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随着科技与工业水平的提升,本就要求人们更精细化地利用时间。如此一来,原本较为粗放的十二时辰计时便会越来越不合用。”
“此外,采用精细化的计时制度,本就有督促人们珍惜时间,更有效率地利用时间的作用。”
“后世各国皆采用24小时及时、分、秒计时制,便是因为这种计时制更加科学、有效、合理。”
老朱本就是个喜欢压榨“员工”时间的“老板”,听闻精细化的时间能督促人更有效率地做事,他心里便赞成此事了。
于是道,“既如此,你回去后写个奏本,送交内阁吧。”
“是。”刘宽先应了一声,随即又道:“陛下,要推广二十小时制,微臣请在京师内城建立东西两座水运机械钟塔。”
京师是有钟鼓楼的,里面放着钟、鼓二器,本就有帮助百姓计时的作用。
刘宽为了让机械钟楼与之相区分,干脆称之为钟塔。
两座钟塔要不了多少钱,大明朝廷如今也有钱,因此朱元璋直接就同意了。
“此事你亦可写进奏本之中,待内阁审批之后,交由工部有司去办便是。”
刘宽拱手,“微臣遵旨。”
说完,刘宽就准备告退,却听朱元璋问:“听说你让雄英他们组建了个发电机研制实验组,莫非咱大明很快就能如后世一般,掌控电力,用上电?”
刘宽道:“回陛下,想要如后世一般大规模用电,必须建立诸多发电站,如火电站、水电站、风电站、太阳能电站、核电站。”
“除此之外,还需拥有制作及架设电缆、调节电压等诸多技术,并都达到一定水平才行。”
“恕微臣直言,以大明目前的科技及工业水平,想要如后世般实现大规模用电,只怕百年都未必能实现。“
“不过,若仅是让皇城及朝廷各部院等官衙通电,实现小规模用电,几年时间应该就能办到。”
朱元璋听了刘宽前面的话原本有点失望,可听到后面却精神一振。
待刘宽讲完,他便问:“若皇城及朝廷各官衙通了电,能用到哪些电器?”
能说出电器这个词,足见老朱对后世之事已了解不少。
刘略微沉吟了下,道,“电灯、电扇研制起来都不算难,电灯可以照明,电扇可以扇风。”
“除此外,或许还可尝试研制电报乃至电话——若研制出了电报、电话,并在各省府安装,陛下便可及时了解各地军政等事务,并及时将旨意传达过去。”
“可以说,有了电报、电话,再加上铁路、轮船,朝廷的行政效率将会显著提升,对地方的掌控也会大大增强。”
其实电报、电话之利朱元璋已经通过大本堂的课堂记录了解过。
可此时听刘宽讲来,他仍不禁心潮澎湃,当即道:“刘宽,反正铁路修建、运营之事都已经步入正轨,机械制造局、机车制造局等科技司下属衙门也都开始发挥其作用。”
“不如你将剩余之事交给下属去做,你亲自成立一个什么项目组,尽快让咱大明能小规模地用电,如何?”
刘宽犹豫了下,道:“陛下,即便是小规模用电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之事,而铁路运输仍有不少事需要微臣指导或主持。”
“另外,要实现小规模用电,还必须有一批拥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需要大明积累一些技术才行。”
“微臣斗胆请陛下稍等两三年,再让微臣办理此事。”
朱元璋听了先是皱眉,随即叹道:“咱等两三年,你们办成此事又需个几年,咱只怕没命看到大明用上电灯、电报的那日啊。”
刘宽很意外,没想到老朱居然跟他卖起可怜来,这也跟其霸道皇帝的人设太不相符了。
回过神后,他赶紧道:“陛下长命百岁,定能看到电灯、电报问世。”
朱元璋觉得他或许能比历史上多活几年,但并未奢望活到百岁,甚至都未必能活到八十岁。
不过吉祥话他也爱听,一笑道:“也罢,咱便不为难你,用电之事就再等两三年吧。”
···
···
一支由几艘大明战船组成的舰队抵达对马岛,停在了东边的清水港。
很快,朱棣便带着一支千人护卫军下船。
因为过去一两年大多数时间都在海上、岛上,朱棣随行护卫军的兵种又有所变化。
骑兵依然有,但只剩下一百人,主要充当陆上传令兵、侍卫使用。
剩下九百人中,有三百人精通水性,达到了北洋水师水鬼的标准。
最后六百人亦通水性、海战,同时又精通陆战,甚至还有部分人精通骑射,完全可以说是明代版的海军陆战队,并且是极为精锐的那种。
上岸后,朱棣带着护卫军入驻了清水港不远处的南马卫卫城。
他此番是负皇命而来,因此第三日,南马卫、北马卫诸千户所千户,以及光明卫在对马岛的负责人,便都遵令前来拜见。
或许是出于制衡考虑,今年春上朱元璋分瀛州岛(原济州岛)的瀛州卫为瀛洲西卫、瀛洲东卫;同时设立不久的对马卫也改为南马卫、北马卫。
而今南马卫下辖三个千户所,北马卫下辖五个千户所。若是各千户所正军皆满员,便可随时征召八千明军!
因为各卫所皆设立不久,故而目前都不满员,实际上目前也就能征召五千左右的明军。
但哪怕只有五千明军,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足以让海峡东边的日本南朝战战兢兢,让日本北朝亦生警惕之心。
南马卫,官厅。
朱棣高坐主位,南马卫、北马卫两位指挥使、四位指挥同知则分坐左右。至于指挥佥事、镇抚、千户,则只能分列左右。
朱棣环视众人,道:‘此番本王前来对马,除肩负特殊皇命,还要兼着督促瀛洲、对马两岛卫所屯田之事。”
“纪指挥使,你且先说说南马卫的屯田之事吧。”
南马卫指挥使纪博大起身抱拳,道:“回燕王殿下,南马卫自去年设立至今,已于对马南岛各处开垦田地三万余亩。”
“除此外,还设立二十四处沿海捕鱼所,每月可得渔获数十万斤···”
大明在对马岛的屯田政策算是比较灵活的,允许卫所在屯田之余于沿海捕鱼。
所获得的渔获除由卫所正军、军余消耗小部分,大部分都会制作成咸鱼、干鱼,由户部商贸司驻岛上的办事机构收购,贩往大明、高丽、日本。
不过,大明朝廷也仅允许卫所官兵捕鱼,如制盐、经商之类的行为是不允许的——若允许,不仅卫所的军队属性会降低,还可能往海外独立势力衍变。
当然,待多少年后,大明掌握了电报技术,海上航运也更加发达,说不定就会放给对马这种海外岛屿更多财政方面的权利。
就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而言,对马岛并不怎么适合种田地。这一点,从之前对马宗氏始终只有几千军民便能看出。
所以,两个卫所过去一年多开垦的田地并不算太多。不过,若今年不遭灾,供给两个卫所的军粮那是绰绰有余。
若遭了大灾,估计两个卫所就得吃从大明或高丽、日本运来的粮食了。
朱棣听完两个卫所的将官一一汇报了屯田、捕鱼之事,便让他们散去,只留下光明卫驻对马岛的负责人,一位千户。
诸位千户名叫娄奎,朱棣去年便认识了,此时便不寒暄,直接问:“娄千户且说说过去几个月日国南北朝的局势。”
“是。”娄奎应了声,便讲起来,“日国南朝虽从我大明购买了几批兵甲、火器(明军汰换下来的突火枪、碗口铳),可由于后龟山君臣多不思进取,沉迷享乐,故而南朝对北朝仍是采取守势。”
“目前,其南朝除了占有九州、四国两大岛之外,在本州大岛上只能固守广岛以西数座城池。”
娄奎说着不禁直摇头,显然看不起南朝的后龟山君臣。
其实如今日本南北朝局势在大明的搅和下已与历史上有颇大不同。
历史上,在北朝占据京都后,南朝君臣基本就认输了,开始一味的向北朝求和,想求出一个中国南宋的局面,苟安一百多年。
可惜北朝锐意进取,又出了足利义满这样的“明君”,于是南朝只苟安了十来年,便被北朝逼降了。
而今南朝却在大明谍探的搅和下,比历史上稍微强硬些,虽然仍想求和,却是“以打促和”。
虽然南朝如今占领的地盘比历史上还少些,可军事实力、军心士气却比历史上强了一些。
反过来,北朝那边却因为大明谍探的捣乱,足利义满对北朝内部势力的统合得要比历史上慢了一些。
果然,娄奎接下来就说起这事。
“北朝这边,足利义满过去一年多主要着力解决以土岐氏、山名氏为主的,对其尚未诚心归附的守护大名。”
“今年足利幕府曾派出刺客,想要刺杀土岐氏的老家主土岐赖康,但被我光明卫破坏,未能成功,还因此使土岐氏与足利幕府愈加离心。”
说到这里,娄奎颇为得意。
因为光明卫在这件事中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完成朝廷在日国的布局立下大功。
朱棣听得点头,随即直问:“你认为以日国北朝当前局势,足利义满还需多久才能统一日国南北?”
第一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