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俩已有两个来月没见,这次见面不免多聊了几句,其中不少关于供应的。
顾勇由于家庭原因,知道不少内部消息。
据顾勇说,现在冷库里面冻肉的库存量已经岌岌可危,整个四九城的全部库存只剩下不到2000吨,按每人每月供应4两肉来算,这些肉顶多供应一个来月。
唐植桐觉得自己囤下的那些兔子啊、鸡啊、猪下水啊,应该快派上用场了。
两人一直聊到下班,顾勇非拉着唐植桐回家吃饭。
“不去不去,再过阵子,我院子里的菜就长出来了,到时候你领着嫂子过去坐坐,想吃啥随便摘。”唐植桐拒绝了顾勇的邀请。
自打年后实行菜票后,供应没有丝毫好转,除了已经凭票供应的,绝大多数副食品也开始凭证或者票、按人头或者按户供应。
像什么糕点、饼干、奶制品、露酒、干菜、鱼、海味、干鲜果、酱、调料、食盐、豆制品、淀粉、粉条、粉丝等,凡是日常能吃的,基本都开启了定量之旅。
食盐由之前的不限量改为每户每月供应1斤,粉条、粉丝、豆制品、淀粉啥的,虽然规定了每月每户可以购买多少,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无货的状态。
除此之外,花椒、大料也逐渐减少了供应,偶尔来货,去晚了就没了。
就连碱面的供应也再次做了调整,2月份的时候还是按户分,平均到每个人头身上大概能有一两的样子,从4月份开始改为按人头分,每人每月半两,直接腰斩。
由于实行仓促,目前大多数商品都是凭借副食本购买,买的时候售货员在上面手动记录,据顾勇说上面已经着实准备印刷各类票据,相信等不了多久将全面凭票或采用票加副食品的方式实施。
唐植桐觉得全面凭票也不是没好处,最起码平均,每个人无论贫穷或者富有,手里面的资源是一样多的。
如果有人穷的揭不开锅了,把点心票啥的拿到黑市上一卖,就够买粮的钱了。
整个过程不会占用他人的定量,既能满足富人的肚子,也能减轻穷人的负担。
拒绝顾勇的挽留后,唐植桐比小王同学先一步到家。
“你小平哥上午过来了一趟,我把你买的书给他了,还给他带了些猪油、油渣,给了他二十斤玉米。”一到家,张桂芳就有些不好意思的跟唐植桐“汇报”。
“妈,咱家您说了算,您怎么办都成。”瞧见母亲的模样,唐植桐想笑又不敢笑,这是担心大舅还不好意思表达。
“得跟你说一声,猪油给了你小平哥,还剩下一多半,你是不是给文文妈送过去些?”张桂芳强撑着,开口张承平,闭口张承平,绝口不提大哥张永祥。
“不用,留着咱自己吃,我回头再给那边寻摸点板油送过去。”唐植桐摇头,好不容易找机会贴补一下家里,再分下去就没多少了,“哎,妈,猪油用啥盛的?小平哥方便带回去吗?”
“他培训发了个饭缸,带着盖子,我看着挺好,把猪油化开倒里面,放水里镇了一会。”
“嚯,还得是您,换我就想不出这么好的法子。”唐植桐轻拍了张桂芳一记马屁,实则是自己忘记张承平发过饭缸了。
“这有什么难的?今天咱吃馒头。”张桂芳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担心儿子嫌分给张家的太多,见儿子啥都没说,她总算松了一口气。
“成!有日子没吃了,还挺想呢。”唐植桐自无不可,说罢,从兜里掏出今天刚发的工资,数出四十递给张桂芳:“妈,这个月的饭钱。”
“你跟文文说,不用见月的给我钱了,有这四十就尽够咱家开销了。”张桂芳接过钱塞进抽屉,说道。
“嗐,文文给您钱您还不乐意吗?像后院那老方家似的,为了个饭钱,都打出狗脑子来了,也是十块钱吧?”唐植桐伸手往后指了指,拿别人跟自家对比。
这一片的住户要么是小市民,要么是底层的工人,不光高收入的寥寥无几,还人多嘴杂。
手里没钱,就难免有矛盾,一闹矛盾,闲话一会就跟上。
“老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方家那是穷,不光算计着吃,还得兼顾小的,也挺不容易。”张桂芳也听说了方家的事情,说到底还是钱闹的。
老大刚结婚不久,由于单位没有分房子,小两口只能租房子住,原来想着跟父母一块吃能省下做饭,哪成想老两口不仅跟他俩收每个人十块钱的伙食费,有些好吃的还偷偷补贴给小的。
眼下人人都有定量,粮油、食盐、肉菜,全部折算下来,一个成年人也花不了五块钱,就算把人工、煤炭的钱全折这里面,六块钱顶天了。
方家老大媳妇心里有数,给了钱,吃的还少了,就鼓动着丈夫分家。
老两口当然是不放的,一旦分出去,一个月少赚十块钱呢!
一方想分,另一方不让分,反正吵吵闹闹的场面挺热闹。
“对嘛,文文就是觉得您不容易,才给您钱啊,这是疼您呢,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唐植桐趁机在张桂芳面前说小王同学的好话,婆媳关系怎么样,很大程度上要看当儿子的在中间充当什么角色。
“那也太多了,你给四十,文文再给十块,这比你爸工资都高了。”张桂芳嘟嘟囔囔,嫁过来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一个月轻轻松松拿过五十块钱,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聊什么呢?笑的这么开心?”小王同学下班进门后,就看到了丈夫的笑脸。
“咱妈说以后不要你钱,嫌钱太多,花不完。”凤芝本来就是一边写作业一边偷听母亲和哥哥聊天,见嫂子相问,抬起头抢答道。
“去,传个话都不会传,咱妈是这意思吗?是担心你嫂子手底下缺了钱受委屈。”唐植桐赏了妹妹一个脑瓜崩,然后把事情跟小王同学说了一遍。
“妈,上回桉子不是说了嘛,花不了您就存着,当养老钱。”小王同学说罢,也从兜里掏出钱来,抽了十块钱塞到婆婆手里:“妈,这个月的。”
“喏,我留十块钱,这些你拿着。”唐植桐把兜里还没捂热乎的钱又掏了出来,然后也不让婆媳再推让,快刀斩乱麻:“妈,准备吃饭吧,我吃完饭还要出去一趟,跟人家订了不少香椿芽,今晚得拿回来。”
“你又订了?”张桂芳惊讶的问道。
“嗯。订了不少,这回上百斤呢。”唐植桐点点头,貌似自己上次带回香椿芽后忘记跟家里说后面还有了。
“这么多?咱能吃得完吗?”张桂芳盘算着院子里的产出,觉得这次跟去年差不多量的香椿芽就够了。
“今年的供应情况不乐观,不光菜一天才二两,我今天还听说四九城猪羊肉的库存只够供应一个月了,咱多准备一些,有备无患。”唐植桐铁了心的将这些香椿芽摆在明面上。
“那……咱家的咸菜缸不够大,家里以前攒下的盐上回腌香椿芽用了,现在盐又限量,你买回来咱也没法腌啊。”张桂芳愁眉苦脸道。
“妈,我早就想到了,这回香椿和盐一块带回来。至于咸菜缸嘛……”唐植桐在屋里看了一圈,指着小王同学刚买回来,打算盛大酱的缸说道:“咱用这个小缸当水缸,把水缸腾出来腌香椿芽。大酱嘛,实在不行继续用盆。”
“行,那我先热饭。”见儿子拿定了主意,张桂芳没有再多说,转头准备晚饭了。
“要不我再去找同学问问,再买口缸吧?”小王同学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开动脑筋为丈夫排忧解难。
“先这么着吧,你老去找同学买缸也不太好。回头我看看能不能去旧货市场淘一个,那边说不定更便宜。”唐植桐挠挠头,狡兔还三窟,一再从同一个地方进货,很容易让人察觉出问题。
“也行。买香椿芽和盐的钱够不够?你先拿着吧,剩下再给我。”小王同学说着,又从兜里掏出了唐植桐刚给自己的钱,生怕不够,把自己剩下的工资也一并递了过去。
小王同学不说还好,一说,张桂芳立马停下手里的活,也掏钱:“桉子买那些也是给家里的,不能用你的钱,从我这里面拿。”
“行了,行了,都别争了。现在香椿芽正是上市的时候,价格比上一回便宜,盐才一毛三一斤,四十斤盐才五块二。就这十块钱,够花了。”唐植桐将各自的钱又都推了回去,谁的也不要。
看唐植桐拿定了主意,婆媳才不再谦让。
眼瞅着天马上黑了,唐植桐匆匆吃了点晚饭,就出了门。
凤珍回来的晚,不知道家里发生了啥,但这并不妨碍她知道刚才的事情,因为还有凤芝这个小喇叭在。
蔁子坑,张老三早已恭候多时,依旧在路旁的草丛堆里,心心念念的念叨:“小张一定要来啊,一定要来,如果不来,我得让邻居生吞喽。”
当唐植桐的身影迎着月光出现在路口时,张老三终于松了一口气。
“张大爷,等急了吧?我有点事绊住了。”唐植桐眼瞅着张老三急匆匆的从路边冒出来,停下车先道歉。
“没事,没事,是我来早了。”张老三可不会跟“财主”过不去,顾不得拍掉身上的枯草、灰尘,局促的搓着双手,跟唐植桐解释:“那个……小张,香椿芽我都帮你收齐了。”
还不待唐植桐开口,张老三立马把原因吐露了出来:“这几天天暖和,香椿芽长得快,要是再等下去,就老了。”
说完,扫了一眼唐植桐后座上的麻袋,善解人意道:“要是你带的玉米不够也没事,回头你再给我也成。”
“谢谢张大爷。您都操心给置办妥了,我也不能掉链子,待会我就回去拿玉米。”唐植桐背对着月光,借着月光将张老三脸上的表情看的一清二楚,虽然嘴上说着回头再给,但神情却是盼着今晚全都到账。
唐植桐能理解张老三,本来他家的香椿芽就不够余下的量,想在短时间内凑齐只能从邻居家换,这些香椿芽指不定走了几家呢,人家不一定相信张老三的空口白牙,保不齐得先给点玉米。
“那敢情好,那敢情好。”张老三听唐植桐这么说,如释重负,脸上的笑意挡都挡不住。
“那咱点点货?”唐植桐往旁边草丛堆里瞅了一眼,不光有竹筐,还有麻袋。
“好嘞,我背上来!”张老三仿佛充满了干劲,手脚麻利的又钻了路边草丛。
唐植桐也没干看着,下去搭了把手,两人运了两趟,全加起来得有一百大几十斤。
“这是一百六十斤,家里还有八十斤,我现在回去给你拿。”张老三嘴上说着拿,身子却没动。
“我这次只带了四十斤,一会回去再拿十五斤。”唐植桐快速的心算了一下兑换量,这次只要给五十五斤,二百四十斤的香椿芽就算两清了。
唐植桐嘴里说着,手里也没闲着,将麻袋从自行车后座上拿了下来:“张大爷,咱也甭换麻袋了,我用你的,你用我的。”
麻袋、麻线等手工业品,虽然不贵,但身份高,已经成为一类统购物资,跟粮油、棉花、烤烟、甘蔗处于同等水平。
众所周知,越是等级高的越难买,坏了也只能缝缝补补。
两人将竹筐里的香椿芽倒腾进唐植桐的闲置麻袋里,张老三背着粮食回家背剩下的香椿芽,唐植桐则将香椿芽收拾一下,往回走了一段路。
晚上人少,这一块也没有路灯,唐植桐索性将香椿芽直接薅进空间,然后又掏了二十斤玉米出来往回走。
整个交易过程很顺利,面对唐植桐多给出来的五斤玉米,张老三感激涕零,一个劲的道谢。
“张大爷,我得谢谢您帮我收了这么多香椿芽,如果您觉得合适,明年这个时候我再来找您。”唐植桐对张老三释放善意,也有自己的打算,这场饥荒不是一年就能过去的,四九城的寒冬还远没有到来,像香椿芽这种不惹眼的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