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投资燕京第一纺织厂

    这次来燕京,谈好了除了选址之外的其他大学投资事宜,与包玉冈一起协商了与内地船舶工业的合作,又与一机部协商了mini汽车引进的计划,顺带着再搞点四合院,以后自己也可以住进去;

    战略层面的计划,基本上都完成了;

    虽说未来的内地,还有很多项目是可以投资的,但路也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把全部撒出去,且这个时代,连深海特区都还没有成立,很多投资都不太适合;

    这次来谈的项目,都是改开之后很长时间不会变动法律规定的项目,以及抢先占领市场所为,至于其他大项目,等未来随着改开的节奏逐步放开,那他再来逐步推动就行了;

    6月18日,晚上,当杨文东返回招待所的时候,看见了有些发愁的包玉冈,便上前询问:“包生,怎么了?”

    包玉冈叹气道:“我搞出了一个问题,你也知道我准备捐酒店,燕京这边对此还是很欢迎的,我也准备好了一千万美元的支票;

    就是最后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说要让酒店的名字,冠上我父亲的名字包兆龙,结果燕京这边的官员就不敢合作了,我也是一脸懵逼啊,”

    “哈哈,原来是这样啊。”杨文东笑了笑,道:“这种事在香港以及国外很常见,但国内就没有先例的,而没有先例,那很多人就不敢接的。”

    内地与国外的法律不一样,那还可以专门的进行研究;可很多文化习惯不一样,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外资进来投资,很容易碰到问题,很多连杨文东这个穿越者也不清楚,比如之前非常可乐来燕京投资,就碰到了很多问题,不过杨文东也不管,让手下去搞定就行了;

    而包玉冈酒店的这件事,他倒还真知道,因为他前世看过关于改开的资料,这件事就写入了史书;

    包玉冈想以父亲名字冠名酒店,燕京这边官员不敢接这个合作。

    所以杨文东才没有提前告知包玉冈这件事,第一也是不合理,毕竟自己不应该知道这件事,甚至这可能是包玉冈的临时起意;第二就是这件事虽然现在头疼,但搞定了之后有利于改开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就是对包玉冈本人也有好处,虽然现在烦了点,但也因此进入史书了,这可是大赚了;

    对于超级富豪来说,在金钱方面已经没什么追求,所以很多富豪开始转而追求权力,又或者名气、历史留名等等;

    身为香港的富豪,在权力上是没什么好追求的,那名气就是显得更重要了。

    包玉冈点点头道:“是啊,我也没想到会这么麻烦,早知道就不提这个事了,但现在已经说出来了,我也不好退步,等后面再安排人过来协商吧。”

    要是退步了,那以后自己在内地的投资,都是会受到影响的,做大生意的,即使本意想退一步,那也得让对方拿出一个筹码、或者一个台阶,自己主动说出来,就不太好了。

    “没事,其实也可能是一件好事。”杨文东道。

    包玉冈奇怪问道:‘怎么说?’

    杨文东道:“霍生在粤州投资的白天鹅酒店,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包玉冈点点头;

    香港一众富豪之中,霍营东最亲内地,这是明显的,包括包玉冈、杨文东等人虽然也有着趋势,但程度上面还是比不过的;

    杨文东道:“内地这边没有建西方模式五星级酒店的经验,据我所知,霍生那边的酒店,就遇到了很多麻烦,两边不同文化、认知方面有各种矛盾纠纷;

    所以你这边的酒店,晚一点建也好,等霍生那边把水的深浅试探完了,你再走一遍,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了。”

    粤州的白天鹅酒店,最大的纠纷就是外汇问题,霍营东要求各种酒店建筑零件都要进口,因为内地这边没有这些产业、也不达标;

    可内地这边为了节省外汇,觉得自己内部的东西大差不差,就坚持要用自己的;

    比如最基本的浴缸水塞子,国内这边就准备拿个木头水塞堵一下,霍英东坚持进口国外的不锈钢漏头.

    当然,也不仅仅是酒店,自己在国内投资的工厂也有这个问题,杨文东也大概知道一点,但他可不想参与进去,让手下去折腾就行了。

    包玉冈想了想,道:“也对,你这么一说有点道理,这酒店建设本身也是一个繁琐的事情,太早了未必是好事,只是我也想燕京早点能够有属于自己的国际型五星级酒店。”

    “事情一步一步来吧,其实我也有着投资酒店的想法,只不过也在等霍生那边积累一些经验,哈哈。”杨文东笑呵呵说道。

    在这个时代国内建酒店,是血赚的;

    以白天鹅酒店为例,不到10年就回本了,因为内地整体虽然穷,但还是有很多富人的,这一点,从原先历史上肯德基在燕京开业,第一天业绩突破30万元就能看出来;再加上改开之后很多海外人来内地,就只能去为数不多的国际型酒店;

    四季酒店,也是他旗下的一个核心项目,只是在洲际、希尔顿等酒店已经占领全球市场的时候,四季酒店很难在国外高速发展,这一点,他的先知金手指作用不大.

    固然,在东南亚他是可以投资的,但70年代的资金何等贵重,能够比酒店投资收益高的项目太多了,所以他也不可能自己大规模投资酒店;

    但如今到了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外加黄金期货暴涨的机遇过去后,未来可以投资的高收益项目不多了,他手中资金也足够多,那投资内地的酒店自然更划算了;

    不过,他也不急这几个月,等到9月份四大特区成立后,他就准备在其中三大特区建独资酒店,除了汕头.

    至于燕京上沪粤州等其他城市,那就暂时先与本土企业合资,等86年之后酒店可以独资了再买回股份即可;

    当然,一切还是要等霍营东把水趟过去再说,不然就是他这边与内地扯皮,心累;霍营东可是因为白天鹅酒店,折腾的精疲力尽。

    “也对,杨生旗下可是有酒店品牌的。”包玉冈此刻显然心情大好了,道:“杨生你这样一说,我心情好多了,也不急了,走吧,我们再去吃点燕京风味小吃。”

    “OK。”杨文东爽快答应道;

    在燕京的最后一天,杨文东受到了燕京市对外贸易部门的邀请,前往海定区,参观一家叫做清河毛纺厂的大型纺织企业,也是燕京第一大的纺织厂;

    长兴贸易公司也派来了几人陪同,其中负责人沈浩清对着杨文东道:“杨生,清河毛纺厂,也是我们长兴贸易在国内最大的纺织合作企业,依然之家在香港的工厂,部分原材料就是从这里购买的。”

    “嗯,这家厂规模挺大的,看起来。”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他在车内就看到了旁边工厂不小。

    “是的,这边占地面积差不多有160亩了。”沈浩清笑道:“前面就是清河毛纺厂的迎接队伍了,我来给您介绍。”

    众人下车后,沈浩清也给杨文东以及清河毛纺厂的人做了介绍,杨文东也跟其中数人握手,其中也就一人他需要认识,也就是清河毛纺厂的厂长朱玉龙;

    朱玉龙道:“杨先生、沈先生,咱们先进去参观一下,如何?”

    “好。”杨文东点点头;

    众人进入工厂后,逐步的参观,一边看一边闲聊,杨文东也大概知道了清河毛纺厂的历史;

    这家工厂诞生于1908年,还是清政府的时候朝廷拨款成立的,当初总投资60万两白银,还问小日子借了30万,这里面历史据说比较复杂,因为主要是做的军服,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军毯、军衣工厂;

    后来又经历了民国、日伪的掌控,最后被新中国掌控,直到现在,这段时间,官方也对该工厂投入了不少资金,甚至还引进了西方的设备。

    这也是燕京市最大的企业之一,工人的工资收入比其他工厂高,有集体宿舍、职工食堂、职工医院、幼儿园,有子弟学校,结婚后还能分到住房,工作年限长的还可以分到楼房,每年都会有优秀职工被评为国家级和BJ市级的劳动模范等等等。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企业在以前能够赚到利润,但现在么,就困难重重了。

    倒不是工厂本身有什么大问题,而是内地整体经济不好了,整个市场严重萎缩,衣服虽然是必需品,可新衣服却不是,没钱的时候很多人可以穿旧的,而有钱的人,却开始购买了海外的进口衣服,因为又洋气、又轻、舒适度高。

    这自然就给清河毛纺厂带来不小的冲击。

    朱玉龙介绍完后,道:“杨先生、沈先生,这几年来,我们双方合作的都很不错,所以我们这边希望,能够进一步的与贵方进行合作。”

    “如何合作法?”杨文东范文。

    朱玉龙愣了下,道:“就是希望香港方面能够多多采购我们的衣服、或者毛纺。”

    杨文东点点头,这些内地工厂以前强势习惯了,很多方面都比不了海外工厂,面见大客户,也没怎么准备,于是看向沈浩清,问道:“我们最近的采购,在这边能不能上调?”

    沈浩清倒是也明白杨文东在这里问话,也就不惧内地这边的人知道了,便直接回道:“有点难,在质量方面,这边的毛纺不太行,价格方面也逐渐的比不了香港那边;

    至于衣服,内地衣服的款式,在香港以及海外是没什么太大销量的,这一点,我也没办法,您也知道,我们就是一个贸易商而已,最终怎么样,还是客户决定。”

    “衣服方面先不说,内地这边的纺织成本怎么会高于香港?”杨文东奇怪问道;

    沈浩清回道:“那是因为香港那边采用的都是最新的设备,生产速度高,所以即使人工成本比内地高,但总的成本也差不多,甚至偶尔还能低一点,也省去了运输的麻烦;

    另外,内地这边的主要材料是棉花,而香港那边开始使用棉花与尼龙的合制品,成本方面也会低很多。”

    沈浩清则道:“香港的设备比我们好很多,我们也知道,只是进口设备需要大量的外汇,我们申请不到,所以我们想的是,与贵方多合作,待有了外汇之后,再购买设备;

    至于材料问题,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还不够发达,所以暂时也只能采取主棉花的策略,这一点,我们左右不了,但我算了下,只要设备换了,那成本还是能够降到香港那边以下的。”

    杨文东想了想,问道:“那些新纺织设备,要多少钱?”

    沈浩清看了下周围工厂厂房,道:“按照我们与清河纺织厂的订单需求,估计要两三百万美元,要是订单再增加,那就可能更高了。”

    一套纺织设备不贵,但一家纺织厂需要很多生产线,这个总成本就高了。

    “两三百万美元?”朱玉龙一听脸色都变了;

    别说两三百万美元,现在就是申请两三千美元,都很难,国内的外汇管控,非常的严格,不是特殊行业,想申请都是异常困难;

    “嗯你们可以向香港恒生银行申请,借钱,然后等以后赚到钱了,再还就行了。”杨文东笑了笑道;

    “借钱?”朱玉龙愣了下,道:“借这么多钱,也不容易通过吧?”

    杨文东点点头道:“那是当然,需要很严格的审核,你们也得有明确的计划,另外就是需要抵押,考虑到你们没有不动产,那就只能找燕京市政府出面担保才行。”

    恒生银行也不是傻子,各种流程还是要有的,内地的一些项目,都是需要地方政府出面担保的;

    杨文东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这个借款未来肯定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他不干预这种事,本身银行就是有流程的,他也不可能让银行专门的针对内地破例,不然控制不好的话,就可能引发一堆坏账;

    “燕京政府担保?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朱玉龙连忙摇头。

    几百万美元对于燕京市政府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钱,而他们工厂虽然大,但做的东西也就是衣服,不存在国家级别的战略意义,想让政府担保,几乎不可能。

    杨文东点点头,随即又道:“那还有一个方法,我投资你们工厂。”

    PS:求月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不错,请把《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