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这个侦探有点衰(月初求保底月票)

    这时候其他编辑也凑过来看热闹了,一看徐畅畅的屏幕,哪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时失态嚷了出来:“张潮的稿子?哟,叫《画皮》!”

    一句话像惊雷一样响彻编辑室,就连最稳如泰山的资深老编都忍不住摘下老花镜,伸长了脖子往这边探了一下。

    王占军叹了口气道:“你咋就管不住这嘴呢。”还没看,就被大嘴巴捅了出去,这搁谁也不乐意。

    不过眼看也瞒不住了,王占军也只能承认道:“我让小徐给张潮发一封约稿信,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回复了——小徐,你可真是我们的‘福将’!”

    徐畅畅脸蛋红扑扑的,有害羞,也有骄傲。

    王占军道:“你赶紧转发给我,我现在就看。”

    这时候忍不住好奇心编辑们鼓噪起来:“主编,打印出来大家一起看吧!”

    文学杂志社的编辑之间,除了上下级关系,往往也有着亦师亦友的感情,所以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王占军想了想,觉得这个消息反正也瞒不住,于是对徐畅畅道:“行吧,给大家都打一份——不过看完就回收啊,规矩不能坏。

    哦,还有,小徐,你记得给张潮回下邮件,不要太兴奋给忘了,让人家笑我们没礼貌。”

    徐畅畅连连点头。先下载了《画皮》的文档,先粗略排了下版,减少了页数,再按照编辑的人头点击了打印按钮;

    接着又开始字斟句酌地给张潮回邮件:

    【张潮你好:

    来稿收悉……】

    一众编辑早就等在办公室的大型打印机旁边,每打出来一份,都来不及装订,大家就哄抢起来,热闹极了。

    王占军笑着摇摇头,对气氛变得异常活跃的编辑室感到一丝欣慰——这说明编辑们不仅对文学还抱有热情,对杂志也感情深厚。

    于是他干脆地道:“拿了打印稿,大家一起去会议室看,各抒己见!”

    众人轰声答应。

    十五分钟后,《十月》杂志的骨干编辑们都坐到了会议室里,人手一份《画皮》,开始阅读起来。

    《画皮》本就是《聊斋志异》当中最有名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不仅故事诡谲、恐怖,而且多次被拍成电影,据说1992年上映的版本还曾经吓死过观众。

    原版大概讲的是秀才“王生”遇到一个身份不明的美女,带回家里做了妾室,后来不小心窥见这美女竟然将身上的人皮脱下来,铺在桌上描画眉眼,她的真身原来是面目狰狞的恶鬼。

    不久王生被恶鬼所食,最后幸得一个法力高强的道士相助,才铲除了恶鬼,并且让王生起死回生。

    张潮的取材于此,那在主题或者内容上必然有所关联,编辑们兴奋地翻阅起来。

    一开头,大家就发现张潮的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蹲在发霉的瓷砖地上,橡胶手套陷进排水口黏腻的污垢里。老式抽水马桶像头垂死的怪兽,正从喉咙深处发出令人作呕的咕噜声。

    “这次可是大案子。”我对着马桶喃喃自语,扳手在锈蚀的管道上敲出清脆节奏。镜子里映出我的连体工装,后背印着“万家通管道维修”。

    楼上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我条件反射摸向腰间。可惜那里没有配枪,只有半包红塔山和吃了一半的煎饼果子。油烟机排气管里飘来夫妻吵架的碎片:“贱男人……狐狸精……工资卡……”这些词句混着厕所氨水味,在我鼻腔里搅拌成浑浊的液体。

    “师傅!”卫生间的磨砂玻璃突然被拍得砰砰响,房东大妈尖利的嗓音穿透门板:“你到底是来修马桶还是来做法事的?都鼓捣半小时了!”

    我摸出微型手电筒照向管道深处,光束惊动了一群蟑螂:“马上,马上。”我说话时故意压低嗓音,就像《无间道》里的梁朝伟。事实上我确实在收集证据——从马桶U型管里捞出的避孕套、缠着长发的梳子,还有张被泡烂的快递单——我坚信这些东西里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其中有一些秘密,也许能从正确的对象那里换到通100次马桶管道也赚不到的钱。

    哦,忘了介绍,我叫李默,是个私家侦探。】

    “这个私家侦探有意思。”一个编辑笑出了声。

    谁能想到张潮这次的开篇竟然是个在通下水道的“私家侦探”,一想到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职业竟然被张潮混搭到一起,不少人就有些忍俊不禁。

    “他这次要写推理?”另一个编辑出声道。毕竟这样的开头对大部分阅读经验丰富的读者来说,都会下意识地想到那些经典的侦探形象。

    外形邋遢、经济窘迫的私人侦探无意中卷入一场大案,在所有人的忽略和轻视当中,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缜密的推理,最终一鸣惊人、找到真凶,这也算是推理的一大套路了。

    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硬汉侦探「菲利普·马洛」就有类似的特点。只不过雷蒙德·钱德勒永远不会让他的侦探趴在地上通马桶就是了。

    一阵简短的探讨以后,大家就迫不及待地继续往下看了:

    【手机在工具包里震动时,我正用长柄夹钳从下水道夹出一枚金戒指。假货,因为上面锈满了铜绿。但戒圈内侧刻着「2010.12.31」。这个发现让我兴奋得手抖,仿佛窥见了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感情和一个满嘴谎话的风流男人。

    所以直到手机第二次震动时,我才按下接听键。

    “是「黑夜游侠李Sir」吗?”电流声里裹着浓重的烟嗓,听起来像有口老痰,随时会从听筒里喷出来,“听说你很专业?”

    我迅速站直了身体,就像对方是站在我面前而不是在打电话。我把沾着不明黏液的手套甩进垃圾桶:“如果你质疑我的专业,你现在就可以挂掉电话……”话没说完我就被打断了,楼上夫妻的争吵突然升级,拖鞋砸在地板的声音震得吊顶簌簌落灰。

    “你在哪里?”对方警觉地问。

    “这是秘密,也是客户的隐私。”我抓起扳手敲了敲水管,金属震荡声在狭小空间产生惊人的混响,“我的时间不多……”

    回到面包车以后,我就把音响放到最大声,来为自己庆祝。这辆五菱荣光是我移动的办公室兼卧室,后排放着液压疏通机和折叠床,副驾驶的手套箱里放着一台佳能的单反相机,据说型号是什么5D2——其实这是个样子货,镜头早就磨花了,拍什么也是雾蒙蒙一片,还不如我的手机。

    但谁让我是一个私家侦探呢?我只用皮搋子和镜头说话。

    中国当然没有“私家侦探”这个职业,它甚至没有在民政部的职业分类列表里——全中国一共有1481种职业,以及2670个工种,并没有一个叫「私家侦探」。

    所以每当注册小额贷款平台时,职业那一栏我会填「公务员」或者「教师」;至于其他场合,我会介绍自己为「商业调查专员」。

    至于“李”后面的“Sir”,是为了暗示别人我有特殊背景——当然这不犯法,因为“Sir”从来也不专属于哪一个职业。不过只要看过香港电影,就会很容易接受这个暗示。

    如今,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像谁。你在「微博网」上和「朋友圈」里分享的文字、照片;你在视频平台上的30秒短片;甚至你选择的社交媒体头像……它们比你的毕业证——甚至身份证——更重要。】

    “用皮搋子说话……哈哈哈……”这是又有人忍不住了。

    “张潮这是要‘将功补过’?”又有编辑打趣道,“弥补一下大家受伤的心灵?”

    “那说不定,这小子,坏的很!说不定后面再扎读者几刀呢?别高兴得太早!”

    编辑们不约而同笑了起来,会议室里满是快活的空气。

    坐在会议桌主位的王占军一边仔细看稿,一边也在观察大家的反应。通常来说文学编辑看稿都是很沉默的,不少男同志更是一根烟接着一根烟抽个没停,哪里像是欣赏文学作品,更像是等在产房外面的丈夫。

    但是这次审阅张潮的稿子就不同了,只看了个开头,就让大家几次停下来谈笑风生,气氛完全不同,尤其是年轻一些的编辑,更是满脸带笑。

    这就是张潮的魔力吗?

    王占军暗暗摇了摇头,心想自己到底是跟不上时代了。不过张潮开头塑造的这个人物也确实颇为吸引人,让他也有动力往下看——

    【我把手机倒扣在办公桌上时,才发现掌心沁出的汗在屏幕留下雾蒙蒙的指印。中央空调出风口正对着后颈吹,记账凭证上“预付账款”四个字怎么在视野里晕成墨团?

    “小江啊。”总监的高跟鞋声停在隔板外,我的膝盖撞上办公桌内侧,发出“咚”的一声响。总监探出涂着酒红色指甲油的手指,夹着她刚整理的差旅费发票:“住宿费超标的部分让销售部自己补上,贴票时别用这么多胶水,税局抽查会以为我们造假。”

    我盯着显示器右下角跳动的17:33。隔壁王姐用养生壶煮银耳羹的甜腻水蒸气混着针式打印机油墨味,像一条鱼往我的鼻子里钻。身后的男实习生偷偷在看电影,他以为把播放器缩成巴掌小放在右下角就没人注意得到。隔壁已经响起windows的关机声。此刻这栋楼所有人的眼睛都是虚焦的,看不清任何东西。

    时间还剩二十七分钟,也足够我做完三件事:把上周挪用的五万块拆成八笔往来款、给老婆发加班短信、把总监的差旅费发票整整齐齐贴好。

    做完这些事,时间还剩下两个小时。

    ……

    回到空无一人的家,我打开冰柜拿出半盒速冻饺子,突然想起上周在直播间说的那句:“我吃日料只去鮨一。”锅里的水沸腾时,手机震动了,是“桃之夭夭”专属提示音。我把手机立在抽油烟机的顶盖上,打开「优酷直播」——她正穿着汉服在镜头前转圈,唱着我听不清词汇的古风歌曲。

    “江爷来了,欢迎江爷!”她双手比心时,眼角拉出猫似的弧光。我缩在弹簧塌陷的沙发上,点点指头,就打赏了她一辆「跑车」。礼物特效炸开的瞬间,我隐隐感觉西装内袋里的U盾在发烫。但很快这种不安就被直播间评论区的“老板大气”刷屏给燃烧殆尽。

    在公司你叫我“小江”我不挑你的理,在直播间里你该叫我什么?】

    “张潮这篇终于开始写‘网络主播’了?”编辑看到这里,兴奋起来。

    之前的两篇里,张潮都曾经“预言”了这种新职业的出现——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开启自己的“直播生涯”,种类之丰富足以让2008年的读者瞠目结舌。

    漂亮的可以扭屁股,丑的也可以扭屁股;有才艺可以唱歌跳舞画画,没才艺的可以表演一顿吃垮自助餐厅……

    这些或者擦边、或者猎奇、或者有技术含量的主播,几乎都能赢得一些观众,这些观众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虚拟礼物来打赏自己欣赏的主播。

    从1元钱一朵的玫瑰花,到1万元一辆的豪华跑车——直播平台和主播为了吸引观众打赏,几乎用尽了人类心理学领域的种种「禁忌之术」。

    全世界每天都有上亿人沉溺在网络直播当中,使其成为了全世界经济价值最高的新兴产业。

    那些主播甚至可以从礼物分成中赚取远超大牌明星的报酬。

    这等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也是张潮中颇有争议的一部分——大部分读者都认为张潮太悲观了,无论网络如何发达,也不过会成为电视节目的另一种载体而已。

    观众们几十年来早已经被电视提高了娱乐自我的阈值,怎么可能轻易被扭扭屁股的主播把魂勾走?

    对于“网络主播”的描写张潮总是浅尝辄止,总让有意犹未尽之感,这次他似乎准备揭开他做出预言的“秘密”?

    这不由得更令人好奇了。

    同时张潮还用了一种颇有意思的手法来进行创作——看似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创作,但实际上却在叙述过程中切换了人物。

    一开始是“李默”,现在又是“江铸”。不仅维系了情节的推进,而且可以从不同人物的自我叙述当中不断发现这个故事的新角度

    这时候有编辑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叫《画皮》呢!原来在未来,人人都可以用网络给自己披上一张‘画皮’呗?

    通马桶的可以是私家侦探,企业里的财务摇身一变成了‘爷’。”

    另一个编辑道:“那不是遍地都是骗子?”

    “也不一定都是骗子吧?比如现在用PS把自己的照片P美点发到QQ空间也是欺骗吗?”

    “别争了,赶紧看,后面内容开始精彩了!”王占军看大家讨论声音越来越大,连忙提醒道。

    编辑们连忙住嘴,接着往下看去,发现这一次,叙述主体又发生了变化……(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2004:独行文坛不错,请把《重生2004:独行文坛》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2004:独行文坛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