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诸将观摩视频,论军装与仪容【求追订】

    次日。

    刘宽在上午将平板电脑送到宫里后,下午老朱就将徐达、汤和、傅友德、李文忠、蓝玉等几位在京师的大将,以及十八名天子亲军的卫指挥使,召集到了武英殿。

    如今大明的“禁军”体系已然和历史上有所不同。

    历史上,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后自称吴王时,便设立侍卫上直亲军,当时人员还相对较少,只有一两卫兵马,隶属于都督府。

    后来朱元璋在集中、加重自身实际军权的过程中不断扩大上直亲军的规模,在其登基前已扩增至十七卫之多,每卫5600人!

    也即是十万余人的规模!

    而在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五年这段时间,统领上直亲军的衙门不断改名和更改隶属。

    如:亲军都指挥使司、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帐前总制亲军都尉府、亲军都护府、亲军都尉府——老朱其实挺喜欢变更制度、名称的。

    历史上到了洪武十五年,“禁军”体系才基本定型。

    锦衣卫被单独分离出来,又设立护卫亲军十二卫——实际等于精简了天子亲军中的武力规模,将更多亲军转为了负责侦查情报的谍探。

    当时朱元璋做出这种改变,必然是有诸多考量的,而其中一个影响其决定的重要因素,便是大明财政。

    这一时空的洪武朝财政情况比原历史上不知好了多少,故而朱元璋在设立锦衣卫、光明卫、东厂、西厂四大情报机构之余,直接掌控的武力不仅没缩减多少,反而扩编到了十八卫!

    也即是十万零八千人!

    且这十八卫亲军既像卫所军那样分有田地,还另有一份钱粮补贴(实际就是军饷),此外平日里各种赏赐(福利)也不少。

    故而这十八卫精锐明军,一直牢牢掌握在朱元璋这位大明皇帝手中。

    至于洪武朝各将领的亲兵,并非如大明中晚期那种家丁,而是出自天子亲军和地方卫所军。

    一般而言,获封公、侯、伯这三级爵位的大将,朱元璋会在其离京任职或领兵出征时,从亲军中派给亲兵。

    公爵八百,侯爵五百,伯爵则仅三百。

    这些出自亲军的亲兵,不仅起着在战场上保护大将的作用,实际也起着监视、地方、督促大将的作用。

    那些没有爵位的将领,亲兵则是从任职之处(卫所)临时抽派。

    指挥使大概能领有一百亲兵,千户则领有一总旗的亲兵,百户则只领有一小旗的亲兵。

    至于都指挥使,一般都是由有爵位的大将兼任,亲兵自是按大将标准来。

    正是有十几卫的亲军,以及临时派给亲兵的制度,原历史上朱元璋才能一句话就决定如傅友德、冯胜等开国大将的生死,对文武大臣、地方豪强士绅生杀予夺···

    武英殿前殿,徐达、傅友德等将领都在此处等候。

    虽然同为将领,却也是有等级和圈子的。

    徐达、汤和、傅友德、李文忠以及此番因功进爵凉国公的蓝玉五人聚在靠里的地方,不仅有座位,还有宫人准备好的茶水、点心。

    至于那十八位亲军指挥使,则是在殿内站着等候。

    汤和看向徐达,“天德(徐达字)老弟可知陛下这次召集我等为了何事?北伐战事才结束没多久,总不是又要发动一场大战吧?”

    徐达比汤和小六岁,闻言摇头,“老哥你一直呆在京师都猜不到圣意,我又如何知晓?”

    汤和又看向李文忠,“曹国公,你总知道些什么吧?”

    李文忠虽比徐达小七岁,比汤和小十三岁,但封公却比汤和更早,再加上又是老朱外甥,身份还要更尊贵些。

    不过李文忠对汤和却颇为客气,闻言苦笑了下,道:“我也是才从登州回来没多久,如何知晓?”

    汤和又看了眼傅友德、蓝玉,自觉这两位肯定也不知晓,便自语道:“看来只能等见到陛下才知道了。”

    其余四人都是好奇,唯有蓝玉略有点不安。

    他不知道自己在元廷所为是否被朱元璋知道了——他觉得应该没有,若有,朱元璋就不该封他为凉国公。

    就在众将低声议论时,一宦官进来喊道:“陛下宣诸位将军到正殿议事。”

    徐达等人当即按照次序,离开前殿去往正殿,一起向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行礼。

    “参见陛下!”

    “平身!”

    礼毕,朱元璋便直接开口道,“今日召诸位进宫,主要是商议下优化阅兵流程及礼仪,使我明军仪态姿容更加威武,乃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徐达、汤和等人皆感到讶异,没想到朱元璋召集众将,竟就为了这么件“小事”。

    谁知朱元璋接着道,“朕这里有一个关于阅兵仪式的视频,特许你等观看,作为参考。”

    说完,朱元璋一挥手,李贵便带着两个宦官,开始在武英殿正殿内摆弄起架子来。

    这木头架子是特制的。

    约两米高,上面有一个可以放置平板电脑的卡槽,足以保证平板电脑能让徐达等站着的将领清楚看到,又没有一点摔落下来的危险。

    且架子是用红木做成,雕龙画凤,看起来很是不凡。

    李贵站到一张凳子上,亲自小心地将平板放上去,并触屏播放。

    这个过程中他整个人都紧绷着——这可是科技伯从后世带到大明的神器啊,若是从他手里摔坏了,他便是有一百颗脑袋也不够朱元璋砍的。

    当李贵小心地下了凳子,并将凳子搬过来时,才发现徐达等一班面对尸山血海都面不改色的武将,此时竟都满脸兴奋与激动。

    不激动不行啊。

    不论是徐达等五位封公的大将,还是十几位亲军指挥使,都没想到,他们竟能看到传说中的神器!

    徐达等五位国公都是从各方面知道了平板电脑存在的,也知道之前每逢过节,尤其是过年,朱元璋便会让刘宽在大善殿放视频和电影,皇室之人一起看。

    徐达、汤和等人虽然也想看,甚至厚着脸皮求了一番,可朱元璋一句“视频、电影内容涉及皇家隐秘”,就让他们不得不息了观看的心思。

    如今朱元璋竟开特例,把那平板电脑拿出来放东西给他们看,自是人人激动、兴奋。

    至于十几个指挥使,则是震撼更多些,因为他们几乎都是才知道平板电脑的存在。

    此时瞧见一个奇特平板中,竟然传出了声音,还有衣着奇怪的鲜活小人在里面,只觉得见到了堪比仙桥降世的神迹!

    很快,这些人便都摈除杂念、努力平复了心绪,集中注意力看起视频来···

    视频设置了自动循环播放,因此徐达等人看了近一个小时,看了十几遍,脖子、眼睛都看的有点酸了,朱元璋才命李贵暂停了视频。

    “都说说吧,看这个视频有何感想?”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看视频太过兴奋、激动,蓝玉一下子将某些担忧暂且抛掉了,竟抢在其他四位国公前面开了口。

    “顶级精兵啊陛下,这视频里的都是顶级精兵!”蓝玉面色潮红,“若有这样一支精兵,咱大明打谁都是摧枯拉朽!”

    朱元璋微微点头,随即点徐达的名,“徐达,你怎么看?”

    徐达此时却没开始那么兴奋、激动,他而是沉吟着道:“陛下,其实要训练出能像视频中这样演练军阵时万众如一的军队,咱大明也可以,关键是需要用多少时间和钱粮,以及能训练出多少人。”

    “说得有道理。”朱元璋再次点头,又问:“汤和、傅友德、文忠,你们也说说。”

    汤和道,“臣觉得,这视频中的军队阅兵之所以好看,与其军服也有一定关系——视频中的军服将士们穿着看起来更有精神。”

    “不过臣有一点不解···为何视频中那些将士都没穿戴甲胄?”

    朱元璋听了一笑,“看到视频中那些人的火枪了吗?即便相隔百步,都能打穿明光铠。”

    “还有视频里那些车载大炮,一发炮弹落下来至少方圆几十丈的范围,石头都给炸碎。甚至还有能相隔千里,瞄准一栋建筑、一处营地轰炸的导弹。”

    “人家武器都跟咱们完全不同了,打仗的方法也不同,刀剑等几乎都被舍弃,自然无需将士再去披戴沉重的盔甲。”

    听到这番话,不管是徐达等国公,还是十几个亲军指挥使,皆瞠目结舌,震惊不已。

    蓝玉下意识就想问“后世真有这些武器”,但想到朱元璋没说视频里的将士、武器出自后世,他便硬生生忍住了。

    朱元璋瞧见徐达等人的神色则一阵暗爽。

    先前老是他被刘宽用后世的种种事物震惊,如今终于轮到他用后世事物震惊别人了。

    别说,这感觉真不错。

    随后他干脆直接道:“不过咱放这个视频,并非让你们见识后世的武器——那些离咱们太遥远,多想无益。”

    “咱是希望你们能训练出一批如后世这般的精锐出来,能像视频里那样万众如一地演练简单的军阵。你等可能做到?”

    老朱问完,其他人沉吟起来,在想怎么回答,连蓝玉都不例外。

    唯有李文忠不假思索地道,“陛下,既然后世武器、军服都与咱大明不同,那么咱们肯定不能照着视频里生搬硬套。”

    “另外,若是为了阅兵,也不必让亲军都参与训练。臣以为可从亲军各卫挑选一批精锐,加在一起能有三万余人,既方便训练,也不会因人数太少缺了气势。”

    朱元璋问,“军服难道不需要改吗?”

    李文忠道,“臣以为,军服改动是涉及全军的大事,且花费不菲,最好不改——将士姿容首在精气神,军服、盔甲只是次要。”

    朱元璋微皱眉头,“咱大明如今也不差给将士们换个新衣服的钱,这样,回头咱让人设计一套更加简练、精良的军服,先供给亲军十八卫。”

    “若将士们乐意接受,日后再看情况推广向各地卫所。”

    李文忠虽然依旧觉得没必要,却也不想在这种小事上惹朱元璋生气,当即与其他人一起应了声“是”。

    第一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带着铁路到大明不错,请把《带着铁路到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