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沙克一世道:“使者,贵邦举办的这运动会、博览会,我国可能参加?”
王陵笑道:“大王若想参加,大秦自然欢迎。大秦举办诸国运动会、诸国博览会旨在诸国能多交流往来,以在体育场上竞技代替在战场上相争,以此促进诸国和平,参会的国家多多益善。”
“只是,诸国运动会和博览会刚举办不久,大王想参加,只能参加下一届,运动会和博览会皆是四年一届。”
这也是合理的,要是一年一届,不说举办的国家会疲于折腾,那些参会的国家也会疲于奔波。
这时代的交通不便利,需要赶好几个月的路是很平常的事。
那些离大秦较远的国家,今年的运动会才参加完,代表团回国后屁股还没坐热呢,又得立马准备派人参加下一届的运动会了,一年中的大多时间都在赶路上了。
那还不如干脆直接让代表团常驻大秦算了,还能省了来回赶路的麻烦。
且频繁举办运动会和博览会,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让运动会、博览会的观赏性降低,从而收益降低。
隔几年举办一次,既能让举办国和参赛国有更多时间准备,缓口气,也能让人们不失去观赛的兴趣,让运动会和博览会的价值不降低。
阿尔沙克一世点头道:“多谢使者告知!贵邦真乃兴盛之国!”
阿尔沙克一世感慨了一句,随即他想到了什么,问道:“请问使者,贵邦有多少人?”
在这时代,判断一个国家强弱较为直接的方式便是看这个国家的人口,虽说这种判断方式并不绝对,但人口多,能有的士卒就多,国家实力通常也就会更强。
秦国如果真像秦国使者说的那样强大繁荣,其人口想必也少不了。
听到阿尔沙克一世的提问,王陵转念便想到阿尔沙克一世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想通过大秦的人口数判断大秦的强弱。
可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王陵笑道:“大王若问我大秦子民之数,并不多,就两千多万人罢了。”
听到翻译转译过来王陵的回答,阿尔沙克一世和安息众臣先是一惊:多少人?两千多万人?
是他们人口的十多倍!
随后,阿尔沙克一世等人在心里腹诽:这还叫不多?秦国使者这是故意在向他们炫耀吧?
这肯定是炫耀!
两千多万人口,将塞琉古、托勒密、罗马等国家全部算上,能有这么多人吗?
人是国家的基础,人口是他们的十多倍,这意味着秦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了他们。
且人多意味着可以做到更多的事,秦国的学识、工艺又比他们先进,将这些全考虑下来,他们与秦国的差距只怕会更大。
秦国是一头巨象,而他们只是草原上一头瘦弱的狼崽。
得亏他们没与秦国相邻,否则身边有这么个庞然大物,绝对寝食难安。
他们应对塞琉古都费劲,要与巴克特里亚联盟才堪堪抵挡,何况是比塞琉古更强的秦国。
难怪位于秦国周边的那些国家愿意遵从秦国的号令,敢不遵从?
原先针对秦国人的某些想法可能要做出改变了,要谨慎行事。
阿尔沙克一世反叛塞琉古、独立这些年,早已明白在这世上做事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想当然行事,某些时候要清楚认知到自己比对方弱,处于下风。
自高自大、认不清形势,只会导致事败。
阿尔沙克一世再次感叹道:“贵邦当真强盛,我国不及!”
感叹完这句,阿尔沙克一世又道:“据闻使者想出售贵邦兵甲?”
王陵点头道:“确有此事。大秦如今已一统天下,不再需要那般多兵甲,加之灭六国时,又收缴了许多兵甲,导致大秦如今兵甲过剩,销毁又麻烦,因而想向外出售。”
听到这番话,不少安息大臣都表情怪异,秦国使者刚还说秦国举办诸国运动会、诸国博览会是想此促进诸国和平吧?那你们向外售卖兵甲又怎么解释?
敢情你们是卖兵甲给其他国家促进和平的?
但这次,没安息大臣跳出来指摘秦国使者所言前后不一。
从这位秦国使者便可看出秦国绝不是一个良善老实的国家。
也是,强国怎么可能有良善的?
王陵又道:“莫非大王也想购买?”
阿尔沙克一世道:“正有此意,只是有一事想请贵邦答应……”
王陵奇道:“大王只管说便是!”
阿尔沙克一世这才道:“贵邦能否不出售兵甲给塞琉古、托勒密等国,仅出售给我国……”
阿尔沙克一世本想说能不能只出售给他们,但觉得不好抛下盟友巴克特里亚,遂又补充道:“仅出售给我国和巴克特里亚?”
这倒不是出于对盟友的仗义,而是巴克特里亚位于东方,秦国人若将兵甲运来,会经过巴克特里亚的地盘,还不好绕过。
要是把巴克特里亚排除在外,巴克特里亚干脆来个谁都不准得到秦国人的兵甲咋办?或者巴克特里亚跟秦国人谈成独家合约,将他们抛下咋办?
何况,他们安息还需要和巴克特里亚结盟,一同对付塞琉古。
秦国人的兵甲卖给巴克特里亚,他们能捏着鼻子认了,可秦国人的兵甲卖给塞琉古,他们绝不想看到。
就算到时会得罪秦国人,他们也会想办法阻止塞琉古得到秦国人的兵甲。
为不让秦国使者觉得是在威胁他们,阿尔沙克一世又道:“使者放心,我等会以合适的价格购买贵邦兵甲,定不会让贵邦吃亏!”
说完,阿尔沙克一世和殿内的安息大臣们都看向王陵,等待这位秦国正使的答复。
这个要求实际上有些无理,秦国使者完全可以不答应:我们秦国的兵甲想卖谁就卖谁,我们凭什么答应你们的要求,只卖给你们,不卖给其他人?
你们以为自己是谁,凭啥对我大秦的事指手画脚?
但如果能直接与秦国使者谈妥,好过在之后得罪秦国人。
在他们的等待中,王陵未直接答应,他道:“要是大王能给出令大秦满意的价格,此事并非不可商议!”
大秦愿意卖兵甲的两大原因,一是赚钱,二是想搅乱某些国家的局势。
其实,就算阿尔沙克一世不提,大秦也不打算卖兵甲给塞琉古。
原因嘛,塞琉古比安息和巴克特里亚都要强,两国结盟才能招架得住塞琉古,这还是塞琉古没拿出全力。
要是塞琉古拼命想干倒两国,安息和巴克特里亚未必能继续顶住。
这种塞琉古强,安息、巴克特里亚弱的局势,大秦并不愿看到,当然是要双方实力均衡一点,才能打得更惨烈。
大秦最想看到的情况是,安息、巴克特里亚和塞琉古人脑子打成狗脑子,激战到两边实力都大跌,越惨烈越好。
所以,大秦有意补强安息和巴克特里亚。
听到秦国使者没直接拒绝,说明此事有达成的可能,阿尔沙克一世心里也松了口气。
接下来,殿内的气氛轻松起来,完全不见大秦使团刚到时那种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融洽得好像双方是一家人。
阿尔沙克一世设宴招待大秦使团,宴会上,大秦使团为阿尔沙克一世等人又讲说了些大秦之事,如大秦的历史、大秦信仰的宗教、大秦现今的学说……
听得阿尔沙克一世等惊奇不已,这秦国与他们当真有诸多不同,可听着就比他们强盛先进得多。
像秦国人所信仰的至高神天帝,一听就比他们所信的神更强大更尊贵。
这是必然,那是李念给加过设定的,在设定上,肯定比他们现在信仰的神听起来要高大上。
宴会结束,大秦使团离去,阿尔沙克一世与参与宴会的安息众臣还在。
今日,大秦使团到来,让他们了解到东方有一个叫“秦”的国家。
如果秦国使者所言为真,那秦国使团的到来很可能会影响诸国的局势,他们必须得好生考虑。
阿尔沙克一世让人将欧西德穆斯一世的使者叫来,指着殿内的两副盔甲和几柄刀剑,问道:“这是否是秦国人的兵甲?”
欧西德穆斯一世的使者围着盔甲和刀剑仔细看了遍,回道:“的确是秦国人的兵甲!”
阿尔沙克一世点了点头,令人取来他们的盔甲、刀剑。
阿尔沙克一世亲自拿起一把刀,一刀劈在他们的盔甲上。
看了眼在盔甲上砍出的痕迹,阿尔沙克一世放下手中的刀,又拿起一柄形制相同的刀,这次,他一刀劈在了秦国人的盔甲上。
仔细看了看这一刀在秦国人盔甲上留下的痕迹,阿尔沙克一世神情不虞,但没说什么,他又换了秦国人的刀剑在双方的盔甲上实验。
殿内的安息众臣就看着阿尔沙克一世不断实验,越看,神色也和阿尔沙克一世一样沉重。
因为在实验中,他们的兵甲完全输给了秦国人的,秦国人的兵甲比他们高出了不只一个档次。
虽说武器的优劣不能完全决定战争的胜负,可在双方其他方面相当时,要是兵甲有差距,显然是兵甲好的一方更有优势。
他们现在便是兵甲弱于秦国人,而秦国人在其他方面,显然也不会弱于他们,那要是在战场上和秦国人相遇……
很可能是他们战败!
还是那个幸好,幸好秦国人与他们离得远。
阿尔沙克一世放下手中的刀,向殿内的大臣道:“都可以来试试。”
在阿尔沙克一世允许后,立刻有安息将领上前拿起刀剑像阿尔沙克一世一般实验起来,得出的结论也和阿尔沙克一世一样。
让欧西德穆斯一世使者退下后,阿尔沙克一世一边看着其他人实验,一边问道:“对于秦国,诸位有何想法?”
一名大臣道:“秦国定为一强国,只是那位秦国使者所言当有所夸大。”
即便秦国使者话中有所夸大,但十分中只要有三分真,秦国也是一个远比他们强大的国家。
两千多万人口,即使真实人口只有三成,那也是六百多万人,是他们的数倍之多。
另一大臣道:“从秦国人成立那西域联盟,允许他国派学生到他们那留学,举办那诸国运动会、诸国博览会便可看出秦国人所图甚大。他们想做诸国之长,成为诸国之上的王!”
“如今,秦国人派来使者,表明他们已不甘心呆在东方,想要将他们的手伸到我们这。也得亏我们与秦国离得远,否则秦国可能不是派来使者,而是直接出动军队。”
一名安息将领听到这话,有些不满道:“出动便出动,还怕了他们秦国人不成?他们秦国人不就是兵甲比我们厉害些,但战场之上不是兵甲厉害就能胜。”
那名大臣道:“我自然相信我们能击败秦国人,可秦国人的实力确实不可小觑。”
又一名大臣道:“秦国人此次派出使者的目的也很明显,他们想让诸国认识他们,知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叫‘秦’的国家,他们想在诸国间宣扬他们。”
秦国人选择派使团出使,而不是像亚历山大那样直接出兵征伐,挺好的,秦国人的这种方式挺温和,不会对他们有害。
一大臣不解道:“可这有什么作用?即使让诸国知道了他们,诸国又不会奉他们为长。秦国人的学识工艺比我国,乃至比塞琉古、托勒密都更先进,那其等为何要誊抄典籍?”
“诸位不会真信了他们誊抄典籍是因为他们那位李念王子好奇,所以派他们带回秦国吧?”
这的确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秦国人的学识工艺应该在他们之上,还超过了很多,干嘛要誊抄他们的东西?
莫非秦国人的学识工艺其实并没那么先进,所以想抄他们的回去?
以秦国人所展露出来的东西,这不太可能啊,无论是那璆琳宝玉制成的漂亮王冠,还是那纸、那兵甲,都在表明秦国人有胜过他们的工艺。
阿尔沙克一世和其他大臣因这个问题陷入沉思,属实想不明白比他们强大先进的秦国人为啥要誊抄他们的典籍。(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