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谢谢过山峰

    短视频市场的竞争在逐渐加剧,但目前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唱歌的唱歌,内置的内置,导流的导流。

    俞兴对于疑似对手的接触意图不太理解。

    这一趟鹏城之旅关于抖音的竞争,他注意到的是来自马伝的表态,乐音倒是有可能会改变发展方向,迭加阿里本身煊赫的资源,相关压力极可能上升。

    至于企鹅……

    吴蜀抗曹?

    俞兴觉得也没到这个地步,但左想右想的想不明白就干脆不想了。

    他回到临港之后又给熊潇鸽回了一个电话,不仅愿意与方源资本的唐葵联络,还要求熊总居中介绍的见面沟通。

    熊潇鸽对于俞总前后态度的变化不解:“你和企鹅接触了?有端倪了?”

    “没端倪,不变应万变。”俞兴干脆地说道,“反正他想找碳硅聊,临港这边两个碳硅,碳硅集团也正需要聊,顺手的事。”

    熊潇鸽沉吟。

    碳硅集团的C轮融资迟迟没有完成,这笔资金的目标是为了量产前的冲刺,还是比较重要的,而IDG、今日资本、启明创投、浙产投因为对抖音的融资,都默契的愿意加入C轮。

    问题在于,碳硅集团这次属于狮子大开口,直接喊出10亿美元规模的融资,号称是上市前的最后一轮。

    四家机构私底下沟通,也都觉得这个实在是太“号称”。

    与融资规模的相对应的是碳硅集团拟定的40亿美元估值,同样被认为太高,这个数字对于已经持股的四家还好,但对于其它接触的机构就过高了。

    作为对比,已经上市的比亚迪市值也就180亿美元。

    碳硅集团的C轮融资如此便进行的很艰难。

    “俞总,你愿意放开条件了?”熊潇鸽思考之后认为临港这边是要迫于量产的要求而降低估值与融资条件。

    “不,是红隼资本找到了愿意投资的海外财团。”俞兴说道,“预计会在2亿美元上下,申城这边的国资也会掏些钱,就算融不到10亿美元,我们也先这么融,大不了明年再融一次。”

    熊潇鸽吃了一惊:“2亿美元?红隼资本,这个……刘总确实有手腕。”

    他没想到刘琬英能从海外兜来资金。

    俞兴笑道:“也是我们碳硅集团的表现还可以。”

    熊潇鸽有些遗憾,谈到一个本来没打算拿出来的消息:“好吧,俞总,我本来想等沟通得差不多再说了,碳硅集团的这轮融资比较慢,我上周带人飞了趟欧洲,也见了几家机构,他们也有些愿意接触的兴趣。”

    俞兴吃了一惊:“熊总,你……你是有手腕的啊,欧洲的机构?交游广阔啊你。”

    他当然知道红隼资本是怎么回事,碳硅集团没法等下去了,过山峰的保底自然就要出手,但考虑潜在影响,就没那么扎眼。

    同样的,因为见到碳硅集团量产前遭遇的困难,申城国资也过来援手,不希望临港的新能源中道崩殂。

    “还不知道能不能行,但红隼资本能游说来这么大笔的资金,成功的可能就高一些。”熊潇鸽笑道,“说起来,不单是我认识些朋友的原因,还是欧洲那边的车企今年太震荡了,很多机构觉得柴油乘用车的业务要极度萎靡,都在考虑清洁能源的转型。”

    他乐呵呵的说道:“这还得感谢那个过山峰了,要是真能成,咱们属于间接受益。”

    欧洲上空的车企风暴还在持续,据说有不少高管都面临官司,柴油车排放造假、两桩市场垄断都牵动着许多利益。

    最直接的受益者大概就是新能源代表的特斯拉,它的股价在风暴中连创新高。

    熊潇鸽又聊了几句,忽然发觉电话另一端没有声音。

    “喂,俞总,信号不好吗?喂喂?”

    “能听到,能听到。”俞兴握着手机,“咳”了一声,“我没想到会和欧洲车企遭遇的问题有关,还得感谢那个谁啊。”

    熊潇鸽调侃道:“啧,看来过山峰真给你们车企留下严重阴影了,你俞总这样的人,居然都不敢直接提名字,还那个谁。”

    俞兴哭笑不得:“是,我不敢,我不敢,嗯,国内对于新能源确实很扶持,多来些资金是好的,也缓解缓解供应链的压力。”

    碳硅集团压力很大,与之相关的压力同样很大,市场终端起不来,上游就承受持续的压力。

    熊潇鸽知道这一点,建议道:“俞总,这样吧,你们碳硅再出几个人,下周跟我一起再去一趟欧洲,单是我这边,可能还是没法把碳硅集团目前的情况说透。”

    他继续说道:“欧洲如果最终不行,也不用气馁,沙特那帮人也很有钱,都可以去谈谈,有过山峰对传统油车车企的杀伤,清洁能源的转型是近期热点。”

    柴油车不行了,要加快转型,要么转氢能源,要么转电动车。

    坐落于临港的碳硅集团虽然估值要的高,但现在已经不同于最初做项目时的空空如也,熊潇鸽相信外国那帮人如果愿意来考察,至少瞧见两套大压铸,都会很惊讶的。

    俞兴真心实意地说道:“行,谢谢熊总。”

    “客气了,咱们之间说什么。”熊潇鸽本身就重资投了碳硅集团,自然要积极想办法,笑着说道,“要谢就谢过山峰。”

    俞兴有点无奈的说道:“行吧,谢谢过山峰。”

    一笔直接来自过山峰的资金,与一笔可能间接因为过山峰来的资金,再加上原本有意向的资金,这么合力一抬,想必是能把那些犹豫的资金裹进来的。

    俞兴不是非要10亿美元,只要能保证量产的顺利就行。

    他坐在办公室里,又与打电话过来的方源资本BOSS唐葵寒暄了一会,最后看着桌面上的文件,随手翻到空白页,一挥而就的写下五个字——谢谢过山峰。

    过山峰得谢,最好的方式就是它的资金得到最好的使用。

    俞兴把纸揉成一团的丢进垃圾桶,思考一会后点了四个可以前往欧洲参与游说的名单,希望他们能尽快帮助公司补齐资金的短板。

    然后,他在下午又一次召开车型定价的小范围会议,正式谈到34-35万的提议。

    果不其然,办公室里迅速出现激烈的反对声,理由也都很充分。

    俞兴强调规模效应与补贴杠杆,颇为坚定地表示这个想法。

    “那是要建立在销量的基础上。”崔之愚面色凝重,“俞总,销量不达预期就会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那时候怎么办?”

    俞兴理所当然的说道:“我扛呗。”

    崔之愚不是想逼老板,只是要表达事情的严峻性:“怎么扛?”

    俞兴答道:“卖了上市公司扛。”

    崔之愚与胡铮南等人面面相觑,原来是兄弟单位来扛,那……行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不错,请把《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