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六,甲辰日。
春雨如酥,雷声隐隐。
程心瞻花了十四天的时间,在天梯顶上起了一个法坛。
这是一座「五雷坛」,确切来说,是「龙雷坛」中的「应物通真坛」,与他在不久前施展的「天罡去伪坛」刚好相反。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座雷坛,是专门用来点醒各类有龙形的假龙,赋予其龙灵、龙性、龙威。
还是一座简单的三层圆形法坛,坛上铺以青布。最上层以「太上天都箓」遵奉邓元帅,两根雷击木雕刻成五雷号令,放置在法箓两边。第二层上就放着藤索,环铺一圈,首尾相连。最下面一层远比上两层大,上面刻着东方七宿星图,是程心瞻步罡踏斗的位置。
道士屈指一弹,弹出一滴罡露,随即化作一场甘霖雨,覆盖范围刚好只有法坛大,同时,道士口中念念有词,
“天地自然,秽炁分散。
洞中玄虚,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使我自然。
……
凶秽消散,道炁常存。”
念完「净坛神咒」,喝散妖邪,时间刚好来到辰时,程心瞻点上三柱法香,念诵宝诰,
“至心皈命礼。神霄玉府,歘火仙都。由元始祖劫以分真,以一炁应元而保运。冀羽化工之造,扶持道法之兴。受炼南宫,严异形而自若;发声仲春,生万物以熙然。仁本中存,威灵莫测。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雷主中天,歘火律令,炎帝真君,太乙雷霆普化天尊。”
请神临坛,道士掐诀一拜,表明心意,只听他道,
“焚香昭告,奏启欻火律令邓天君。今有草木之精,山中青藤,经千年生长、百年培育,终成龙形,殊为不易。此藤又历天雷劈身、地火煅形、人魔灭灵,满天、地、人三劫,于人劫功亏一篑。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雷霆有造化之机,今天地之间魔氛鼓噪,阴盛阳衰,正值用人之际。故兹有雷府弟子程心瞻于此设坛,合天时,应物性,通神真,请以龙雷,为此藤启灵敕封,征为除魔将军,扫荡魔氛,还宇正清,请雷部威神,降敕龙之力,显天威之正!”
表神诉愿,天空中忽然炸响雷霆,似做回应,春雨骤然大起来,如注如瀑。
道士自身率先散发出浓重的龙威,在天梯顶上弥散开来。于是,云、雷、雨尽皆汇聚而来,仿佛是在朝拜。他祭出法剑「高真」,右手执剑,剑指天穹,左手掐雷局,随即开始步罡,步「东宿化生罡」,依次踏走角、亢、氐、房、心、尾、箕,同时口念召雷咒,
“新春启运,震雷发声。
九天雷祖,赐我玄威。
邓帅亲临,号令无违。
非为私逞,召此龙雷。”
程心瞻才念完第一段,天上即有雷霆打落,打到他手中法剑上,巨大的力道随之而来。道士紧握法剑,挥剑下落,剑指法坛上的青藤。
“轰!”
只听得一声巨响,银色的雷霆像是一条白龙,落到法坛上,与藤蔓纠缠在一起,发出“滋滋”声响,藤条剧烈的颤抖。
“万物有灵,最灵为龙。
为雷昌盛,为木欣荣。
借假求真,造化无穷。
龙雷为引,龙木灵通!”
念至第二段,青藤从法坛上自行悬起,在沐浴在雷霆之下,身躯在不断增长变大,同时生须、生牙、生鬃、翻鳞、分趾,种种细节,一一显现。而且不仅仅是外在表象,在龙雷的滋养下,木龙体内的木窍、木珠、木胎,都在重新焕发生机,从里到外的苏醒,彻头彻尾的改变。
一股四境威势弥散开来。
程心瞻罡步愈快,脚下星图变换,东方七宿共同组成一条星光青龙。他手中法剑舞的密不透风,召来的雷霆如暴雨一样浇灌到法坛上。银色的电光把他的面庞照的如霜如玉,如仙如神,他口中的咒语依旧不停,似雷声一般轰鸣,似雨点一般急促,
“雷为父,龙为母。
春为媒,生藤子。
邓帅邓帅,为之启灵!
孟章孟章,为之赋形!
东王东王,听我号令:
速领群仙,前来相迎!”
“昂——”
震耳欲聋的雷声咒语中,响起了一道龙吟。
青藤此刻已经完全呈现出青龙之姿,从头到尾,长有一百二十丈,摇头摆尾,飞离了法坛。木龙在风雨中遨游,围绕着天地顶打转,发出一阵阵悠长激昂的龙吟,仿佛是在庆祝新生。
不过,在这时,木龙已有灵性,但眼睛还是未曾睁开,仿佛只是用木头雕了一对假眼。木龙看不着这一片鲜活天地,兴许是心中烦闷,连龙吟声中也带上了一丝急迫。
程心瞻能感觉得到龙吟声中蕴含的急迫,他笑了笑,说道,
“莫急,莫急,这就来。”
在历经净坛、请神、表意、引雷、塑形、启灵等六个步骤后,这次坛法来到第七个步骤,也就是最后一个步骤:敕封。
程心瞻剑指木龙,喝问,
“雨中长虫,是木是龙?”
于是,便听那风雨中的巨物青影昂首高呼,
“为龙!为龙!”
程心瞻点点头,又问,
“而今化龙,可服差遣?”
那龙答,
“愿遵差遣!”
道士再问,
“今后做事,行恶行善?”
“行善!行善!”
程心瞻展露笑容,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善数几何?”
不过,这最后一个问题显然难到了木龙,木龙支支吾吾,不知该回答多少合适。发愿少了,兴许难以晋龙,发愿多了,日后完成不了,还是要堕境失真。
“善数几何?!”
程心瞻继续发问,语气更激烈了一些。
木龙慌神,龙吟震震,但就是不知该如何回答。
“轰隆!”
又是一声雷霆炸响,木龙受激,灵光一现,便答,
“愿遵差遣!”
面对木龙这取巧的答非所问,程心瞻笑了笑,还算满意,随即也不再难为木龙,便主动道,
“善功八百,可能行之?”
“能行!能行!”
木龙高兴答。
程心瞻点点头,然后再度朝法坛邓帅神像一拜,口道,
“奏启欻火律令邓天君。今有藤木假形得道,一心向善,许善功八百,为赏其心、彰其志,应理拔擢,赐其真形。雷府弟子,道士心瞻,愿为此灵作保,画睛点龙,征为「御雷缚魔青缨将军」,斩妖除魔,保境安民!”
道士话说完,木龙早已游到他身前,俯首等候。
程心瞻划破手指,鲜血混着雷浆冒出,赤银交织,他抬手在木龙眼珠位置点了两点。
血光、雷光、青光,交替闪烁后,于是便看到了藤龙的目光。
藤龙之目,银眼青睛,瞳中有雷霆幻灭,云雨滋生。
“参见恩师,请恩师赐名。”
藤龙垂目行礼。
程心瞻展颜一笑,
“点你为龙,是时缘际遇,刚好我当年之所以学雷法也是恩承一位时姓祖师的点播,我便许你时姓,赐名雨君,亦是期盼你能成为时雨之使君,多行善事。”
藤龙抬起头来,龙目炯炯有神,高声道,
“谢恩师!”
————
庾阳西江上游,湖鼎山,黑龙寺。
昔日的禅宗宝刹如今已经化为魔龙巢穴,庾阳西境主人,南派的越王黎东淼凌空站立,面对南方,望向云梯山,眯眼看着那条在风雨雷霆中遨游咆哮的木龙,面沉如水,眼神晦暗。
庾阳不算大,一下子多出来三位四境,便显得拥挤了,叫人不适。
————
伶仃洋彼岸,九龙岛。
胡家兄弟凌空站立,看着那条在风雨雷霆中遨游咆哮的青龙,眼中都散发着神异的光芒,其中一个道,
“竟不想他还能点化灵龙?”
另一个点头,
“确实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
“跟着这样的人物,岂不是便宜了沐龙杖那小子?”
“不假。”
————
南海近海,与东海相交处,澎湖岛。
以元婴灵体之态现身的恶鬼子远远看着这一幕,脸色难看的厉害,半晌之后憋出来一句,
“看你能耐到几时!”
————
又三日。
程心瞻乘狮离开云梯山,横跨伶仃洋,径直来到了海湾彼岸的银瓶山。
银瓶山处于庾阳东部五山防线的正中间,是庾阳道门抵御南海妖魔的枢机和中坚力量。庾阳道门领袖,罗浮山掌教,邹师正就在此镇守。
这和衡山剑派教主邓青阳类似,魔潮汹涌,如果掌教不外镇阻拦,那南派就要打到家门口了。这对于一座传世悠久的宗门的声望名誉将是巨大的打击,而如果到了这一步还是难以击退魔教,那再下一步就是全力开启护山大阵,隔绝出入,封山自保了。就类似于如今苗疆和陇西的一些正道大派。
而一旦这样做,就意味着向世人宣布,正魔之争我先不管了,我只管道统传承。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很多隐世派在立教之初就定下了这样的规矩,不管天下局势,只管问道求仙。
只是一旦这样做,也就意味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下宗别派、治下平民以及山外各处的山湖矿田都管不了了。如此一来,等大战过后,正道重新夺回失地,那这些夺回来的东西也就和封山隐世之宗没关系了,只会划分给除魔有功的宗派。
在过往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隐世宗派就此一蹶不振,销声匿迹。就比如曾经的北道大宗,终南山楼观台,便是屡败屡隐,屡隐屡败,已成习惯。如今守着祖宗遗泽苟延残喘,听说在这一次魔潮中也没坚持太久,又封山了。
也有不少小宗派在除魔之战中屡立功勋,战后论赏分得不少好处,就此乘风而起的。比如西昆仑教就是在上一次魔潮中崛起的,成为雄镇西南的大派。只不过可惜,这次魔潮才开始,这座大派就在血神子手中覆灭了。
当然,还有一些有骨气的大宗,浴血杀敌,不隐不封,连祖师堂都被打成废墟,但最后又重续法统的。比如说衡山剑派就有这样的经历。如今来看,白云山安期观和伏霞湖红木岭教也有几分这样的意思了。
显然,罗浮山掌教能做出出山外镇的举动,而非藏山封山,就说明了罗浮山上下也都是硬骨头。有时候,光是这样一个信号,就足矣鼓动士气,左右战场了。
程心瞻来到银瓶山前。
他才来庾阳,便打败恶鬼子,收服云梯山,如今名震岭南,没有不认识他的。甫一现身,便被领进了银瓶山,在一座雅亭中等候,自有人通报邹师正来接待。
“先生来了!”
不一会,邹师正便来了,这位老道长喜气洋洋,春风满面,最近他的压力可不是小了一点点。不说西岸,就是东岸的九龙岛也消停了不少。他知道,这一切都要得益于眼前这位年轻的道士。
“邹教主,有礼了。”
程心瞻笑着见礼。
“莫客气,莫客气,走,先生,去我的庐舍,尝一尝岭南的鲜酿。”
邹师正一把握住程心瞻的手腕,要亲自引着他往山里走。
程心瞻见状却道,
“邹教主,多谢您美意,不过我此次匆匆而来,不为品酒,实在是有事相求。”
“哦?”
邹师正定下脚步,便问,
“是有何要事?”
程心瞻从身上拿出一封信,递给了邹师正,并说,
“谈不上要事,不过是一桩个人私事,不知罗浮山能否行个方便。”
邹师正接过信,只见正面上写着「师正道长亲启」六个小字。他翻过来,背面封口处写着「和合谨缄」。
一位真人来信,老道长立即肃容以待,当着程心瞻的面小心拆开信封,仔细读了起来。他读的很慢,很仔细,但读完之后却是有种戛然而止的感觉,他疑惑道,
“就这?”
程心瞻不懂他意思,便回,
“便是如此,不知可有难处?”
邹师正哑然失笑,
“这能有什么难处,先生说一声就是,何劳真人来信,倒是把老道吓了一跳。”
程心瞻闻言也松了一口气,笑道,
“那就好,实在叨扰了。”
邹师正闻言连摆手,
“不碍事,不碍事。先生是就要去吗?”
程心瞻点点头,
“是,未结婴孩,终究是力有不逮,确实有几分急切。”
邹师正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来一块青色的莲形玉佩递给程心瞻,说,
“先生凭此信物,可自由进出罗浮山与莲花洞天。”
程心瞻两手接过,连声道谢。
几句寒暄后,程心瞻主动告辞。
邹师正亲自把程心瞻送出山外,目送着他往罗浮山方向去,然后喃喃自语,
“他管这叫力有不逮?”
————
与此同时,南海,澎湖岛,止波洞。
洞府中,元婴灵体状态的恶鬼子一屁股坐在地上,身前摆放着一座巨大的火炉,他正往里投着灵材。火炉中,隐隐约约可见一个人形正在缓缓成型。
便在这时,一道绿袍人影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人影看了一会,见恶鬼子半天未曾察觉,便主动说,
“别炼了,我送你一道新灵体。”
“啊!”
恶鬼子被吓了一大跳,猛地跳起,飞爪已经握在了手中。
不过,待看清了来人,他又赶紧收了法宝,毕恭毕敬行礼,
“参见大圣。”
绿袍点点头,
“我送你一具新灵体,你替我做一件事,也是替你自己报仇。”(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