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僭越言亲疏

    荣国府,荣庆堂。

    熏笼生暖,焚香沁人,新年伊始,家人闲话,原本该是轻松写意。

    无奈世家豪族之门,荣辱兴衰之争,非小户门庭可比,贾母这等内宅翘楚,自然深通其中三昧。

    薛姨妈听了贾母这话,微微一笑,老太太虽上了年纪,脑子依旧精明利害,真真半点不含糊。

    她知道二房如今败落,心里偏心小儿子和宝玉,所以事事权衡拉扯,不让二房太过冷落。

    如今贾家大房稳如泰山,老太太的这些手段,只能让二房不会太难堪罢了,其余并无用处。

    只是姐姐却没老太太的城府,多半把老太太心思当成依仗,觉得二房能借此翻身,那可就真想糊涂了。

    宝玉听老太太说道姻亲二字,脸色便有些发苦,心中涌出无限悲苦,大白圆脸泛出委屈。

    他最恨别人说成亲生娃,特别是当姊妹们的面说道,偏偏家里无人知他这般情怀。

    总是隔三差五,拿刀捅他心窝子,让他狼狈不堪,生不如死,无地自容。

    他看向黛玉和宝钗,目光中颇有深情怅然,只想看姊妹们也生怜爱幽怨,也好与他感同身受。

    却见宝姐姐在喝茶,林妹妹和二姐姐说话,似乎毫不在意这姻亲之言。

    必是家里人说多成亲之事,姊妹们都司空见惯,认定自己是个俗物,不愿理会,愈发疏远。

    她们却不想一想,贾琮如不是死了大老爷,他早就被宫里赐婚,岂不更是俗物,他不过运气好罢了……

    ……

    王夫人听贾母说道二房,心中松了口气,顿时觉得有了光彩。

    笑道:“宝玉大舅虽公务繁重些,但已让人传话,初二会来走动,还要给老太太拜年。”

    贾母听到王子腾,脸上有些不自在,不过顾着儿媳妇面子,只能脸色带笑胡乱说好。

    薛姨妈却是旁观者清,看出贾母掩饰的不愉,姐夫神情中的冷淡,琮哥儿更面无表情。

    薛姨妈已寓居贾府多年,早听说当年贾母寿辰风波,还有贾琮被人诬告之事。

    贾家内里已和大兄断了情分,当年大兄谋求九省统制落空,根源便是失了贾家臂助。

    但此事论起来也怪不得贾家,是自己嫂子做事太过跋扈,实在太不留余地。

    这几年大兄已是尽力挽回,每年贾府节庆宴席,他都上门拜会,执礼甚恭。

    但琮哥儿和姐夫并没因此改观,只是彼此表面礼数,不愿和大兄再做牵扯。

    神京各家都有流言,大兄的京营节度使之位,看着位高权重,其实只是表面风光。

    都说他的手中兵权,早已被宫里架空,只怕要在虚位上呆到老。

    上年大兄来梨香院走动,他明知薛家和琮哥儿门第难配,宝钗做不得嫡正之位,居然还露出撮合之意。

    兄长这是走投无路,彷徨无计,竟到想拿宝钗作伐的地步……

    薛姨妈虽心中清楚,兄长如果仕途发迹,对薛家大有好处,但她还不至于因为此事,拿亲生女儿姻缘做筹码。

    ……

    王夫人又笑道:“昨日夏太太让人传信,夏家和贾家已成姻亲,虽宝玉和夏姑娘还没成亲。

    但贾家有老太太在堂,身份尊贵,又正值年关,夏家不好失了礼数,初二要以晚辈礼,给老太太拜年问好。”

    贾母笑道:“夏家虽是皇商之门,但规矩礼数细密,真不比世家大户差半分,夏太太是个讲究人。

    这个年我过的舒心,琮哥儿如今功成名就,宝玉眼看也就成家立业,家里都是喜事。

    这夏姑娘我也见过几次,模样人物都是极好,上回来送腊月半节礼,这见识才干也是不俗。

    你娶了这等儿媳妇,以后二房也多个臂膀,宝玉有了这等妻室,也能撑得起场面,这实在是极好的。”

    ……

    贾琮听了贾母的乐呵话,心中涌起一阵古怪,老太太这般兴高采烈,但愿如她所愿才好……

    贾母对迎春笑道:“明日夏家亲戚来了,你们姊妹也来坐坐,以后是姑嫂姊妹,一起熟络热闹才好。”

    贾琮听了这话,眉头不由自主一皱,只是这种细微神情,旁人一时都没留意。

    探春因心思都在贾琮身上,又刚巧坐在他对首位置,却是一下便看到眼里。

    她心中有些明悟,三哥哥不止一次和自己提过,夏姑娘不是好相与的人物,似乎对她颇为隔阂。

    她也不至一次察觉,夏姑娘看三哥哥的眼神,总是热辣辣的古怪。

    每每想起那炙热眼神,探春多少能读懂意思,心中便挺不乐意的。

    夏姑娘是二哥哥的媳妇,她有什么理由位份,敢这么看自己三哥哥……

    三哥哥必定膈应夏姑娘,不喜姊妹们和她接近,这才会皱眉头,到时不见便是,这也不是难事。

    ……

    迎春从没听贾琮提起夏姑娘,自然不知就里,见贾母提了这话头,心中也不太在意。

    说道:“既老太太吩咐,我和姊妹自会来走动。”

    宝玉听贾母提了姻亲之言,已让他颇为难看,没想夏家还要来拜年,事情越发热辣辣,连点遮掩都没有。

    老太太还让姊妹们陪客,林妹妹、宝姐姐这等人物,要是都和夏姑娘熟络,岂不越发对自己死心。

    自己在姊妹们跟前,越发一文不值,当真做定了外男,不屑一顾的俗物,这等羞辱还不如死了干净……

    探春笑道:“夏姑娘以后可是我二嫂,她上门给老太太拜年,我们姊妹自然要来见的。

    就怕初二那日,东府来往客人正多,二姐姐、林姐姐都会忙碌,怕是一时不得便利走开。

    不然就我来相陪说话,等二姐姐她们得了空闲,再过来也不迟。”

    ……

    迎春和黛玉听了这话,心中都有些奇怪,她们姊妹多有默契,都听出探春是帮她们推脱。

    虽不知道内里原因,但都知探春精明细腻,她说出这样话语,必有她的原因,回府细问便知。

    况且,黛玉本就厌弃宝玉,日常怕他言语荒唐,胡乱纠缠,远着他还来不及。

    夏姑娘是宝玉媳妇,和他关系密切之人,自己和夏姑娘走的近,宝玉借此牵扯起来,岂不是自找麻烦。

    所以,黛玉听了探春的推脱之言,也是正中下怀,心里还乐意的很。

    上回宝玉阻拦平儿入房,迎春可是亲眼所见,还听说宝玉对五儿曾有妄想。

    迎春将弟弟看的极重,宝玉心思不纯,竟觊觎兄弟身边人,她对堂弟早心生厌恶。

    自然对亲近宝玉媳妇,没有太大兴趣,探春出言帮她挡事,她自然顺水推舟。

    迎春笑道:“还是三妹妹细心,我倒一时忘记,初二东府来客极多,确实杂务缠身。

    不过也不算打紧,先让三妹妹过来陪着,我和林妹妹忙过事,得空再来就是。”

    ……

    宝玉听了探春这话,黛玉不得来陪夏姑娘,顿时心中大感安慰。

    如此这般最好,不用在林妹妹跟前没脸,至于是不是掩耳闹铃,并不在宝玉的考虑中……

    只是他刚乐了一瞬,突然觉得有些不对,二姐姐帮贾琮料理家务,那还算名正言顺。

    怎连林妹妹也帮他操持家事,这算是哪门子道理,贾琮他也有这等福分。

    他可真是无药可救,将姊妹们都拐去东府,也是霸道至极,岂有此理。

    竟还做出这等无耻行径,让林妹妹这天上才有人物,无名无分,帮他料理腥臭俗务。

    亵渎女儿如此,当真令人发指……

    “林妹妹素来身子弱,东府宾客接待操持,二姐姐管着才正经,妹妹何必操劳,多保养身子,千万别累着。”

    ……

    王熙凤听宝玉言语小心,话里陪着殷勤,差点没笑出声来。

    颇为不屑瞟一眼,这宝玉都成有妇之夫,还对姑娘家瞎套近乎。

    上回被林妹妹几句话,整治得满屋子发癫,出尽了洋相,莫非他忘了?

    别看林妹妹斯斯文文,要是勾起她的性子,那张小嘴刀子般锋利。

    王熙凤心中一动,想到昨夜除夕酒宴之上,黛玉给贾琮喂酒的亲昵。

    她不由看向贾琮,目光中有探究之意。

    贾琮慢条斯理放下茶碗,说道:“宝玉,你这话不对。”

    王熙凤听了这熟悉腔调,心中一乐,双眸来回转动,顿时兴致勃勃起来。

    只听贾琮说道:“我四位座师都是当世大儒,历来最重礼数,他们不会纡尊降贵,自己上门走动。

    但上门都是他们亲近子侄,这些同辈都比我年长,大都已成家,为重礼数,都带女眷上门。

    即便各部同僚,多半也是如此,以示家门亲近之意。

    二姐姐家务繁杂,接待这些官宦女眷,如何能忙的过来,林妹妹出身书香门第,一起接待才刚好。”

    ……

    宝玉听了这话,满脸呛得通红,总觉那里不对,岂有此理,但又找不出话反驳。

    贾琮屡次登科,荣登一甲,举业荣盛,光彩熠熠,宝玉嘴上不屑一顾,心里却虚的厉害,哪有本事和他斗嘴。

    再说自己老爷还在身边,自己敢话语放肆,老爷只怕就要发作,到时在姊妹跟前丢人……

    王熙凤听了贾琮这话,心中一阵直乐,有些不怕事大,兴致勃勃多踩一脚。

    笑道:“宝兄弟到底年轻,想事情不太周全,琮兄弟如今大孝,不像你三月就能娶妻,许多事没你便利。

    比如你有宾客上门,同行女眷自有弟妹接待,就是还没过门的夏姑娘。

    可琮兄弟眼下没你这福气,东府没有当家奶奶坐镇,他只能拉着家中姊妹帮着操持,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

    贾琮听王熙凤话语,嘴角有些抽搐,她这话看似热络,实则刁钻毒辣,唯恐天下不乱,生怕事不够大吗?

    黛玉微微一笑,说道:“三哥哥和凤姐姐的话,都说的很有道理。

    三哥哥是个没成家的,府上来了贵客女眷,我们姊妹自然帮着应酬。

    父亲当年及第之时,曾在兰台寺为御史,便是如今的都察院,父亲能初履职,就是得吏部陈老大人提携。

    当年父亲在神京为官,便对陈老大人颇为礼敬,我看过三哥哥收的拜帖,上门拜会便是陈老大人子媳。

    我是父亲的女儿,不但要帮着三哥哥操持,更该帮父亲尽一份礼数,才不负老大人昔年情义。”

    王熙凤见黛玉说话斯斯文文,神态慢条斯理,竟和琮老三做派极像,心中不禁莞尔。

    这其中没有猫腻,她王熙凤是不信的。

    宝玉见黛玉言语细密,对仕途官场之事,很是津津乐道,对帮贾琮操持家务,显得乐在其中。

    不禁心如刀割,悲愤满怀,摇摇欲坠,恨不得长歌当哭,但父亲贾政在场,实在不敢放肆。

    心中伤怀无限,林妹妹在东府呆太久,被贾琮玷污荼毒,身上禄蠹之气已深,这该如何去救……

    ……

    贾政笑道:“没想到妹婿和陈大人有这等渊源,这等官场点选提携,是非比寻常之情。

    我记得妹婿及第那年,陈大人任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正是负责选官举荐之事。

    两家长辈有这等因果,林丫头的确要尽到礼数,好好帮琮哥儿操持才是。”

    他回头再看宝玉,脸色笑容已无,拉着脸说道:“官场情谊,世交之情,礼数不能半点马虎,岂是你能懂的。

    这等读书识礼道理,都这般一塌糊涂,不知羞的孽障,以后再敢胡言乱语,你可给你仔细着!”

    ……

    王夫人见老爷又当着众人,一味训斥教导儿子,不给儿子留半点脸皮,心中很是心疼憋屈。

    但又不敢去驳自己老爷脸面,不免又生出一腔郁闷。

    心中不禁埋怨儿子,都是快成亲的人,居然对林丫头还不死心,一位想着讨好招惹。

    这林丫头也是不知好歹,不领宝玉的情分就罢了,还说这些阴阳怪气的话。

    她难道不知宝玉生来痴心,最听不得官场仕途散话,她明摆着欺负宝玉老实,和她那个娘一样可恶!

    贾母见好端端说家事,方才大家还挺乐呵,怎转眼就走偏了,成了儿子教训孙子,忍不住揉了揉额头。

    说道:“琮哥儿是个没成家的,东府来了女眷,自然要姊妹操持,二丫头一张嘴一双手,哪里能忙的过来。

    林丫头、三丫头一起帮衬,也是家门常理之事,多见同辈官宦女眷,也不是什么坏事。”

    又对贾政说道:“宝玉才多大年纪,言语不周到之处,你做老子好言教导便是,大过年的也值得虎着脸。”

    贾母胡乱捣过浆糊,便岔开话题问道:“凤丫头,今日是大年初一,哪些故旧上门走动?”

    王熙凤笑道:“今日来的人不少,都是贵勋世家之流,可有六七停人呢。

    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

    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

    缮国公之孙石光珠,还未有爵位,还有齐国公陈翼之孙威镇将军陈瑞文……”

    ……

    嘉昭十六年,大年初一,东堽镇。

    火红晨曦映照大地,整个镇子死气沉沉,飘散着浓重血腥气,街巷中到处都是尸体,雪地殷红,惨不忍睹。

    镇上都是巡逻的蒙古骑兵,四处充斥着萧杀之气,令人不寒而栗。

    昨夜福运酒楼发出偌大动静,惊动许多镇民出门查看动静,在镇子中引起不小骚动。

    孙大力担心镇民恐慌出逃,使军囤粮仓陷落消息走漏,便快速调集兵马封死小镇,并悍然下达格杀令。

    东堽镇定居的九百余口平民,不论男女老幼,一夜之间被斩杀大半,整个镇子犹如人间炼狱。

    ……

    距离东堽镇最近的村镇在五里外,隶属管辖县衙之地,甚至在十五里外。

    眼下正是大年初一,根本没有客商会入镇,镇上大部分人口被屠,活下来的也被押解看守。

    东堽镇陷落的消息,两天内会被严密封锁,根本无法传递出去。

    但是到了正月初三,镇上居民的亲眷故旧,必定会来镇上拜年,军囤粮仓失陷消息,或许就无法瞒住。

    所以孙大力派出不少游骑,在镇子周围两里地巡弋,只要遇到远道入镇之人,就地绞杀,确保消息不被泄露。

    ……

    镇上幸存的青壮男女,被驱赶到军囤粮仓搬运粮食,他们未来的命运,只会是被掳掠到草原为奴。

    满载的粮车陆续驶出粮仓,在蒙古骑兵队押送下,向着镇北方向而去。

    军囤粮仓满仓六十五万担粮食,想要将它们全部运走,绝非数日之功。

    想将它们完好无损运到关外,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么大规模的粮草运输,不可能不被周军察觉。

    但孙大力似乎胸有成竹,调集人手车马,全力搬空军囤粮仓的军粮。

    ……

    镇中福运酒楼焚烧半夜,火势已经熄灭,只剩断壁残垣,冒着浓黑烟雾,透着刺鼻焦臭气息。

    孙大力打量废墟中那些烧焦的尸体,问道:“你确定这些人当中,并没有陈瑞昌?”

    旁边一人说道:“自腊月二十六日,我带人乔装商队入住客栈,凑巧陈瑞昌也同时入住。

    大力交代要盯着此人,我日常密切留意,所以这人样貌记得清楚。

    他虽入住客栈,但日常很少回来过夜,似乎另有住处。

    昨夜我们围店放火射杀,我注意过店堂中武官,并无陈瑞昌在内,绝对不会看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红楼之扶摇河山不错,请把《红楼之扶摇河山》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红楼之扶摇河山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