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姨婆拿起一块桂花糕,走到墙根下,轻轻放在墙头。
阿二立刻凑过来,低头吃了起来,尾巴轻轻摇摆着,还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姨婆,像是在道谢。
苏木走过去,蹲在墙下,好奇地看着阿二吃桂花糕。
阿二警惕地抬起头,看了看苏木,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吃。
“它不怕人,就是有点馋,”姨婆说,“你喂它几次,它就跟你熟了。我们家锦儿上次来,喂了它两次小鱼干,它就天天蹲在门口等锦儿。”
苏木点点头,从屋里拿出一块小鱼干,是早上从菜市场买的,本来想晚上做小鱼干蒸蛋。
他走到墙根下,轻轻将小鱼干放在墙头。
阿二闻到香味,立刻放下桂花糕,叼起小鱼干,几口就吃完了,然后又“喵喵”叫着,看着苏木,像是在讨要更多。
接下来的几天,苏木每天都会给阿二喂小鱼干。
一开始,阿二还只是蹲在墙头,吃完就走。
后来,它渐渐熟络起来,不再只蹲在墙头,而是会跳进院子里,跟在苏木身后。
苏木在海棠树下看书时,它就会跳上石凳,趴在旁边,偶尔用脑袋蹭蹭苏木的胳膊。
苏木在厨房帮忙择菜时,它就会蹲在门口,看着苏木忙碌,时不时“喵喵”叫两声,像是在催促。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
苏木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看书,手里拿着一本姨婆珍藏的旧版《红楼梦》。
阿二跳上藤椅,在他身边蹭了蹭,然后蜷缩起身子,趴在苏木看书的椅子旁。
阳光透过海棠花的缝隙,洒在阿二身上,给它的橘色毛发镀上一层金边。
阿二眯起眼睛,很快就打起了盹,发出轻微的呼噜声,小爪子还时不时动一下,像是在做什么美梦。
徐佳莹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看着这一幕,拿起素描本,轻轻勾勒着。
她先画下藤椅的轮廓,再细致地描绘出苏木专注看书的模样。
他微微低头,眉头轻蹙,手指夹着书页,阳光落在他的侧脸,显得格外温柔。
然后,她又画下趴在椅子旁的阿二,圆滚滚的身子,翘起的尾巴尖,还有那副慵懒的模样。
她还在画面角落添上了几片落下的海棠花瓣,让整个素描更显生动。
“画好了吗?让我看看。”苏木放下书,凑过来看徐佳莹的素描本。“还没画完,”
徐佳莹笑着说,“等画完了,咱们可以把它和你在艺圃拍的照片放在一起,做个苏州之旅的纪念册。”
苏木点点头,轻轻摸了摸阿二的头。
阿二抬起头,蹭了蹭他的手,又低下头继续打盹,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傍晚时分,姨婆从外面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买的新鲜蔬菜。
看到趴在藤椅旁的阿二,姨婆笑着说:“你看,阿二这是把咱们家当成自己家了。以前它只敢在墙头待着,现在都敢在院子里睡觉了。”
苏木合上书,轻轻抱起阿二。
阿二温顺地靠在他怀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晚上给它做小鱼干蒸蛋吧,”徐佳莹说,“看它这么可爱,多给它留点。”
徐佳莹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挂着笑意。
她想起在艺圃的细雨中,苏木专注拍照的身影,想起在裁缝铺,王师傅专业的建议。
想起阿二从警惕到熟络,如今趴在苏木身边打盹。
这些细碎的瞬间,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这段苏州之旅,成为她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她忽然觉得,阿二已经不再是偶尔来讨食的邻居家的猫,而是成为了院子里一个慵懒的成员,为这个充满回忆的小院,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馨。
夜色渐浓,月光洒在院子里,海棠树的影子落在地面上,晃动着细碎的光影。
阿二的呼噜声、远处传来的评弹声、偶尔响起的“喵喵”声,还有厨房里传来的炒菜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温馨的江南夜话图。
徐佳莹靠在苏木肩上,看着趴在一旁打盹的阿二,轻声说:“真希望时间能慢一点,留住这些美好的瞬间。”
苏木的掌心覆在徐佳莹手背上,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指节,伴着阿二均匀的呼噜声,轻声回应:“等回乌镇,咱们把苏州的回忆整理成相册,把艺圃的雨景、阿二的模样、还有你画的素描都放进去,以后每年翻一次,就像重走一遍这段路。”
徐佳莹点点头,靠在他肩头,鼻尖萦绕着院子里桂花的淡香,渐渐坠入梦乡。
次日清晨,徐佳莹是被院外传来的竹杖敲击青石板的声响唤醒的。
她揉着眼睛走出房门,见姨婆正站在院门口,与一位身着素色对襟衫的老人说话。
老人头发雪白,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握着一根紫竹杖,杖头雕着简单的云纹,周身透着一股沉静的气质。
“这是你陆伯伯,”姨婆见她出来,笑着招手,“你外婆在世时,我们三个常一起在巷口喝茶,他可是咱们苏州有名的香道师傅。”
陆伯伯转过身,目光落在徐佳莹身上,温和地笑了笑:“早就听张阿婆说,外甥女回来了,今日特意带了些香材,来给你们演示古法熏香。”
说着,他提起脚边的藤箱,里面铺着深蓝色绒布,整齐摆放着各式香具。
铜制的香篆、竹制的香勺、还有一个雕刻着缠枝莲纹的宣德炉。
三人走进院子,阿二不知何时醒了,蹲在海棠树上,好奇地盯着藤箱。
陆伯伯在石桌旁坐下,打开藤箱,动作缓慢地取出香具。
“熏香讲究‘静、净、敬’,”他一边说,一边用细布擦拭宣德炉,“先净手,再净器,心要静,才能品出香的真味。”
徐佳莹和苏木学着他的样子,用院里的井水净手,坐在石凳上,屏息凝神地看着。
陆伯伯拿起一块沉香,放在鼻尖轻嗅,然后递给苏木:“你试试,这是海南沉香,香气清润,带着一丝甜意。”
苏木接过沉香,凑近鼻尖,果然闻到一股淡雅的香气,不像市面上的香薰那般浓烈,而是丝丝缕缕,缓缓渗入鼻腔。
陆伯伯又拿出一块檀香,“这是老山檀香,香气醇厚,更适合冬日熏烤。”
徐佳莹接过,指尖触到檀香的纹理,细腻温润,香气中带着木质的厚重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