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拍电视剧最难的不是找演员、写剧本,而是筹资。
就说制作电视剧最大的门户:京城电视艺术中心。
这已经是国家事业单位了,有政府拨款,但还是不够,大部分用于拍摄的费用都需要到社会上四处筹资。
“海马”当然没法儿和人家电视艺术中心相比,虽然也有上面的拨款,不过很少,这就也得和电视艺术中心学习,得去拉赞助。
不过也有差别。
电视艺术中心的金主,都是餐馆和做服装生意的私营老板。
而江弦没有把目光放在这些人身上,直接开创性的找上了做产品的公司和企业。
别看孙寅贵这帮人土里土气,百龙矿泉壶也没什么名气,其实人家孙寅贵已经做了好几年建筑设备的生意,有几十项专利,好多专利甚至在美国实施,虽然不能说是富豪,但也绝对算得上小老板一枚。
“孙总,喝茶、喝茶。”江弦拉着孙寅贵坐下来。
孙寅贵一听江弦这话。
啥?
孙总!
哎呦,这称呼那可真是山羊放了绵羊屁,既洋气又骚气。
也不废话,当即让人抱来一个大盒子,给江弦递过去,“江老师,这个呢就是我们的百龙矿泉壶,初次见面,送您一个,您就拿回去用。”
“哎呦,客气、客气。”
江弦接到手里拆开仔细端详了一遍,矿泉壶对他也是个稀罕玩意,也没怎么见过。
这玩意儿看着也是像模像样的,主体是一个大水壶,上窄下宽,中间透明,蓝白色设计,总体大气,前面接着一块黑色仪表盘,仪表盘能显示数字,下头一行提示“当红色箭头所指数字显示偶数(2、4、6、8、0)时,请及时更换内芯和调节减菌包。”
这么个稀奇玩意儿,也很快吸引了很多“海马”的人的注意,都过来看这是个什么“高科技”的玩意儿。
孙寅贵得意洋洋给江弦介绍:“现在不是都说么,喝水要喝矿泉水,我们这个矿泉壶就能净水,从我们这壶里流出来的,那都是矿泉水,而且您说现在市面上矿泉水多贵啊,还不如买一个我们的矿泉壶回去,自己弄矿泉水喝。”
“这么神奇啊。”朱虹听得信以为真。
“呵呵,原来如此。”江弦也非常配合的把矿泉壶放在手里把玩一番,“很有想法的设计,我在国外也没见过。”
“哎呦。”孙寅贵一拍大腿,“国外哪有啊?这都我们自主研发的。”
“对啊,我们自主研发的,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
“比外国人还先进。”
“哎呦。”
江弦听得一激灵,“那还真是,遥遥领先!”
“遥遥领先?”
孙寅贵眼前一亮,“对,在这个净水领域遥遥领先!”
吹了一通百龙矿泉壶,几人终于开始谈投资的事情。
不过孙寅贵听了江弦对《编辑部的故事》的介绍以后,兴致缺缺。
“合着不是您写的剧本儿啊,哎呦,这”孙寅贵脸上毫不掩饰的失望。
“我们以为是您写的剧本这才过来瞧瞧呢。”旁边儿另一位百龙的人解释。
“呵呵。”
江弦笑了笑,“虽然这个剧本不是我写的,但是呢,我找的这帮写剧本的家伙,水平也绝对不会次到哪里去,都是文坛里头响当当的名笔。”
“可是.”
“怎么,您不相信我的眼光?”江弦主动发难。
孙寅贵尴尬的挠挠头,“瞧您这话说的,我还能不相信您么?我可是您的忠实读者,您的每本书我都看过。”
“那不得了。”江弦笑了笑,“这剧本是我亲自把的关,不会次。”
孙寅贵毕竟商人,没在这个问题上多聊,而是直截了当的问道:
“呃,江弦同志,我们百龙如果投资给你们这部.”
“编辑部的故事。”
“哦,对,编辑部的故事,我们要是投资进来,能得到什么呢?”
孙寅贵这话也是在场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总不能因为喜欢你江弦,就投了那么多钱进来吧,百龙也只是小公司,那么多钱哪是说打水漂就打水漂的,商人逐利,怎么可能不要回报。
“嗯,孙总平时看电视多么?”
孙寅贵摆摆手,“哎呀,我平时忙,没太多时间看电视。”
“没看过也不影响,那您就听我说说,有部动画片叫《铁臂阿童木》,这是一部日本动画片,也在在日本市场验证过的爆款动画片,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巨大欢迎”
“阿童木?”
孙寅贵有了点印象,“是不是上半身裸着的一个小机器人,哎呦,我听我孩子说过。”
“对,这动画片80年就在央视播出了,你猜央视为了引进这部动画片花了多少钱?”
“多少?”
“没花钱。”
江弦笑了笑,“因为铁臂阿童木是日本品牌卡西欧的产品代言人,卡西欧知道么?一家日本电子消费品公司,他们把《铁臂阿童木》的播放权免费给了央视,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在片尾捆绑播放他们卡西欧的产品广告,方便他们进军中国市场。”
“噢~”
孙寅贵做生意很多年,倒还是第一回听着这事儿,一时间忍不住佩服起江弦的学识,也很快反应过来:
“您的意思是,您能在电视剧的片尾帮我们百龙矿泉壶播放广告?”
孙寅贵一琢磨,倒也挺好,他们这个百龙矿泉壶做的是够“遥遥领先”了,可惜就因为太过新颖,导致消费者都不知道他们这是个什么玩意儿,不了解也就没有需求,没有需求就卖不出去。
因此,他们急需扩大这个矿泉壶的知名度,眼下江弦提出的这个法子,看起来似乎很能帮他们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
“倒也不是。”
正当百龙的人兴趣越来越足的时候,江弦泼一盆冷水过去。
“不是?”
孙寅贵愣住,“江弦同志,要是你们愿意在片尾给我们做宣传的话,投资的事儿,我们倒也不是不能同意,可以商量。”
“那你们愿意出多少钱?”江弦试探着问。
“嗯,如果每一集都能放的话,你们大概多少集来着?”
“二十多集。”
“那一集我给你们.这个数。”
孙寅贵抬起一只手,露出五根手指头,“五千块。”
“五千!”
朱虹在旁边儿听得心中震撼,一集五千,那二十多集放到一块儿可就是十几万了!
在片尾放这么一个广告,就能收获这么大数目的投资!
她看着江弦,恨不得直接替他答应下来。
然而江弦脸上并没有表现的有多兴奋,似乎根本没把孙寅贵口中的十几万放在眼里:
“孙总的格局太小了。”
“格局小?”
孙寅贵愣了一下,试探性的问,“是嫌钱少么?”
江弦摇摇头。
“俗。”
“什么?”孙寅贵揉揉耳朵,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俗。”
江弦又重复一遍,“太俗了,在片尾做广告宣传,那是最低级的广告手法。”
“低级?”
孙寅贵和百龙的人都懵了。
怎么的?
人家卡西欧不是家喻户晓的日本品牌么?你一个写的广告方面还有高见?
“您的意思是什么?”孙寅贵试探着问。
江弦喝一口水,一脸严肃道:
“在片尾放广告,有啥意思啊?这样,你拿三十万给我,我把你们百龙矿泉壶的广告直接植入到电视剧情里面。”
“夺少?!”
孙寅贵难以置信的看向江弦,觉得这厮是不是疯掉了。
“三十万?!”
江弦真是狮子大开口。
这是小钱么?一名普通工人省吃俭用攒一辈子都攒不到这个数目。
“这也太贵了。”
孙寅贵打起了退堂鼓,“江弦同志,要是合作咱们就好好合作,您不能把我们百龙当冤大头使唤啊。”
“孙总,看来我的话您是一点儿没听进去,要是觉得我江弦是狮子大开口,门就在那边儿。”江弦说完,自顾自端起杯子喝一口水,满脸的云淡风轻。
孙寅贵一行人也懵了,互相看看,不明白为什么江弦谈着谈着就要送客了。
要是换其他时候,孙寅贵可能说走就走了,反正他是金主爸爸。
可现在不行。
一个是因为,他确实被江弦那个片尾播放宣传广告的事情说动心了。
另外就是,他觉得江弦看上去相当有底气,明明他才是金主爸爸,反而被江弦训得跟狗似得。
他就想知道,江弦究竟是在牛什么?
直到此刻,孙寅贵才回想起刚才江弦在30万后面还提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方案:
“您刚才说在电视剧情里植入广告?什么意思,怎么植入啊?”
“.”
江弦缓缓把口中的水咽下去,这才开口:“很简单,就是演员在演戏的时候,把你们的产品拿出来,以此做文章.”
广告植入进电视,这做法在后世已经屡见不鲜了。
就说观众们的老熟人“九九九”吧。
现代剧里只要有感冒镜头,就立刻拿出一盒999感冒灵。
像是《何以笙箫默》,女主赵默笙经常感冒,男主何以琛立马给她送上999感冒灵,搞得后面女主回忆两个人感情的时候,镜头都快成了“999感冒灵广告合集”。
最天才的是,现代剧能这么搞,古装剧里照样能让古人喝上“999感冒灵”。
主角偶感风寒,送药的药包标签必写“九九九感冒灵”,主角去一家药店,药店的牌匾上写的必是“九九九药铺”。
哪怕是修仙玄幻剧,也少不了咱们“九九九”的身影。
像是《青云志》,人物说自己“胃热,难受”,孙女赶紧拿出从“三九真人”那取来的神药“胃泰”,然后说出一句“三九真人”的法言“胃不好,暖一暖”。
除了九九九,什么良品铺子、唯品会哎呀,总之那植入都给观众们看PTSD了。
但是回归到现在这个时代,电视剧那真是一股清流,毕竟还没玩明白电视剧,把电视剧当作电影那样的艺术品,所以从没有人敢这么玩,这么生硬的植入广告进剧情,那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因此,一听江弦这么讲,孙寅贵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似得,看到了新世界,眼前又是一亮。
“哎呦。”
“这个方法好啊!”
“这确实比在片尾播放广告高明的多!”
孙寅贵毕竟商人,很快想到,如果是片尾作宣传广告,那可能很多人就不看了,直接去忙活别的事情去,广告留下的印象不会太深。
但是放到电视剧情里,那就不一样了。
观众们又不可能错过这么一段剧情,那就只好把这段广告看进去。
广告效果那绝对是放在片尾不能比的。
这么一看,江弦这30万要的,似乎还真不算多。
“您说您这个矿泉壶,多好植入啊,哪个角色还不喝口水了?”
江弦在一旁接着循循善诱,“我也准备写一集剧本来着,但是迟迟没动笔,这样吧,要是您和我们敲定下来,那我专门给你们百龙的矿泉壶写一集剧情,你看怎么样?”
“行啊!”
孙寅贵那叫一个激动。
这可是江弦!
这么大的作家,亲自给他们百龙矿泉壶专门写一集剧情。
哎呦,甭管最后写的怎么样,都太给他们百龙矿泉壶长脸了!
“江弦同志,这是我的名片。”
孙寅贵取出一张名片拿给江弦,“这毕竟不是小钱,我们回公司商量商量,放心,很快就给你们剧组一个答复。”
“好。”
“另外,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说着,孙寅贵有些不好意思的取出一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江弦文集》,“文学新星系列丛书”的其中一册。
“劳烦您给我签个名儿可以么?”
“噢,可以可以。”
江弦从怀里抽出钢笔,刷刷写下一句,“祝大展宏图。——江弦。”
百龙的人又挤满一面包车,撤了。
朱虹看着车子消失在视线里,忍不住问江弦一句:
“姐夫.主任,他们会同意投资么?三十万,要的太贵了吧?”
“贵?”
江弦笑笑。
便宜了!
当年就是《编辑部的故事》这么一播出,百龙矿泉壶火遍全国。
别看孙寅贵现在只能挤面包车,听说当年《编辑部的故事》播出还没多久,立马就换上奔驰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