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人工智能战斗机震惊全球

    二月下旬,互联网上突然出现了一则视频,进而迅速引起了大量的传播,甚至引起了国外不少国家的军事爱好者的恐慌。

    随着大量传播后,直接震惊了全球!

    视频里的内容很简单,是一段战斗机在空中飞行的画面……甚至这个飞机都不算什么新飞机,而是已经在互联网上出现多年,官方都已经承认过,甚至正式授予了编号的攻击18。

    这个攻击18,也就是X项目里的‘X1人工智能战斗机’。

    这个无人机其实好几年前就已经被偷拍曝光,后续被多次拍摄,普通军迷都知道有这东西……但是攻击18依旧显得非常的神秘。

    从来不参与公开展示,也从来不见有新闻报道!

    官方除了承认了一个‘攻击18’的编号外,就没有对外透露过任何的片言只语。

    所以外界对攻击18的各种猜测非常多,不过主流的猜测还是:这是一架采用遥控方式,可能具备一定自主飞行能力的攻击性隐身无人机……对比上一代的隐身攻击无人机有较大的性能提升:如航速、航程、载弹量!

    毕竟,这是一架尺寸相当大,外界预测最大起飞吨位都达到二十八吨左右的无人机!

    这个尺寸以及起飞重量,对于一款无人机而言已经属于非常大了,并且是迄今为止已经公布服役的无人机里最大的一款。

    作为对比,X47B以及MG25都是属于二十吨级别,而国内上一代的无人隐身攻击机是十吨级别。

    攻击18/X1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二十八吨!

    这么大的最大起飞重量以及尺寸,自然也就带来了更大的航程以及载弹量,并且航速上也可以预见会有更大的提升。

    毕竟这东西的进气道全世界都知道是两侧进气,看这进气道,然后再看看它的气动布局,别说专家了,稍微资深一点的航空爱好者都能看出来,这飞机是玩超音速的!

    但是……以上诸多猜测就是极限了,外人只能从极为有限的外观特征来进行分析,但是具体这个攻击18拥有什么样的性能,甚至用于什么战略或战术目的的,基本上只能靠猜!

    既然是猜测,那猜什么的都有。

    比如很多人一度猜测过这个攻击18的机动性应该会很不错,不然的话也没必要采用两侧进气道,毕竟如果不考虑机动的话,完全可以采用背部进气道的话,隐身还更好呢。

    但也只是猜测而已。

    而今天,昔日的猜测成为了现实……不知道是间谍偷拍,还是有什么爱好者偷拍的一段视频里,显示了攻击18的超低空飞行时的卓越机动性能。

    短短的视频里,攻击18以超高的速度进行超低空飞行,并且连续做出了多个机动动作……而且这飞行的区域可不是在平原地点,而是在一片有所起伏的丘陵,还能看见一大片树木呢。

    以上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这飞机竟然是还以高亚音速在飞行!

    高亚音速在穿过山地的时候,竟然贴着树梢飞行,飞行的过程里还来了几个翻滚,大角度转弯,这几乎难以想象……这种速度下,留给飞机的反应时间是非常短暂的。

    如果换成飞行员来的话,哪怕是技术最为精湛的飞行员也没办法维持这种飞行状态……速度太快,变化太快,这已经超出了人类的反应力极限!

    甚至,这种大角度转弯所产生的G值也超过了人类飞行员所能承受的极限。

    有人战斗机这么玩,分分钟坠毁的命!

    树梢飞行,这是直升机的传统技能,而现在,竟然出现在一架无人机上,而且还是以高亚音速的速度,树梢飞行不说,还在玩机动……

    这个视频一经出现,立即就引发了大量军事爱好者的热议……这机动性太强了,强到都不应该出现的程度。

    当不可能出现后,那么就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那就是,既然它是现实存在的,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

    有人驾驶是不可能的,这是个无人飞机。

    遥控飞行也不太考虑,这种高机动模式下,采用遥控飞行的话,数据传输延迟太高……采用遥控方式的话,根本无法有效控制。

    排除诸多答案后,那么剩下来的答案只有一个:这架飞机,是一架可以自主飞行的无人机。

    而使用传统程序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以前很多企业都尝试过,但是最后都失败了,唯一的可行路径就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对无人机的自动化控制。

    因此……很多人一看这机动性,脑子里立即就浮现了一个可能性:这是一架人工智能无人战斗机!

    不是之前猜测的遥控无人隐身攻击机,而是一架人工智能无人隐身战斗机!

    看似名字都带着无人和隐身,但实际这两者的差别可大了去……甚至可以说存在代差的技术差距。

    而这么个大杀器,就这么曝光?

    X1无人机项目的这一次视频,其实不是什么被偷拍的视频……毕竟这个视频最开始是在国内互联网上官方媒体出现的,人家自己放出来的宣传视频,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威慑……

    这种事也是老套路了。

    基本上间隔一段时间里,都会放出来一些已经成熟,不算太先进的装备出来,一方面是提振内部信心,另外一方面则是对外进行威慑。

    好东西也不能一直都隐瞒着,然后等到发生战争里再拿出来用啊……顶级装备的另外一大作用就是用来威慑,恐吓潜在的敌人,让他们不敢动手或不敢还手!

    这一次的X1无人机进行主动曝光,也是起到类似的作用:就是明摆着告诉那些潜在敌人:老子手里有好东西,想要搞事的话老子分分钟把你的骨灰给扬了!

    都给老子老老实实的趴着!

    毕竟最近国内以智云集团为首的一票国内高科技企业,三天两头弄个吓人的成果,从固态电池,再到机器人,虚拟设备,然后最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这搞的最近国内外互联网上都在大范围宣扬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了。

    然后这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产业格局变化,半导体都还算好的,顶多是智云集团这边牛逼一些,但是人家西方工业体系也有相应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从技术水平上来说依旧是维持在同一个级别的。

    但是固态电池,机器人,虚拟设备,超导量子计算机这些东西就不一样了。

    这些东西,国外那些企业可没有……别说比肩的竞品了,甚至连相关技术以及产业都没有。

    这就影响可就大了……

    一个全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时代正在形成,而他们在诸多关键领域里竟然是空白……这就让很多人无法接受了。

    这些都引来了很多潜在敌人的警惕以及防备,乃至不怀好意!

    这个时候,自然也需要作出一些应对,告诉别人:老子手里不仅仅有能赚钱的好东西,也有能灭国的好东西,想要搞事之前想想后果能不能承受!

    于是X1无人机的视频曝光了……这一次曝光表面上来看只是一段飞行视频,但是专业人士深入分析后,很容易就能够得出来一个结论:这是一架人工智能战斗机!

    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遥控飞行的隐身攻击机,而是一架能够自主飞行,机动性极佳,隐身性能极为出色的隐身无人战斗机。

    和市面上的那些隐身遥控攻击机,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于是乎,军迷圈就炸裂了……国内的军迷们热烈讨论着攻击18有多牛逼,而国外的很多军事博主则是酸溜溜的进行各种所谓的理性分析,甚至遍地。

    一会说攻击18是抄袭的X47B,过一会又说他们的F16也曾经搞个AI飞行,但是没啥用……这个所谓的人工智能无人机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东西。

    又说什么人工智能怎么可能比得过人类顶级飞行员,这不可能的嘛!

    有的人还说这个人工智能飞机以后会不会叛变呢……人家电影里可演着呢,绝密飞行里的人工智能战斗机就叛变人类了。

    说什么样的都有,但是即便都是酸溜溜的,贬低以及否定为主……你总不能指望他们吹X1无人机多牛逼啊。

    X1无人机的曝光很热闹,而对于徐申学这样的人来说就是小事了。

    甚至徐申学还知道这一次曝光的X1无人机,那已经是属于服役好几年的东西了……这款飞机几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批量服役了,主要是作为五代机的僚机使用,必要时候也可以单独使用,服役数量已经有好几十架了呢。

    现在进行曝光也算是适合的时机。

    同时,国内还有没有曝光,更先进的X3无人机呢!

    采用两台大型先进新一代发动机的重型无人机,用来和有人六代机进行作战搭配,同时也可以单独执行任务的大型人工智能隐身无人机。

    最大起飞重量达到四十多吨的大家伙,同时航程更大,航速更快,载弹量更大,并且隐身性能也更高,搭载的复合波段雷达也更厉害。

    目前这个X3无人机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服役状态,但是外界对此没有得到什么太多的信息,一切都还在高度保密当中。

    这些重要装备的曝光或者说公开,其背后是近期全球产业格局的剧烈变化,由此带来的产业竞争以及冲突问题。

    并不是单纯的想要显摆某些武器……

    相对比X1无人机引起的热议,玉兔二号星际飞船的首航就没什么人关注了!

    就只有航天业内部高度关注,还有一些航天爱好者们或者对高科技比较有兴趣的人知道,南门航天的玉兔二号星际飞船进行了首航。

    毕竟南门航天也没有对外进行公布,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更重要的是,玉兔二号星际飞船这种东西,距离人们的实际生活太遥远了。

    尤其是目前的月球基地计划属于高度保密当中……月球基地本身不是什么机密,人家美国人的月球轨道卫星时不时就能略过上空拍个照片。

    月球基地的目的,也就是开采氦三才是绝密!

    因为开采氦三的话,外人很容易就能够联想到可控核聚变……毕竟氦三的最大用途就是充当可控核聚变的燃料。

    不说专业人士了,就算是对核聚变稍微有点了解和兴趣的人,都知道。

    所以人家一看你大费周章跑去月球开采氦三的话,立马就能联想到你可能已经搞出来了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呢,这个消息要是爆出去,那是会引起全球剧烈反应的……搞不好就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产业大变化。

    毕竟可控核聚变的名头实在太大了,人类在这之前已经宣传、期待可控核聚变几十年了,而且是越往后就吹嘘的越夸张,搞的好像有了可控核聚变之后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一样。

    但实际上,就目前仙女山控股旗下星海能源主导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其最大的作用是用来发电,并且可控核聚变的发电规优势虽然大,但是也没有和很多科幻里描述的那么夸张。

    简单来说,星海能源目前研发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有点类似升级版的核裂变发电设备,但是要安全一些,更清洁,不会导致环境核污染,此外体积小一些,发电效率也更高,发电上限也更高的!

    然后建造施工以及应用部署也更简单,因为核聚变不用担心核裂变所带来的核污染,因此建造以及应用的时候,就不用搞那么复杂的保护措施了。

    星海能源所研发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核心作用是发电,而且是安全且高效率的发电,然后成本的话……其实并不低,燃料使用的可是氦三为主,这个氦三还要从月球上开采呢。

    前期星海能源的最大目标,就是把可控核聚变的发电成本,维持在和核裂变,风电这些常规发电方式一样,如果能够低一些有成本优势那就更好了。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具有巨大的战略应用价值!

    因为修水电站,你得考虑水资源,而且水电站的施工周期太久了,投资也太大。

    核裂变发电站也类似,施工周期太久,投资太大,而且还有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则是受到气候环境的极大影响:

    不刮风的时候,这风电就没有了……不出太阳以及晚上的时候,太阳能发电也没了。

    这两种变化周期极大的发电模式,想要长期稳定供应电能,还需要额外配套庞大的储能设施,比如超级电容储能、电池储能、飞轮储能,或者干脆是水能储能:如太阳能发电,白天发电的时候把一部分电能用来抽水到水库里,晚上的时候则是用水库的水进行发电。

    但是星海能源开发的可控核聚变,虽然研发难度大,后续制造难度技术也非常大,但是应用部署很简单的!

    甚至都不需要建设什么专门的发电厂,随便找个空地和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一放,装填燃料后就直接发电了。

    并且可控核聚变的制造成本虽然高,但是和核裂变反应堆比起来又便宜太多了。

    制造成本可以接受,部署非常简单方便,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可以短时间内迅速的、大规模的提供电能,用来解决困扰智云集团多年的电力供应问题,同样也可以解决国内大量产业所需要的电力短缺问题。

    光靠这一点,就足以让星海能源的可控核聚变,成为当下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毕竟,能源是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电力可是关系到现代无数产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最关键要素……为什么很多国家的一些工业搞不起来啊,就是因为他们缺电。

    就算是国内的发电量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依旧缺电,对新增发电量极为渴求……尤其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时代爆发后,对电力的需求短时间里急剧增加。

    可控核聚变技术是如此的重要,并且会引来大量产业的结构性变化,所以是不可能现在就对外公布的,相关信息都是属于绝密信息。

    南门航天方面,自然也不可能对月球基地的真正目的进行公开。

    于是乎,现在南门航天的一系列航天活动,尤其是月球基地计划,都是经过了层层包装,最常用的说法就是:我们要登陆火星,并且要在火星上建设常设基地,现在的月球基地只是一个实验基地而已。

    然后又引入徐申学的个人爱好来进行宣传,说什么月球基地计划是徐申学的梦想云云。

    毕竟很多人都知道,徐申学那个疯子向往星空,一门心思要玩航天业,甚至在公开场合里多次说过,未来希望能乘坐飞船在太空中遨游。

    普通人因为兴趣爱好搞这么大规模的航天业,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徐申学这么说,那就很正常了。

    世界首富,钱多到没地方花,然后玩航天砸钱就很合理啊……

    别的超级富豪玩游艇,玩私人飞机,他徐申学玩个私人空间站,私人星际飞船,再搞个月球基地也是很合理的嘛!

    人家有钱,愿意这么玩,外人除了羡慕嫉妒恨也没啥好说的不是……并且真正说起来了,他们还得忍着恶心说一句:感谢徐首富为人类冲向星空做出的贡献!

    超级富豪多了去,但是舍得拿这么多钱出来,不求回报的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一门心思的奔着月球和火星去的超级富豪,可不存在第二个。

    就算是太空探索公司的马斯克,人家也是玩商业航天,重复火箭以及星链项目,都是要赚钱的……并且最重要的是,太空探索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讲一个好故事是可以拉升股价的,拉升股价就能让股东赚钱!

    而马斯克也很擅长讲故事,只是他讲的故事大部分都实现不了!

    而更擅长讲故事的还有徐申学,问题是徐申学讲的故事,可是大部分都实现了……而这样的徐申学搞出来的南门航天如果要是上市,徐申学再讲一个故事的话,搞不好也能弄非常高的市值。

    但是南门航天没有上市……

    同时南门航天的一系列的航天活动里,除了重复火箭以及智云卫星网络项目外,其他的也都不赚钱,尤其是什么空间站,星际飞船,月球基地这些东西基本看不到什么及经济回报……除非他们搞出来了可控核聚变,非要去月球开采氦三,不然的话,他们实在看不到这些破项目能有什么经济回报。

    而可控核聚变……别开玩笑了,这东西可是真正的黑科技,当下科学届对这东西连个皮毛都还没弄懂呢。

    而且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徐申学搞什么可控核聚变项目……跨行了啊,你让个搞手机,造芯片的去搞可控核聚变,这不扯淡嘛!

    既然没有可控核聚变,那么月球开采氦三也是扯淡了……

    这么看一圈下来后,人们对徐申学投资航天业,要在月球上搞基地,还说未来也要在火星上也建设火星基地的做法就只有崇敬了:这妥妥是大冤种啊!

    这年头搞月球基地,搞火星基地,还说要搞什么开采整个太阳系的资源,人类要走出太阳系之类的话……这不是大冤种是什么。

    当然,说是不能这么说的,所以一般人们都说:徐申学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无私奉献……(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不错,请把《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