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钢铁厂和省机械厂一样,是一个封闭性强的单位。
内部有职工宿舍、子弟学校、医院、食堂、澡堂。
工人早上骑自行车从家属楼出来,不出厂门就能干一天活。
看病、买菜、洗澡、接娃放学,全在这片“围墙以内”的小社会里解决。
走在通往办公楼的路上,陈露阳一路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正观察着呢,他忽然瞥见路边一个斜坡口,一辆满是锈痕的运渣车正歪着停在那里,车头斜冲着坡道,冒着一缕缕白烟。
旁边围着三四个穿工装的工人,有人蹲着看底盘,有人趴着研究油管,还有人手里拎着扳手,一脸焦急。
门卫大哥瞧见了,停下脚步问了一句:“怎么了?”
一个工人抬起头,苦着脸答道:
“点不着火。”
“昨天还好好的,今儿一早死活发动不了,冒白烟了都。”
门卫皱了皱眉:“报修了吗?”
“报了。”那工人叹气道,“早上七点就打电话了,修理班那边说今天排不过来,叫我们先推到厂北头去等。这车一吨多沉,不发动,谁推得动?”
“是啊!”另一个工人接话:“要不是这班要赶着上料,我们也不急。可这坡口一堵,后面那俩车也都跟着卡着呢。”
几人说话间满是无奈。
陈露阳目光下意识扫了一眼那辆运渣车的前轮位置。
刚想往前走两步,看看这车是啥情况,
结果门卫大哥咳嗽一声,陈露阳只能略微回头看了一眼那辆“趴窝”的车,跟着门卫进了办公楼。
穿过走廊,走到办公室门口,
门卫轻轻敲了两下,随后推门而入。
只见一个五十来岁、戴眼镜的中年干部正坐在屋里,桌面铺得整整齐齐。
“刘主任,这就是北大来的学生。”
门卫简单介绍一句,随即退了出去,轻手轻脚带上了门。
“您好您好,快请坐。”
刘主任热情的站起身,走到门边将陈露阳请了进来。
“刘主任您好,我是北京大学外联部的陈露阳。”陈露阳热情礼貌的开口。
“这是我们学校关于‘一二·九’纪念活动的介绍信和来访函。”
“这次冒昧打扰,是因为我们学校准备办几场文艺活动,想向贵厂争取一点经费或物资支持。”
刘主任乐呵呵的接过材料,一边查看一边道:
“北大的学生!真了不起啊!这你们以后都是祖国的栋梁。”
石山钢铁厂作为片城的大工厂,不光在工业生产上是骨干单位,平日里在高校圈子里也有不小的分量。
各高校只要一有大型活动,拉赞助、借场地、借展板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石钢。
今年“一二·九”纪念活动更是如此。
除了北大之外,师大、工大、政法、地质……好几所学校都已经来找过他们。
对于这些,厂里早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不管是哪个学校来,一律拨款300元。
不多不少,不高不低,稳稳当当,不惹事不出错。
主打一个一视同仁。
这边陈露阳刚说清来意,刘主任就笑道:
“我们厂一直很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和文艺宣传工作。特别是一二·九这样的历史纪念活动,更是值得支持。”
“特别是像你们北大这样的好学校,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嘛!”
“除了经费,你们还有别的需要的吗?比如宣传展板之类的?”
刘主任又问了一句,语气里透着主动。
嗯?
听到办公室主任这么说,陈露阳有些懵了。
他这些天,处处碰钉子,句句是拒绝。
进来办公室之前,他还想着能要来钱最好。
要是要不来钱的话,能够拿些油墨纸张回去,也算完成任务了。
可是听着刘主任的意思,他们不仅能给钱,还能给一些别的东西?
“刘主任,我们除了经费以外,确实是需要一些印刷用纸和油墨。”
陈露阳试探开口。
“好说!”
刘主任直接应下,干脆得让人发愣。
他一边从桌上抽来一张稿纸写写画画,一边口中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样,我先给你写一份单位支持函,你拿回去交给学校。”
“然后这边联系一下财务,让他们给你们学校划拨300元专项经费。”
“印刷物资这块儿,也给你们配些。咱们厂印刷车间还有点富余纸张和油墨,到时候让他们装一小批送到北大去。”
“同学,你先在这本上登记个名字,我等会儿给财务打电话确认。”
“数额虽然不多,但咱们厂这边出发点是支持学生工作,是咱的一份心意。”
……
陈露阳懵了。
答应的这么痛快吗?!
说句不好听的,自己这一趟,其实就是来张嘴要钱的。
就算学校盖了章,写了介绍信,可在人家眼里,不还是个跑腿的学生么?
结果倒好,
既没有你来我往的试探,也没有场面上的寒暄套话,
连“我们再研究研究”“回去等通知”这种常规流程都省了,
直接说给300就给300?!
“小同学,你还有什么需要的吗?”
刘主任看着陈露阳,语气和蔼,神情还带着点探询。
“没有了,我就是……”
陈露阳想了想措辞,犹豫了一下,还是憋出一句:
“叔,要不你看看我这边能不能搭把手,帮点啥忙?”
“咱不能白拿你们的钱啊!”
刘主任一听,乐了。
一个大学生,还主动提出帮忙干活儿?
这可真不多见。
刘主任乐道:“这怎么叫白拿!”
“这钱本来就是给你们办活动用的,别往心里去。”
“每年我们厂都会支持高校的活动,尤其是一二·九这样的纪念活动,值得支持。”
“你们只要好好学习,把事情办好,就比啥都强!”
这话一出,陈露阳更不好意思了。
人就是贱的……
这两天,他实在是吃的闭门羹吃的太多。
猛不丁来了一个态度这么好的,给陈露阳一下整感动了。
虽然知道,对方不是看待自己的面子,而是看在北大的面子。
可真就这么空手拿走,他心里多少也有点犯别扭。
忽然,
陈露阳眼睛一亮,道:
“刘主任,我刚进来的时候,看到你们厂那边有辆运渣车打不着火了。”
“要不然我帮你们修修车吧!”
刘主任一愣,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啥?”
陈露阳一脸认真开口道:“你们那车我大概看了一眼,应该不是啥大毛病,我可以帮你们修一修。”
刘主任狐疑道:“你是学机械的?”
陈露阳摇摇头:“我是学经济的。”
刘主任诧异道:“你学经济的咋还会修车?”
陈露阳羞赧道:“我上学之前是省机械厂的。”
“现在在西客站旁边负责汽车修理厂,修车我也会一点,也算是老本行。”
他见刘主任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又认真补充了一句:“我可以先去看看情况,”
“要是真修不了,我们厂还有好几位老师傅,保准比我熟。”
刘主任:……
他看着眼前这个穿着学生棉制服、眼里却透着股子硬气的小伙子,一时之间也有些错愕。
过去也有不少学生来感谢过,
但他们要么递个写得板板正正的感谢信,要么送一条锦旗。
提出主动修车的这还是第一个。
“行,那你去看看。”
刘主任失笑着点点头,
“也让我开开眼界。”
……
此时厂区那头,几名工人正围着一辆红色车头的运渣车发愁。
“是不是油路堵了?”一个人蹲在车头前,皱着眉头捣鼓着油箱接头。
“可能电瓶也不行了,刚搭电试了一下,火还是不起来。”
“这天太冷了,一宿没动,车一冻就恼人。”
他们正讨论的时候,
办公室的刘主任领着一个青年,不知道什么时候,神神秘秘的,错综复杂的,成功的混迹在他们中间。
等到众人发现他的时候,青年来了一句:
“不是大毛病。”
说着,
青年俯身看了看管路,手指敲了敲车壳:“输油泵卡住了,再加上天冷,电瓶电压偏低,冷启动没预热,点火跟不上……”
“有小锤子和通针没有?”
青年往回伸出手,向工人们要工具。
工人们一愣。
这是谁啊?
哪来的?
厂里没见过这号人啊。
可是再一看青年身边站着的刘主任,
几秒钟后,有人从工具包里摸出东西递了过去:“喏,给你。”
陈露阳接过工具,手脚麻利地拆开油管接头,接着抄起小锤子,轻轻敲了敲输油泵壳体,小心地用通针探进油管口。
他在修理厂看张国强他们修车看惯了,时间长了,耳朵也练出来了。
这边敲一敲,那边打一打基本上就能看出来这个车是个什么状况。
“那边那台小翻斗能动吧?搭根电来。”陈露阳道。
工人赶紧招呼:“哎,老李!那车来一下!”
一根电缆拉过来,两车头对头,工人们麻利地接好搭电。
“退后点啊,别溅你们一身烟!”
陈露阳提醒一句,拉开车门坐上驾驶位。
嗡……嗡……轰!!!!
车身像打了个激灵似的晃了一下,尾部猛地喷出一口白烟,排气管猛地喷出一股白烟,整车都抖了抖。
紧接着发动机平稳转动起来。
“成了!”
陈露阳拍了拍方向盘,笑着从车里跳了下来。他拍了拍方向盘,笑着从车里跳了下来。
“哎哟,小兄弟你真行!”边上工人赶忙过来,满脸都是惊喜,
“我们折腾了半天都整不响,你一上手就好!”
陈露阳谦虚一笑,正要开口寒暄几句,
忽然眼角一瞥,瞧见办公楼方向走出三个人。
走在中间的人,眉毛浓黑,眼睛精亮,腰杆倍儿直,走起路来脚步带风,一看就是当过兵的。
“咋回事?都围这儿干啥呢?”中年人一开口,嗓音浑厚。
说完,那人转头看了一眼陈露阳,锋利的眼神上下一打量,:
“小同志,你不是我们厂的吧?”
办公室刘主任赶紧开口:“厂长,这位是北大的学生,正好撞见咱们厂的运渣车坏了,就帮着修一修,已经修好了。”
好家伙……
厂长?!
陈露阳不由得正色的看了一眼这个中年人。
这趟真是不白来,竟然还把钢铁厂的厂长撞见了。
一听说是北大的,鲁永强不由得多看了一眼陈露阳,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北大的学生都来帮咱们修车了?”
陈露阳见人家领导发话了,立刻上前一步,礼貌热情开口道:
“厂长您好,我叫陈露阳,是北大经济系大一的学生。”
“这次来贵厂是为了一二·九纪念活动筹备演出,想联系咱们支持点资金和物资。”
“赶巧碰见车坏了,我就试着搭把手。”
陈露阳?
鲁永强微微一愣。
他的眼神再次快速从陈露阳身上扫过,问道:“你家是哪的?”
陈露阳不明就里,开口回答道:“我家是省城的。”
鲁永强紧接着又问:“在省机械厂上过班?”
“……我原来确实是在省机械厂工作。”
陈露阳眼神闪过一丝疑惑。
自己现在都这么出名了吗?
连石山钢铁厂的厂长都知道自己大名了?
“厂长,您知道我?”陈露阳试探开口。
谁料鲁永强一笑,竟是直接伸出了手。
“省机械厂陈露阳么?自然知道!”
陈露阳瞳孔一缩,下意识地摘下胸前挂着的顺撇手套,双手赶紧迎了上去!
破案了……
这个石山钢铁厂的厂长绝壁是王轻舟的关系!
虽然自己在省城也算出名,但毕竟也只是机械厂那个小社会里的人物。
除了这层关系,
人家鲁永强这么一个大厂长,怎么会知道自己一个小卡拉米。
果然啊,关系网比什么都硬。
旁边的刘主任都看傻了眼。
他们厂长什么人?
向来只跟省里干部、市里领导握手。
这还是头一回看见他对一个大学生这么客气,主动伸手寒暄。
鲁永强看他神情拘谨,反倒乐了。
他目光扫过陈露阳胸前的顺撇手套,笑道:
“你这个手套挺有特色啊!”
“这是我对象给我织的。”陈露阳面露羞赧,老老实实的回答。
听到“对象”俩字,鲁永强脸上的笑容更温和了。
“好,挺好,织得挺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