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变革开启

    高见再度求见皇帝。

    再次立于那扇象征着帝国至高权柄的宫门之前。

    两旁的金甲门神依旧如同雕塑,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凛冽气息,他们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刮过高见的身体.

    高见对此视若无睹,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身形如岳峙渊渟,气息内敛到了极致,仿佛与周遭肃穆的环境融为一体。

    他没有释放任何气势,也没有流露出丝毫急切,只是安静地等待.

    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逝。不多时,宫门内传来一阵轻微而规律的脚步声。

    一个面白无须、眼神浑浊的老太监再次出现,他依旧是那副低眉顺眼的模样,仿佛只是这深宫中的一个影子。

    他走到高见面前,微微躬身,用那特有的、带着一丝阴柔尖细却又异常清晰的嗓音宣道:

    “皇上有旨,宣高见觐见——”

    声音在空旷的宫门前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高见微微颔首,穿过那个地方,没有多言,跟随着老太监,再次踏入了那座深邃如巨兽之口的皇宫。

    与上次一般无二,又是一套繁复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流程。

    穿过一重又一重巍峨的殿宇,走过一条又一条回环曲折的廊庑,经过无数明暗岗哨的审视。

    这里的空间感再次变得混乱而诡异,仿佛每一步踏出,都并非在寻常的宫殿中行走,而是穿梭于某种以现实为基础、却又超脱其外的玄妙阵法或者说……领域之中。

    终于,在经历了仿佛漫无目的的跋涉后,眼前豁然开朗。

    他又来到了那座熟悉的、空旷得令人心慌的大殿。

    而几乎在踏入大殿的瞬间,那股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再次将他包裹——

    “活天”的空气。

    每一次吸气,都仿佛能感受到无数细微的、欢欣雀跃的气息顺着鼻腔涌入肺腑,融入四肢百骸。

    它们并非死物,而是如同拥有生命的精灵,主动地滋养着他的肉身,体内的气血在这股“活”性的浸润下,似乎变得更加灵动而富有生机,连之前与假冒元律交手留下的些许暗伤,都在以一种缓慢但清晰可辨的速度被修复、抚平。

    大殿的尽头,那片无边的黑暗依旧深邃。

    隐约可见那道巍峨的身影,依旧端坐在那仿佛承载着整个帝国重量的龙椅之上,隐没在阴影之中,只有模糊的轮廓,散发着如同星空般浩瀚而寂寥的气息。

    高见站定,望向那片黑暗。

    他知道,皇帝就在那里。

    而这一次,他带来的,不再是试探,而是决意打破僵局的锋芒。

    空旷得仿佛能吞噬一切声音的大殿内,唯有“活天”那蕴含着奇异生机的气息在无声流淌。黑暗的尽头,那道巍峨的身影似乎动了一下,低沉而带着一丝回音的话语传来,打破了沉寂:

    “爱卿,考虑的如何了?”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仿佛只是在询问一件寻常小事。

    高见立于殿下,周身沐浴在那玄妙的“活天”气息之中,脸上却不见丝毫拘谨或惶恐,反而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陛下说笑了,”他语气轻松,仿佛在与老友闲聊,“从来就没有什么考虑,只不过是回去休养一下,稳固修为罢了。”他将皇帝那隐含招揽意味的“考虑”,轻描淡写地归结为个人的修行需要,既未直接拒绝,也未顺势接受,巧妙地维持着一个微妙的距离。

    “哈哈哈……”黑暗中的皇帝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那笑声在大殿中回荡,竟引得周遭的气息也随之微微波动,“好,朕就喜欢和你这种人说话,看起来,朕之前对你的评价是错的。”

    高见眉头微挑,适当地流露出好奇:“哦?敢问陛下之前是怎么评价我的?”

    皇帝并未立刻回答,沉默了片刻,仿佛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回忆。良久,那带着回音的声音才缓缓响起:

    “你是一颗梅树。”

    梅树?

    高见心中微动,“此言怎解?”

    他如此追问。

    “梅兰竹菊,有风骨,可远观,清香扑鼻,令人心折。”皇帝的声音平缓,如同在品评一幅古画,“然,其枝干曲折,多奇崛,少堂正。可用以点缀园林,陶冶性情,赏其风姿,品其幽香。但——”

    他话语一顿,语气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不可为栋梁。”

    不可为栋梁。

    梅花傲雪凌霜,于寒冬中绽放,象征着不屈的品格与孤高的气节,花朵幽香清逸,适合欣赏,但若太过靠近,或许会因其孤高冷峻而显得疏离。

    但是,栋梁承受重压而不折。梅花虽美,其枝干却多曲折奇崛,不够笔直粗壮,难以作为构建庙堂的核心支柱。高见虽有才能,但性情过于孤直锐利,承担不起“栋梁”之责。

    风骨有余,而堂正不足;可欣赏,可利用,甚至可借其“清香”以自饰,但其本性中的“奇崛”、“曲折”与不受掌控的“凌寒独放”,注定了他无法成为支撑帝国庙堂的、规整而可靠的“栋梁之材”。

    高见听完,脸上笑容不变,仿佛这尖锐的评价并未对他造成任何影响。他反而顺着话头,饶有兴致地又问:“原来如此。那在陛下心中,何为国之所依,真正的栋梁呢?”

    黑暗中的皇帝似乎轻笑了一声,答案脱口而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你熟悉的李尚书,李驺方,他不正是国之栋梁吗?”

    李驺方!

    皇帝竟如此直接地点出了他的名字,并且给予了“栋梁”的评价。

    高见听着皇帝对李驺方的肯定,脸上并未露出钦佩或认同,反而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失望。他轻轻摇头,语气带着某种质疑:

    “李尚书那样,就算是栋梁吗?”这话问得有些失礼。

    黑暗中的皇帝并未动怒,反而耐心解释:“你与他共事过,应该知晓。若无他在朝中不断斡旋,平衡各方,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门阀,该猖獗到何等地步?正是李尚书呕心沥血,明里暗里不断打压、分化,朝廷的权威,朕的意志,才能够一直勉强压制住世家,维持这表面的平衡与秩序啊。”

    高见沉默了一下,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他回想起与李驺方合作的伊始。正是这位李尚书为了打击、削弱这些地方豪强,选中了当时崭露头角、行事无忌又与世家有怨的高见作为棋子与利刃。

    李驺方的目标明确而坚定:压制世家,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将所有的权力收归于神都,收归于皇座之上的皇帝。

    这份理想与努力,高见是清楚的。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切的宏图,都因为皇帝自身那诡异的状态——“怪病”,或者说与现世“阴阳两隔”的困境——而显得事倍功半,甚至有些悲壮的徒劳。

    如今的皇帝,空有至高权柄的名号,却无法频繁临朝,无法以绝对的权威震慑四方,只能如同一个象征,深居在这被“活天”笼罩的宫殿深处。皇权的力量,因此而大打折扣。

    但纵然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李驺方依旧凭借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坚定的信念,使得世家势力在这八百年间未能彻底泛滥成灾。他确实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堪称“栋梁”的角色,在支撑着这个庞大帝国不至于从内部彻底崩坏。

    理清了这一切,高见抬起头,目光仿佛要穿透那片浓郁的黑暗,直视龙椅上的身影,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所以,陛下,你是希望……我成为另一个‘栋梁’吗?”

    短暂的寂静。

    随即,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直接,甚至隐含着不易察觉的急切:“是。你之前那一刀,让朕的病……好了一丝。”他坦然承认了高见那一刀,对他产生了微妙而积极的影响,“所以,爱卿……”

    皇帝的声音顿了顿,仿佛凝聚了所有的力量与期待,缓缓问出了那个他真正关心的问题: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完全好起来呢?”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气息仿佛都为之凝滞。

    皇帝将自己的“病”,这困扰他乃至影响整个帝国格局的症结,摆在了高见面前。

    听见了皇帝的问题,高见脸上淡淡的笑容依旧未散,仿佛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

    他回答得干脆利落:

    “有。”

    黑暗中的身影似乎微微前倾,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怎么做。”皇帝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迫切。

    高见不疾不徐地说道:“法子倒也简单。那便是让我在陛下身上,留下刀伤,不止之前那一道,要很多很多。”他话语平淡,内容却惊世骇俗,“受的伤越是沉重,维系存在的力量就越是强大。”

    他话锋一转,点出了这方法的残酷之处:“那样的话,等陛下的‘病’好之日,恐怕陛下自身也会因这持续存在的道伤而重伤垂死。而且,这伤口绝不能愈合,一旦愈合,联系减弱,那病症便会立刻卷土重来。”他隐去了锈刀的,只以“刀伤”和“联系”代之,但意思明确,这是饮鸩止渴,以持续性的伤害来换取暂时的“正常”。

    这本质上,是利用锈刀斩出的、难以愈合的伤口所附带的“因果”联系,强行将皇帝的存在更紧密地锚定在现世,对抗那将其拖向“阴阳两隔”状态的力量,用锈刀的位格来代替存在的联系。

    但代价是,皇帝将永远带着许多道来自高见、来自锈刀的“枷锁”与“创伤”。

    “朕要的是根治!”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中带着怒意与不甘。

    身为帝王,岂能容忍自身性命与状态受制于永不愈合的伤口?

    高见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片黑暗。他给出了方法,接不接受,是皇帝自己的选择。

    但下一刻,那片黑暗中汹涌的怒意如同潮水般退去。皇帝显然是意识到了什么。

    是了,根治或许遥不可及,但……恢复部分自由呢?与其在这深宫中如同幽魂般困守,不如先夺回一部分主动权!哪怕带着枷锁,只要能够重新行走于阳光之下,重新执掌那被搁置已久的权柄,眼前的代价,似乎也并非不能接受!

    黑暗中,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已恢复了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决断:“这样……也行。”他做出了妥协,“不必完全根治,先将朕的状态,恢复到五成左右,如何?让朕足以临朝理政。至于后续……再慢慢想办法。”

    高见微微躬身:“乐意效劳。”

    交易,在此刻达成。

    随即,皇帝精神似乎为之一振,沉声喝道:“来人!”

    话音未落,一道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大殿之中,单膝跪地。来人面白无须,眼神锐利如鹰,气息内敛而精悍,正是宫中深藏不露的高手太监。

    皇帝的声音带着一种久违的、属于帝王的威严与力量,清晰地吩咐道:

    “传朕旨意,通晓各部,准备朝仪——”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石交击,掷地有声:

    “明日,朕要上朝!”

    那跪地的太监猛地抬起头,脸上充满了极致的震惊与难以置信,甚至连宫中严苛的礼仪都瞬间忘却!

    上朝?!?

    皇帝身染怪病,与现世“阴阳两隔”这么多年,深居简出,几乎从未公开露面,更别提举行大朝会了!如今,竟然……竟然要上朝了!?

    这消息一旦传出,将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整个神都的上空!足以让所有蛰伏的势力、所有观望的目光,都为之剧烈震动!

    太监压下心中的滔天巨浪,深深俯首,用带着激动颤抖的声音应道:

    “奴婢……遵旨!”

    整个皇宫都动弹了起来。

    旨意被传出,命令被发布,皇宫内众多尘封的礼器也被动用,消息也迅速传到群臣的耳朵之中!

    这一夜,皇宫深处传来的旨意,注定将改变神都的格局。而高见,便是那个亲手推开变革之门的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野夫提刀录不错,请把《野夫提刀录》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野夫提刀录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