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年腊月二十六日上午,西苑南华门值房。
一大早这里就聚集了一堆人,全是穿朱袍的,还有三位穿仙鹤官服。
现在朝野上下都知道,能穿仙鹤补子朱袍官服的,全大明只有四位,资政大学士,其余的人统统没资格穿,连资政学士,都只能穿锦鸡补子的官服。
资政大学士,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现在仙鹤朱袍官服,比蟒服、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都要牛笔!
万历朝新规矩,蟒服一般都是赐给致仕的国之重臣。
比如前首辅李春芳,前资政大学士、总戎政使、已经过世的胡宗宪,前资政大学士、御史中丞、也已经过世的赵贞吉。
飞鱼服赐给致仕的资政学士和五府大都督,以及宝鼎勋章获得者。
斗牛服赐给致仕的朝议大夫,以及内阁紫光国士勋章和戎政府狼居胥勋章获得者。
麒麟服赐给内阁国士勋章和戎政府燕然勋章获得者。
值房里穿仙鹤官服的只有张居正、海瑞和王崇古,跟其他十几位资政学士们打着招呼,互相寒嘘。
张居正跟潘晟、方逢时在说着话。
大家看着这三人,神情有些复杂。
张居正这次退下来是铁板钉钉。
他一退下来,他的楚党何去何从,扑朔迷离。
潘晟是楚党领袖之一,但他资格老,身份更像是张居正的盟友而非门生故吏,加上能力有限,难以独当一面。
所以张居正一退,潘晟就有些独木难支。
楚党的千钧重任就压在方逢时身上。
张居正在万历元年出任内阁总理,方逢时做过吏部尚书,但万历五年突然外放为山东巡抚。
大家还以为他跟张居正闹矛盾,被贬斥了,后来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方逢时嘉靖二十年就中进士,跟高拱是同科,资格比李春芳和张居正还要老。
当时他年仅十九岁,跟王一鹗一样,号称少年英才。
但是他的官运没有王一鹗好,他从宜兴知县做起,转任宁津、曲周。
光知县就做了十年。
然后擢户部主事,历工部郎中,迁宁国知府,又蹉跎了十年。
后来被高拱和李春芳举荐,开始参与到福建、广东平定海贼山匪之中,先是擢升广东兵备副使,然后升迁右佥都御史,与张居正巡视辽东。
那时就与张居正认识,一见如故,加上方逢时原籍湖北鱼嘉,同乡。
于是跟张居正越走越近,成为好友和同党。
后来方逢时转迁礼部侍郎、理藩院丞,负责处理与朝鲜、东倭、安南等藩属国打交道,而后又出任鸿胪寺卿,是大明实际上的第一位外交主官。
隆庆年间又转任兵部侍郎、总督甘宁军务。万历年间,张居正总理内阁,推行考成法,便举荐方逢时为吏部尚书。
可以这么说,考成法实施得如此成功,方逢时居功甚伟。没有他在吏部尚书任上亲力亲为,张居正根本推不动考成法。
后来突然从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外放山东巡抚,众说纷纭。
甚至还有人说张居正卸磨杀驴.
但是最靠谱的说法是张居正知道方逢时在推行考成法时,得罪太多人了,为了保护他,所以把他外放,远离漩涡。
证明就是方逢时的吏部尚书丢了,可资政学士的头衔一直挂着。稍微懂些万历新政的人都知道,这个头衔更重要。
同时也是在为如日中天的潘应龙腾位置,卖一份人情给前途无量的潘应龙,以及他背后人才济济的奋进派。
也有人补充,说张相这是在给方逢时补上履历短板。
张居正、潘应龙、王一鹗等人都有主政一方的履历,方逢时虽然做过甘宁总督,但主要职责还在于防范当时的土默特部,没有真正施政。
这些说法也不知真假,但总之方逢时在张居正退下后,是楚党当之无愧的领袖。
其余楚党中坚曾省吾等人,最高的才朝议大夫,连今天的会议都没资格参加。
可以推见,张居正退下后,他会把自己大部分的政治资源交给方逢时,延续自己和楚党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没有任何一位大佬在退下后,愿意接受人走茶凉的结果。
王崇古和张四维这对舅甥坐在一起,跟几位走得近资政学士在谈笑风生。
最近张四维风头正劲,大家纷纷猜测,这位又走了狗屎运,摸到皇上的脉门,行情一下子看涨。
靠门口的几位资政学士像是看到了什么,连忙站起来。
只见中军都督戚继光穿着一身原野灰陆军将军服,推着一辆轮椅走在最前面。
轮椅上坐着一身仙鹤朱袍官服的谭纶,病殃殃的,但是精神还可以,含笑跟大家打招呼。
身后跟着戎政府左戎政使刘焘,一身天青色海军将军服、身为右军都督的俞大猷,身穿陆军将军服的左军都督萧文奎,还有一位是中军副都督兼政工总局都司薛麟。
他们都是代表戎政府的资政学士们。
张居正、海瑞、王崇古带头上前,迎接谭纶。
“子理公,今日看上去气色不错啊。”
“子理公,几日不见,你看上去十分硬朗啊。”
众人围着谭纶,寒嘘了几句。
谭纶也含笑跟众人回应几句。
值房里气氛十分和谐,昔日的明争暗斗在这里荡然无存。
一团和气!
冯保和杨金水出现在值房门口,笑着跟众人打招呼,“四位老先生和诸位先生们都在啊。”
两位打招呼都是有含义的。
老先生是称呼四位资政大学士,先生是称呼诸位资政学士。
张居正代表众人上前拱手道:“劳烦冯公公和杨公公两位了。”
“张师傅太客气了,这是咱家应该做的。四位老先生和诸位先生们请吧,皇上在紫光阁候着。”
“好,我们走吧。”
冯保和杨金水一身飞鱼服,手持拂尘,一左一右走在前面。
紧跟着是张居正,落后半个身位的是海瑞,再后面是戚继光推着谭纶,王崇古走在第四位。
其余的资政学士三三两两跟在后面,神情肃穆。
到了紫光阁外面,众人看到朱翊钧一身朱色翼善冠服站在门口,大吃一惊。
张居正连忙上前,正要打招呼,朱翊钧反而快步走上来。
众人一时惊愕,不知所措。
朱翊钧走到谭纶跟前。
“子理公,你看着大好啊。”
“托皇上的福。”谭纶笑着答道。
他完全是靠几位神医吊着命。
太医院的那几位神医也说了,幸好而今大明医学昌明,新药和新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要是换做五年前,他们也束手无措。
朱翊钧一挥手,“换朕来推。”
“是!”
戚继光肃然立正,行了一个军礼,坚决执行命令,身子一侧,退到一边。
谭纶连忙说:“皇上,这使不得!”
“这有什么使不得,汝贞公和大洲公的轮椅朕也推过,难不成子理公的轮椅比他们的还难推。”
谭纶双目微红,不再做声。
朱翊钧扶着轮椅把手,转头对张居正、海瑞说:“张师傅,海公,你们要是坐轮椅了,朕也会推的。不过朕还是希望你们不要坐轮椅。”
张居正和海瑞对视一笑,“皇上说得对,这轮椅能不坐,还是不坐。”
海瑞跟着补充一句,“老臣谨遵皇上的旨意,努力不坐这轮椅。”
众人哈哈大笑,气氛十分融洽。
朱翊钧推着谭纶走在最前面,冯保和杨金水紧跟在左右,落后半步。
张居正紧跟两人后面,紧接着是海瑞、王崇古等人。
大家进到紫光阁正殿,朱翊钧把谭纶推到位置,径直走上正中间的龙椅,施然坐下。
冯保和杨金水站在下首两边。
张居正上前一步,高叉手长揖,嘴里喊道:“臣从一品光禄大夫、总理内阁国事张居正。”
谭纶落后他半步,坐在轮椅上高叉手长揖,嘴里说:“臣从一品光禄大夫、总领戎政府军机谭纶。”
海瑞跟着行礼喊道:“臣正二品资善大夫、御史中丞海瑞。”
“臣正二品资善大夫、总理内阁国事左丞王崇古。”
众人一一唱名,然后齐声恭敬地喊道:“参见皇帝陛下!”
“众臣工免礼!”
见礼完毕,大家转到左偏殿开会。
殿里摆了一张长圆桌,朱翊钧的座位在最前面上首位。
张居正坐在左边第一位,右手边是王崇古。
谭纶在右边第一位,左手边是海瑞。
王崇古右边是王一鹗、徐贞明、潘应龙
海瑞左手边是戚继光、张四维、方逢时
这个座位座次是司礼监安排的,肯定是秉承朱翊钧的意思。
皇上这么安排,到底什么深意?
大家都忍不住琢磨起来。
内侍给诸位端上热茶。
如谭纶这样身体有病的,端上的是参汤。
朱翊钧先说开场白。
“最近又有好东西进来了。
巽洲乐浪和带方郡的可可豆,还有大食人带来的咖啡,这两种豆子粉冲泡的饮料,现在流行岭南和东南。
少府监也采购了一批,谁要喝的举手要啊。”
张居正在一旁附和道:“皇上这是与时俱进啊。”
“没错,我等君臣要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引领大明亿万百姓进入新时代。”
说了几句开场白,缓和了气氛,朱翊钧开始直奔主题。
“今天是万历十年腊月二十六,明天开始,京里地方各衙门除了留守值班的人员,开始散衙放假,一直万历十一年正月十六。”
万历新政,朱翊钧改了规矩,各衙门全体放假可以,但是不能封印。
封印意味着什么都不管,那怎么能行。
过年可以可以不提请起诉,不打官司,但是不能不维护社会治安吧,不救火治病,不供水不供热吧?
菜市场不可能不卖米菜吧。
所以地方上警政、消防、医政、市政等各部门能休息吗?
郡县地方主官们能休息吗?
朱翊钧规定,腊月二十七开始放假,一直到正月十六,期间各衙门必须留有足够的人手,轮流值班。
从县知县、左右县丞到各部尚书、左右侍郎,所有部门的主官带头轮流值班。
警政、医政、市政和消防等重点部门,更要留有足够的人手。
当然了,朱翊钧明诏指示,放假期间留守值班人员,都算加班,值班那几天的俸禄翻两倍,还有假日津贴。
他朱翊钧从来不差饿兵。
朱翊钧继续说:“再过四天,就是正旦,按规矩得在皇极门举行正旦大典。所以有些事,朕希望这两天定下来。”
众臣顿时心里有数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