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对冲预期

    碳硅集团对于第一款车型的定价因为现金补贴的存在,可以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售价往下限方向定,销量自然容易起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补贴退坡这样一个可预期范围内的变动必然会带来强烈的影响,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同时,通过规模效应压低成本也存在边际递减,前期降得多,后期降得少,前者能靠固定成本分摊和大额采购的折扣,后者更多就只能依赖于物流效率、材料损耗等精细式的优化。

    再者,还得能达成有效的规模才行。

    所以,这种定价的责任只有俞兴这个创始人才能承担。

    至于其他高管的责任,某种程度上激烈的意见表达便对得起薪酬了,总不能真让他们担起把售价定到毛利不足9个点的责任吧。

    俞兴这样不惮的揣测只和刘琬英一个人聊天的时候聊起来。

    “不是,俞老板,你这样的想法……”刘琬英完全没想过其他高管表态背后的立场,有些愕然的说道,“你是不是有点太心黑了?”

    “谈不上什么心黑。”俞兴乐道,“公司就是这样,该一个人拍板的时候就得一个人拍,该大家集思广益的时候就到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刘琬英是资方,是空头,但没真正在俞兴这样的位置做过,对于他的说法还存在一定的疑问。

    然而,随着俞兴这边初步确立大致价格,原本激烈的意见迅速消失,大家好像都开始快速的围绕定价来推进工作,情况就显得有点……微妙,仿佛真就等着老板的乾纲独断。

    该推销售方案的推销售方案,该研究金融贷款政策的研究政策,该明晰现金补贴的明晰现金补贴……

    刘琬英听了俞兴对碳硅集团高管们工作状态的转述,这才真是有些服了。

    她只感慨一点:“他们手上也有期权啊。”

    “刘总,我觉得你是最应该能理解的啊。”俞兴佯装惊讶,“你可以算是一手主导了大众掌门人马丁对自家公司的做空,还不知道人性是什么样的嘛。”

    在过山峰的阴影之下,马丁反手做空自家公司,这种操作一经暴露便毫无疑问的把他打落到无底深渊。

    就个人的表现来看,这是过山峰做空以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

    刘琬英沉默一会:“也是,没有对自己个人利益考虑的反而少见,或者说,也许能有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权衡。”

    俞兴笑着点点头,倒也不会为高管们可能存在的考量而有什么心态上的波动。

    刘琬英问了个问题:“真这么定价的话,那你们短期肯定能提高市场竞争的优势,但补贴退坡说慢也快,到时候又怎么办?”

    “我们昨天还开会讨论了这件事。”俞兴笑道,“这也属于大家迅速推进工作的一个方向,我们需要把‘九州’的定位做出来,补贴退坡肯定会有冲击,那就用技术的升级和车型的口碑来尽量冲抵这种影响,围绕电车技术的研发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这属于碳硅集团内部比较统一的意见。

    刘琬英思虑许久,说道:“所以,碳硅集团方方面面的事情,最终还是落在你们自己车的品质上面,规模效应啊、补贴退坡啊、利润杠杆啊、市场口碑啊……”

    俞兴认真的点头:“谁说不是呢。”

    刘琬英问道:“那你有信心吗?”

    “如果你是以投资人的身份问我,我肯定是百分百的信心。”俞兴略一踌躇,“要是咱们私底下聊,一半一半吧,诶,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市场的反馈,信心都是虚的。”

    刘琬英没有调侃这种回答,反而颔首道:“有一半已经很不错了。”

    俞兴想了想,更正道:“本来是只有一半,但我还有增幅的运作,回头能有六成。”

    刘琬英洗耳恭听。

    “等你们融资的钱到位,我们一下子花不完,到时候就拿部分资金买股票,可有对冲碳酸锂价格上涨的预期。”俞兴合盘托出。

    刘琬英愣了愣,见他煞有介事的模样不似玩笑,惊愕道:“还买?诶,俞总,俞老板,你真把自己当成碳硅巴菲特了?”

    “碳酸锂的价格肯定要涨的,你以为上面的补贴政策只驱动我们车企吗?”俞兴表达想法,“不是只有我们30万的车才有几万块钱的补贴,是只要混动车型满足几十公里的续航要求,那就都有补贴,纯电的补贴还更多。”

    “普通的乘用车存在限制,那些6米、8米的大巴车是能做起来续航的,今年和明年的电池装机量肯定会有一个集中的释放。”

    “磷酸铁锂电池低密度的价格又比较便宜,装机的电池绝大部分必然是磷酸铁锂。”

    “这个基本的供需关系受到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冲击,你可以去研究研究,上游的供应调整也是需要时间的。”

    俞兴给了很认真的分析,之所以电池装机量会集中释放,是因为大家造车都得有过程,现金补贴必然会催生一批追逐补贴的车型。

    补贴可以是维持部分利润的保底,也可以是放大利润规模的杠杆,同样还能是骗补的动力。

    刘琬英就问了一句:“你之前分析阿里的时候也是这么认真吗?”

    俞兴没想到小英居然这么不相信自己:“喂,这是我业内的最真实感受,8月的价格是3.3万/吨,这个月的价格已经是3.9万/吨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它一定一定还会再涨的,而且很可能是大幅上涨。”

    刘琬英保持质疑的神色,但随后说道:“你不用和我解释,你和你公司里的人解释就行……俞菲特。”

    俞菲特仰头叹息,通过股市来对冲可能上升的电池供应成本,这自然不是公司高管们的想法,而是他考虑补贴退坡应对方式时的苦思冥想。

    这一次还不像之前对阿里下意识的信任,已经是他结合行业情况与趋势苗头的认真分析。

    碳硅巴菲特也不是不行,必要时可以是追求的目标。(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不错,请把《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