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此豪迈爽快,自己多年侍奉君前,岂能扭捏误了陛下兴致?
区区刺史,又不是做不得!
姜维沉默几瞬,随即拱手应声:“禀陛下,成都为大魏七都之一,陛下在成都宫室尚未营造。臣愿为益州刺史管辖此处,为陛下看护一方。”
“好。”曹睿也不多言,直接点头应下,然后伸手指了指黄权的方向:“黄仆射令人召吴郡太守杜恕来江州,由他来任这个巴州刺史。”
“臣遵旨。”黄权拱手,应的爽快。
黄权虽应,可心中依旧泛起波澜。
姜维、杜恕都是陛下身边的散骑侍郎出身,十余年过去,竟然都一跃成为一方刺史了吗?真是时也命也!
黄权想了几瞬,而后心中也自嘲般的笑了起来。莫说姜维和杜恕了,自己黄初三年投降魏国的时候不也心如死灰一般,只求苟延残喘。谁知这二十年间自己也一跃而起,先任侍中、再任刺史,而后入朝为尚书仆射,又承担了入蜀这么大的职责呢?
有圣君、圣朝,方可做下如此功业!
“陛下,是否要在蜀地设行尚书台?”黄权追问道。
曹睿微微颔首,而后开口:“李卿。”
李是大姓,但此刻皇帝身前姓李之人惟有一个李严李正方!
李严心中一怔,有所预感,心脏也在瞬间怦怦跳的厉害。向前迈了一步之后,李严朗声答道:
“臣在!”
曹睿平静的说道:“李卿曾在蜀地任官,昔日你不是向蜀主刘禅求一巴州刺史而不得么?朕今日就于成都设一西蜀行台,以你为益州、巴州、宁州三州行台行尚书令之职!”
帐中众人见得李严表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变了几变,而后面孔涨红跪在地上:“臣李严领旨谢恩!陛下将此任与臣,臣定为陛下效死尽忠!”
曹睿看着李严叩首的模样,不禁轻笑一声。
用李严做西蜀行台尚书令并非曹睿一时想法,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战后的蜀地急需休养生息、恢复正常的农业和生活秩序。在大魏朝中对于蜀地最为熟悉的大臣,还真就是李严排在第一。
而且,随在军中的臣子们多是重臣,封公封县侯者众,各自虽然忠实,可都代表着一方势力和许许多多的门生故吏。不论是用哪一人都不妥当。
黄权是巴西郡阆中人,不好任官本籍。裴潜不适合外放,王肃不适合任实官,王雄还需积攒几年经历,崔林不够锐利恐难控局。用军中各将就更不合适了。
李严一非本地之人,二无家族亲旧,在大魏是实际意义上的孤臣。而且由于他对刘氏和蜀国的敌对立场,也完全不需担忧李严的立场问题。
至于说李严曾经从蜀国叛至大魏,按照曹睿的理论,这都是乱世才会出现的事情。在一个稳定的大魏之中,没有这些人首鼠两端的任何空间。他们只会是忠臣,他们必须是忠臣。
而且李严的官署就设在成都,有姜维在成都任刺史,曹睿可以不必担心任何意外。
“李卿平身吧。”曹睿伸出右手向上虚扶一下,开口问道:“朕对李卿无比信任,故而以你来任此职。你为大魏民部尚书,天下牧民之事你都知晓。你做了这个西蜀行台尚书令又将如何行政?”
李严毫不犹豫的答道:“禀陛下,臣已有了方略。”
“其一,西蜀与吴地不同。吴地广阔而多江河且无坚城,大魏以水军纵横可以不必烦忧。蜀地不同,多山少水关隘甚丰,臣就任后当令益州、巴州二州拆毁诸多关隘,整修栈道,使蜀地与关中、陇右之间畅通无阻,不复昔日阻隔!”
曹睿带着赞许点了点头:“是该这样,皆是大魏之地,本该畅行无阻,关隘阻隔又有何用?护关中之散关、护汉中之阳平关、护梓潼之葭萌关当留,有此三关足矣。余下在乱时及大魏与蜀国相争之时设立的武兴关、阳安关、白水关、剑阁、白帝城诸关皆应一体裁撤。”
“李卿这个意见说的好。”
“是徐枢密拆剑阁在前,臣不过拾人牙慧。”李严此时也显得几分谦逊:“其二,臣将在西蜀兴修水利、整修道路,开垦田地,为驻军设屯田,待来日形势稳定之后,再涉及税赋一事。”
“蜀地多年穷兵黩武,耗费民力甚巨。当下对于蜀地来说,去除战事已是好事。减赋应稍待蜀地整顿之后再论,其间或许三年,或许五年,臣认为不当急迫。”
曹睿点头:“恢复民生,你在蜀地多年,就按你的想法做吧。只是若做不好,朕可还是要治你罪的。”
“臣明白。”李严继续开口:“第三件事,臣以为当于西蜀多设铜官!益州和宁州两州多铜矿,臣以为当将此二州之铜官纳入管辖,请将作监派匠人来蜀地指导,再增设一将作大匠。并请朝廷在巴州之江州城设一铸钱所,由朝廷派人监察督造。”
“臣已言毕。”
曹睿微微颔首:“这也是朕想要嘱咐你的事情,你做的不错,将此事也一并想到了。你还是心细的,益州、宁州有铜,巴州无铜但沿江,可以与大魏其他州郡水运沟通,设在江州城颇为妥当。”
“诸卿,朝廷治理天下,着手之处无非官吏、军队、钱粮三处。得了蜀地之后,大魏上下铜钱恢复的速度会更加快了。”
徐庶此时拱手插话:“陛下,既然西蜀行台已设,是不是该如灭吴时故事一般,在此三州各自设下将军统领军队,以镇压不臣?”
曹睿想了几瞬:“枢密可有人选?朕以为不宜将大将留在蜀地,可稍微提拔一二。”
徐庶拱手道:“回禀陛下,臣已有三个人选。”
“将军蒲忠久随毌丘仲恭于交州,此番又随毌丘仲恭在南中屡屡胜战,臣建议以蒲忠为护宁州将军。”
“除了蒲忠,可令将军典满、将军李基二人在益州、巴州为任。”
曹睿颔首:“就这么办吧,三个人选都是妥当的。”
“伯约,”曹睿看向姜维:“你回成都令人告知刘禅,明日午时朕在成都北门之处等着他开城向朕投降!”(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