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之世,天地人三道之中,地道残缺不全,人道也依附于天道而存。
天道高悬,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兴衰荣辱。
大禹身为“上古人皇”,受天道束缚,平日里只能镇守火云洞,难以踏出半步。
其他人皇也是如此。
即便此次,大禹能分出一缕神念现身于这纷扰世间,也实属不易。
这还得仰仗伏羲圣皇的神通助力,大禹方能突破火云洞的重重桎梏,让这缕神念得以降临。
可眼下的天下人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妖魔鬼怪肆意横行,践踏着人族的生命。
再看那漫天神佛,高高在上,端坐于九霄云外,俯瞰着人间疾苦,却无动于衷。
他们将人族视为随意奴役的对象,视人族的苦难如草芥,肆意摆弄着人族的命运。
人族在这世间苦苦挣扎,却连一个能安身立命的方寸之地都难以寻得。
大禹深知,天下的人族,迫切需要一个守护者,需要一个能真正为他们说话、为他们请命的人。
而眼前的杨戬,身负人族血脉,那流淌在身体里的人族血脉,让他与人族命运相连。
杨戬既懂人族之苦,又明神族之规,无疑是一个很合适的人。
大禹看向杨戬,目光中透着期许与信任,缓缓开口道:
“二郎,我看,你离大罗金仙之境,怕是只有咫尺之遥了吧。”
“此等境界,除先天神灵外,少有人能够达到,你若能突破此境,必将威震三界。”
杨戬微微颔首,神色坦然,坦然承认道:
“禹王伯伯所言极是,确是咫尺之遥。”
“然修行之路,漫长而艰辛,这一步却不知道要打磨多少时日。”
大禹闻言,爽朗一笑,眼中满是鼓励:
“那便由我来助你一臂之力,助你早日突破这层瓶颈。”
“以吾之力,为你开辟一条坦途,让你能更快地触及那无上之境。”
杨戬闻言,却摆摆手,拒绝道:
“禹王伯伯,不必如此。”
“我杨戬向来坚信,修行之路需靠自身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方能真正领悟其中真谛。我自会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到那一步,无需借助外力。”
大禹轻叹一声,他望向远方,目光深邃而忧虑,缓缓说道:
“如今天河弱水下界,所到之处,一片汪洋。”
“人间水势泛滥成灾,人族流离失所,饿殍满地。”
“可我却被困于火云洞,难以伸出援手,实在是有愧于人族啊。”
杨戬闻言,神色一凛,正色道:
“我当年劈山救母之时,得禹王伯伯治水神器‘开山神斧’相助。”
“这份恩情我始终铭记于心,我也算得上是您的半个弟子了。”
“何况,我还是人族,流淌着人族的血脉。”
“守护人族,治理天下水患,本就是我应尽之责,我自当继承禹王伯伯之志,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
大禹点点头,欣慰道:
“话虽如此,然天河弱水为天河之精。”
“此弱水鸿毛不浮,飞鸟难过,力不能胜芥,所过之处,无论山川草木,还是金石土木,一切物质都会被无情吸入水底。”
“弱水的凶险程度远非凡水可比,治理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更兼如今这天界大战,局势混乱不堪,各方势力纷争不断,犹如一锅煮沸的浑水。”
“你若实力更进一步,在治理天下水患之时,也能多几分把握,少几分危险。”
说到这里,大禹神情庄重肃穆。
大禹双手缓缓抬起,掌心之上,光芒流转,那把象征着人族无上荣耀与力量的轩辕剑,稳稳地递到了杨戬面前。
大禹开口道:
“杨戬,接剑。”
大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不容置疑。
“禹王伯伯,这……”
“轩辕剑?”
杨戬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惊愕与惶恐,那双平日里坚毅无比的眼眸此刻圆睁,满脸皆是难以置信之色。
眼前这把剑,正是威名赫赫的轩辕剑!
此轩辕剑乃上古神器,又称为“人皇剑”,自诞生之日起,轩辕剑便承载着人族的兴衰荣辱。
轩辕剑拥有着毁天灭地、扭转乾坤的恐怖力量,轻轻一挥,便能山崩地裂,江河倒流,是无数神魔梦寐以求却又敬畏三分的存在。
杨戬心中更是明白,接过这轩辕剑意味着什么!
这绝非仅仅是一份无上的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份关乎整个人族存亡兴衰的重大使命。
一旦握剑在手,便意味着要肩负起守护人族、抵御外敌、维护天地秩序的重任,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万劫不复的深渊,也绝不能有丝毫退缩。
然而,在大禹那坚定而深邃的眼神注视下,杨戬只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心中涌动。
大禹那目光中,饱含着对人族的殷切期望,对杨戬的信任与托付,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
“杨二郎,人族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纵使杨戬心中纵有千般犹豫、万般顾虑,此刻也不得不缓缓伸出双手,那双手微微颤抖,带着一丝敬畏与庄重,郑重地接过轩辕剑。
当指尖触碰到剑身的那一刻,一股磅礴而古老的气息瞬间涌入杨戬的体内,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与他共鸣。
……
轩辕剑,那究竟是怎样的一把剑啊?
轩辕剑是轩辕黄帝之佩剑,承载着人族的荣耀与气运。
轩辕黄帝是谁?
轩辕黄帝那是人族的祖先,是人族的第一位帝王,是五帝之首,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黄帝通过阪泉之战击败炎帝部落,实现炎黄联盟,为人族大一统奠定了坚实根基。
后来,黄帝在涿鹿之战擒杀蚩尤,统一中原各部落,结束“诸侯相侵伐”的混乱局面,确立人族主体框架。
炎“黄”子孙中的“黄”,指的便是轩辕“黄帝”,就是轩辕黄帝给的。
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中,其中一位是黄帝,另外有四帝都是黄帝的后裔。
夏、商、周三朝之君主,同属黄帝世系,都是黄帝的后裔,或者都和黄帝有些血脉关系。
轩辕黄帝,可以说是“人皇之皇”。
……
当年,巫妖大战之后,巫族和妖族两败俱伤,妖族退守北俱芦洲。
然巫族不甘衰落,竟以巫族与人族混血之法,扶持出“巫人族”这一新兴势力,妄图争那天地主角之位。
蚩尤,便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他融合了巫族强大的肉身之力与人族的智慧,实力强大,其八十一名兄弟(多为巫族后裔)更是可布下“都天神煞大阵”残卷。
此阵一出,风云变色,鬼哭神嚎,威力无穷尽也。
蚩尤野心勃勃,欲以九黎部落为根基,逆人族天命而行,将人族取而代之。
毕竟,巫人族,也身负人族血脉,同样有争夺天地主角的机会。
当年,正是轩辕黄帝手持轩辕剑,与巫人族之首蚩尤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涿鹿之战。
这场涿鹿之战,堪称“人族气运的终极争夺之战”。
成王败寇。
可以说,若是轩辕黄帝败了,那现在就没有后天人族生存的位置了。
但万幸,轩辕黄帝胜利了。
蚩尤身死,九黎部族融入炎黄血脉之中。
自此,天下人族皆以“炎黄子孙,黎民百姓”自称。
炎者,炎帝也;黄者,轩辕黄帝也;黎民者,九黎部族也;百姓者,百家之姓也。
轩辕黄帝和后天人族胜利了,轩辕黄帝获天道功德加冕,荣登“人皇”之位,开启了三皇五帝的辉煌时代。
自此,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人族正式成为人界主角。
而轩辕剑,剑身之上镌刻着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象征着天地秩序;剑柄记载着农耕与治国之策,承载着人族文明的传承。
轩辕剑,作为轩辕黄帝斩蚩尤、定人族正统之无上圣剑,被尊为“人皇之剑”,是人族至高无上的象征。
持有者,便代表着人族正统。
轩辕剑因承载人族治世之功德,被赋予“后天功德至宝”之属性,其威力之强,堪比先天灵宝。
剑出之时,风云变色,山河震颤,神魔皆惧!
而得轩辕剑者,可号令天下人族!
天下人族,莫敢不从!
轩辕剑,乃“人皇之剑”,象征着“人族脊梁”。
轩辕剑的地位,就相当于东皇钟对于妖族一样,是人族族群的象征与核心,凝聚着整个族群的信念与力量。
而得轩辕剑者,不仅能彰显人族正统身份,更能享人族气运之加持。
轩辕剑可助持剑之人族,修为暴涨,一日千里,直逼那无上之境。
持轩辕剑者甚至可借人道气运,突破境界桎梏,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恰似如来佛祖享佛门一教之气运,修为突飞猛进,佛法无边;玉帝享天庭之气运,威震三界,主宰乾坤。
而杨戬享受人族之气运,但也承担庇护人族之责。
……
大禹看着接过轩辕剑的杨戬,微微一笑,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许,道:
“杨戬,你身负人神血脉,既懂人族之苦,又明神族之规,实乃人族之幸事。”
“伏羲天皇、神农、黄帝……都见过你,自是放心。”
大禹无奈叹道:
“如今,我等虽我等虽有心庇佑人族,然因诸多桎梏,不得轻涉红尘。”
“故而,便将这守护人族、应对劫难的重任,郑重委托于你。”
大禹心中清楚,他预见到弱水劫难这一场人间浩劫,全指望玉帝垂怜,天界诸神的可怜……是不行的。
还是需要一位人族领袖站出来。
而眼前的“人之子”杨戬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大禹希望助杨戬突破境界桎梏,希望杨戬能手持轩辕剑,为人族在这风雨飘摇的世道中,开辟出一片安身立命的方寸之地。
这是一份大机缘,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此是千钧担。”
大禹目光炯炯,看向杨戬:
“杨戬,你可愿意接下吗?”
正所谓,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而他杨戬作为“人的儿子”,庇护天下人族本就是分内之事。
念及此。
杨戬并未推辞,他剑眉微扬,心中豪情顿生,手腕轻抖,三尖两刃刀“倏”地一声插入青石地面。
随即,旋即,杨戬神色庄重,双手恭敬地接过轩辕剑。
“铮!铮!铮!”
“铮!铮!铮!”
……
恰在此时,轩辕剑似有灵性,剑身骤然嗡鸣起来,那嗡鸣声清越激昂,似龙吟虎啸,又似凤鸣九霄。
紧接着,万丈金芒自轩辕剑之剑身绽出,光芒璀璨夺目,直冲云霄,将周遭的一切都映照得金碧辉煌,仿佛在欢呼雀跃,应和着这位人族新主。
杨戬稳稳握住轩辕剑,只觉一股磅礴的力量自剑身传来,顺着他的手臂涌入体内。
杨戬抬眸看向大禹,目光坚定如磐石,朗声应诺道:
“人族后裔杨戬,在此立誓,必不辱没人皇之托。”
“在此乱世,纵使前方荆棘满途,妖邪横行,吾亦为人族守住一片赖以生存的方寸之地。”
“让人族免遭神魔妖佛的肆意践踏,即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杨戬之音,在天地间回荡,久久不散。
“好。”
大禹闻言,欣慰地颔首,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他袍袖一挥,山河虚影如梦幻泡影般化作一幅水墨长卷,在虚空中徐徐展开。
长卷之上,山川河流、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活生生的天地画卷。
大禹指尖轻点,水脉图谱顿时活了过来,化作一条游龙在虚空中盘旋飞舞。游龙所过之处,显化出九州水患的惨烈图景。
只见山川崩裂,巨石如流星般滚落,扬起漫天尘土,遮天蔽日。
江河倒灌,洪水如猛兽般汹涌肆虐,所到之处,房屋如纸糊般倒塌,百姓如蝼蚁般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妖邪肆虐,黑雾弥漫,似幽冥鬼域降临人间,生灵涂炭,惨不忍睹。
“杨二郎,你看这九州大地,如今已满目疮痍。”
“治水之难,非止天灾,更有妖邪水怪作祟。”
言罢,大禹并指为剑,凌空画符。
只见一道道金色符文自他指尖飞出,划过虚空,瞬间化作金色锁链。
那金色锁链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转瞬便从虚空中拖出两只巨兽虚影。
一只白猿咆哮着,声震山岳,其吼声似能将天地都撕裂,那狰狞的面目,獠牙外露,令人毛骨悚然。
正是那水怪——“水猿大圣无支祁”。
一只九头毒蛇喷吐着毒水,毒水所过之处,都是一片死寂,九颗头颅摇曳生姿,眼中闪烁着邪恶的光芒。
正是那水怪——“九头水毒蛇相柳”。
“当年无支祁掀动淮河之水,兴风作浪,所到之处,一片汪洋。”
“相柳九头吐毒水,所过之处,毒水蔓延,生灵尽灭,险些令我功亏一篑。”
大禹神色凝重,缓缓说道:
“如今劫气渐浓,水怪遇水则兴,恐有更多妖邪水怪现世,为祸人间。”
“若无支祁和相柳再现人间。”
“有此轩辕剑在,也能为你增添几分助力。”
“但是,这还不够。”
“我当年治水之时,也领悟得一些‘勘测水脉’,可洞察九州水脉走向,寻得治水之关键……”
“有‘斩蛟定波’之法,能斩杀水中妖邪,平定汹涌波涛;‘分水辟浪’之法,可分开滔滔洪水,开辟出安全通道……”
“以及‘移山填海’之术,能移山岳以填沟壑,改变地形地势。‘调动地脉’之术,可引动地脉之力,稳固山河根基。”
“有‘血脉秘术’之法,能激发自身血脉潜能,提升实力。”
“有‘召役山河’之术,可召唤山河之力为己用;‘缩地成寸’之术,能缩万里之遥于一步之间……”
“今日,吾将毕生所学,尽数传于你!”
大禹目光坚定,语气决然。
言罢,大禹的宽大手掌骤然按在杨戬天灵盖上。
刹那间,大禹的周身神光如潮水般涌入杨戬体内。
大禹喝道:
“杨二郎,且看仔细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