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巴尔干危机

    看似平静的欧洲局势其实并不平静,只要有任何一股力量的稍加干涉,就有可能彻底打破欧洲的风平浪静。

    事实证明,巴尔干半岛火药桶的称号并不是吹嘘的。本来卡洛以为欧洲局势还会保持短暂的和平,但没想到巴尔干半岛的一次小小事件就差点引发两大列强之间的战争。

    事情还得从之前的俄土战争说起。虽然俄国人打赢了战争但奥匈帝国和英国通过强加干涉,顺利取代俄国成为这场战争的受益者。

    这让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三世相当憋屈。他精心策划的战争不仅没有为俄国带来大量的领土和人口,反而还让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走向失败。

    这场战争显而易见的破坏了俄国和奥匈帝国之间原本良好的关系,让两个相邻的国家从友好邻居变成了生死仇敌。

    从这场战争以后,俄国就暂缓了自己对于国土的扩张。但在巴尔干半岛,俄国人的动作却一直没有停止。

    虽然俄国没有从巴尔干半岛获得任何土地,但作为斯拉夫民族中最强大的国家,俄国和巴尔干半岛的这些斯拉夫民族国家还是有着很亲近的关系的。

    俄罗斯人也可以被称作东斯拉夫人,巴尔干半岛同样拥有大量的南斯拉夫人国家。目前已经独立的塞尔维亚,获得自治权的保加利亚都是斯拉夫人,这些国家与俄国天然有着亲近的关系,这也是俄国在巴尔干半岛扩展自身影响力相较于奥匈帝国的优势。

    这里还不得不提到塞尔维亚这个对于未来欧洲局势影响深远的国家。巴尔干半岛的这些国家虽然面积和人口都不多,但他们的军事实力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长期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再加上后续独立之后巴尔干半岛内部的各种矛盾和战争,让巴尔干半岛的这些国家的军队战斗力都相当强大。

    塞尔维亚作为其中相当典型的一个例子,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正如德意志地区和意大利地区的统一思想一样,在南斯拉夫地区也是有着统一南斯拉夫人的相关思想主张的。

    塞尔维亚作为南斯拉夫国家中最强大的一个,自然当仁不让的支持并且宣传着这种主张。

    好巧不巧的是,奥匈帝国通过强行干涉获得的战利品波黑地区,正好是塞尔维亚视作统一南斯拉夫的重要一步。

    这其实也代表着,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这两个国家关于波黑地区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同样作为斯拉夫人,塞尔维亚又获得了俄国的支持。这也让奥匈帝国很难解决塞尔维亚这个近在眼前的麻烦,与塞尔维亚之间的竞争又严重破坏了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的关系。

    目前奥匈帝国和俄国的现状就是,俄国不可能放弃支持塞尔维亚,这么做会让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统治地位荡然无存,也会让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变得肆无忌惮。

    奥匈帝国也不可能放弃波黑地区。波黑地区也是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扩张的桥头堡,不管是身为列强国家的自尊还是对于国家未来战略规划的期望,波黑地区都不可能放弃给俄国或者塞尔维亚。

    在双方都无法后退一步的前提下,巴尔干半岛爆发冲突也是迟早的事。

    这次冲突的地点就位于波黑地区和塞尔维亚的边境,冲突的双方则是奥匈帝国的军队和塞尔维亚的边境守军。

    奥匈帝国占领波黑地区已经有接近10年的时间了,但他们并未在这10年的时间里宣布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对于奥匈帝国统治的反抗,以及这些反抗者背后的塞尔维亚和塞尔维亚背后的俄国对他们的支持。

    因为波黑地区民众和塞维亚人同属南斯拉夫人的原因,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

    在塞尔维亚政府的支持之下,波黑地区建立了反抗奥匈帝国统治的反抗军队,并且获得了许多波黑地区民众的支持。

    这在奥匈帝国看来是不可接受的,随之派遣了大量的军队镇压当地的反抗军,扫清波黑地区当地的秩序。

    在奥匈帝国的重压之下,波黑当地的反抗军队肯定是抵挡不住的。有部分反抗军的高层选择逃往塞尔维亚,寻求塞尔维亚军队的庇护。

    而在这些反抗军高层的身后,就是追击他们直到边境地区的奥匈帝国军队。

    奥匈帝国可不会轻而易举的放过这些反抗军的高层,哪怕看到这些人已经逃到了塞尔维亚的边境,奥匈帝国的军队仍然要求塞尔维亚军队将这些反抗军的高层交给自己,带回波黑地区审判和处置。

    面对着奥匈帝国军队的要求,塞尔维亚方面是不可能点头同意的。塞尔维亚方面在不断宣传着有关于南斯拉夫统一和大塞尔维亚的理论,要是塞尔维亚方面连逃到自己国境内的同胞都无法保护的话,那还有谁会相信塞尔维亚所说的各种理论呢?

    因此,塞尔维亚方面坚定地拒绝了奥匈帝国的要求,并且表示奥匈帝国无权从塞尔维亚的国境内带走任何人。

    塞尔维亚政府的明确拒绝一下子就惹怒了奥匈帝国。单从这件事情出发,,占理的肯定是奥匈帝国方面。

    波黑地区归属于奥匈帝国这是上一次和平谈判确定的,反抗军的行为是在破坏奥匈帝国国内的和平环境,这是完全非法的。

    奥匈帝国剿灭他们也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向塞尔维亚要人也是正常的,毕竟两国之间的体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你一个小小的塞尔维亚总该得给奥匈帝国点面子吧。

    偏偏就是在这最后一步出了问题。塞尔维亚的综合实力暂且不论,他们确实没打算在这样的事情上给奥匈帝国面子。

    因为只要给了奥匈帝国面子,就相当于自己打自己的脸,将自己之前的战略计划全部破坏。

    塞尔维亚政府是相当有野心的,他们是不可能对奥匈帝国退让的。毕竟塞尔维亚的背后也有俄国这个超级列强,要是单论实力的话,俄国的综合实力是要比奥匈帝国更强的。

    奥匈帝国军队这边没想到塞尔维亚这么果断的就拒绝了自己的要求,在听到对方拒绝的话语之后,领头的指挥官明显有些恼怒。

    但边境的事情事关重大,他一个小小的军官是无法下令对塞尔维亚军队开火的。在愤恨的看了一眼塞尔维亚军队之后,奥匈帝国军队的指挥官下令撤退,并且向国内汇报了边境发生的事情。

    随着消息被汇报回维也纳,这件事情立刻引起了奥匈帝国各级政府的关注。

    虽然看起来只是塞尔维亚拒绝了奥匈帝国要人的请求,但往深层看,这件事情代表的含义并不止这么点。

    首先,反抗军本身就有塞尔维亚和俄国人的支持。如此明目张胆地支持奥匈帝国境内的反抗势力,这本身就是对奥匈帝国的挑衅。

    小国敢挑衅一个强大的列强,如果奥匈帝国没有强有力的回击,光这一件事就足以对奥匈帝国的国际威望造成沉重的打击。

    此次事件的第2天,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就召见了塞尔维亚驻奥匈帝国大使,严厉的质问了塞尔维亚政府关于这次事件的态度,并且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在三天内交出反抗军的高层,并且就这次事件向奥匈帝国方面表达歉意。

    塞尔维亚大使的态度模棱两可,既没有表现出太过强硬的拒绝态度,也没有答应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任何要求。

    正当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还在等待着塞尔维亚方面的回应的时候,一条消息彻底惹怒了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就在他召见塞尔维亚大使的当天,塞尔维亚大使就向国内传回了相关的消息,原封不动地传达了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有关的质问。

    塞尔维亚政府不仅没有答应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任何要求,反而还将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要求通过新闻的方式通报给了塞尔维亚的民众。

    这一下子点燃了塞尔维亚民众的怒火。本身两个国家的关系就是矛盾重重,再加上塞尔维亚政府去除前因后果的一段新闻摘要,直接让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成为所有塞尔维亚最痛恨的欧洲统治者。

    塞尔维亚政府的目的也达到了。在全民仇恨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情况下,塞尔维亚政府不会,也没有任何理由去答应奥匈帝国的要求。

    当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收到这样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他召见塞尔维亚大使的第二天了。

    既然塞尔维亚方面不打算给奥匈帝国和他任何面子,那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也不打算再留任何情面了。

    1889年2月11日,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召见了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位首相,并且要求奥匈帝国的军队做好战争准备。

    2月12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塞尔维亚政府在三天内不向奥匈帝国交出反抗军的高层,奥匈帝国将会强行进攻塞尔维亚,在塞尔维亚的国土上抓捕这些反抗军的高层。

    随着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所有欧洲人的目光立刻转移到了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上。

    说实在的,就连奥匈帝国的盟友意大利和德国也没想到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最后通牒会如此迅速。

    但想想也正常,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唯一的儿子,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在半个月前刚刚去世。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遭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塞尔维亚还要在这样的关头挑衅奥匈帝国,这不是自己作死吗?

    为了不让盟友关系出现裂痕,德国表达了对奥匈帝国的支持,并且谴责塞尔维亚政府包庇波黑地区的反抗军高层,挑动其他国家的内乱。

    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的时候,卡洛也第一时间向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发去了电报。

    或许是历史的纠正,卡洛曾经想挽救鲁道夫皇储,但最终还是没能改变他的命运。

    这位从一出生就是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的皇子,最终还是因为殉情的原因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这对奥匈帝国皇室来说是巨大的丑闻,对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欧洲少数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国王就已经让人非常感叹了,鲁道夫皇储这样的为了美人连江山和自己的生命都不要的贵族,那绝对是屈指可数。

    当得知皇储鲁道夫殉情自杀的时候,索菲王后痛哭了一整个晚上。

    他和自己的弟弟鲁道夫皇储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姐妹三人一起长大,彼此的关系是很亲近的。

    卡洛曾经想要挽救鲁道夫皇储的命运,也正是想和奥匈帝国保持长期盟友的关系。

    如果鲁道夫皇储还活着的话,在未来一二战的时间段内,西班牙都至少拥有一个坚定的盟友,这是非常珍贵的。

    哪怕现在鲁道夫皇储已经去世,卡洛仍然不愿放弃和奥匈帝国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奥匈帝国方面对塞尔维亚下达了最终通牒之后,卡洛以私人名义向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发去了电报,表示西班牙王室会在这次事件中站在奥匈帝国皇室这边,并且向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

    虽然这封电报并不是以西班牙政府的名义发出的,但明眼人其实都知道,这已经是卡洛相当明确的态度表达了。

    西班牙虽然是君主立宪制,但卡洛在政府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卡洛的表态和西班牙政府的表态也没什么区别,如果真的爆发战争的话,西班牙政府肯定是站在奥匈帝国这边的。

    卡洛的表态也让这次事件的局势看起来一边倒。光是在明面上,奥匈帝国就拥有了德国和西班牙的支持。这三大列强联合起来的实力虽然不如曾经的三皇同盟,但也绝对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势力了

    而塞尔维亚那边最多也就只有一个俄国,俄国能否在三个列强的压力之下还支持塞尔维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帝国崛起:西班牙不错,请把《帝国崛起:西班牙》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帝国崛起:西班牙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