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众人陷入沉思,那名大臣又道:“还有秦人出售他们的兵甲,真是如他们所言那般,是因他们兵甲过剩,销毁又麻烦,所以想向外出售?”
“兵甲之物,岂有过剩之理?哪怕一时用不上,也可存放在那,以备不时之需,哪会像秦人一样向外售卖。”
确实,兵甲这种军用品,在正常的国家都属于严格管制品,任何敢私自制造、售卖的人,都会被严惩,秦国却是国家主动向外售卖。
秦国人就不怕其他国家买了他们的兵甲后,反过来对他们产生威胁?
对于秦人为何要誊抄典籍一事想不通,可对这件事,还是能想到一二,一大臣分析道:“秦国人绝不是蠢货,他们敢向外售卖兵甲,表明他们不害怕其他人得到他们的兵甲后,反过来对他们产生威胁。”
“这种情况一般只有一个原因:秦国人卖出去的兵甲不是他们最好的,他们手里还有更好的兵甲,因而并不担心其他人买到他们的兵甲后,反过来威胁到他们。”
许多人点了点头,应当就是如此,换作是他们,也不会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卖,肯定卖次一些的东西。
一名大臣补充道:“其实还有一种可能,秦国人觉得买家离他们较远,即便获得了他们的兵甲,也影响不到他们。”
这倒也有道理,卖远不卖近,也能减小威胁的可能。
那名分析的大臣又道:“至于秦国人售卖他们兵甲的原因,肯定不是其国内兵甲过剩。他们卖兵甲,一者可能想以此获利,二者……”
这名大臣顿了下,深吸口气,才继续说了下去。
“秦国人可能想以此影响诸国的形势。各位可试想一下,‘我们得到秦国人的兵甲,塞琉古人没得到’与‘我们没得到秦人的兵甲,塞琉古人却得到’,两种情况的形势如何?”
顺着这名大臣的话想,两种情况对他们造成的形势完全不同。
第一种,他们会更有实力对抗塞琉古,甚至因此在与塞琉古的对抗中占有优势,而第二种,塞琉古实力增强,他们怕不是会被塞琉古给剿灭。
而这两种不同形势的出现,与秦国人卖出的兵甲有关。
秦国人出售兵甲是假,实则想以此影响各国间的局势是真,偏偏他们还没法不买秦国人的兵甲。
还是那个原因,他们不买,可其他人会买,到时其他人拿着从秦国人那买来的优质兵甲,他们却还用着一堆破烂货,直接在兵甲方面就处于劣势……
这让阿尔沙克一世等人莫名有种被秦国人卡了脖子的感觉,很不舒服。
而这种情况还不好改变,除非所有人团结起来一同拒绝秦国人的兵甲,可这可能吗?
就像他们和塞琉古,他们派使者去和塞琉古人说,“我们一同拒绝购买秦国人的兵甲,不然会被秦国人卡脖子”,看塞琉古人会答应不?
在塞琉古的那些马其顿人眼中,他们可是一群反贼,不把他们派去的使者直接轰出去都算好的,还和他们一同拒绝购买秦国人的兵甲。
只怕得知秦国人有优良的兵甲后,塞琉古的那些人会依仗比他们更强的国力在秦国人那买的更多。
你们不想买,我们可得买;啥?你们也买,我们买的更多!
这也就是说从秦国使者踏进他们国境,甚至是秦国人决定向他们出售兵甲时,他们已经陷入了被动之中,而会发生这的最根本的原因……
阿尔沙克一世等人稍稍一想,便想到了,因为秦国强大,秦国的兵甲的确比他们的好,而他们所面临的局势,又让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这一切很可能都在秦国人的计划中,而他们明白了这些,除了感到憋屈愤怒外,没法奈何秦国人,反而还要尽量顺着秦国人的毛捋。
国家强大,真可以为所欲为!
那名分析的大臣继续道:“依我看,秦国人可能在派出使者前,就已定好了要售卖兵甲的国家名单,我国应在这份名单之上。”
一大臣接话道:“秦国人卖给我们兵甲的原因也很清楚,他们想增强我们的实力,让我们能与塞琉古长久对抗。”
阿尔沙克一世也想通了所有弯弯绕绕,说道:“所以,无论我今日提不提出让秦国人不向塞琉古售卖兵甲,秦国人都不会向塞琉古出售?”
那名分析的大臣叹道:“只怕正是如此,可我等不能赌。”
是啊,他们不能赌秦国人向塞琉古出售兵甲的可能性,秦国人必定早就看清了这点。
在这番对话后,殿内陷入沉默,对于“秦”这个国家,阿尔沙克一世等人有了更深的认识,虽未与秦国相邻,没和秦国直接在战场上交战过,可依旧感受到秦国的可怕。
远在万里外,依旧能压得他们难以喘气,逼他们明知秦国人的意图,却不得不顺着秦国人的意思去做。
过了好会儿,阿尔沙克一世道:“难怪秦国能为强国,这种手段,那位亚历山大怕只怕也不及。”
亚历山大时的马其顿帝国强归强,可绝没有秦国这样让人感到可怕,明明没直面过秦国,然而就是有这种感觉。
亚历山大时的马其顿帝国像是个勇猛的年轻小伙,秦国则像是一个沉稳的中年。
年轻小伙的勇猛强壮,能很直接地感受到,可年轻小伙猛完就死了,中年没像年轻小伙那样直接展现出他的强横武力,因而一时没法直观感受其强,可其沉稳不动,谋划精密,事后细细品味起来,那是一种更可怕的强。
偏偏这个中年可能有着不下于年轻小伙的武力,同样很能打,只是没有立刻展现罢了,等其脱下上衣,会发现其浑身腱子肉,比年轻小伙还壮。
秦国很可能是一个比亚历山大时的马其顿更强,还有脑子的强国!
要是当年东征的是秦国,只怕不会分崩离析,会将所有征服的土地真正化为秦国疆土。
阿尔沙克一世等人想错了一点,大秦可不是中年,而是一个返老还童的青年,还在不断长得更强更壮。
但大秦想要长得更强更壮,需要以诸国为养料!
阿尔沙克一世道:“对秦国,我们知道的太少了,不能这样。派人打探秦国的消息,我要知道秦国在东方究竟做了什么,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尽管安息没这句话,但同样的道理是有的。
必须了解秦国,才能知道秦国的弱点,好与秦国周旋。
秦国在东边成立了那个“西域联盟”,东边的那些国家肯定知道很多与秦国有关的事,应派人去打探,还要派人和秦国使者交好,从秦国使者那获取秦国的消息。
秦国使团的到来也许能成为他们安息的一次重大机遇!
这时,一名大臣向阿尔沙克一世道:“巴克特里亚比我等更先与秦国人接触,巴克特里亚的使者应当知道更多与秦国有关的消息。”
阿尔沙克一世觉得有理,于是,欧西德穆斯一世的使者又一次被请到大殿。
看着这名在今日里被他第三次召见的使者,阿尔沙克一世道:“秦国使团先到贵国,贵国又在西方,与秦国成立的‘西域联盟’较近,想必知晓不少秦国的消息,使者可能告知?”
欧西德穆斯一世的使者快速思索阿尔沙克一世的意图,肯定是这些帕提亚人也感受到了秦国人的厉害,才想要获得更多与秦国人有关的情报。
他本来打算帕提亚人不问,就不主动告知,可现在这位帕提亚之主已经亲口问了,那他不说,那就有破坏两国结盟友谊之嫌。
他在心里快速判断了一番,使者道:“伟大的帕提亚之王,我定将我所知告知于您。”
“秦国曾是周的属国,而周曾是商的属国,商又曾是夏的属国,夏之前还有黄帝、神农、尧、舜等秦人的祖先。”
“秦人的历史相当悠久,他们生活在东方已有数千年之久,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文明,且他们的传承一直未断。”
使者所讲的都是他从大秦使团那听来的,但因为双方的文明存在差异,他没听得全懂,理解也有问题,很多地方跟大秦使团与他讲的有出入。
听使者讲起秦国的起源,让阿尔沙克一世等人震惊,这秦国的历史竟如此悠久漫长。
久已经足够惊人,可更惊人的是秦国的先祖将文明一直传续下来。
秦国能够立国也很有趣,秦人的先祖居然是因为给那位周国的王(其实是周天子)养马养的好,而获封秦地,才有了秦国的起始。
秦国的崛起也并非一帆风顺,是秦国一位位贤明的王、一位位贤才,才将秦国推到了如今。
简要讲完大秦的来历,使者又道:“十多年前,东方大地有六个国家与秦国并立,他们本源于一族,是有着同样血脉的兄弟之国,却彼此征战不休。这是那时没有秦国使者前来的原因,秦国人正忙着和那些兄弟国大战……”
听着使者的讲说,阿尔沙克一世等人更感到秦国的可怕,这群疯子竟然在东边打了几百年。
要是一百年前,那位亚历山大东征过去,十有八九要被那群疯子给埋在那里,而能从这群疯子中成为最终赢家的秦国更加可怕!
也确实可怕,那位叫“白起”的秦国的将领一战杀几十万人。
听到白起一战坑杀数十万人,阿尔沙克一世等无不变色,在心中思考要是他们一战损失几十万人会咋样,怕是国家要完,可那个赵国居然挺住了。
甚至在损失了这么多兵力,元气大伤后,还能压着北方的蛮族打,长平之战十多年后,那名叫“李牧”的赵国将领歼灭十万匈奴骑兵。
元气未复的赵国都这般厉害,那使赵国元气大伤的秦又有多强?
欧西德穆斯一世的使者继续道:“然而等现今的那位秦国皇帝亲政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秦国皇帝陛下开启了灭六国之战,先灭韩,再灭赵……于几年前,最后一个国家齐国灭,秦一统了东方大地。”
欧西德穆斯一世的使者有种很奇妙的感觉,他说的不是自己国家的事,而是秦国的事,怎么会兴奋起来,莫名生出与有荣焉的感觉?
秦国又不是他的国家!
如果……秦国要真是他的国家,他能成为秦国人,好像也不错。
“秦国皇帝会称皇帝,是因在他的治理下,秦国扫灭六国,‘王’已无法衡量他的伟大功绩,他是王上之王,当有一个比王更高的尊称。”
这就是这名使者对“皇帝”称谓的来历出了问题,而听了他的话,阿尔沙克一世等人也明白了“皇帝”并非“王”,而是王上之王,比王更尊贵。
得知“皇帝”这个称谓的原因,阿尔沙克一世也想自己被称为“皇帝”,可他现在明显不够格,连塞琉古都摆不平,算什么王上之王。
使者又道:“秦国虽灭了六国,但这并不意味东方就没了其他国家部族,那里还有匈奴、百越诸部、东胡、月氏等国家或部族。”
“有一年,东胡和月氏派使者朝见秦国皇帝,但他们的使者在朝见时激怒了秦国皇帝,秦国皇帝下令将军王贲率军征讨东胡、月氏。”
“这位王贲将军随其父王翦将军,在秦国灭六国时,父子共灭五国。”
“秦军在王贲将军率领下大获全胜,东胡灭,月氏人被打得弃土西迁……”
说到月氏人弃土西迁,使者停顿了下,刻意岔开话题道:“诸位可知在这一战中,秦军伤亡几何?”
能问出这个问题,秦军的伤亡肯定不多,但不可能没有伤亡。
即便秦军再强,东胡、月氏再弱,总不可能一点伤亡也不给秦军造成。
一名安息将领猜测道:“莫非秦军伤亡了千人?”
使者摇了摇头,又一将领猜测道:“那是伤亡了数百人?”
数百人已经很少了,然而使者还是摇了摇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