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准备起飞了

    要知道,战争赔款的背后其实也是有抵押的。

    比如奥地利的赔款,就是以全国的关税,加上除匈牙利之外的盐、酒税作为抵押物。

    那么等同于法国债券是用奥地利的各种国家税收作为抵押。这安全性比单纯依靠国家信誉发行的债券要高出太多了。

    在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任谁都会买这种国债。

    而更大的“杀招”则是不记名购买模式。

    目前,全欧洲的国债都是在银行登记购买,想要转售就得再去银行办理繁琐的手续才行。这会导致购买者的资金锁死。很多工厂主就是因为担心流动资金不足,而不敢购买。

    约瑟夫推出的不记名制度就等于将这些国债变成了一种“货币”。如果持有者手头紧,完全可以让出一点儿利息,随时就能卖掉债券回笼资金。

    这种模式说起来简单,但受到金融业发展的限制,加上对防伪技术没信心,各国都选择使用记名国债的方式。直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才开始逐步尝试不记名发售。

    而对于法国来说,防伪并不是什么问题。

    目前,法国的造纸和印刷技术都是欧洲最先进的,化工技术更是无人能比。加之推行法郎纸币积累的经验——这几年间,法郎已经更新了三代防伪技术——几乎杜绝了伪造的可能。

    戈丹虽然对不记名国债有些心里没底,但既然王太子殿下说可以,那应该就没什么问题。

    他忙取出笔记本记下,就听约瑟夫继续道:

    “至于英国国债,在这次战争失败之后,投资者肯定会对其失去信心。

    “不过,我们也要主动在这方面推一把。戈丹先生,您需要这样……”

    戈丹连连点头:“是,殿下。我随后就安排人去办。”

    约瑟夫说完了国债的事情,又看向贝尔蒂埃道:

    “关于退伍士兵的安排,还需要进行改良。”

    戈丹顿时急了:

    “殿下,真的不能再提高遣散费了!”

    约瑟夫朝他摆了摆手:

    “不,您误会了。其实遣散费完全可以降低些。”

    这次轮到贝尔蒂埃反对了:

    “殿下,这恐怕……”

    约瑟夫继续道:

    “士兵们远离家乡大半年,甚至一年多,为国家浴血奋战。而在退伍之后,仅仅得到110法郎根本无法弥补他们的损失。

    “比如,很多人会因此失去了工作。

    “这方面需要内政部制定政策,对于雇佣退伍士兵的工厂,能够得到减税优惠。雇佣得越多,减税比例越高。

    “还可以组织退伍士兵,集体进行技能培训,然后联系工厂的管理人员前来挑选、雇佣。

    “对于在军队中表现比较好的士兵,让他们进入警校或者经济学院学习,毕业后在警务、税务、海关、邮政部门工作。在学习期间,给他们发半薪,帮助他们维持生活。这部分人的遣散费就可以适当降低。

    “至于农民,则予以土地税减免,以及低价购买化肥之类的优惠。”

    后世有很多成熟的退伍安置政策,约瑟夫就直接照搬来了。

    这看似只是退伍士兵的福利制度,实际上影响非常大。

    首先,就是提高民众的从军热情,以及对政府的信任感。等下次法国需要动员军队时,能征召到的兵力肯定比这次还要多。

    其次,从战场归来的士兵,对国家的归属感以及荣誉感都比那些只会混日子的旧官吏要高。让他们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对提高政府效率,乃至减少腐败都大有裨益。

    最后,这其实也是在帮助法国的工业发展。战时大量青壮年男子离开家乡,必然会令工厂出现劳动力短缺,影响工业生产。这时候由政府出面,协调退伍士兵返回工厂,绝对是一种双赢局面。

    甚至可以通过对退伍士兵的技能培训,促进产业工人教学的体系化。

    贝尔蒂埃忙一一记下,就在这时,博蒙大主教跟着埃芒快步走来,向约瑟夫匆匆欠身,急切道:

    “殿下,教宗已经抵达巴黎,他希望能……”

    约瑟夫望着正在接受检阅的军队,淡然道:

    “我不记得曾邀请过他。您看,现在正举行法兰西赢得胜利的重要庆典,请恕我抽不出时间接待他。

    “这样吧,就让他暂时下榻巴黎圣母院吧。”

    博蒙大主教愣了愣:

    “殿下,可是……”

    约瑟夫没理他,转对埃芒道:

    “穆扎雷利大主教现在到哪儿了?”

    “他前天主持了奥斯纳布吕克教区的大主教祝圣礼和就职礼,按时间计算,应该就快到特里尔了。”

    约瑟夫点头:

    “他在卢森堡搭乘火车的话,后天应该就能到巴黎了吧?”

    “是的,殿下。大约后天下午。”

    约瑟夫这才重新看向博蒙大主教:

    “抱歉,您刚才要说什么?”

    “哦,没……没什么,殿下。”巴黎区大主教抚胸后退了两步,“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

    就在巴黎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的时候,远在莱茵河东岸的斯图加特正聚集了德意志地区最有权势的一群人,准备召开一场对神罗帝国影响极大的会议。

    科布茨尔作为波西米亚选帝侯的代表,皱眉走进了斯图加特新王宫。

    他侧头对助理低声道:

    “为什么会在这里召开帝国议会?”

    “这……据说法兰克福最近有流行病蔓延,为了避免危险,腓特烈·卡尔大主教提议改到了斯图加特。”

    当然,所谓的流行病只是随便找了个借口。按照法国的示意,以后斯图加特就是帝国议会的会场了。毕竟代表法国秩序的《斯图加特宣言》就在这里签署的。

    科布茨尔撇了撇嘴,正好看到走在前面的萨尔茨堡外交大臣,忙快步追了上去。

    两人相互行了礼,科布茨尔忙问道:

    “您是否知道美因茨的态度?”

    这次帝国议会的主要议题就是投票决定刚刚消失的汉诺威选帝侯由谁继承。

    萨尔茨堡外交大臣压低了声音道:

    “卡尔大主教似乎更偏向于魏玛伯爵。”

    科布茨尔点头:

    “我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决定。那么,我们也联手支持魏玛吧。”

    感谢:cloudwatcher、业丰机电、海月明帆、脱水哥白泥、昵称不可使用、书友20250925518、书友20250301297_ed、书友20220707013714258几位大佬给本书的慷慨打赏!小作者感激不尽,爱你们!么么哒!(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不错,请把《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