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彼岸汽车产业园

    八月下旬,一纸调令如巨石坠入静湖,在庞大的彼岸集团内部激起千层浪。

    沟通、确认、交接、奔赴……一场静默而高效的战略转移,沿着集团错综的脉络迅速铺开。

    名单上的精英们,像原本奔流于各自河道的江水,此刻听见了同一片海的召唤。

    他们化作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涌,冲向那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大陆。

    打的出行副总裁办公室里,李武刚结束一场关于华南区域市场深耕的会议。

    他揉了揉眉心,身后格栅墙上陈列的,是当年在“饿了么”斩获的无数奖杯与荣誉——那是他从青藤学院毕业,一路从普通员工走到今天的来时路。

    年近三十的他虽已立业,在互联网江湖拥有了自己的名号与地位,却并未成家。

    许是内心深处受到了他那位偶像——彼岸创始人陈默也至今未婚的某种潜在影响,他将更多的激情与精力都投入到了事业,乐在其中。

    就在思绪飘忽之际,手机响起,竟然是总部的CHO(首席人力资源官)徐培新。

    他听着电话那头的阐述,目光从片刻的惊讶,逐渐沉淀为冷静的锐利,最后竟燃起一抹难以掩饰的狂热。

    “转岗任凭自愿。”

    电话里的最后一句话,让他嘴角微微扬起。

    对他这种青藤学院首届毕业生而言,能亲自跟随“院长”做事,是比任何条件都更具诱惑力的事。

    “不用考虑,我来。”

    “给你一周交接时间,此事需暂时保密。”

    “好,没问题。”

    电话挂断,李武立即找到打的出行的总裁兼CEO王炜建。

    对方显然已收到了通知,两人就工作平稳过渡与交接细节,深入沟通了近两小时。

    接下来的时间,李武将召集麾下团队,清晰、有序地完成手头工作的移交。

    他没有离愁别绪,只有一种即将开启新征途的昂扬

    在彼岸集团的各个角落,相似的场景不断上演。

    一位高级产品经理正快速梳理所有需求文档,确保接任者能够无缝衔接,不让产品的迭代速度因他的离开而有所迟滞。

    在云楼内,一名彼岸云资深架构师坐在工位前,他面对的不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是多年来积累的技术文章、架构心得和项目复盘笔记。

    即将转岗的他仔细地进行着最后的梳理与更新.

    告别仓促而郑重。

    一个握手,一次拍肩,一场散伙饭,一句“彼岸再见”。

    他们的工位迅速清空,但留下的不是空白,而是传承下去的经验与火种。

    一周后,来自集团总部各大事业群及旗下子公司——饿了么、打的出行、高德地图、字节跳动等的精英管理者与技术骨干,如川流入海,陆续抵达位于京城南六环亦庄经济开发区还未挂牌的彼岸汽车研发中心。

    这里的空气中,已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野心与创造力的躁动。

    同一时间,对彼岸汽车的实际管理者贾跃亭而言,这段日子同样充实而忙碌。

    孑然一身、了无牵挂的他,为节省时间,索性拒绝公司提供的附近居所,直接住进在公司内。

    除了每周固定与乐途团队进行视频会议,关注直播电商业务的进展之外,他将全部精力投注于彼岸汽车的事业。

    夜深人静时,他偶尔会刷一下乐途的直播数据——在他与老罗离开后,数据已滑落至巅峰时期的一半。

    看着那些熟悉的商品链接,他眼中会闪过一丝复杂,但他更清楚鱼与熊掌的道理,很快便坚定地切回彼岸汽车的工作界面。

    万事开头难。

    陈默所制定的“一横三纵”组织架构,脉络清晰却体系庞大。贾跃亭需要在这张宏大的蓝图中,将那些曾与他有过交情的国内外车企技术团队,与彼岸聚集起来的人才一一串联,熔铸成一个不分彼此的整体。

    这至关重要。

    他的日程被密集的通话、会议与商务洽谈填满。

    凭借过往积累的人脉与声誉,他助彼岸汽车与几家欧洲设计工作室建立了初步联系,为电驱系统挖来一位关键的德籍华裔专家,甚至促成了与传统车企的技术交流。

    睁眼就是工作,每天睡眠时间甚至不足5个小时。

    尽管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贾跃亭脸上却常挂着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努力着,享受着。

    仿佛造车,就是他永葆青春的良药。

    而在彼岸科技园内,老罗正走上另一条转型之路。

    他跟随在陈彤身边,如海绵般汲取着彼岸体系内成熟且极具攻击性的营销与运营理念——从社交媒体情绪引导,到热点事件的精准借势,陈彤毫无保留地传授如何将个人IP与公司战略深度捆绑。

    这一切密集的训练,都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为下个月下旬彼岸即将举行的、备受瞩目的年度公开演讲做准备。

    那场演讲,陈默将会把彼岸造车计划公之于众。

    这段时间里,他们二人,一个在搭建硬核的筋骨,一个在磨砺发声的喉舌,在陈默勾勒的棋盘上,各自向着关键的棋位沉默进发。

    优秀的人往往拥有极强的自律与自驱力。

    陈默只需将任务交代下去,便可静待回响。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大费周章把两人收之麾下,若非如此,这些事只能由他亲力亲为,鞠躬尽瘁了。

    9月1日上午,彼岸科技园主楼顶层,董事长办公室。

    “Moss,吴总到了。”秘书的声音从内线电话中传来。

    “请他进来。”

    当身着商务休闲装的吴旦走进房间时,看见老板正站在白板前沉思,上面隐约写着宁德时代、信义玻璃、蔚小理等名字。

    “来了?”陈默没有回头。

    “嗯。”

    “我们之前投资布局的那些与汽车相关的企业,你从中筛选出有规模、有潜力的供应商,整理一份名单,下个月我亲自带队去谈判。”

    陈默语气平静,“当初撒在地里的种子,如今长势不错,是时候收菜了。”

    吴旦脑海中迅速闪过相关信息,大致梳理出脉络:“即便经过筛选,也还有数十家企业,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

    “嚯,这么多?”陈默转过身,略显意外,似乎低估了当初遍地撒网的力度。

    “那这样,以京城、沪市、深圳、福建、武汉、贵州为节点,把这些企业负责人按地域集中。

    沟通的时候注意我们的立场,记住,我们不是去求合作,是去收获过去数年种下的果实。”

    陈默清晰部署,“三件事:完成企业筛选,拿出初步谈判方案,制定完整的行程路线。两周时间,够吗?”

    “足够了。”

    “好,那就这样。”

    陈默瞥了眼系统里的等候队列,下一个来汇报的竟是老罗,是关于年度演讲的筹备进展。

    见到这个有些秃顶的胖子走进来,陈默笑问:“熟悉的如何?”

    罗永浩经过这半个月的沉浸式了解和体验,感慨颇深:“我算是明白,咱们彼岸为什么叫‘彼岸’了——真的牛逼。”

    无论是人是事,沟通都极其简单开放,每个人工作状态积极乐观,团结互助。

    他自己也曾是老板,对这种差距感受尤为深刻。

    彼岸,简直是华夏商业界一个不科学的存在。

    随后,他正式开始汇报:“首先,考虑到这是您过去三年来再度公开演讲,场地选择至关重要。

    经多方考量,我们选定可容纳十万人的鸟巢。

    这里也是往年彼岸年会的主场地,您更熟悉。

    本次演讲不对外售票,除保留部分嘉宾与媒体席位外,其余公众票将通过彼岸系各类产品和活动随机抽取……”

    接着,老罗就嘉宾的阵容、现场布置、线上直播平台阵容、预热活动策划等方面做了简明扼要的汇报。

    陈默边听边暗自点头。

    这份方案既保留了彼岸一贯的优势,又融入了老罗个人的风格,正是他想要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令他有些意外的是,老罗最后递来一份演讲思路提纲……

    看到老板略带讶异的目光,老罗解释道:“呃,我知道以您的演讲能力,可能不太需要这个。

    这只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思考的一些切入点和话术,或许对咱们彼岸有点帮助,所以还是想了想还是……”

    “不,很好,有心了。”陈默接过文件,“就按这个方案执行吧,只不过第一排空出来给部委和市里领导”

    老罗心中一震,“好。”

    待对方离开,陈默翻阅着刚到手的内容,字里行间透出老罗独特的演讲风格。

    这突然给了他灵感——或许该找雷军取取经。

    论演讲能力,他、雷军、老罗,堪称前三。

    若能将三人风格熔于一炉,打造出一场集大成的年度演讲,想必届时效果应该会相当不错。

    下午,陈默驾驶大G穿过逐渐稀疏的城区,驶向京南亦庄的经济开发区。

    彼岸汽车产业园就坐落于此,毗邻奔驰工厂。

    这里原是一家规模宏大的传统制造厂区,因产业升级资金链断裂,大量土地闲置。

    斑驳的外墙与内部坚固的钢结构,形成了一种跨越时代的对话。

    在陈默看来,现成的厂房主体与尚可利用的基础设施,经翻新后,足以迅速转化为高效的总部研发大楼与办公空间,为项目赢得宝贵时间。

    以这片核心区为原点,周围数块相邻地块也已平整完毕。

    按照“黑灯工厂”标准占地百万平方米,什么概念呢?比上百个足球场还要大。

    一期彼岸汽车超级工厂,将于国庆后破土动工。

    内设有冲压、压铸、车身、涂装、电池及总装六大车间,配备5公里测试跑道和千余台大疆制造的机器人,综合自动化率超91%。

    物理车间之上,将同步构建完整的自动化数显工厂,预演并优化所有生产流程,持续迭代改进。

    届时,现场仅需少量工程师与管理人员负责运维监督与应急处理,从而将生产效率与品质一致性推向极致。

    这里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一个巨大的“智造实验场”,规划目标直指年产三十万辆智能电动汽车。

    在陈默的构想中,这将是彼岸工业体系的开端:一个真正实现全流程自主决策与自动化运行的超级工厂。

    届时汽车将会从工业产品的制造进化为消费级电子工业产品。

    但这意味着前期投入的资金与时间成本将远超普通车企,复杂度也将跃升一个量级。

    先慢后快,稳中有进,这是陈默最擅长的节奏,也是彼岸一贯的打法。

    与此同时,彼岸创研院旗下最核心的三大技术团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与“小AI同学”人工智能研发部门,已率先完成搬迁,入驻焕然一新的研发大楼。

    目前,超过千名工程师、技术专家在此投入工作。

    他们的任务不仅是造车,更是定义下一个时代的移动智能空间。

    这座正在孕育的产业园,正悄然成为彼岸汽车梦想照进现实的技术发源地。

    陈默在贾跃亭的陪同下,巡视了整个彼岸汽车团队的工作状态。

    其间,他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李武、戴文渊、李敏,还有许多曾从青藤学院毕业、他亲自颁过奖的优秀毕业生……

    但更多是新鲜血液,这些人,都将成为彼岸汽车未来的中流砥柱。

    最后,贾跃亭递给陈默一份材料:“这是前天您让我整理的F1赛事相关车队信息……”

    陈默将文件收入公文包:“嗯,最近的一场F1比赛在哪?”

    贾跃亭因提前查阅过资料,应答如流:“9月6日,意大利大奖赛,在米兰附近的蒙扎市。”

    “还好不是在美国。”

    “老板,您是想挑选一支车队进行冠名吗?”贾跃亭猜测陈默此举的深意。

    F1是“极限性能”的代名词。

    冠名车队,相当于为“彼岸”品牌贴上“速度、技术、性能”的标签植入人心。

    作为新入局者,借助这一全球顶级科技竞技场,能为品牌强力赋能。

    同时,F1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庞大影响力,也可为后续出海铺路……

    好处不胜枚举。

    陈默只是笑了笑没有答复:“这几天协调下你的工作,6号我们出国看比赛顺便谈谈事,为期一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不错,请把《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