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王府井,虽没有后世那般流光溢彩,见不到鳞次栉比的高奢品牌门店,也没有玻璃幕墙反射出的璀璨光影,却有着独属于这个年代的热闹与实在。
青灰色的砖房沿街排开,木门板上刷着红漆招牌。
“国营副食店”
“新华书店”
“钟表修理铺”
的字样清晰可见。
路边偶尔有推着平板车的小贩,车上堆着红彤彤的糖葫芦或刚出炉的糖炒栗子,甜香混着市井气扑面而来。
“你看那家店的玻璃柜里,摆着新到的的确良布料呢。”周益民指着街角的布店,那里围了几个挑布料的阿姨,售货员正拿着尺子比划着。
张燕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睛亮晶晶的:“淡蓝色的那块真好看,做成衬衫肯定显白。”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从街边小贩的吆喝聊到学校里的趣事,偶尔有自行车叮铃铃从身边驶过,带起一阵风,吹得张燕的辫子轻轻晃。
路过一家卖文具的小店时,张燕被橱窗里的英雄牌钢笔吸引了,驻足看了好一会儿,小声说:“我们班班长就有一支这样的钢笔,写起来可顺滑了。”
周益民记在心里,笑着拉她往前走:“前面还有更好玩的。”
没走多远,一座三层高的百货公司赫然出现在眼前。
米黄色的外墙干干净净,大门上方挂着“王府井百货”的木质招牌,漆成红色的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拎着网兜或布包的顾客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意。
“这就是王府井最大的百货公司了。”周益民停下脚步,侧身对张燕说。
“四九城里数这儿的商品最全,小到针头线脑,大到自行车、缝纫机,想买啥基本都能找着。”
张燕仰着头打量着这座百货公司,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崭新的自行车、迭得整整齐齐的成衣,还有锃亮的铝制饭盒,看得她眼睛都直了。
“咱们进去看看吧?”她拉了拉周益民的衣角,语气里满是期待。
周益民笑着点头,抬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走,进去给你挑样东西。”
张燕没多想,只当是逛着玩,蹦蹦跳跳地跟着他往大门里走。
刚踏进百货公司,暖融融的气息就裹了过来,混合着雪花膏和布料的味道,耳边是售货员清脆的招呼声:“同志想买点啥?”
“这边的搪瓷缸子刚到的新款式!”热闹又亲切,让她瞬间忘了刚才在东来顺的心疼,满心都是逛百货公司的雀跃。
周益民带着张燕慢慢逛着,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从日用百货到针织布匹,从五金交电到儿童玩具,一应俱全。
张燕虽然不是第一次来百货公司,但眼前这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是让她看花了眼,一会儿指着色彩鲜艳的花布啧啧称奇,一会儿又盯着玻璃柜里的玩具出神,脚步都放慢了许多。
周益民看着她好奇的样子,嘴角带着笑意,也不催促,耐心地陪着她看。
逛了一会儿,他想起今天来的目的,不过并没有直接往卖自行车的区域走,而是带着张燕拐到了卖衣服的地方。
“益民哥,我们来这儿干嘛呀?”张燕有些奇怪,不解地问道。
“给你和叔叔阿姨还有张璐,每人挑一套衣服。”周益民笑着说道。
张燕愣了一下,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衣服还有很多呢,不用买新的。”
“听话,你看你身上这件衣服,一看就穿了很久,是时候添件新衣服了。”周益民说着,已经走到了挂着成衣的货架前。
张燕看了看身穿的衣服,也明白拗不过周益民,只好紧跟着他来到卖衣服的地方。
这里的售货员穿着统一的蓝色制服,见他们过来,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不像供销社里的售货员那样,高傲的不行,弄的别人好像欠她十万八千七一样。
“同志,想看点什么?我们这儿刚到了一批新款式的秋装,有适合小姑娘穿的,也有适合长辈穿的。”一位年纪稍长的女售货员走上前来,语气亲切地问道?
周益民点了点头:“我们想给家里人挑几套衣服,你给推荐一下。”
“好嘞,您看这套蓝色的卡其布上衣,料子厚实,耐穿,特别适合家里的长辈穿。还有这套碎花的连衣裙,颜色鲜亮,款式也新颖,小姑娘穿肯定好看。”售货员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取下衣服,递到他们面前让他们细看,态度十分周到。
张燕看着售货员热情的样子,心里的那点拘谨也消散了不少,跟着周益民一起认真挑选起来。
售货员递来的碎花连衣裙是淡粉色底,缀着细碎的白色小雏菊,领口镶着圈浅紫色的边。
张燕伸手摸了摸,布料是柔软的棉线,贴在皮肤上温温的。
她对着货架旁的穿衣镜比了比,裙摆刚过膝盖,长度正合适,镜子里的自己脸颊微红,眼神亮亮的。
“这件好看。”周益民在一旁看着,由衷地称赞道。
张燕抿着嘴笑,指尖轻轻捏着裙摆,小声说:“就这件吧。”
声音里带着点不好意思,却藏不住欢喜。
选完自己的衣服,她转过身开始认真给家里人挑。
目光扫过货架,落在一件深灰色的中山装前,伸手取下来翻看:“这件给我爸合适,他平时上班穿,耐脏又正式。”
张燕记得张建设总穿那件洗得发白的旧中山装,袖口都磨出了毛边。
售货员凑过来说:“姑娘真会挑,这中山装是斜纹布的,挺括还耐磨,好多老师傅都爱穿。”
张燕点点头,又在女装区转了转,挑了件藏蓝色的卡其布褂子,衣襟上绣着简单的如意纹:“我妈喜欢素净的颜色,这件她肯定待见,冬天套在棉袄外头也方便。”
她想起张婶总说藏蓝色显气色,家里那件旧褂子袖口都补过两次了。
最后,她拿起一件鹅黄色的棉袄,里子是柔软的驼毛:“张璐早就念叨想要件新棉袄,这颜色亮,她穿肯定好看。”
棉袄上还钉着颗红扣子,像颗小樱桃,她想象着张璐穿上蹦蹦跳跳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都齐了?”周益民询问?
张燕数了数怀里的衣服,重重点头:“嗯,爸、妈、张璐的都有了。”
售货员麻利地把衣服迭好,用牛皮纸包起来,系上麻绳:“一共十四块八,还有五尺的布票。”
周益民掏出钱递过去,张燕还在一旁小声嘀咕:“其实不用买这么好的……”
拎着捆好的衣服包,两人转身离开服装区。
周益民脚步不停,径直朝着百货公司另一侧的售卖区走去,那里正是摆放着自行车的地方,这也是他今天出来最重要的目的。
张燕被他拉着往前走,看着周围陈列的自行车,心里泛起嘀咕,小声询问:“益民哥,我们来这里干嘛?”
周益民转过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语气轻快地解释:“给你买一辆自行车。”
“什么?”张燕像是被踩了尾巴的小猫,猛地停下脚步,连忙摇头。
“益民哥,不行!这可不行!自行车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衣服她还能勉强接受,可自行车不一样,她心里清楚,一辆自行车起码要一两百块钱,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将近一年的工资。
要是自己真收下了,别说父母会怎么说她,就连她自己都过意不去。
周益民停下脚步,看着她急得泛红的脸颊,耐心劝道:“没事,你就收着吧。你上下学挤公交多不方便,有辆自行车能省不少事。”
“那也不行,”张燕态度坚决,把手里的衣服包往周益民那边推了推。
“这已经花了你不少钱了,自行车真的不能要。”
周益民却不由分说,重新拉住她的手腕,力道不重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持:“别想那么多,快看看喜欢哪辆。”
说完,就拉着她走到售卖自行车的区域。
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几辆自行车,有墨绿色的永久牌,还有黑色的飞鸽牌,车身锃亮,在灯光下泛着光。
售货员见他们过来,热情地迎上来:“同志,想买自行车啊?我们这儿的都是名牌,质量绝对过硬。”
张燕看着周益民坚定的眼神,知道自己拗不过他,只好红着脸,慢慢走到自行车旁挑选起来。
周益民在一旁笑着说:“慢慢挑,挑辆你喜欢的,毕竟以后是你天天骑。”
张燕的目光在几辆自行车之间来回移动,手指轻轻拂过车座和车把。
本来想挑一辆二十八寸,但是让周益民说了一顿:“挑什么二十八寸,女孩子骑二十六寸就好。”
张璐听见周益民如此“霸道”的话,心里感觉到暖暖。
售货员在一旁听着,眼里满是羡慕,她见多了来买自行车的情侣,大多是买二十八寸的,说是男女都能骑,像这样专门为女孩子挑二十六寸的,还真是不多见。
很快,张燕的目光停留在一辆天蓝色的飞鸽牌自行车上。
这辆车是二十六寸的,车身小巧精致,车把上还缠着防滑的塑料带,看起来特别适合女孩子骑。她回头看了看周益民,眼里带着询问。
周益民见她喜欢,笑着点了点头:“就这辆吧,挺好看的。”
售货员连忙上前,把自行车从货架上推下来,仔细检查了一遍:“姑娘真有眼光,这辆是新款,卖得可好了。”
周益民从口袋里掏出自行车票和钱,一起递给了售货员。
售货员接过,先仔细检查了一下自行车票的真假,对着灯光看了看水印,又摸了摸纸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开始算账收钱。
付完钱,售货员拿出一张证明单,认真地填写起来,上面写着自行车的品牌、型号、购买日期以及周益民的姓名和住址。
填好后,她把证明单递给周益民:“同志,这个证明很重要,您拿着它去派出所盖个章,有了这个章,以后万一自行车被偷了,报给派出所,也能更快找回来。”
周益民接过证明单,小心地折好放进兜里,然后对张燕说:“走吧,我们把自行车骑过去盖章。”
张燕点了点头,看着那辆天蓝色的自行车,心里既有些不好意思,又充满了欢喜。
从百货公司取了自行车,两人推着车来到附近一条人少的胡同里。
张燕看着眼前崭新的自行车,手有些发痒,却又带着点胆怯,小声说:“益民哥,我平时骑自行车的次数不多,技术不太好。”
虽然说家里有一辆自行车,那是张建设要用,其他人使用的次数并不多,也就不会。
周益民早有预料,笑着拍了拍车座:“没事,我在这儿呢,正好给你练练手,提高下技术。”
他先把自行车扶稳,让张燕跨上去坐好,然后站在车后,一手扶着车座,一手扶着车把,开始给她讲注意事项:“骑车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前方,别老盯着车轮子。车把要扶稳,别晃来晃去的,身体放松点,越紧张越容易摔。”
张燕认真听着,点了点头,双手紧紧握住车把,手心都有些出汗了。
“好了,试着往前蹬蹬。”周益民鼓励道。
张燕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踩着脚踏板,自行车缓缓地往前移动起来。
可刚走没两步,车把就开始左右摇晃,车身也跟着晃悠起来,她吓得“啊”了一声,连忙喊道:“益民哥,我要摔了!”
周益民眼疾手快,赶紧用力稳住车座,让自行车停了下来,柔声安慰:“别怕,刚开始都这样,放松点,再试试。”
张燕定了定神,重新调整好姿势,再次尝试。
这次她记着周益民的话,眼睛看着前方,努力稳住车把。
自行车慢慢往前行驶,虽然还是有些摇晃,但比刚才好多了。
周益民一直跟在车后,脚步随着自行车的移动而加快,时刻注意着张燕的状态。
见她车把又开始不稳,他立马伸手扶一把;发现她脚快要碰到地面,就及时提醒:“脚别下来,继续蹬。”
就这样,张燕在周益民的守护下,一圈一圈地在胡同里练习着。
一开始还频频出错,要么车把晃得厉害,要么忘了蹬脚踏板,但慢慢地,她越来越熟练,车身也平稳了不少。
周益民跟在后面,看着她越来越熟练的样子,也松了口气,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着。
又骑了几圈,张燕停下车,回头看向周益民,眼里满是兴奋:“益民哥,我好像学会了!”
周益民笑着点点头:“真棒,不过还得多练练,熟练了就好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