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撼动英伦

    只是柯文思发觉,剪辑出来的纪录片审核得很慢。

    他原打算在圣诞前播放,而现在再怎么安排,也要等到下一年。

    他自嘲道:“你的能在日本发表,难道纪录片不能在英国发表?到底谁是法西斯了?这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余切对这些倒看得很开:“永远不能说永远。”

    BBC,也就是所谓的英国广播电视台,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成立后不久便成了个间谍窝,美苏阵营都在此安插间谍,大名鼎鼎的“剑桥五杰”之一的伯吉斯,就在电视台担任过播音员。

    英国自己也把电视台打造为间谍组织,二战期间,为了方便管控舆论,BBC内部专门成立个组织和国防部对接,以专门丑化敌方,引导舆论。

    《里斯本丸号》在日本的出版却极为顺利。因为日本的审核制度,是先发表后审核。并且没有人举报,就没有审核。

    角川春树硬着头皮先出版了,而且一口气就印刷了五十万册。就算日本政府反应过来,决定给余切关禁闭,这本也能卖上好一阵子!

    当初《恶魔的饱食》就钻了这个空子!怪不得角川春树敢承诺能出版。

    “其实日本以前也不许写坏话!在盟军登录日本后,勒令日本出版业不得有任何本地的审查组织,美国人盯着报刊的编辑部,手把手教导如何报道新闻……”

    “角川,你胆子这么大,你有美国国籍吗?”

    “我没有,但我有美国绿卡。我在美国是美国人,在日本是日本人。”

    “在中国呢?”

    “余桑,我是你的人。”

    “角川,你应首先感谢五星天皇的良苦用心,否则你是翻不了身的。”

    五星天皇?

    角川春树脑子很快,立刻就知道说的是盟军当时的驻日总指挥麦克阿瑟。

    “是的!阿里嘎多,麦克阿瑟先生!”

    英国伦敦街头正在为圣诞做准备。

    每年,牛津街都以其规模宏大的圣诞点灯吸引大量游客,活动不仅有灯光秀,还有慈善活动。传言英国王室的戴安娜王妃会来牛津街和市民见面。

    BBC导演柯文思相当期待这件事情。“在我们英国,戴安娜王妃的人气很高。她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王妃,经历过许多坎坷,却有惊人的美丽和善良!”

    余切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她?因为她是王妃吗?”

    “不!因为她是trad wife(传统妻子)。她会做饭、打扫卫生,亲切的对待你每一位朋友,抚育好孩子。”

    柯文思强调道:“而且她不物质!王室送给她的财物,她一分钱都没要。”

    才八十年代,英国人已经开始怀念起“传统妻子”了?

    这版本比内地早了四十年啊!

    余切笑了:“戴安娜王妃漂亮吗?”

    “那不是漂不漂亮的事情,她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可惜她已经嫁人了,你没机会了。”

    “是这样的……可是,报纸上说她并不幸福。”

    “她到底怎么不幸福了?”

    “因为查尔斯王子出轨成性,又是个伪君子,根本不爱戴安娜!”柯文思透露出“内幕”。

    随行的人都当没听到,只有余切问他:“你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一点。”

    柯文思左右张望,要求各位不许把“内幕”泄露出去。得到保证后,他才神秘兮兮的小声道:“我听说,电视台内部有人长期窃听戴安娜的电话,发现她和查尔斯已经分居,几乎没有感情可言。查尔斯也不在乎她这个妻子,大摇大摆的和人幽会。”

    这时,有人惊讶道:“他们的感情破裂到这种程度了?”

    “我都是听说啊!我还听说,戴安娜王妃有很严重的抑郁症,她撞墙、放血、吃大把的药……她什么事情都做了。”

    众人都大吃一惊。

    英国人这边主要是觉得:受人爱戴的王室夫妻竟然貌合神离,他们大为震撼。

    中方这边呢,感到“监听王室”太逆天了,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余切一句话终结了争论:“敢监听王室,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媒体了,必须要出重拳!我认为应当调动英国皇家卫队,空降到电视台迅速出击!”

    众人闻言一愣,纷纷大笑起来。

    眼下,余切正在为筹办英国获救战俘和大陆渔民的见面努力。

    有一个在伦敦卖半预制中餐的华裔老板,捐了五万美金到余切的基金会上,加上他本来放在那的五万美元,“余切基金会”已经有了十万美金,可以拨出一部分来,宣传出几个典型案例。

    想不到基金会成立后,第一笔钱竟然用到了这里!

    如今《里斯本丸号》反响不错,柯文思还有部跟拍的纪录片正在电视台内部审查,一旦通过后,可以找英国慈善机构要一些钱来,投到舟山地区的渔民村,算是英国人报恩了。

    英国政府虽然逆天,民众还是保持对二战老兵尊重的。“里斯本丸号”上关押的英国战俘,大多出自英国皇家军团,他们本身就有一个老兵慈善基金会。二战后的英国老兵也很有活儿,纷纷搞起了“老兵汉堡”、“老兵运输”……英国人吃这一套。

    原时空里,这个老兵慈善基金会资金匮乏的时候,老兵们纷纷出山,几天时间就募集到三千万英镑。可见二战活下来的英国老兵还是很有钱的。

    转眼就到了圣诞节。

    牛津街头上千个金白色大灯被点亮,夜里显得璀璨夺目。傍晚八点整,王室夫妇出现在街头,开的车是敞篷版的劳斯莱斯。余切等人的酒店,就在牛津街不远处,倚在窗户上可以看到斜对面的盛况。

    那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民众不断向车内投掷鲜花,围在车边试图伸手碰到王妃和王子。查尔斯王子对这些欢呼声不甚在意,但是戴安娜总是努力伸出手,回应那些呼唤。

    戴安娜果然是个大美女,鼻梁高挺、眉弓隆起,眼窝也很深!还是个方脸,很像个男的!可是她一笑起来,顿时就散发出一种母性,加之身材高挑,体态端庄……这是个典型的英国硬朗式的美人。

    可惜了,英年早逝。戴安娜几年后应当会死于车祸。

    余切上辈子在电视新闻上看过戴安娜的儿子威廉,此人虽然是个大秃头,年轻时还是帅的,依稀看得出戴安娜的样貌。

    威廉成年后,就想方设法的调查她母亲戴安娜的死因:他相信阴谋论,母亲戴安娜并不是死于意外因素,而是有人为的参与。

    余切叹道:“你说为什么这些人要开敞篷车?如果有人在这架一把枪,开上一枪,岂不是让车上的人脑洞大开?”

    接着,余切模仿起漂亮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美式笑容:他咧开嘴,露出自己的大白牙,慷慨激昂道“愿上帝保佑这个国家!捍卫它建国以来的理念……”

    柯文思不知道余切在玩什么地狱梗。他激动得颤抖了:“她可是戴安娜啊!她怎么会用铁皮,把自己和民众之间隔开?”

    不久,戴安娜等人又在街头发表了临时演讲。只见她换乘了一辆贵族马车,嘴皮上下翻飞,余切这边听不到她说什么,但是电视台有直播,余切把声音开到最大。

    只听到她先是感谢上帝,庆祝节日的到来。

    说了一长串客套话后,她又说:“我们从何出发?社会总把女性视作能从善如流的人,无论生活抛给她们什么难事,她们都能妥善处理!”

    “一周七天,24小时随时待命,无论孩子生病、丈夫失业、父母年老体弱需要照料——她们都能妥善处理!”

    “她们会做饭、打扫卫生、工作、照顾他人——她们都能妥善处理!”

    “她们可能会遭受各种不幸:产后抑郁、家庭暴力、养家糊口.但她们能妥善处理一切的!”

    “奇怪的是,女人和男人一样,都认为以上所述是事实?我认为妇女能顶半边天……”

    余切听到这绷不住了,问旁边的柯文思:“你现在还觉得她是传统妻子吗?”

    柯文思似乎是戴安娜的脑残粉:“你不要看她说什么,重要的是,她在做什么!戴安娜是一个善良的王妃,虽然她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她仍然像一个少女一样纯真。”

    余切听罢,觉得戴安娜真是人气高得离谱。

    怪不得电视台要长期监听她,这个王妃没啥背景,又有话题度,简直最适合记者拿来写报纸欺负她。

    戴安娜的演讲很短暂,大概十多分钟后,她和查尔斯离开牛津街,又去了其他地方。余切跳台换节目,才发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也在做演讲。

    这是女王每年圣诞必有一次的全国性演讲。

    柯文思告诉余切:“自从二战以来,伊丽莎白女王一直这么做,她深深的鼓舞到了许多人。我们也习惯了她的存在。”

    余切纳闷了:你们这些人都这么爱戴英国王室吗?

    你既然喜欢伊丽莎白,为啥先看戴安娜这个王妃演讲,而不是看伊丽莎白呢?

    柯文思笑道:“余教授,您毕竟不是英国人!戴安娜是三百年以来,第一个以平民身份嫁入英国王室的人,她出身高贵,学识渊博,却历经许多坎坷,她十六岁就遇见了查尔斯王子,他们俩之间的岁数差了足足十二岁……”

    “当时查尔斯郁郁寡欢,身边没有人敢去接近她。戴安娜不知道他的身份,径直走过去道‘你看起来有些不开心’?”

    “那一刻,查尔斯王子方寸大乱,我作为英国的男人,也方寸大乱!她是白雪公主一样的女人,是英国人的好妻子、母亲和女儿,她是我们的瑰宝!”

    怪不得偶像文化最早在英国产生。

    英国佬性压抑太严重了,太容易被媒体洗脑,当年他们相信洗头佬会收手,写了许多倾慕这位法西斯领袖的评论,声称洗头佬是个傻白甜大帅哥……后来证明大错特错。

    到了现在,又相信戴安娜王妃天真无邪。

    怎么可能呢?

    根据后世的解密:有许多证据表明,戴安娜固然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她还是一个性格不稳定,极其叛逆的人。

    她拒绝王室的任何规训,私下多次和不同族裔、不同阶层的人来往,她运动天赋很高,却在学习上一塌糊涂……唯独对爱情情有独钟,喜爱摇滚乐。

    是的,戴安娜就是王室版的精神小妹。

    查尔斯当然出轨了,戴安娜也不逊色,她一生中至少有过七位以上的情人。

    每当有谁表现出英雄一样的气概来,戴安娜就会倾慕于他,这当然让查尔斯气得不行!大英王室数百年的威名,难不成被你一个平民王妃破坏了?

    一想到这,余切便暗自摇头。

    此时,《里斯本丸号》终于连载到最后一章,在大结局中,三位英国水兵一同揭发了日军的残忍行径,向国际社会说明了发生在舟山附近的惨剧!法西斯阵营破灭后,总共11国在日本东京组建了国际法庭,对日本众多战犯进行审判。

    要将战犯处以极刑!搜查证据成了难题!日本战犯拒不承认杀俘事件,负隅顽抗。

    水兵们带来了他们的口供,再次回忆起了42年的事件。然而这些水兵没有细心搜罗证据,当时只顾逃命,现在辩论起来嘴很笨,说不过日本人。

    日本战犯问:“你怎么证明你在里斯本丸号上?你怎么证明你没有说谎?”

    他们一个一个人都站了出来,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证明!最终,只能一起唱起了当时流行于军队的歌曲:《漫漫长路到蒂珀雷里》。

    在远东国际法庭中,总计11名法官,其中有六名出自英系国家。

    许多法官听到后潸然泪下。

    这是一首来自于爱尔兰的民谣。

    “漫漫长路到蒂伯雷里,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漫漫长路到蒂伯雷里,

    到我最亲爱的女孩身边去!

    漫漫长路到蒂伯雷里,

    但我的心早已到达……”

    1942年,英国水兵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在里斯本丸号船舱中,所有人一同大声唱了起来。歌声中他们梦到自己回到伦敦,回到英国乡村的老家,但是睁开眼只有冰冷刺骨的海水,日本人的子弹。

    如今他们在法庭上又唱了一次。(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文豪1983不错,请把《文豪1983》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文豪1983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