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对马风云,洪武帝也寻不死药?!【求追订】

    牛岛。

    算是耽罗岛中岛。

    这里也有一处高丽水师建造的水寨。

    因交接尚未全部完成,崔真便带着麾下高丽军队驻扎于此岛。

    近几日他一直通过留在岛上平民中的眼线了解朱棣动向和消息,为的便是第一时间获知色勒莫袭击朱棣的结果。

    这天,一位当地渔民进入了水寨。

    很快水寨最好的房屋中便传出了崔真惊怒的声音。

    “什么?蒙古人竟然失败了?!”崔真不愿相信,“色勒莫做什么吃的?我给他们提供了那么多兵刃、盔甲,他们又熟悉地形,还有人通报消息,让他知晓朱棣行军路线,有如此多的优势竟然还失败了?!”

    来通报这一消息的“渔民”道:“听说色勒莫没能冲出明军的包围,生死不知。”

    “你的意思是色勒莫可能被明军俘虏了?”崔真露出惊惧之色。

    “渔民”摇头,“属下也不知。”

    崔真左右踱步,神色紧张,“不行,我不能赌——若朱棣根据色勒莫提供的线索查到我身上,我就完了,甚至崔家也会遭难!”

    想到这里,崔真先挥手让“渔民”离开,随即就招来手下几名将领,道:“速去准备,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济州!”

    这几名中低级将领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即去执行崔真的命令···

    济州城,太守府。

    朱棣正与道衍、戚祥谈论岛上牧场之事,护卫军副千户朱亮进来禀报道:“殿下,光明卫传出消息,崔真正准备撤离牛岛。”

    朱棣点头,“知道了。”

    朱亮退下。

    戚祥好奇地问:“殿下既根据色勒莫等人提供的线索推测出崔真有参与此事,为何不将他拿下审问?反而任他回高丽?”

    朱棣笑道,“就算他是袭击之事的主谋,孤拿下他又如何?如今不仅高丽国不敢与我大明开战,朝廷也无此意。”

    “即便孤坐实了崔真罪名,高丽也只会交出他任我大明处置。而杀了崔真,对孤对大明有何好处呢?”

    “若留着他就不一样了——此事将成为一把上弹药却未发射的鸟铳,需要时就算不能给予高丽国致命一击,也可令其伤上加伤。”

    听了朱棣这番话,戚祥露出恍然之色。

    原本他在被任命为瀛州卫试指挥使的文书及圣旨中,便隐约察觉到,朝廷可能会在将来图谋高丽。

    而今听了朱棣这番话,便更加确定此事了。

    这让戚祥心中兴奋、雀跃——瀛州卫离高丽如此之近,若朝廷真有意攻取高丽,他必不乏立功之机。若能抓住机会,将来封爵亦未可知!

    ···

    ···

    同样是洪武十六年十月的某日。

    对马岛,宗室坞堡。

    现任宗氏当主宗经茂正在会见一位来自大明的商人。

    宗氏成为对马国藩主不过一百多年,宗经茂是第五代当主,以精明狡猾著称。

    他担任当主后,为了增加收入,派遣使者向高丽国王进献礼物,从而加强了对马与高丽的贸易关系,获得更多高丽、日本两国贸易的利润。

    他在岛上大开商馆,吸引高丽、日本大岛以及中国的商人前来贸易,从中赚取差价。

    原本宗氏在获得对马国统治权后,先后经历“文永之役”(蒙古第一次征日)、“弘安之役”(蒙古第二次征日),元气大伤,贫困之极。

    但在宗经茂继任当主十余年后,宗氏比当初不知富裕多少倍。

    宗经茂对普通的大明商人都很重视,更别说今日来人似乎还有大明朝廷背景。因此他以颇高的礼仪会见此人,甚至显得有点卑微。

    “不知邬先生见宗某有何事?”寒暄几句后,宗经茂用一口并不流利的汉话问。

    邬坤平静地道:“我来送宗家主一场泼天富贵。”

    听这话,宗经茂便心中一紧,不动声色地问:“不知是何泼天富贵?”

    邬坤道:“自今年春,我大明水师舰船多次往来海峡,想必宗家主定是注意到了。”

    “不错。”宗经茂点头。

    天气好的时候,在对马岛甚至能看到高丽国的东莱(釜山),而每次经过海峡的大明水师都不小,宗氏之人想注意不到都难。

    事实上,第一次瞧见十数艘大明水师舰船出现在海面,宗氏上下一片恐慌,以为新建立的大明也要如当年蒙元般征讨日本。

    那时日本尚处于镰仓幕府统治下,虽镰仓幕府彼时已暮气沉沉,但仍可召集日本大部分力量,抗击蒙元。

    即便如此,蒙元第一次征日,也让宗氏第一代当主战死,宗氏几乎灭亡。

    至于蒙元第二次征日,若非神风庇佑,对马宗氏只怕就真没了。

    然而,如今日本国内南北朝对立,虽足利氏室町幕府控制的北朝优势明显,隐有统一南北之势,可对马国毕竟在日本西南,即便宗氏投靠北朝,北朝亦鞭长莫及。

    至于南朝,国力衰微,说不准哪天就被北朝灭掉,更不可能帮助宗氏。

    也即是说,若此时大明出兵来攻对马国,宗氏只能靠自己。

    宗氏如今不过数千人口,两三百兵丁,明军只需出一千人,宗氏便绝无幸存之理。

    这便是当初宗氏发现大明水师后惊惧的缘由。

    好在那支大明水师只在对马岛补充了下淡水,并未出兵夺岛,且停留一夜,便起航离开了。

    之后大大小小的大明水师舰队数次经过,都是如此。

    这才让宗经茂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同时心中暗想:大明不愧是汉室朝廷,当真礼仪之邦也。

    虽然如此,可宗经茂对大明依旧警惕,寻思着什么时候派出使者去觐见大明皇帝,获得一些承诺,才能安心。

    只是,宗经茂没想到,他尚未派人去大明,大明朝廷的人便先来了。

    邬坤道:“宗家主可知我大明水师数次去往大洋之北为何事?”

    宗经茂对此还真好奇得很,便问:“何事?”

    邬坤似是下意识看了看左右,才压低声音道:“寻不死药。”

    “寻不死药?!”宗经茂听了一惊,险些用日语将这话说出来。

    自汉代日本遣使中国,便知晓了秦始皇派徐福入东海寻不死药的传说,甚至日本国内有不少人相信,他们就是徐福当年所携带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人。

    宗氏虽成为对马国藩主不过百余年,却是出自平安时代的唯宗氏,其实也属于老牌日本贵族,有着家族文化传承,宗经茂自然知晓“徐福替秦始皇寻不死药”的故事。

    正因知晓此故事,他才格外吃惊。

    算起来,自秦始皇之后,中国经历了多个大一统朝代,似乎只有汉武帝曾派人出海寻不死药,其他皇帝便是求仙问道,也不过是让方士、道士炼丹延寿而已。

    在他想来,那开创大明的洪武皇帝,能驱除蒙元,再兴汉室,应该是雄图大略的君主才是,怎也会派人寻不死药?

    不过话说回来,若论雄图大略,那秦皇汉武在中国历代皇帝中都是能排入前几名的。

    宗经茂心中转瞬掠过这些念头,对邬坤的话便信了大半。

    随即就高兴起来。

    ‘那大明洪武皇帝即要学秦皇汉武寻不死仙药,必不会如蒙元般打日本的主意了。’

    ‘大明不打日本的主意,那我宗氏对马国也就安全了。’

    就在宗经茂如此想时,邬坤又道:“此事乃大明机密,还请宗家主莫要外传。”

    “是是,我绝不外传一字。”宗经茂忙不迭点头,随即好奇地问:“那阁下所说的泼天富贵是?”

    邬坤笑道,“陛下得到传闻,不死仙药很可能就在大洋极北之地,又或是大洋之东。”

    “不论是在哪个方向,我大明水师要探得不死药必然都是一个叫漫长的过程,一二十年间不知将过对马岛多少次。”

    “寻不死药的水师往返之时或许还会携带一些海外机密,因此,对马岛对我大明便十分之重要了。”

    听到这里,宗经茂才放到肚子里的心一下子又悬起来,比之前更加不安了。

    邬坤继续道,“所以,陛下希望宗家主能率领对马国上下,归附我大明,使此岛为我大明所有。”

    “如此,我大明水师不仅可以更加从容的在此岛补给歇息,更可保寻仙相关机密万无一失。”

    “我虽非正使,却是来与宗家主沟通的,只要宗氏主动归附,少不了获封一个世袭将职,便是将来封爵亦有可能。”

    宗经茂只觉得满嘴苦涩,已经没心情听邬坤后面的话了。

    宗氏在日本虽受天皇、幕府管,可作为藩主,却有很大自主性,相当于土皇帝。

    若投了大明,别说封个世袭将职,就算封爵,恐怕也做不了对马岛的土皇帝了。

    宗经茂如何乐意?

    问题是,大明既看上了对马岛,宗氏拒绝得了吗?

    除非室町幕府在明国出兵来征前便统一南北,然后统合日本全国之力,如当初镰仓幕府对抗蒙元一般来对抗明军。

    这种事发生的可能太小了。

    据宗经茂对日本局势的预估,足利义满想要统一南北,最少也需五六年,才能扫平一切阻碍。

    ‘算上开创宗氏的先祖唯宗重尚,我宗氏奋六世之余烈,方将对马国经营得如今日这般有声有色,难道真要轻易交出去,换个大明世袭将职?’

    ‘我不甘心呐!’

    宗经茂一咬牙,眼底闪过一抹异色,已拿定了主意。

    他当即冲邬坤一笑道:“此事实在太过重大,阁下可否允许我思虑一些时日,再做答复?”

    邬坤似是没注意到他的异样神色,笑道:“自是可以,但陛下对此事盯得紧,我只能等你一个月。”

    宗经茂神色难看,“如此大事,一月怎决定得了?”

    邬坤道,“一月已经很长了——你宗氏不过几千人口,便是要召集所有人开个会,也只需几日而已。宗家主嫌一月不够,莫非别有心思?”

    宗经茂忙道:“不敢,不敢。”

    此次密谈到这里便结束了。

    宗经茂恭敬地将邬坤送出了坞堡,回去之后,用一下午的时间写成一封信。

    随即用竹筒、火漆将信封好,交给一位精干的心腹家人。

    “你持我信物,将此密信送往室町。信在人在,信失人亡!”

    家人郑重鞠躬,“哈衣!”

    当夜,海上明月高悬。

    停靠在对马国北港的一艘大明商船上,邬坤正在夜读。

    忽然一人敲门,得到邬坤允准后,进来抱拳道:“启禀千户,宗氏派人去大岛(本岛、九州)了。”

    邬坤闻言露出微笑,“很好。”

    他随即起身来到船舱窗边,望向高悬的明月,喃喃道:“现在就看那足利义满如何反应了。”

    第二更。

    晚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带着铁路到大明不错,请把《带着铁路到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