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新朝第一富贵

    帝制时代,宗室制度,是影响朝廷,乃至于影响整个国家的要紧制度,毕竟天子神权合一,国家一体。

    所谓朕即是国家。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皇帝是国家的主心骨,皇帝的家庭,也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那么自然而然,就要给这个国家,定下来一些规矩。

    而李云,作为将来的太祖皇帝,他恰恰就是能够定下这个规矩的人。

    宗藩制度,是很复杂的。

    先前,李皇帝已经定下来了,非大功不得世袭罔替,这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大幅度削弱了宗藩。

    如今,皇子不必封亲王,甚至不必授给爵位,则是他在位十年之后,往宗藩身上砍下来的另一刀。

    不过,这个时候,李云就不是自己一个人做主了,他的长子,大唐未来的皇帝已经长大了,趁着皇三子将要成人的时间,李云很想听一听自己这个长子的意见。

    太子听了李云的话之后,有些怔神,他低着头思考了许久,才回到了父亲面前,认真看了看父亲的表情之后,他才微微低下头:“父皇,毕竟都是一家人。”

    他默默说道:“不说我们这一家,假如这个规矩将来作为成例传之后世,那么同辈皇子之中,有人会坐到九五至尊的位置上,也有人…连得爵也难。”

    太子殿下低声说道:“这恐怕,会让人心中不服气,再有,这样做也会削弱宗藩势力,再加上王爵不得世袭罔替,这样一旦后世,有一个皇帝子嗣不兴,恐怕整个朝廷上下,连一个李家的亲王也不会有。”

    “甚至郡王,都会相当少见。”

    太子人当然是不笨的,他说的也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按照李云构想的这个制度,后世皇帝也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那么将来的确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

    皇嗣兴旺还好,一旦连续两三代人皇嗣不兴,前几代封的王爵又被代降了下去,那么朝廷里,就真的会出现无有李氏近支王爵的情况。

    宗藩的势力乃至于地位,将会被朝臣勋贵,给完全碾压。

    皇帝陛下闻言,先是低头看了看自己在桌子上的文书,又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点头:“我儿说的不错。”

    他默默说道:“是父皇想的少了。”

    人考虑事情,总是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李云现在已经有十一个皇子,准确来说,应该是十二个。

    去年因为怀了身孕,被留在金陵的陆昭仪,也成功诞下皇子,而且此时已经在返回洛阳的路上,估计这个月就会回到洛阳。

    这就是李皇帝的第十二个皇子了。

    而且他今年才四十岁,不出意外的话,生二十来个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他想,甚至可以生下更多。

    但这是开国之初,国运昌隆的情况。

    遍观史书,越到中后期,皇帝的生育能力就越会出问题,皇子的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少,到最后,皇帝绝嗣然后从旁支过继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那就定额罢。”

    李皇帝看向太子,说出了自己预想的另一套方案:“一代人之中,除皇储外,至少封给一个亲王,三个郡王,这样可以保证宗藩不至于衰弱。”

    “又不至于全然凭靠出身,就裂土封王。”

    太子殿下想了想,深深低头道:“父皇圣明。”

    他想了想,又说道:“父皇,咱们家开国之前降生的皇子,便只有我们三人,如今朝廷初建,正需要拔高宗室的地位,儿臣以为,开国之后出生的弟弟们,可以酌情授爵,至于三郎…”

    “还是一样受封亲王罢。”

    皇帝陛下思考了片刻,然后看了看太子,满意点头,笑着说道:“我儿开始理政之后,的确长进了许多,看来以后遇到事情,咱们父子之间,可以多多商量了。”

    太子殿下听了皇帝的夸奖,也面露喜色:“儿臣,一定继续用功。”

    皇帝陛下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太子殿下于是躬身告退。

    等到太子殿下离开之后,李皇帝召来顾常,吩咐道:“去召三郎来见朕。”

    顾常应了一声,连忙迈着小碎步去了。

    他一路来到了秦嫔宫里,弓着身子低头道:“昭容娘娘,陛下唤三殿下,去甘露殿相见。”

    秦昭容连忙低头应了声是,然后招来了儿子。

    此时的皇三子李苍,已经生得比她还要高一些了,但只是中等个子,不仅远不如越王那般高大,也不如太子殿下生得高挑。

    他像他母亲,生得白皙,又偏瘦,很有些书生气,在天子前三个儿子里,也最喜欢读书。

    这位三殿下对着顾常应了一声是,又对着秦昭容欠身道:“母亲,孩儿去了。”

    秦昭容拉着他的衣袖,有些担心,低声叮嘱道:“你父皇下午就来过,此时又叫你去,多半是要给你也封爵了,小心回话。”

    “不要恼了你父皇。”

    三殿下笑了笑,开口说道:“父皇又不是乱发脾气的人,至多也就是爵位低一点。”

    “儿子不看重这些。”

    三殿下欠身行礼,然后回头看了看殿外:“儿子只是想,出宫去看一看,在宫外走动走动。”

    母子俩说了会话之后,这位三皇子就被顾常一路来到了甘露殿里,对着皇帝陛下叩首行礼之后,皇帝看了看他,摇头道:“不用磕头,坐着说。”

    三皇子连忙起身,小心翼翼坐在了父亲身边,李皇帝离开御座,走到他面前,也没有废话,直接开口说道:“明年,你就要出宫开府了,你不喜武事,做官又太小了,所以有一些别的事情交给你去做。”

    “过些天,你就可以出宫,去学一学了,宫外的住处…为父会让人给你安排。”

    李苍一怔,随即起身低头道:“爹您想让孩儿去做什么?”

    “去打理一些皇族的产业。”

    李云看着他的表情,问道:“你愿意吗?”

    李苍一怔,随即问道:“是哪些产业?”

    “琉璃厂,肥皂厂,还有当初金陵工坊衍生出来的一些产业。”

    “还有,就是一两家大一些的粮行。”

    李皇帝看着他,开口说道:“为父先要知道,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天分,过些天昌平侯薛放就要回洛阳,这些事情暂时都会交给他经管,你跟在他身后,多看多学。”

    “你要是有能耐打理。”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等你出宫开府之后,爹会把这些皇家的产业,都交给你打理,并且分给你一些干股,由你这一支世代传家。”

    李云这一朝,与先前所有朝代都不一样的是,不仅仅有朝廷专营的盐铁铜等行业,他当年那个金陵工坊,衍生出来了一些新的行业,也发展出了一些产业。

    这些产业,一部分是他的二舅哥薛放在打理,还有一部分是金陵工坊当年的老师傅们,以及内侍省的宫人派人去打理。

    这些年,正因为这些皇家产业,李某人的内帑从来没有缺过,甚至偶尔还能反哺朝廷,从兜里往外掏钱。

    不过众多产业,都太杂太乱,这些事情都需要整合起来,但是皇家的产业,一般人轻易整合不了。

    由皇帝的儿子去整合,就比较合适了。

    而文文弱弱的三皇子,就比较适合做这些事情。

    三皇子愣在原地,有些吃惊:“爹,您让孩儿去经商?”

    皇帝神色平静:“这些都是我们家的产业,这些年,为父不也是在经商?”

    “商人没有你想的那么卑贱,而且这个事,你只需要掌总,具体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办。”

    皇帝陛下慢悠悠的说道:“这些产业,每年得益不少,算是咱们家比较要紧的家产,不过一直是托于人手,时间长了,再不派人去看着,恐怕落到内帑的钱会越来越少。”

    “这个事你自己考虑,你若是不愿意。”

    皇帝默默说道:“只能让楚王家的孩子们,去暂时经管这些事情。”

    这就是李云的另行分封了。

    三皇子绝难有继承帝位的机会,那么分给他一些皇商的股份,他这一支,哪怕世代无有权柄,也一定腰包鼓鼓。

    话说到这里,三殿下只能低着头,应了声是:“等昌平侯回京,儿子…儿子先去见一见,跟昌平侯学一学。”

    “好。”

    皇帝陛下脸上露出笑容,笑着说道:“等你见到了那些产业的规模。”

    “多半就不会拒绝了。”

    三殿下深深低头道:“孩儿只但求能为父皇做一些事情。”

    “不考虑其他。”(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贼天子不错,请把《贼天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贼天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