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越王府。
李封与李正一前一后,来到这座府邸前,刚到府邸门口,一身四品官服的卓重,小心翼翼的迎了出来,对着两位王爷欠身行礼,恭恭敬敬:“下官卓重,拜见楚王爷,拜见晋王爷。”
楚王李封,已经封王三年了,但是他至今,依旧还没有习惯自己的这个地位,闻言就要点头还礼,却被一旁的晋王爷拉住,晋王爷拍了拍卓重的肩膀,笑着说道:“卓侍郎,你怎么也在这里?”
卓重微微低头道:“越王府竣工在即,下官在这里盯着一些,免得出什么差错。”
晋王爷哑然道:“你虽然是工部当差,但是这修宅建邸的差事,可跟你这大侍郎扯不上关系。”
工部虽然叫工部,但是可不单单是工匠这么简单,主要差事是全国水利,以及道路等大工程的建造。
像亲王府邸这种事情,虽然也是工部负责,但最多也就是底下的主事或者更低的官员在这里看着,远远没有到让工部堂官在这里盯着的道理。
卓侍郎微微低头,开口道:“越王殿下大婚在即,下官来这里巡视一番,免得出错。”
晋王爷笑着说道:“那你这个侍郎还真是悠闲了,我那晋王府,最近有几间房子漏雨了,哪天卓侍郎也到我家看一看,瞧一瞧?”
晋王爷天生就是个爱开玩笑的性子,尤其是这几年,在京兆尹的位置上渐渐坐稳之后,接人待物方面,就更加显得游刃有余。
卓侍郎被他这一打趣,也只能陪着笑:“下官一会儿,就去王爷府上瞧一瞧,不行下官带着梯子,亲自给您修房顶去。”
一旁的楚王闻言,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开口道:“三郎,莫要打趣卓侍郎了,咱们还有正经事。”
晋王爷笑着说道:“什么正经事,不就是来看看越王府有没有弄好吗?免得咱们那侄儿大婚的时候出丑,卓侍郎都在这里了,没有弄不好的道理。”
工部虽然在六部之中不起眼,但六部就是六部,工部侍郎卓重,虽然是靠着老父亲的面子升的官,但是在朝廷里的地位已经不算很低。
他亲自到这里来监工,这越王府就没有修不好的道理,
晋王爷左右看了看,然后看向卓重,笑着问道:“陛下交办给卓侍郎的另外一项差事,卓侍郎办的如何了?”
另外一项差事,自然就是修京畿道以及河南道官道的事情了。
这个事情,本就是工部的职事,本来应当是工部摊派给地方衙门,再由地方衙门征徭役,召集民夫完成。
只不过皇帝陛下非要开雇佣的先河,因此这个事情就成了户部跟工部两个衙门的事情,具体的差事,也就落在了这位卓侍郎身上。
卓侍郎微微低头道:“回王爷,京兆府的官道,已经丈量完成了,河南道的官道,还在丈量之中,还有就是,陛下打算拓宽官道,以及增修道路,这些都还要整理出来。”
他苦笑道:“恐怕要明年年中,才能丈量估算完,到时候户部拨钱,事情才能够开始去做。”
晋王爷笑呵呵的说道:“这个事情,陛下很是看重,你可要好好干。”
“这个事情做成了,开了先河。”
晋王爷笑着说道:“以后你们工部,就不是无人问津的衙门了,说不定会摇身一变,成为香饽饽。”
卓侍郎闻言,沉默了片刻,然后叹了口气:“不瞒王爷,现在就已经成了香饽饽了,从前在工部任事,少有人找下官办事,从下官最近接了这个差事,最近几个月,不知道多少人要请下官吃饭。”
“其中,不乏高门大户。”
晋王爷笑眯眯的说道:“这个事情办好了,往后你们工部便立时成了肥差,到时候说不定我也要去卓侍郎府上,求你办事。”
卓侍郎连忙低头,说了声不敢。
其实论官职,六部侍郎跟京兆尹,差距并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说平分秋色,毕竟京兆尹地位,其实在六部尚书之下。
只不过晋王爷的身份地位在这里,以至于洛阳城里,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摆谱。
二人聊了一会儿,晋王爷才问了一句:“卓公近来身体可好?”
卓重低头道:“多谢王爷挂怀,家父身体尚可。”
听到这里,一旁的楚王爷再也忍耐不住了,他微微摇头道:“你们聊罢,我进去四下看一看。”
晋王爷闻言,拍了拍卓重的后背,三两步赶上楚王,笑着说道:“工部侍郎都在这里,这些匠人们哪里敢偷懒?大兄莫要看了。”
李封很执拗的摇了摇头:“这是人生大事,咱们这些长辈既然接了差事,怎么也应该亲眼看看才对。”
说罢,他依旧大步走进了越王府。
晋王爷站在原地,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回头对着跟过来的卓侍郎摊了摊手:“看罢,死脑筋。”
卓侍郎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楚王爷办事认真,也是应该的。”
李正笑着说道:“意思是我办事不认真?”
卓重连连摆手:“下官没有这个意思,没有这个意思。”
晋王爷一把搂住卓重的肩膀,笑着说道:“工部以后,大概率要成肥差,咱们也是老相识了,以后可要常亲近。”
卓侍郎低头道:“下官不胜荣幸。”
晋王爷哈哈一笑:“走罢走罢,一起看看,我那侄儿将来的宅邸如何。”
说罢,他拉着卓重,一路进了越王府。
…………
越王殿下大婚日期,定在了腊月初十,转眼间就来到了章武十年的腊月,到了腊月初,越王殿下的大婚没有到来,东巡近一整年的太子殿下,却已经返回了京兆府。
太子殿下仪仗到了京兆府之后,以宰相杜谦为首,文武群臣俱都出城迎接,从上午一直热闹到了下午,太子殿下的车辇才终于进了洛阳,进了洛阳之后,一路来到洛阳城北,太子殿下皱了皱眉头,下了车辇,挥手叫过了迎接自己的越王殿下,问道:“二郎,这城里,怎么一股血腥气?”
越王殿下闻了闻,却没有闻见,不过他很快想起了什么,左右看了看,把太子殿下拉到了一边,压低了声音:“大兄不要胡说,给有心人听了去,可不太妙!”
太子皱眉:“我胡说什么了?”
越王苦笑道:“十月初,中书连同三法司,开审去岁万寿节谋刺父皇的大案,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还没有全部审完,但是审完一批就杀一批。”
“先前西市街每天都有行刑杀头的,还有百姓聚在一起叫好。”
越王殿下低声道:“城中人习惯了,已经闻不太着,可能大兄刚从外面回来,因此闻见了。”
“但是那些,都是袭击父皇的大逆,该杀也该死,大兄这一句无心之言,要是传到父皇耳中…”
太子殿下脸色骤变,他深深地看了看越王,还是有些后怕:“不是二郎提醒,险些说错了话。”
两兄弟说了会话,太子殿下也不上车辇了,与越王几乎并肩而行,一边走一边问道:“二郎快成婚了罢?”
“用不了几天了。”
越王爷笑道:“正好大兄赶回来了,要不然我这个亲成的还真少了些什么。”
“就是知道你成婚,才急着赶回来。”
太子殿下笑着说道:“最近这段时间赶路,可把你嫂子给颠坏了,不住埋怨我。”
越王爷这才看了看车辇,开口道:“嫂子她?”
太子自然知道他在问什么,微微摇头:“不曾,不然为兄也不会一路颠簸把她带回来。”
他拉着越王的手,开口道:“我这离开洛阳一年,洛阳城里的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了,这去皇城的路上,二郎好好跟我说一说罢,尤其是关于谋逆案的事情。”
越王爷连忙点头,兄弟二人同行,他把这段时间洛阳城里发生的大事,简单说了一遍,太子殿下听了,不住点头。
聊到后面,太子看了看人群之中的三皇子李苍,问道:“三郎也出宫开府了?他在做什么?”
“还没有。”
越王爷也看了看跟他们兄弟并不是太亲的三弟,摇了摇头之后,开口道:“不过他现在也住在宫外了,每日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想来过罢年,老三也要出宫开府了。”
太子殿下点了点头,回头看了看李苍一眼,又看了看越王李铮,颇有些感慨。
“不知不觉。”
“弟弟们都要长大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