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飞艇未来,都请内附了大明竟如此苛待?

    听闻朱雄英、朱檀过来了,刘宽、陶成道自是过去迎接。

    朱檀早在明军大败跛子帖木儿所率领的西察合台汗国援军之后,便回京师了,回来差不多已有半年。

    倒是朱樉在西域、朱檀在陕甘呆得久些,都是这个月才回京师的。

    朱雄英、朱檀都是刘宽的学生,虽然如今都已离开了大本堂,可见了面还是客气得很。

    双方礼毕,朱雄英便解释道,“从父亲那里听闻航空局在玄武湖畔进行飞艇试飞,我们便过来了——对了,这一位是高丽王世子王晖,这一位则是高丽忠义伯的第五子李芳远。”

    话说一半,朱雄英忽然介绍了后面人群中的一个孩子和一个青年。

    听此,刘宽便明白,朱雄英是想问,他带这两人来观看试验是否方便。

    其实朱雄英没先派人来询问就过来了,是有些冒失的,但好在此试验并不怕被外人知晓,更别说高丽国不久后便将内附大明。

    朱雄英是知道这些道理的,所以他此番行事只是表面冒失,实际透露出了一点点专横独断的意味。

    刘宽既没有那么敏感,此时也没深想,闻言微笑道:“自是可以的。”

    飞艇的氢气来源于电解水,就算让高丽人观摩全过程,也仿造不出飞艇。

    随后,陶成道又向朱雄英、朱檀大概讲解了下“飞天试验一号”的相关情况,这才派人去启动飞艇,进行试飞试验···

    高丽王世子王晖才六岁,在高丽又没有接受多少教育,对陶成道的一番自是听不懂多少。

    事实上别说他,便是有着高丽国进士头衔,自负学富五车的李芳远,都听得一知半解。

    因此,看到实验人员进入飞艇吊舱,开始配合外面的航空局工作人员进行各种起飞前的操作,王晖便仰头用高丽语问:“李书状(李芳远在使团所兼任官职),明人这是要干什么?”

    李芳远此时盯着湖面上的飞艇都舍不得挪开目光,闻言下意识答道:“试验飞艇。”

    “什么叫试验飞艇?”

    李芳远有点不耐烦,终于挪开目光,恰好看到王晖带着迷惑的纯净眼神,想起了年龄差不多大的儿子,便耐心解释道:“让湖面上停泊的那东西飞起来,带着人飞到空中去。”

    王晖闻言瞪大了眼睛,惊叹道:“天呐,让那大风筝带人飞到天上?明国人胆子也太大了,要是摔下来怎么办?”

    李芳远听王晖将飞艇误认为大风筝,暗暗好笑,却也没再解释。

    事实上,此时他心中也存在一定疑惑:这飞艇真能带人飞到天上?那飞上去后又怎么下来?

    虽然这几日李芳远已经在京师见识到不少奇妙之物,比如说自行车、轮船、千里镜等等,甚至还到那横跨扬子江的大桥上游览过。

    即便如此,他也不敢相信大明人能够飞天——要真能飞天,岂不是跟神仙差不多了?

    带着这种想法,李芳远跟朱雄英等人默默等待了一刻多钟。

    便见那停泊在湖面上的飞艇在解开了所有绳索后,竟真的缓缓向上升起!

    同时吊舱两侧放下了两个装着螺旋翼的圆筒(推进器),也不知里面有什么机关,被明人启动后就迅速旋转起来,发出呜呜的声音,向下吹得湖面荡起无数圈波浪。

    而飞艇则以更快的速度升向天空!

    “飞艇成功升空了!”朱檀半场开香槟,现在就忍不住高兴的大声说道。

    其他人也跟着欢呼起来,唯有刘宽、陶成道、朱雄英等少数人,虽面带微笑,但心依旧悬着,耐心等待整个飞行试验的结束。

    在众人的注视下,飞艇大概上升到三十多丈的半空,便操控推进器和尾翼,令飞艇在半空稍稍悬停,随后向着玄武湖西岸缓缓飞去。

    朱雄英、朱檀当即拿出千里镜观看,让后面的李芳远好一阵羡慕。

    这几日在明国见识到的诸多奇物之中,他最眼热的就是千里镜。

    可惜千里镜目前只有宫内制镜局可以制造,民间不论是制造还是不经申请便私自拥有,都是违反律例的。

    另一边,刘宽则问陶成道,“这一款飞艇还不能做到空中悬停?”

    “不能说不能,而是只可以悬停很短的时间——说到底还是推进器不够好。”

    刘宽道,“想要能适用于各种飞行器的推进器,只能等发明内燃机。但内燃机的制造需要解决不少材料方面的难题,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因此,我觉得航空局不如继续研究类似发条的机械能存储问题,也许在现有条件下,更容易获得对飞艇有益的突破。”

    陶成道每期《自然科学》都看,甚至还借了部分刘宽在大本堂讲课的教案看,此时便沉吟着问:“能不能用电能替代?”

    刘宽听了一笑,“你这个想法很好,但据我所知,要得到能用的电能发动机来带动推进器,需要解决的难题更多、更大,还不如期待内燃机尽快被研制出来呢。”

    大约一刻钟后,试验飞艇成功飞到了玄武湖西岸,又飞行到了石灰山方向,这才调头往回飞,最终安全停泊到了玄武湖面上。

    对于试验飞艇无法准确降落到船坞中,刘宽并不意外。

    事实上,这飞艇能完成这次飞行试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今天几乎没什么风。

    若是风大,只怕这飞艇都未必能升空。

    可以说,大明这次氢气飞艇试飞虽然成功了,可在研制实用型飞艇的路上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

    李芳远回到四夷馆后,脑海依旧被飞艇浮空飞行的画面充满,直到郑梦周过来。

    “听随从说大明那什么飞艇试飞成功了?”郑梦周问。

    李芳远回过神来,感慨地点头,“不错。”

    随即他便将今日在玄武湖畔所见所闻都大概说了——打听大明各方面虚实,本就是他来大明京师的任务之一。

    而郑梦周作为使团主官,也有知晓各种消息的必要。

    讲完后,李芳远又附带上他对此事的见解。

    “根据朱雄英、朱檀与那江宁侯、东宁伯的交谈来看,大明显然要将这飞艇制作得更好。”

    “若是未来大明真能研制出飞得更高更远也更全的飞艇,既可以用来在高空侦查敌军布置,又可携带火油等物从空中攻击敌军。”

    “届时,明军就更加的强大不可战胜了。”

    郑梦周听了感慨道,“其实明军即便没有飞艇相助,也绝非我高丽能挡得住的。别的不说,就神威大炮这一样武器,我们如何挡?”

    李芳远而今心里早没有对抗大明的念头了,他稍稍沉默,便问:“郑大使,请内附之事这几日可有进展?”

    高丽使团到来后,朱元璋并未立即接见,而是先让礼部官员“款待”,实际是先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

    要等到一些事谈定了,朱元璋才会召见郑梦周等使团主要人员,走个形式。

    郑梦周道:“大明对我们此番请内附的态度还算满意,故而这几日我已从礼部那里探听到了一些事。”

    “若高丽内附,只有王氏、李氏等少数几个顶级世家主脉能迁到京师来,也必须迁到京师来。”

    “其他次一等的世家,可能会被迁往大明各地安置,且都需要分家——大约会限制每家在某一地的成员数目。”

    “另外,大明朝廷接收高丽时,可能会选几家民怨比较大的世家和小部分豪族治罪,多半是要抄家流放的,甚至可能会杀掉一批···”

    听到这里,年轻气盛的李芳远忍不住了,怒问:“我们都主动请内附了,大明朝廷竟还如此苛刻对待?”

    郑梦周叹道,“礼部那人说了,这都怪我们高丽的世家、豪门太多——大明如今可没有我们那种世家、豪门,便是大些的宗族,前些年都被拆分开,迁往各地。”

    “一些犯了罪的大户,更合适被流放海外或南洋、罗荒、吉林等蛮荒之地。”

    “五公子也是有阅历的人,倒是说说,若按大明如今的律法较起真来,高丽的豪族、世家可有一家无罪?”(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带着铁路到大明不错,请把《带着铁路到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