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设瀛州卫,袭杀朱棣!【求追订】

    年近五十的道衍和尚为了不显眼,作侍卫武官打扮,骑马走在朱棣身侧。

    朱棣道:“根据光明卫搜集的情报,结合方才那李义夫所言,高丽虽然十年前以武力取了此岛,可至今岛内仍有多股反抗他们的蒙古人及耽罗人势力。”

    “这几股势力虽然人数不多,缺少装备、粮草,不足以推翻高丽在岛上的统治,却也令高丽疲于应对。”

    “因此过去十年,高丽除了从岛上获得少量税收,主要是依靠此岛上的优良牧场养马,以马匹进贡北元和我大明。”

    道衍听了稍稍沉思,便道:“殿下,此岛编户百姓不过一千多户,且多以捕鱼为生,能贡献的税赋极少。”

    “因此,十年之内,恐怕朝廷都将以岛上牧场为主。而要养出好马,仅有牧场还不够,还需有好的牧马人。”

    “岛上反抗高丽的蒙古人既能存活下去,必然与已经归顺高丽的牧民有所勾结。”

    “殿下此番负责接收此岛并镇守三个月,时间充裕,或可设法替朝廷收服岛上的蒙古人。此事若能成,功劳必定不小。”

    朱棣听了哈哈一笑,“俺正有此意。”

    两人一路交谈,有侍卫、护卫军屏蔽周围,倒也不怕别人听了去。

    没过多久,一行人就来到了济州城前。

    道衍抬眼看了看面前跟大明某些县城差不多的小城池,便摇着头感慨道:“耽罗国历史颇久,在岛上肯定是有王城的,但必不是此城——原来的耽罗王城多半被毁了。”

    朱棣点头,“此城位于岛北,与高丽隔海相望,便于高丽掌控,多半是高丽国后来派人建造的——纵横不过一里,属实小气了些。”

    很快,一名护卫军将领前来禀报,说卫所军已经控制城池各处紧要之地,护卫军也排查过衙门等地方,以确保安全。

    朱棣这才带着道衍等人进城。

    他这番作为可不是胆小,而是一种必要的谨慎,是任何一位领军主将都会做的事。

    朱棣来到高丽人的济州太守府前,一位器宇轩昂的中年武将闻讯出迎。

    “参见燕王殿下!”

    朱棣连忙下马扶住这人,笑道:“戚指挥莫要如此多礼,此番孤虽然身兼天使之文职,可论军职不过是镇抚,应该是末将给戚指挥行礼才是。”

    说完,朱棣给此人行了个标准的明军抱拳礼。

    虽然并非单膝跪礼,但这中年武将依旧不敢受,连忙避开。

    朱棣也只是做个样子——他亲王之尊,若是过于执着军中之礼,反倒让别人难受。

    另外,朱棣也不是对哪位武将都如此礼遇,也是看人的。

    这位戚指挥名戚祥,本是濠州定远农夫,活不下去了便投奔朱元璋,从小卒做起,南征北战,累功至千户。

    在明军中有这般经历的中层武将一大把,戚祥之前在其中并不起眼。

    然而自洪武十四年,戚祥随傅友德、蓝玉参与平定西南的战事,便仿佛鸿运当头一般,屡立战功。

    待其随傅友德回京师后,竟累功连升三级,从正五品的千户升职为从三品的指挥同知!

    今夏,朱元璋更是点了戚祥的将,命其为试指挥使,在山东、河北沿海卫所挑选军民,组建新的卫所,为大明接收济州岛做准备。

    朱棣人在北方,自是在任命之初便注意到了戚祥此人。

    他觉得戚祥过去一两年升职太过迅速,必然是有原因的。

    中秋节在京师与朱标闲聊时他便问了一嘴,这才知道,这戚祥竟然是后世大明名将戚继光的祖先!

    在听朱标复述了戚继光的故事后,朱棣自然对戚祥兴趣勃勃。

    此番逮住机会跟戚祥成为同僚,一路上便有意示好,并琢磨着将来去海外就藩时,能不能说服戚祥辞官,带着家小跟随他——虽然成功的希望不大,却不妨他试一试。

    万一成功了呢?

    在朱棣来到太守府没多久,此番大明登岛的其他重要武将也都来了。

    戚祥居于主将之位,朱棣虽为亲王,又兼为天使,却居于副将之位。

    戚祥起身向着京师方向拱了下手,道:“戚某此番受皇命试任指挥使,率上万军民于此耽罗旧岛建立瀛州卫,还望诸位同袍能同心协力,与戚某共成此业,不负皇恩!”

    朱棣当即起身,与下方的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镇抚、千户一起肃容应道:“我等定齐心协力,共成此业,不负皇恩!”

    “好!”戚祥笑着点头,“那咱们接下来就议一议各千户所、百户所选址及建立之事!”

    接下来的会议,朱棣主要是旁听,并未深入参与。

    因为他此番前来除了接收济州岛,另一任务是协助镇守此岛三月,而非加入了卫所军。

    戚祥等人此次商议的事很多。

    首先是按照朱元璋旨意,将济州岛正式改名为瀛州岛——因为此时岛中群山的主峰便称作瀛州山(汉拿山),山下据说还有秦代徐福求不死药的遗迹。

    于是,老朱便取了华夏海上三仙山中瀛洲的传说,将此岛改名为瀛州岛,设瀛州卫。

    目前瀛州卫仍隶属于山东都指挥使司,但在日后会否更改隶属,就不好说了,毕竟如今的大明已有意拿下高丽、日本。

    此番由北洋水师送到瀛州岛上的除了朱棣两千护军(骑兵、水师各一千),便只有三千多瀛州卫的卫所军。

    至于剩下的近八千军余,如今却还在大陆,得等今冬过后,将士们在岛上为瀛州卫建设打下一定基础,才会在明春由北洋水师送来岛上。

    瀛州卫正军三千多,军余却不足八千,平均下来,一个正军的家属还不到三个。

    而事实上,多数已成家的正军家属都在四人以上,有的甚至多达五六人。

    与此同时,瀛州卫中还有不少分户出来的光棍汉,需要在今后几年解决成家问题。

    老朱给戚祥下了密旨,让他设法从岛民中吸纳人口,或设法从高丽招引青壮流民补充卫所所需人口。

    至于高丽是否会有流民?

    老朱说有,没有也要有。

    更何况,高丽王国已经到了末世,两班贵族大多耽于享乐,大肆扩充私田、农庄,人数众多的底层百姓几无立锥之地,想要活命就只能成为贵族田庄的奴隶。

    这种情况下,若高丽国内的底层百姓有办法来瀛州岛当一个大明军户或军余,肯定乐意之至···

    几日后。

    朱棣带着侍卫和护卫军骑兵千余人巡视岛上各牧场。

    瀛州岛是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岛屿,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当年蒙元拿下此岛后,为了缓解征讨日本的马匹等物资运输消耗,便迁徙了不少牧民来岛上牧马。

    百余年间,这些牧民已在岛上落户生根,人数不少。

    十年前高丽武力夺取此岛后,虽有意全灭岛上牧民,但碍于北元尚在,便不敢行动。

    待后来高丽认大明为宗主国,朱元璋也让高丽进贡此岛马匹,高丽就更不敢对付岛上牧民了。

    而这些牧民的存在,则为反抗高丽统治的蒙古马匪提供了掩护。

    因为是岛屿,岛上牧场并不是一整块,而是分成大大小小十几个。

    朱棣巡视两日后,岛上牧民便都知道大明的四皇子燕王殿下来了,且这岛也更名瀛州岛,从此为大明所有。

    到了第三日,朱棣巡视完了一个在群山之间的牧场,回程经过一大片山坡时,两边树林中忽然冲出数百骑兵,用蒙语呼喊着,朝朱棣的队伍冲杀过来!

    朱棣骑在马上,见此情景不仅不惊慌,反而露出了笑容。

    “终于出现了,孤还以为这些马匪不上钩呢。”

    道衍也笑道:“这些马匪能在岛上与高丽人周旋十年之久,要说背后没北元支持,是不可能的。”

    “既受北元朝廷影响,得知殿下在岛上,肯定会有人想冒险搏一个大功。”

    就在朱棣与道衍交谈之间,先前呈一字长蛇阵行走的护卫骑兵迅速变阵,向左右各分出两股,每股数百人,组成七八个微型雁行阵,迎向马匪。

    朱棣的护卫军骑兵本就是从明军骑兵中优选出的精锐,兵甲精良,又随他一起训练多年,都是职业士兵,精锐中的精锐。

    这些马匪虽是蒙古牧民出身,马术精湛,却鲜少有职业士兵,兵器、马匹皆不不如护卫军骑兵,着甲率也很低。

    来人本是想靠着突袭,直取王驾,杀了朱棣就逃。

    哪想到护卫骑兵们反应竟如此之快,如同准备好了一般。

    眼见同伴被明军切瓜砍菜般地斩杀,作为首领的色勒莫目眦欲裂。

    这时同伴中有人用蒙语大叫道:“首领,这一定是崔真的诡计,想利用明军灭了我们,快撤吧!”

    色勒莫见局势不妙,本就有退意,听此立即大呼道:“快撤!”

    他说完见有好几十个同伴被明军围住,便想靠着个人武勇过去救出这些同伴一起撤。

    谁知他冲进去后,一番左冲右突,竟也被困在里面。

    待这些明军骑兵撤开,外面竟有好几排火铳手从两个方向对准了他们。

    见此情景,色勒莫便想率领剩下的几十人决死冲锋,却听明军那边有人用蒙语道:“燕王殿下欣赏尔等勇武,若下马投降,可免于一死!”

    这话让色勒莫挣扎起来。

    他并不怕死,可念及山寨里的妻儿却不想死。

    然而真的要背叛大元,投降明国?

    色勒莫还在犹豫,身后就传来了异样的动静。

    他扭头一看,便见同伴们一个个下马,扔掉刀剑,跪地请降。

    色勒莫内心挣扎得更剧烈了。

    这时那会说蒙语的明军将领继续道:“尔等困居岛上大约还不知道,半年前纳哈出已归降我大明,受封海西侯。”

    “我大明而今海内无敌,三年便可灭掉北元朝廷,尔等不过是些寻常牧民,并不曾受帖木儿家族多少恩惠,难道要给帖木儿家族陪葬吗?”

    听到这些,色勒莫神色大变,他身后也传来一声声不可思议的惊呼。

    “太尉也降明了?”

    “这是真的吗?”

    “应该不假,不然的话高丽国怎么会将这大岛拱手让给明国?”

    “看来大元真的要亡了。”

    “从大皇帝逃出大都那一刻起,大元就已经亡了···”

    色勒莫听到身后这些议论,心中为大元赴死的最后一点信念也崩散。

    “唉!”

    他重叹一声,也扔下了手中弯刀,下马跪地,大声道:“色勒莫愿降!”

    第一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带着铁路到大明不错,请把《带着铁路到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