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宽这次出门,除有五十名仪鸾司将士随行护卫,还带了侍女夏荷、桃夭,以及小厮阿虎、阿荣,可以说仆从充足。
若非仪鸾司将士只有护卫他之责,而非隶属于他,刘宽肯定直接派出一大半人去帮方孝孺找孩子。
不过这些仪鸾司将士并不认识方孝孺女儿,其实派太多出去也没多大用处。
即便只派几个人帮忙,方孝孺便已感激不尽了。
在仪鸾司将士的帮助下,在太平、长安乃至附近的里仁等大街巡逻的巡警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知有人贩子拐卖了方孝孺女儿的事。
并且之后,这些巡警又陆续接到几户人家报案,也是孩童走失。
同时,几宗案件层层上报,很快因开放宵禁而在年夜仍上职的上元、江宁两县警局及应天府警局,乃至两县县令、应天府尹等官员都知晓了此事。
自几年前六部改革为九部,警部成立,地方官府便成立了相应的衙门,乡村各里有警所,县州府则有警局,各行省则又有警署。
并且都有了独立的办公衙门。
当然,原则上各级警衙仍尽量与其他官衙聚于一区,好方便官吏办公、百姓办事。
应天府警局便是一片坐落于府衙不远处的大院落。
夜里八点多,院落里的各个院子仍灯火通明。
而今的应天府警局局正名宋忠,三四十岁的年纪,国字脸,浓眉虎目,留着络腮短须。
此人原为仪鸾司将官,后为锦衣卫千户,两年前被调出锦衣卫,接任应天府警局局正一职。
在中间一个大院子厅内,宋忠身穿类似于锦衣卫的警部官服,腰间左侧悬着钢刀,右侧是一把短铳,站立在一众警局属官前,神情肃穆。
他先双手抱拳向皇宫方向斜向上一揖,便大声道:“陛下恩典,今夜开宵禁,允百姓观电灯,与民同迎新年!”
“我等今夜不与家人团聚,而在此上职坚守,为的便是保证今夜宵禁太平无事。”
“然方才几个大街的巡逻警队接连上报,有孩童走失。可想而知,必然是有贼人趁今夜放开宵禁,百姓游街观灯之际作案,拐带孩童!”
“今夜若不能迅速破了此案,便是我等失责!不仅诸位同僚脸上无光,警局、警部乃至朝廷都脸上无光!”
“所以,今夜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破掉这几起孩童拐卖案件,将贼人绳之以法!”
下面一众警局官吏,也都一脸肃容,闻言齐齐抱拳道:“是!”
接下来,宋忠开始与一众属下讨论如何迅速破案。
有人分析道,“今夜虽开了宵禁,但内城、外城城门却都上了锁,而儿童走失都是发生在皇城附近的几条大街,由此可知贼人定还藏在内城中。”
“要不向上奏请,勒令百姓归家,下半夜执行宵禁,好方便我们查案?”
“不可!”宋忠直接否了这提议,“陛下既下旨今夜开宵禁,岂能轻易停了?若以此法,即便连夜破了案,我们警员脸上也无光!”
听此话,分析之人道:“今夜内城各大街上几乎都是百姓,且都在游街,若不宵禁,我们如何能查到贼人踪迹?”
不少人点头,心道:是啊,眼下这般情况,他们如何能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出贼人来?
宋忠紧皱着眉头道,“今夜拐卖孩童的,极可能是一个团伙。若如此,他们后面多半还会再出手,这便是咱们的机会。”
“稍后我们出动所有巡警,并且换上便服,分成小队潜入几条百姓最多的大街上,在各处监察。”
“只要那些人贩子敢再动手,我们便有机会将之抓获——只要抓住一个,也许就能将走失的孩童都找到!”
宋忠所提的明显是笨方法,却也似乎是在不重新宵禁的条件下最有效的办案之法了。
就在几位警局佐贰官员想着要不要就这么办时,一位巡警进来禀报。
“诸位上官,六扇门来人了!”
六扇门的人来了?
宋忠等人听了惊讶。
说起来,六扇门虽然也隶属于警部,但平日里只奉上命办一些大案、要案、秘案。
自其成立后,坊间说书人倒是讲过一些关于六扇门神捕的故事,可在日常生活中,便是寻常的巡警都很难见到神捕参与办案。
若放在平常时期,这种走失几个儿童的案子是不会移交给六扇门的,除非某地儿童持续走失而巡警却不能破案。
即便是今夜特殊,六扇门这么快就派人来参与办案,也令人惊讶。
而就在宋忠等人各自琢磨着这件事时,三名穿着黑色警员袍服的人大步走了进来。
只见这三人的袍服虽款式与巡警吏目相似,但用料明显较为上乘,做工也更精致,且袍服上绣了飞鹰与云纹。
再配上无帽耳的高顶硬式唐巾,紧系腰间的宽腰带,牛皮长筒靴。以及腰间悬挂的雁翎长刀,精致短铳,背上的弩箭及锁链等装备。
三人看起来却是要比一般巡警有气势多了。
为首一人已是四十几岁的年纪,两鬓斑白,容颜沧桑,进来后便直接亮出一枚金色腰牌,道:“六扇门神捕鲁三奇,奉命前来协同办理今夜的孩童走失案。”
亮完腰牌,鲁三奇又拿出一张盖着警部大印的文书递了过去——警部是如今九部中唯一没有封衙的。
六扇门神捕是有从七品官身的,并且是含金量颇高的那种。宋忠虽是正六品的应天府局正,却也不敢过于怠慢。
他上前接过文书,看完之后,眉头皱得更深了。
方才鲁三奇虽说是来协同办案,但警部行文确实让他们警局全力配合六扇门——显然,警部高层更相信六扇门的办案能力。
宋忠虽然有点不甘,却也不敢因私心坏事,甚至故意消极配合都不敢。
他将公文交给局副后,便道:“没想到六扇门今夜竟是鲁神捕当值,却不知鲁神捕准备如何办理此案?”
“另外,鲁神捕不知是否得部里指示——不得因此案宵禁,且要在天亮之前破案。”
鲁三奇道,“烦请宋局正先让人给我等讲讲那五个孩童走失的经过,再说说警局准备的办案之法。”
宋忠并非头回跟鲁三奇打交道,因此也没客气,道:“目前已经有七个孩童走失了,至于过程大同小异···”
随后,宋忠亲自为鲁三奇讲解了案情,又说了之前商议的笨方法。
鲁三奇听完点点头,“宋局正的法子不错,派人去办就是。再派人将那七个走失孩童的家人找来,让他们带上孩童的贴身物品,要破此案应该不难。”
宋忠一听就明白了,“你要用警犬?今夜人这么多,气味这么杂,警犬也未必能找到人吧?”
鲁三奇道,“不是你们警局的警犬,而是经过我们六扇门特训的特种警犬——至于行不行,试试就知道了。”
六扇门特训的特种警犬?
宋忠等人听了都是一愣。
因为之前六扇门都是从警局调用警犬,并没有自己的警犬。
可听鲁三奇方才的话,应是六扇门不知何时训练了一批警犬,且似乎自信比警局的警犬更优秀。
这时鲁三奇旁边一位相对年轻些的六扇门银牌捕头赵饶,面带骄傲地道:“诸位上官若是对我们的特种警犬不信任,大可移步院中看看。”
“你们把警犬带来了?”
“不错。”
宋忠等警局官吏当即来到了前面的一个院子中,便见六个铜牌捕快各牵着一头警犬。
这些警犬蹲在他们身边,即便瞧见一大群人围过来,也一动不动。
赵饶来到警犬一侧,喊道:“起立!”
顿时六条警犬都刷的站了起来,但依旧没有别的动作。
宋忠等人大都接触过警犬,其实从出来一瞧见这些六扇门的警犬,他们便有种感觉——这些警犬应该行。
此时再见警犬如此听话,便更加信任了。
宋忠于是道,“既然六扇门有这么好的警犬,我们便按鲁神捕的方法试一试!”
随后开始一一吩咐下属官吏去办事。
一队队巡警换上便服,分成小队离开应天府警局,潜入了皇城周边的几条大街。
另一边,不过多久,走失孩子的家人也带着孩子贴身物品来到了警局。
六扇门的神捕、捕快、警犬也行动起来···
晚上八九点,太平、长安等大街人流依旧不见减少,很多百姓都在享受着这难得的太平盛世大年夜,几乎无人觉察六扇门及警局的搜寻行动。
过了晚上十二点,皇城附近的两座水运机械自鸣钟塔同时响起了报时的钟声,传统的钟鼓楼亦响起了撞击铜钟的声音。
大明的百姓在一阵阵清脆的钟声里,进入了洪武二十年。
此时街上百姓已经少了不少——很多人都提前回家准备接新年的祭礼了。
待到一两点时,街上百姓比之八九点时已少了许多,显得空荡起来。
而六扇门的六条警犬,在经历过找到走失孩童家或住所这种错误后,最终都汇聚到了里仁街,徘徊在一条暗渠旁边。
宋忠、鲁三奇等人亦跟着来到此处。
一名负责临场指挥的警官迎上来,道:“禀报局正,这附近的十几户人家我们都进行了全面排查、搜索,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线索!”
说完还看了看赵饶,又看了看那些特种警犬。虽然没说话,可意思却很明白——六扇门的特种警犬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宋忠点了点头,并未说什么。
鲁三奇则来到警犬们徘徊的暗渠附近,观望了一会儿,便道:“前元时我曾听过这样一则传闻——据说昔年赵宋都城仍在汴梁,也即是开封时,百姓曾多达一百好几十万。”
“其中曾有超过十万众,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生存于汴梁城深邃、复杂的地下暗渠中。”
“这些人大多是乞丐,却也有很多逃人、贼匪、罪犯,并且很多人都以拐卖儿童妇女为生,甚至由此形成多个帮会,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叫做无忧洞。”
宋忠出自锦衣卫,又能当上应天府局正,自非庸人,听到这里便明白了鲁三奇的意思,道:“鲁神捕是说,贼人和孩童可能藏于这暗渠中?”
第一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