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7章 汝窑,奉化

    “没意思?”安德森闻言怔了一瞬,眉梢微微挑起,下意识将目光重新投向玻璃柜里的唐三彩。

    他反复端详着那匹昂首嘶鸣、背上乐师环绕的骆驼,手指无意识摩挲着下巴。如此精巧的唐三彩,无论是器型还是釉色都堪称精品,陈阳竟然轻描淡写地说它“没意思”?

    这让他心头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惊诧——能说出这样的话,这家伙究竟见识过多少珍奇异宝?

    念头闪过间,安德森的目光已不自觉转向了隔壁的玻璃柜。那里静静躺着一件天青色的瓷器,釉面温润如玉,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汝窑!安德森瞳孔微缩,呼吸不由自主地滞了一瞬。他屏住气息,连带着肩膀都绷紧了。

    这一眼瞧去,他只觉得一股凉意顺着脊椎攀上来,直冲天灵盖。那汝窑通体色泽均匀,只在边缘处隐约透出一抹淡淡的虾青色,釉层厚薄适中,在灯光下流转着梦幻般的光晕。更让他心脏狂跳的是,瓷器表面竟有一抹细密的开片纹,如同冰裂纹般自然蔓延,却又层次分明,宛如天然形成的美丽图案。

    安德森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一股难以抑制的渴望涌上心头,让他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这汝窑的温润与内敛,竟让他有种想要伸手触摸的冲动,仿佛那冰凉的触感能抚平他此刻躁动的心绪。

    短短几秒间,他的眼神从最初的惊愕逐渐变为痴迷,甚至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惊扰了这件沉睡的珍宝。

    那是一件令人屏息凝神的汝窑碟,静卧于灯光之下,其存在仿佛周遭空气都随之沉静下来。碟体身高不过二点三厘米,轻巧得宛如一片薄翼,却又蕴含着不容小觑的精致与温润。

    传世汝窑「奉华」碟 藏于台北

    汝窑碟的口沿如一轮初升的满月,直径十二点七厘米,开阔而饱满,边缘以一圈古铜色的细窄铜釦点缀,像是月轮上缠绕的精工银饰,既加固了瓷碟的结构,又添了几分古拙的韵味。

    从圆口向下望去,是一弧优雅的浅壁,像极了古典园林里静谧的月下湖水,荡漾着光影与岁月。壁身轻盈地弧度收束,至底部戛然而止,形成一个光洁无瑕的平底,直径仅十点一厘米,平整得仿佛能映出人的面容。

    最让人惊叹的是它通体施的青釉,色泽如雨过天青,带着一抹淡淡的粉意,在某些角度下,甚至泛着微妙的光泽变化,如同暮色中的云霞在变幻色彩。

    而在瓷碟底部,三个细小的支钉均匀排布,它们不过针尖大小,却精准地将整个碟体撑起,既保护了胎体的完好,又巧妙地打破了满釉带来的单调感。

    最引人注目的是支钉中央,以纤细却力道遒劲的笔法,刻有一方“奉华”二字铭文,这两个字像是被时间精心打磨过的印记,凝结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这时候汉斯也走了过来,他刚才一直在远处观察着陈阳和安德森的交流,心中早已按捺不住好奇,想过来看看那件唐三彩。

    陈阳看见汉斯走近,脸上露出了热情的笑容,眼中闪烁着一丝狡黠的光芒,他故意放慢了语调,带着几分卖关子的意味笑呵呵招呼他:“汉斯先生,既然您来了,不如也来看看这件汝窑如何?我很想听听您这位专家的专业意见。”

    汉斯听到陈阳的邀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近展柜,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件汝窑碟上的瞬间,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

    他弯下腰,将脸几乎贴近汝窑,双眼睁得滚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粉青色的釉面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如玉的光泽,汉斯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他绕着展柜慢慢踱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着这件珍品。

    片刻之后,他猛然直起身子,捂住胸口,倒吸一口冷气,声音都有些颤抖:“这…这简直不可思议!这是汝窑中的极品啊!比大英博物馆馆藏的那件保存状态好得多!”

    “天哪,这釉色,这质地,这完整程度,简直是奇迹!”

    陈阳看着汉斯激动的样子,内心涌起一阵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挺直了腰杆,下巴微微扬起,语气中充满了骄傲和自信:“汉斯先生,您的眼光确实独到。”

    “这确实是故宫博物院的珍藏,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

    “您知道吗,全世界完整的汝窑器物不足百件,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而这件'奉华'款汝窑碟,更是其中的翘楚,被公认为顶尖之作。它不仅代表着宋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准,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汉斯听到陈阳的介绍,更加激动了,他的手在空中比划着,但又不敢真的伸手:“真是不敢相信,太不敢相信了!”

    他再次低下头,几乎要把鼻子贴在玻璃上,眼中满含着敬畏和渴望。

    汉斯转过身来看向陈阳,眼中充满了钦佩和震撼,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敢置信:“我知道,我知道,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这样的珍品,那是全世界古陶瓷收藏界都知道的事情。”

    “但我万万没想到,你们居然会把如此珍贵的国宝带到这次展览中来!这真是让我太意外了!这种信任和开放的态度,实在是令人敬佩!”

    陈阳听到汉斯真诚的赞美,嘴角慢慢翘起,露出了一个温暖而自豪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友善和真诚的光芒:“汉斯先生,您的话让我很感动。”

    “我们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开放的民族,我们非常愿意与世界各国的朋友一起分享我们的文化瑰宝和历史珍品。”

    “对于真正的朋友,对于那些真心热爱和尊重我们文化的人,我们从来不会吝啬,也绝不会藏私。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陈阳一边说着,一边从旁边精心准备的文件袋里取出了一叠装订整齐的打印文件,那些纸张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显然是高质量的专页资料。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放到了汉斯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庄重和神圣:“汉斯先生,这是我们特别为贵国代表团准备的,关于这件'奉华'款汝窑碟的详细记载和研究资料。”

    “里面包含了它的发现经过、历史背景、工艺分析,以及历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希望这些资料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了解这件珍品的价值和意义。”

    安德森和汉斯两人拿着文件看了起来,他们的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而凝重,两人心里都明白,相比物件来说,传世资料更为珍贵。

    安德森的手指轻微颤抖着,他意识到自己正在见证一件传世珍宝的完整生命轨迹。汉斯则屏住了呼吸,内心深处涌起一种近乎虔诚的敬畏感,上面清晰记录了这件汝窑碟的传世记录。

    根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记载,雍正七年(1729)四月二十七日,乾清宫出现一箱内装二十九件汝窑的箱匣。

    汉斯在心中暗暗计算着,近三百年前的物件,竟然能如此完好地保存至今,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同年,这件笔洗被绘入雍正皇帝的文玩珍藏档案《文玩图》卷八中。

    乾隆六年(1741),乾隆皇帝为贮藏在乾清宫的这箱汝窑配上了象牙标签,取名为“品重青瑶”。汉斯读到这里时,内心涌起一阵激动,他能感受到乾隆皇帝对这些汝窑的珍爱之情,连标签都要用珍贵的象牙来制作。

    乾隆十六年(1751),因内匣遭受虫蛀,这件汝窑再次引起关注,重新更换包装。

    安德森不禁感叹,即使是在皇宫中,这些珍宝也要面临岁月的侵蚀,但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保护,才让它们得以传承至今。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做御制诗“題汝窑奉華盤”,诗句中提到“奉華”为南宋刘贵妃的私人印鉴。

    1924 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民国政府对故宫留存物品进行清点,这件汝窑“奉华”碟最后出现在了紫禁城养心殿内。

    后面是这些文献资料的影印资料,更加证明了这件汝窑,是华夏传世之作。

    两人正开着,一道高瘦的身影推门而入,来人一身深灰西装衬得身形愈发挺拔,却难掩眉目间随性散漫的笑意。他大步流星地跨进房间,脚步声混着地毯细微的沙沙作响,一下吸引了屋内几人的目光。

    来人目光扫过一圈,最终锁定在耿老身上,眼中一亮,快步上前,熟稔地伸出手,“嗨,耿!”他掌心温热,力道恰到好处,显出几分亲昵又不会令人不适。

    握着耿老的手微微一紧,他顺势侧身半步,目光越过耿老肩膀,扫向陈阳和安德森,最后落在汉斯等一众战车国代表身上,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松开耿老的手,双臂大张,像要拥抱整间屋子似的,朗声笑道:“瞧瞧,这不是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吗?”

    他刻意顿了顿,目光扫过华夏代表团众人,喉结滚动了一下,仿佛在酝酿什么。

    随即,他弯下腰,姿态带着几分夸张的礼貌,“来自东方的朋友们,我们准备了丰盛的美酒佳肴——”

    他故意拖长尾音,右手食指在空中划了个圈,左手则配合地做了个邀请的手势,“今晚,就让我们举杯共饮,为古老的东方来客接风洗尘!”

    陈阳听着他说完,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身旁的安德森,压低声音问道:“安德森,这家伙是谁呀?”

    他的目光重新打量着那个战车国人,只见对方西装笔挺,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派头十足呀,感觉比你们馆长还要牛气!”

    安德森无奈地耸了一下肩膀,小声回答道:“我的顶头上司,我们的部长,哈特·尼克尔!”

    说完这句话,安德森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似乎还有话要说。

    陈阳挑了挑眉毛,显然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从安德森的表情来看,这个部长似乎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安德森看了看四周,确认哈特正在和其他人交谈,这才继续压低声音说道:“他可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家伙。”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透出一丝担忧,“尤其是对你们华夏人……”

    说着,安德森不自觉地噘了一下嘴,那表情就像是吃了什么苦涩的东西,“说实话,不那么友好!”

    陈阳听到这话,眼神瞬间变得犀利起来,心中暗想:看来今天这场文物交流,恐怕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他轻轻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同时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应对这个看似热情实则不怀好意的部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不错,请把《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