和繁复,各种珍贵的宝石和珍珠被大量使用。”

    “每个朝代的凤冠,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它们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瑰宝。”

    “等等!”听耿老说到这里,汉斯打断了耿老的说话,摸着络腮胡子看着耿老问道,“您的意思,就是每个朝代的审美观点不同?可他们不都是华夏人么?”

    耿老笑着点点头:“汉斯先生,你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华夏太大了,直到今天为止,华东、华北、华南、西北、东北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风格,审美眼光也自然不同。”

    “汉斯先生,您现在明白了吗?凤冠的演变,不仅仅是工艺的变化,更是华夏历史的缩影。”

    耿老一脸认真的看着汉斯,“我们这次带这件凤冠来,是希望让战车国的人,对我们华夏历史有所了解,是希望像汉斯先生这样的学者,能够理解,这些文物.....”

    说着话,耿老想展厅挥舞了一下手臂,“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更是因为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此时,周围的闪光灯频率更高了,伴随着低声的赞叹和拍照声,耿老的声音在喧闹中显得格外清晰:“这顶凤冠,不仅仅是工匠技艺的巅峰展现,更是大明王朝匠人精神的完美诠释啊!”

    耿老目光扫过众人惊异的面容,手指缓缓转向那顶九龙九凤冠,指尖几乎能触到冠上细密的金累丝纹路,他声音低沉却清晰,带着几分岁月沉淀的厚重感:“诸位请看这件九龙九凤冠——”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冠上盘踞的九条金龙与振翅欲飞的九只金凤,每一只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能从冠上跃出。

    “这等精湛技艺,这等气势恢宏,确是稀世珍宝。”他轻叹一声,语气里多了几分感慨,“然而,像这般规模的明代凤冠,我们也仅仅发现了四件。”

    “四件?”战车国代表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他们亲眼目睹了九龙九凤冠的华贵,深知其价值连城,这样的珍宝,若是放在欧洲,恐怕早已被皇室或富商珍藏,一件已是难求,更何况是四件?

    帕特里西亚夫人忍不住开口问道:“耿先生,您说的'四件',除了眼前这顶九龙九凤冠,还有哪三件?它们如今又在何处?”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耿老抬手示意她稍安勿躁,目光转向汉斯等人,带着几分考量的意味,“除了眼前的九龙九凤冠,还有三件同样珍贵的凤冠:六龙三凤冠,冠上六龙昂首,三凤展翅,气势磅礴;三龙二凤冠,虽规模不及前者,却也巧夺天工;十二龙九凤冠,龙飞凤舞,冠绝群芳。”

    他每说一件,周围人的呼吸便紧促一分。这些凤冠,件件皆是稀世奇珍,任意一件都足以引发考古界的轰动。

    “竟然有三件之多!”汉斯瞪大了眼睛,声音里满是惊叹,“耿,你们明朝的皇帝,真是奢侈至极啊!”

    “奢侈?”耿老闻言,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汉斯先生,这'奢侈'二字,怕是误解了。”

    “误解?”汉斯愣了一下,随即皱眉道,“难道不是吗?这么多凤冠,件件耗费巨大,若非皇家,何人能承担得起?”

    “确实如此。”耿老并未否认,反而轻轻叹了口气,“但诸位可知,为何只有四件,而不是更多?”

    “耿,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安德森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几步走到耿老面前,语气急切,“耿,你们明朝时期,可不止四位皇帝!”

    “如果按照你刚才所说的,以每位皇帝至少拥有一位皇后,而一位皇后就有一顶凤冠计算,你们应该还有很多才对!”

    “是啊,耿先生,”另一位战车国代表也忍不住开口,“那其他的凤冠呢?它们在哪里?”

    耿老听到安德森如此直接的疑问,并未表现出不满,反而轻笑一声,笑声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自嘲:“安德森先生,您的问题,问的非常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答案很简单——因为自 1956 年打开定陵之后,我们国家下达了一条法令:百年之内,不许主动挖掘帝陵。”

    “百年内不许挖掘?”帕特里西亚夫人眼中闪过一丝不解,“这是什么缘故?”

    “缘故并不重要。”耿老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疑问,“重要的是,这条法令给我国的考古事业定下了基调——只搞抢救性挖掘,不主动挖掘古墓。”

    所有人战车国代表听完都愣住了,片刻之后,一个声音响起,“那什么是抢救性挖掘呢?”

    耿老解释道:“抢救性挖掘,是指在古墓遭到破坏或者面临威胁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文物,不得不进行的挖掘。”

    另一位代表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也就是说,除非古墓面临危险,否则不会主动挖掘,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

    “是的!”耿老微微点头。

    一位代表感叹道:“华夏的做法真是太明智了!这才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真正尊重!”(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不错,请把《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