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另类

    叛军正四处奔逃,百名许家少年道基分成数支小队,稳步推进,枪声连绵不绝。每一声枪响,就有一名叛军倒下。青冥道基修士用的飞剑枪经过一代代改进,到现在基本上稳定在单发速射,大威力远射程的方向上。

    然而叛军逃跑水平不比那御景老者差多少,转眼之间就已逃入四下荒野。原本的战场上留下上万具尸体,且绝大多数都是只死不伤。

    卫渊虽然立于空中,但心神一直在思索将来的选择。

    这时眼见叛军溃败,纪国官军那边就出来一小队骑兵,奔到卫渊下方,一个校尉拱手道:“这位义士是什么出身?我家将军想请义士过去一见,叙一叙话。”

    卫渊微微皱眉,这纪国风气实是有些古怪,官军见匪畏如蛇蝎,转头以为自己没有官身,将军架子就又端起来了。自己三雷灭徐狂,张生一式败御景,这位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卫渊脸色就是一沉,地上忽然出现一名法相修士,身着大汤式样的甲胄。这法相修士扬起马鞭,当头一鞭抽在那校尉脸上,直接将他从马上抽了下来!

    随后法相修士挥鞭不停,一连抽了十几鞭,边抽边骂:“狗屁的将军!我家大人乃是大汤青阳节度使,在我家大人面前,你等都是大头兵!敢对大人不敬,老子先打你个半死!”

    那校尉被抽得连连惨叫,众官军本来还很有些气焰,一看这位法相大人下手相当之黑,立刻抱头鼠窜,自家校尉都丢下不要了。

    校尉可是道基中期,在法相高修面前却跟个孩童似的,被抽得一点都没有挣扎能力。

    很快官军将军得了消息,立刻自行飞来,只带了数名亲随。

    这将军是个法相中期,来到卫渊面前,这才看清卫渊和张生相貌,隐隐感知到了二人气息,心中就是咯噔一下。随后再看到那修为与自己相当的法相武士对卫渊极度恭敬,他当即身体一沉,高度比卫渊矮了半个身子,拱手道:“末将赵真,见过节度使大人!”

    卫渊皮笑肉不笑,道:“大汤与纪国名为君臣,但你我各为其主,互相之间没有隶属,赵将军不必多礼。只是我身为大汤命官,还要追击叛军,却是无法和将军多叙。赵将军请自便。”

    赵真向着满地的叛军尸体看了一眼,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敢把想说的话说出口,灰溜溜地走了。

    片刻后,大队纪军开拔离开。只是队伍中有不少军官频频看着这边。

    卫渊微微皱眉,对张生道:“能不能把那将军弄过来,我还有几句话要问他。”

    张生淡道:“小事。”

    她头顶现出老年道人,盘膝而坐,手中有黑白二气,不断旋动,忽然间那赵姓将军就出现在半空中,还保持着骑马沉思的姿势。

    赵真正在思索这个所谓青阳节度使究竟是何方神圣,忽然间眼前天地变幻,大军变得远在十余里外,自己竟是莫名出现在半空中,一头栽倒!

    还没等他运法力护体,就被卫渊扶了起来,道:“赵将军休要惊慌,我只是想要问你点事情。我观贵军上下似乎对这些叛军尸体非常感兴趣,不知这是为何呢?”

    赵真此刻才缓过神来,顿时惊惧万分,自己好歹也是法相,居然无声无息地就被摄拿过来,别说反抗了,就连怎么过来的都不知道。

    现在小命操于人手,他立刻就拿出跪迎顶头上司的态度,道:“大人有所不知,现在大王对平叛十分看重,许下了厚重封赏。上交一个叛军人头,就能得银钱若干,百个首级官升一级。而这一万多个精锐首级,都够小将封个爵了。”

    要人头?卫渊微微皱眉。想要检验战绩是否虚报,办法多得是。最简单的就是军中将领随身携带留影球,再不济搜寻军官记忆,又或者发下血誓,都能检验。何必一定要提交人头?从方便来说,切拇指、耳朵都比这个来得好。

    或许只有一个原因,纪王需要人头,特别是叛军的人头。

    卫渊再问了问附近可用的城市补给点,就放了赵真离开。赵真看看卫渊身周立着的数名法相高修,打了个寒颤,急急忙忙地追自己军队去了。

    等他走远,四名法相消失,张生禁不住莞尔一笑。这四个法相都是卫渊的武士,就相当于卫渊分身。然后卫渊放出分身,假装不是自己,把不方便做的事做了,把不好意思的自吹给吹了,效果相当之好。

    若不是蜃妖和人族外形差异颇大,那三个御景少不得要出来值班了。张生却不知,此时卫渊正分出一道神识,询问三个纠缠着的蜃妖,召唤他们有何节约道力的途径。

    随后张生离开,自去修炼,卫渊则是祭出古兵书书页,军气上出现飞马,奔行速度大增,一刻时光,就来到了百里外的一座县城。

    这座县城明显遭遇了兵祸,城楼有焚烧痕迹,城墙破败,但城中还有些许人声生气。

    卫渊神识一扫,就知道城中还有万余幸存百姓,于是便命部队入城,同时派柳砚之先行入城,寻找当地官府。

    片刻后,卫渊坐于县衙中,县令在下首战战兢兢地陪坐,只把卫渊当成了到纪国浑水摸鱼的藩镇。

    这些军爷最是难缠,比土匪都难对付。若是纪国本地的兵还好点,官场上能留一分薄面。但眼前这位是外地节度使,一个不高兴说不定连县令都斩了,然后拍拍屁股走人,把一切推给叛军。

    卫渊在西域名震四方,但这里是纪国,偏远之地的官员除了朝廷大事,就只知道本地百里之事。什么青阳节度使,听都没听说过。

    所以县令拿出十二分热忱,恭敬得如同对待祖宗,道:“……小县偏远贫瘠,叛军都不爱来,倒是官军来了三次。能来这里的官军都是饿得狠的,连我在县衙后院养的鸡都给捉去吃了。现在城里实在是什么都没有了,就靠树皮草叶活着。”

    卫渊此来,已经看到四野光秃秃的,半点绿色都无,所有能吃的怕是都被啃光了。这县令在这等时候居然还没跑路,倒也不易。

    卫渊便问:“刘大人,你怎么还不走?”

    这县令姓刘名牧之,闻言苦笑,道:“我好歹是个官身,当年拜在吏部尚书门下,官场上同僚多少给几分薄面。我在这里,来的官军就不会太过分,实在没吃的也就走了,不会有抓两脚羊的事。”

    “那叛军若来,你岂不是危险?”

    刘牧之默然片刻,道:“我派人放出消息,就说这里已经绝粮,而且官军来过了。如果这也不行,那只能听天由命。城里还有万余人,我在此地为官三年,实在不忍心丢下他们。若是只有三四千,说不定我也就跑了。”

    卫渊倒是肃然起敬,这家伙在纪国官场中是个另类。

    卫渊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三次官军到来前,城中人口多少?”

    “四万一千三百。”

    沉默了一下,卫渊问:“人都是怎么没的?”

    “第一次官军来征粮,起了不少冲突,死了千余人。后两次官军来,百姓已经学会了逆来顺受,所以被杀的倒是不多,都是……饿死的。”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龙藏不错,请把《龙藏》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龙藏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