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时,脚刚沾地就踉跄了一下,却顾不上稳住身子,先回头看向周益民,眼睛亮得像浸了水光的星星,脸颊因为兴奋泛着红:“益民哥!我真的骑稳了!刚才那圈都没晃!”
她说话时还喘着气,额前的碎发被汗濡湿,贴在饱满的额头上,却丝毫掩不住眼里的雀跃。
阳光穿过胡同口的老槐树,在她鼻尖投下一小片晃动的光斑,她抬手抹了把汗,指尖蹭到脸颊,留下道浅浅的白印。
周益民走过去,帮她把歪掉的车把扶正,指尖碰到车座上残留的温度,嘴角弯得更厉害:“看出来了,刚才那几下蹬得挺匀实,比刚开始稳多了。”
张燕听了这话,忍不住抿着嘴笑,视线落在天蓝色的车身上,手指轻轻敲了敲车铃铛,“叮铃铃”的脆响在安静的胡同里荡开。
她忽然跨上车,脚一蹬又骑了起来,这次没再让周益民扶,车身虽然还有些微的晃动,却稳稳地顺着胡同往前溜。
“你看你看!”她回头朝周益民喊,声音里裹着风,带着点小得意。
“不用扶也能走!”
话音刚落,车把猛地歪了一下,她惊呼着攥紧车把,车身却在晃了两晃后又稳住了。
周益民刚要上前,就见她已经自己调整过来,还回头冲他做了个鬼脸,脚下蹬得更欢了。
自行车载着她的笑声,在胡同里来来回回地穿梭。
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时而和自行车的影子交迭,时而随着车身的移动轻快地跳跃。
周益民靠在老槐树下看着,看着她骑到胡同尽头时,小心翼翼地捏闸、下车,又推着车小跑回来,额角的汗珠在光线下闪着细碎的光。
“累了吧?”他递过水壶。
张燕接过去咕咚喝了两口,抹了把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不累!益民哥,这自行车真好骑。”
她低头摸着车座,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看他:“等我练熟了,以后就能骑车去接张璐放学了,还能载着她去公园玩。”
周益民看着她叽叽喳喳规划着的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烘烘的。
风卷着槐树叶的清香吹过来,混着她发间淡淡的皂角味,他忽然觉得,今天这趟王府井,来得真值。
周益民看张燕已经能稳稳地骑上一段路,心里有了数。
他看了看天色,又摸了摸兜里的证明单,开口道:“燕子,我等会儿还得开摩托车,不太方便跟你一起骑车。派出所离这儿不远,你自己骑着车过去把章盖了,行吗?”
张燕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脸上瞬间泛起急色:“益民哥,我不行的!”
她才刚刚学会骑车,在胡同里练习还行,真要骑上马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光是想想路上可能遇到的行人和车辆,手脚就有点发软。
“别担心,派出所那条路车不多,你慢慢骑,没事的。”周益民走到她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带着力量。
“你刚才练得挺好的,相信自己,肯定能行。我就在后面跟着你,不碍事的。”
张燕还是有些犹豫,手指紧紧抠着车把,指节都泛白了。
“你看,这自行车可是你自己挑的,这么漂亮,不得骑着它风光一回?”
周益民故意逗她,又补充道:“再说了,有我在后面看着呢,真有啥情况,我立马就到你跟前了,放心吧。”
听着周益民的话,张燕心里的恐惧渐渐被一股莫名的勇气取代。
她深吸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周益民鼓励的眼神,咬了咬嘴唇,轻轻点了点头:“那……那我试试。”
“这就对了。”周益民笑着帮她把证明单放进车筐里,又叮嘱道。
“路上看清楚路况,别慌,实在不行就停下来,我就在后面呢。”
张燕“嗯”了一声,重新跨上自行车,脚在地上蹬了两下,车子缓缓地滑了出去。
一开始她骑得很慢,车身还有些东倒西歪,像只刚学飞的小鸟,每一次晃动都让她心里一紧,手心里全是汗。
周益民发动摩托车,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见她骑得不稳,就大声喊道:“车把扶稳!眼睛看前面!”
听到周益民的声音,张燕像是吃了颗定心丸,努力调整着姿势,慢慢找到了感觉。
虽然还是会时不时晃一下,但她总能很快调整过来,车子也越来越平稳。
阳光洒在她身上,风拂过她的脸颊,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她脸上的专注。
她骑着自己的新自行车,在前面慢慢悠悠地走着,身后是周益民和他的摩托车,像一道坚实的后盾,让她充满了勇气。
快到派出所门口时,张燕慢慢停下车,回头看了看周益民,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那笑容里有紧张,有兴奋,更有成功的喜悦。
周益民停下摩托车,支好车撑,快步走到张燕身边,帮她把自行车扶稳:“挺厉害啊,一路骑得都挺稳。”
张燕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从车筐里拿出那张证明单递给他。
周益民接过证明单,又推着自行车,对张燕说:“你在这儿等着,我进去盖章。”
“我跟你一起进去吧。”张燕连忙说道,她还是第一次来派出所,心里有点好奇,也想跟着看看流程。
周益民点了点头:“行,跟着我就行。”
两人推着自行车走进派出所。派出所的院子不算大,几间平房整齐地排列着,门口挂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子。
周益民显然不是第一次来,熟门熟路地就朝着最东边的那间办公室走去,还跟门口值班的民警笑着点了点头打了声招呼。
“王哥,忙着呢?”周益民推门进了办公室,里面坐着一位穿着警服的中年男人,正低头看着文件。
被称作王哥的民警抬起头,看到周益民,笑着放下手里的笔:“是益民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刚买了辆自行车,过来盖个章。”周益民把证明单和自行车的相关票据递了过去。
王哥接过来看了看,又抬头打量了一下门口的自行车,笑着对张燕说:“这自行车挺好看,小姑娘眼光不错啊。”
张燕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王哥也没再多说,拿起印章,在证明单上“啪”地盖了个章,红色的印章清晰醒目。
他又在旁边的登记本上登记了相关信息,前后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好了,盖完章了,收好。”王哥把证明单递还给周益民。
“谢了王哥。”周益民接过证明单,小心地折好放进兜里,又跟王哥寒暄了两句,才推着自行车带着张燕走出办公室。
从进来到出来,前后不到十五分钟,整个过程顺利得很。
张燕跟在周益民身后,心里暗暗佩服,益民哥果然什么都懂,办事就是利索。
周益民把自行车推到院子里,对张燕说:“好了,章盖完了,这下这辆自行车就算彻底属于你了。”
张燕看着那辆盖了章的自行车,心里甜滋滋的,用力点了点头。
周益民再次开口:“燕子,那就把自行车骑回去,这次应该没有问题?”
经历了刚才从百货公司到派出所这段路,张燕心里的底气足了不少,信心大增。
她扬起下巴,摆了摆手,语气轻快地说:“没问题,益民哥,你就放心吧!”
说完,她熟练地跨上自行车,脚在地上蹬了两下,车子就稳稳地滑了出去。
就像刚刚去派出所时那样,张燕骑着自行车在前面带路,周益民则驾驶着摩托车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从派出所到张燕家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两人一路前行,骑着骑着,天不知不觉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好在买自行车的时候,周益民特意让售货员加装了车灯,此刻打开,一道不算太亮但足够照明的光束照亮了前方的路。
周益民摩托车的车灯也亮着,在后面形成了一道更强的光。
张燕的视线虽然因为夜色有些受限,但她骑得很稳,遇到路口或者行人,都会提前减速,慢慢调整方向。
偶尔路面有些不平,车身晃了晃,她也能很快稳住。
就这样,在夜色中,一道蓝色的自行车身影在前,一辆摩托车紧随其后,两道车灯划破黑暗,朝着张燕家的方向前行。
经历了将近半个小时的骑行,张燕和周益民终于抵达了张燕家所在的四合院门口。
张燕从自行车上下来,动作还有些生疏,但难掩脸上的兴奋。
她一推开四合院的大门,就迫不及待地想跟家里人分享这个好消息,扬着嗓子喊:“妈!张璐!我回来啦,告诉你们一个大好事!”
声音在寂静的四合院里回荡,很快就惊动了屋里的人。
堂屋的门“吱呀”一声被拉开,张婶端着个搪瓷碗先探出头来,看见院门口的张燕,笑着说:“回来啦?饿不饿,锅里还给你留着饭呢……”
话没说完,她的目光就落在了张燕身旁那辆天蓝色的自行车上,眼睛一下子瞪圆了:“这……这是哪儿来的自行车?”
紧随其后的张建设刚从里屋走出来,手里还攥着份图纸,显然是刚从单位回来没歇着。
他一眼就瞧见了那辆崭新的自行车,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脸色沉了下来,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燕子,你这辆自行车是哪里来的?”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自行车可是稀罕物,算得上是家里的大件,不仅价格昂贵,还得有紧俏的自行车票才能买到。
自己的女儿还在上大学,没有收入来源,根本买不起,更别说弄到自行车票了。
张燕被父亲这突如其来的质问问得一愣,脸上的兴奋劲儿瞬间褪去大半,嘴唇动了动,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她原本想着给家人一个惊喜,没料到父亲会是这个反应,心里顿时有些发慌。
就在这时,周益民推着摩托车走进了院子,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诚恳地对张建设说:“张叔,这辆自行车是我买给燕子的。她平时上下学挤公交不方便,有辆自行车能省不少事。”
张建设转过头看向周益民,脸上的神色稍缓,但依旧带着顾虑:“益民,这可使不得。燕子怎么能收你这么贵重的礼物?这太不像话了。”
他一边说,一边摆着手,显然不认同这件事。
周益民早有准备,笑着解释道:“张叔,您别跟我客气,而且送一辆自行车给自己对象,不是不行吧?”
张燕听见周益民“霸气”的话语,心里十分开心。
张建设还想再说些什么,张婶在一旁拉了拉他的胳膊,低声说:“益民也是一片心意,孩子懂事,你就别揪着不放了。”
张建设看了看周益民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一旁低着头、满脸委屈的女儿,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没再继续说这个话题,只是对周益民点了点头:“那……就多谢你了,益民。”
站在张婶身后的张璐早就按捺不住了,她的眼睛一直黏在那辆自行车上,闪闪发光。
她没想到姐姐竟然能收到一辆自行车当礼物,心里羡慕得不行,趁大人们说话的工夫。
偷偷跑到自行车旁,围着车子不停地转着圈,小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车座,又碰了碰车把上的铃铛,“叮铃铃”的声音在院子里清脆地响起。
“姐,这车真好看!”张璐仰着小脸,眼睛里满是向往。
“以后我能跟你一起骑车出去玩吗?”
张燕这才缓过神来,看着妹妹羡慕的样子,心里的委屈消散了些,点了点头,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当然可以,等我再练练,就带你去公园。”
院子里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张建设看着那辆崭新的自行车,又看了看周益民,心里五味杂陈。
周益民这孩子,确实是个懂事靠谱的,对燕子也是真心实意,只是这份礼太贵重,让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周益民像是看出了张建设的心思,笑着转移话题:“张叔,您刚从单位回来?还在忙那个科研项目呢?”
张建设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点了点头:“嗯,到了关键阶段,得抓紧点。”
说着,两人就往堂屋走去。
张婶则拉着张燕问东问西,打听着自行车的来历和今天出去玩的趣事,张璐则依旧围着自行车转,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开心的惊叹。(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