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老四,你后代怎如此多短寿、荒唐,好色之辈?【求追订】

    刘宽道:“历史真相如何无人得知,但我想肯定不止是群臣弹劾那么简单。”

    “也许是汪直除贪污受贿外,还做出了其他让朱见深无法原谅之事。又或是有别的缘故,只是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说完,刘宽见三人不再询问其他关于汪直的事,便继续讲朱见深之事。

    “微臣所了解的朱见深最后一件‘昏聩之举’,是其在位后期迷信僧人、道士、方士,甚至有让人进献房中术的传言。”

    “据说曾有小吏李孜省因贪赃之事逃匿,而后习得五雷法术,通过结交太监梁芳得到向朱见深进献符箓及房中术的机会,被授予官职,并官至通政使。”

    “后来李孜省与大学士万安、僧人继晓、宦官梁芳相互勾结,操纵官员进退,令朝野侧目。”

    “不过这些事是真是假,后世也没有定论,微臣讲来,陛下姑且听之。”

    朱元璋不甚在意地道,“就算是真的又如何?人无完人,唐太宗治国尚且有过错,何况他人?”

    “仅朱见深能在即位之初的几年就消除大明乱象,以兵事威慑四夷,便足以称得上大明中兴之主。”

    “就是算寿命,他能活到四十一岁,也比朱瞻基、朱祁镇强——不过说起来,老四你这一脉怎么回事,怎么尽是短寿的?”

    朱棣听朱元璋说着说着话题就到了自己头上,还发出了这般拷问,顿时整个人不好了。

    他也迷茫啊——为啥他这一脉都短寿?

    难不成是因为历史上他夺侄子皇位遭了天谴?或是诅咒?

    想到这里,朱棣不禁可怜巴巴地看向刘宽,道:“三妹夫,究竟怎么回事?为何俺这一脉皆短寿?”

    见朱棣一个昂藏大汉神色如孩子般可怜,刘宽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忙道:“燕王殿下别胡思乱想——寿数虽与血脉有一定关系,却也不全由血脉决定。况且,就算是与血脉相关,男子也只占一半因素,女子同样要占一半。”

    “另外,殿下这一脉也并非都是短寿之辈,后面还是有两个相对长寿的。”

    朱棣听了精神一振,道:“哦,俺竟有长寿的后人?多长寿?”

    不怪朱棣如此激动,实在是他让刘宽已讲述的几个大明皇帝的短寿给整怕了。

    历史上,他活了六十五,倒还好说,在帝王寿数排名中也算较为靠前的。

    轮到他儿子朱高炽就不行了,只活了四十八岁。

    再轮到朱瞻基那个祸胎就更不行了,才活了三十六岁!

    朱祁镇、朱祁玉俩兄弟也不行,一个三十七,一个才三十。

    朱见深略好,也不过活到四十一而已。

    这让朱棣感觉,他这一脉往后的皇帝怕是很难活过五十岁。

    刘宽组织了下语言,道:“历史上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是36岁驾崩,他的儿子朱厚照少年即位,但也只活了30岁。”

    朱棣本来满怀期望,结果一听刘宽开头这番话,顿时脸垮下来,心道:不说有长寿的吗?怎么又来两个三十多驾崩的?逗俺玩儿呢?

    刘宽则继续道,“朱厚照不仅死得早,而且无子,于是当时大臣们便依照宗室血脉远近关系,迎接朱见深第四子朱佑杬之子朱厚熜登基为帝。”

    “朱厚熜也算是少年即位,且中后期开始沉迷修道、炼丹服丹,即便如此,他也在位四十多年,活到了六十岁才驾崩。”

    六十岁才驾崩?

    朱棣听了神色一喜,心道:虽然不如俺长寿,但总算打破俺这一脉大明皇帝活不过五十的魔咒了,好!

    这时却听朱标疑惑地问:“妹婿方才所言何意?莫非这朱厚熜能活到六十岁是因其修道服丹?”

    刘宽摇头,“太子殿下会错意了,微臣方才的话,是指朱厚熜长期服食方士丹药仍能活到六十岁,若是他不服丹,兴许能活到七十也未可知。”

    “不知微臣是否讲过——古代方士炼丹,多会加入铅汞等物,而这类物质都是于人体有害的,甚至可以说是剧毒。”

    “丹药中少量含有此物,并不会让人食之立毙,反而会有短暂提振精神之效。然而长期服用,铅汞等毒素便在身体中淤积,破坏人体健康。”

    “史载那朱厚熜后期常年穿着单薄衣衫,即便是冬季也穿得不多,明显是体内丹毒淤积过多所致。由此可知,其服用的丹药一定是参杂了铅汞的毒丹。”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哼道:“真是荒唐!那朱见深后期迷信方士也就罢了,这个朱厚熜竟也如此,还生生把一副好身体给整垮了!”

    “老四,咱看你这一脉不仅短寿的多,荒唐之辈亦多,你以后教孩子可得上点心!”

    朱棣好不容易听到个“好消息”,心里舒坦点,没想到又被老朱骂。

    偏偏老朱骂的还挺有道理——他也觉得那朱厚熜服丹自减寿命太过荒唐。

    但他口中却忍不住道:“若非三妹夫说,谁知那些方士、道士炼丹所添加的铅汞竟含有剧毒?”

    朱元璋大怒,“这还需要通过刘宽知道吗?你翻翻史书,但凡迷信方士、服食丹药的皇帝,哪个有好下场了?!”

    朱棣抿嘴,不敢再反驳了。

    朱标为了岔开话题,也出于好奇,便问:“妹婿,那朱厚熜之后的大明皇帝可还有长寿的?”

    刘宽道:“朱厚熜的长寿基因应该算不错的,他儿子朱载坖虽然只活了35岁,却是因为纵情声色、房事过度外加服食虎狼之药所致。”

    “朱载坖之后即位的便是他儿子万历皇帝朱翊钧了,这位虽然跟朱高炽一般喜好甜食,喜静恶动,还吸食鸦片却也活到了58岁。”

    “朱翊钧的儿子朱常洛最惨,三十八岁才即位,却因为纵情房事,再加上御医治疗失当,才即位一个月就病死了。”

    即位一个月就病死了?

    而且又是一个纵情声色、房事过度的?

    老朱、朱棣脸色都不好看,朱标脸色同样没好到哪儿去。

    回过神,老朱又忍不住瞪朱棣:“老四,瞧瞧你的后人,不仅多短寿,多荒唐,还多好色不知节制!”

    朱棣低头不吭声,心里却反驳道:男人好色算什么毛病?您老不好色,后宫佳丽能那么多?能给我生那么多弟弟妹妹?

    朱标见状,赶紧再次岔开话题,问:“这新帝即位一月即崩于国家而言可是天大坏事,大明该不会因此产生内乱吧?”

    刘宽摇头,“并没有发生内乱,只不过上演了一场‘移宫案’而已。”

    朱标好奇,“移宫案?”

    刘宽道,“移宫案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朱常洛死的红丸案并称为晚明三大宫廷疑案,讲起来都涉及许多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讲清楚的,不如微臣改日再讲?”

    朱标都被刘宽吊胃口吊习惯了,一听这说辞,便没坚持要听。

    见此,刘宽接着之前的话题道,“通过移宫案,大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少年即位。”

    “这位身体好不好微臣不清楚,但其在位七年,不曾有儿子长成。”

    “因此,他23岁落水后因病去世,皇位便落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头上。”

    “23岁落水病逝?”老朱忍不住打断了刘宽的话,“就算这朱由校天生身体差,也不至于落个水就病死了吧?”

    见老朱疑惑,刘宽忍不住道:“对于此事,后世有个说法,那就是‘大明皇帝易溶于水’。”

    大明皇帝易溶于水?

    什么鬼?

    老朱、朱标、朱棣皆听得满头雾水。

    刘宽继续道,“因为除了天启帝朱由校外,正德帝朱厚照也是落水后久病不愈而亡。”

    “大明总共传了十几位皇帝,其中就有两位因落水病亡,比例绝对算高了,这才有了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的说法。”

    “不过更内里的原因,应该是大明中后期,御医及太医院便不堪用了——至于为何如此,后世说法很多,微臣难辨真假,就不说出来误导陛下了。”

    父子三人一阵皱眉。

    朱棣想的是:莫非俺这一脉真的易溶于水?那俺日后再去海上可得小心点——得把水性练得足够好,还得带好大夫。

    对了,日后得留下祖训,让俺这一脉的孩子都必须熟练水性,就不信还能易溶于水!

    老朱回过神后,则道:“咱不怕误导,后世有什么说法,你尽管说,咱自会分辨!”

    刘宽道:“那微臣就先将之前大明皇帝寿数的话题结束了——崇祯皇帝朱由检虽也是三十几岁死的,但他是自缢殉国,而非病死。”

    “根据后世史书记载,朱由检身体好得很,甚至骑术、弓箭也练得不错,颇有武力。”

    “另外,朱由检既不沉迷女色,也不迷信方士,若无意外,他应该也是个长寿皇帝。”

    听刘宽通过朱由检身体状况推测其寿数,老朱、朱标不禁一叹,朱棣则默然。

    因为他们都知道,在明末那种情况下,朱由检拥有一副好身体反倒不如有一个好头脑——好身体救不了大明。

    一阵沉默后,朱元璋道:“讲御医和太医院的事吧。”

    刘宽点头,“微臣通过后世一些信息所了解的大明中晚期太医院问题主要有四点。”

    “其一,因为御医们都是为皇帝、嫔妃、皇子诊病,因此疗法与用药皆一味求稳。也即是,宁愿治不好,也不愿担上用药失误的责任。”

    “其二,据说在大明前期,御医们为嫔妃、皇子、皇亲诊病,一旦诊治不好,动辄便会被杀头抄家乃至灭族。”

    “故而,不仅太医院的太医们治病极端求稳,且民间真正医术精湛的大夫也不愿进入太医院为皇家服务。”

    “其三,据说在大明中晚期,士绅力量渗透进了太医院,朝中阁臣、部院大臣甚至可以影响御医对皇帝的用药。”

    “故而,有阴谋论认为,大明数次皇帝久病不愈,最终病亡之事,皆有可能是御医受到了士绅群体的操控,以此达到更换皇帝的目的。”

    “其四,则是太医院中后期也如大明官场般,官僚作风盛行,故而掌控太医院之人及御医擅长做官多过治病救人。”

    听刘宽讲完,朱元璋眉头深皱。

    第一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带着铁路到大明不错,请把《带着铁路到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