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消息引爆了英国舆论,如狂风一样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
一个是年轻有为的作家,一个是平民王妃,读者脑补出一系列大戏:王妃拜读了余切的作品,对余切倾慕已久,然而两人之间身份差别太大,一直没有真正接触过。
当新年来临,泰晤士河上到处漂浮着情人留下来的纸船,王妃终于忍耐不住思念,在那上面留下了自己的祝语。
一种柏拉图式的倾慕似乎发生了,而且有可能是单方面的。
根据爆料,王妃戴安娜之所以喜欢查尔斯,是因为她常常在查尔斯的眼中“看到忧郁”,觉得他学识渊博,擅长各种运动,这激发了戴安娜的母性……但是,这一切的方方面面都不如真正的文学家。
谁能不爱余切呢?
就算是在英国,也不会有人拒绝一位上千万美金的年轻富翁。尤其是他的金钱和权势并不出于传承,无需像查尔斯一样等待半个世纪才能继承。余切本人就是财富,他今后还会有更多财富。
当财富到了一个予取予求的数字时,这个人的魅力,就更多的由他本身的外貌、才能等决定。
一些人暗戳戳的想:查尔斯总是愁眉尖嘴,一脸苦相,性格也十分孤僻,要不是身为王子,他哪里会上剑桥?哪里会有姑娘喜欢他?
英国小报《世界新闻报》发布了一张查尔斯在剑桥读书时,和保镖的合影。
照片中的保镖只露出半边脸,却器宇轩昂,帅气逼人,而查尔斯活像个竹竿!
在这张只有两人的照片上,编辑似乎害怕读者不认识谁是王子,特地加上注释:右起第一位是查尔斯王子。
可恶的《世界新闻报》,还披露了女王伊丽莎白和菲利普亲王的照片——这两人年轻时一个漂亮,一个帅气,不知为何,查尔斯却没有遗传父母的高颜值。
白金汉宫,查尔斯气得大骂:
“混蛋!这都是狗屎一样的报道!”
“还有这狗屎一样的中国余,东方余……我管他是什么,他假惺惺的来调查英国水兵,不就是为了嘲笑我们?我看透了他!他怎么敢?挑衅我……”
查尔斯觉得呼吸都困难了。
让他尤其震怒的是,他的大儿子威廉竟然也在上面签了名。这些毒草一样的,污染了威廉幼小的心灵。
紧接着,查尔斯目光转向一件中国瓷器,立刻举了起来……管家一看吓得腿软,劝说查尔斯不要扔花瓶。
“为什么?”
“因为这件瓷器价值千金。”
“它由我来支配,由王室来支配!”
“但您还不是国王……”
查尔斯闻言一愣,顿时浑身上下的力气都消失了。
是啊!
王储毕竟是王储,小小报纸也能来欺负我。如果我做了国王,事情就不一样了……可是,他母亲现在还年轻,难不成诅咒她暴毙?
这也太孝了!
查尔斯只能放出消息:戴安娜的绯闻完全是胡说八道!完全是假新闻!
英国三大报刊,迅速刊登王室的辟谣声明。“戴安娜不知道余先生,她不爱。这种新闻,同时损害了王室和一个作家的名誉。”
余切也觉得这口锅莫名其妙,他没有曹操的爱好。立刻在《欧洲通讯》上发表声明:“我和王妃并没有任何接触,来英国之前,我甚至不知道她。”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此后的几天,余切每天都能在报上看到他和戴安娜的“恋情”有了新进展,王室过于决绝的声明反而给自己挖了坑!媒体已经挖掘出戴安娜在日本出访时的内幕新闻:
一张戴安娜翻阅《聂鲁达诗集》的照片。
这是一本中文译本,却在日本受到了欢迎。正如鲁迅成名后,原汁原味的《呐喊》、《彷徨》被介绍到日本一样,在今天的日本书迷中,同样有追捧余切本的潮流。
当时是87年初,恰逢余切拿到西语大奖,日本掀起了一股余切热。戴安娜在出访日本时,看到书店到处是余切的,特地买了一本来看,又带到了媒体面前看。
“咔擦!”
她留下了一张照片。
当时的作秀却成了今天的证据。
余切看后懵逼了,天知道这个戴安娜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是来英国开……搞慈善的,你们要做什么?”余切百口莫辩。“你们英国人发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居心,有什么目的?”
“作秀!”柯文思道。“她总是以王妃的身份,做老百姓喜欢做的事情。日本老百姓喜欢追捧余切,于是她也会这么做。”
“原来你知道戴安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余切无语了。“那你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她?”
“因为戴安娜愿意作秀。而查尔斯代表的英国王室,总是高高在上,维持他们的神秘感。”
“但这些媒体没有一句真话,你们就看着他们乱说?我没有给查尔斯戴绿帽,你知道我是冤枉的,我什么事情都没做。”
柯文思也无奈了。“在西方社会,媒体是第四权,王室也拿他们没办法。《世界新闻报》经常写铁娘子的桃色绯闻,她可是大英帝国的首相,她也没办法!”
“等等,你们英国人说铁娘子怎么了?”
“她喜欢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她现在有些老年痴呆,一旦看到内阁的大帅哥,她就会走不动道。”
“这好像不是假新闻。”余切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谨慎的评价道。
“是的,所以其他人也会这么想你。”
余切哑口无言。
事情在极短的时间愈演愈烈,余切在严肃的论战场合呼风唤雨,没想到在这种绯闻上,他却有力使不出。
一月中旬,余切在英国组织起了十多位里斯本丸号的老兵,赞助他们前往中国寻亲。
这些老兵中有一个特别有钱的,主动出钱把所有人的花销都包了,而且还捐助了十万美金给余切基金会。“因为你们拯救了我的命!”
余切当然大喜过望。
英国老兵搞什么老兵烧烤,老兵出租车,不如感谢一下自己的救命恩人。
舟山是个好地方,江浙也是好地方。
在这里投资绝不会亏待他们。
国内也很配合。反应一向迟缓国内,发觉了这件事情巨大的热度,已经在商讨向英国政府正式提出邀请函,发动一个定期的老兵探亲活动。
王濛、钱忠书等人都在推动此事,事情一直上报到中央。里斯本丸号事件,以后可以造成一张人道主义的牌,在有些时候,它的效用比乒乓球外交还要好用的多。
这件事情直到09年,大陆才后知后觉的这么做了,14年才有了第一个探亲的人,可惜那时的环境早已经大有不同。
结果余切乐极生悲,因为在欢送仪式上。有人询问余切和戴安娜的绯闻。
“我发誓,我什么事情都没干。”余切面色尴尬道。
英国战俘们哈哈大笑。“我知道这不可能,但如果是你,也可以有可能。你比那个不闻不问的查尔斯好,他不配做我们的国王。”
余切发觉他的绯闻就像小六子肚子里多出来的那一碗粉一样。
大多数人都相信小六子没干,小六子也确实没干,小六子也知道,人们知道他没干;但他们喜欢看乐子。
英国境内有《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两大小报。他们专门报道那些夸张的犯罪新闻和名人八卦。其中的《世界新闻报》曾一度是全世界销量最高的报刊——可以看出它受欢迎的程度。
销量证明了一切!在英国小报,有个著名的“第三版”定律。指的是在“第三版”当中,报刊会整版篇幅刊登不穿衣服的美女照片。
这些报纸上通篇是“谁和谁睡觉”的绯闻,主角则是那些统治全英的大人物。
民众在统计中认为“新闻的真实度不足10%”,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看乐子。他们也自知小报难登大雅之堂,在英国的地铁和火车上,中产阶级会在上班路上买一份体面的《金融时报》,再把《世界新闻报》、《太阳报》之类的小报夹在里面,一路“偷看”,火车或地铁到站了,小报也翻完了,就把它扔掉,然后,拿着《金融时报》昂首阔步走进办公室。
随访里斯本丸号的纪录片也不顺利。
当《里斯本丸号》书籍在日本出版发行,立刻受到追捧时,它的跟拍纪录片却被关了禁闭。
“——对不起,你的纪录片不能在电视台放映。”电视台的部门主任对柯文思道。
柯文思震怒了:“你知道吗?我怀疑日本的电视台都能放映这部纪录片,最起码他们要等到放映后再封禁……我们和小jap(对日本的蔑称)之间,到底谁是法西斯?”
“柯文思,别动怒。”这个秃头的部门主任心平气和道。
随后,他暗示这一纪录片的推迟放映,和大人物的阻拦有些关系。
BBC是国家电视台,它的纪录片部门虽然独立出来,自负盈亏,但仍然要受到电视台的管辖,而电视台又要受到政府的支配。
柯文思是个中国通,他找到了当时操作《跟我学》引入到中国央台的艾伦。艾伦是英国的一个三流作家,但他在驻华的英国文化委员会工作,也在BBC做过高层。
多年以前,艾伦曾拍板,用两千英镑的低廉价格(而且两千英镑是他想办法出的),把英国的教学片卖给央台。他同时和双方都有不错的关系。
艾伦的人脉就要厉害得多了,很快就探查到这和英国王室有关系。
柯文思很懵逼啊。
王室怎么会和使唤得动BBC呢?你不如说,是铁娘子因为在谈判中自觉受了屈辱,她现在又浑浑噩噩,只觉得非常的憎恨东方余。于是搅坏了余的好事。
艾伦告诉他:“王室当然使唤得动!曾经王室和我们电视台有过一段蜜月。69年,电视台用了一整年的时间跟拍王室,制作出一部纪录片《王室家族》,最终吸引了全英四分之三的人、全世界四千五百万人观看。”
柯文思知道这部纪录片,它播出后并没有使得王室被民众喜爱,当时正处于英国经济困难期间,纪录片中王室“普通但凡尔赛”的生活,并没有给民众带来什么鼓舞的力量。
相反,它引起了英国民众广泛的骂声和质疑。
尤其令英国人震惊的是“星期二会晤”,首相哈罗德·威尔逊每周二晚上都要到白金汉宫向女王汇报工作,表明王室仍然对政府存在长足影响。
事情虽然是真的,但也不能拍出来给人看啊!
女王伊丽莎白一生谨言慎行,立刻下令封杀这一纪录片。此后纪录片竟然真的从未播出过。
“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柯文思道。
“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王室,只要王室同意,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你仿佛说了一句废话?”
“不,王室内部是有裂隙的,世上只有你不敢想的事情,没有你绝不能做的事情。”
柯文思把艾伦的话转告给余切,余切立刻明白了,这个“裂隙”指的是戴安娜,或者是那些害怕事情变得更糟糕的人。
要做到这一步很容易,敢于做却很难。
余切就是那个敢于做的人。
他撺掇那群二战老兵在伦敦街头竖起招牌,呼唤起公众的关注,他们举起“皇家军团”的标语,坚定的走向白金汉宫,这群老兵越走人越多,因为附近的市民纷纷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来。
英国的《卫报》忍不住公开报道此事:“皇家军团的水手们,在为一件四十年前的事情讨回公道。”
一天后,《泰晤士日报》也派记者来采访老兵,他们说“二战时,国王乔治六世曾站出来鼓舞我们,让我们有信心和德国人作战……王室一直是英国的外在形象代表,我们今天也呼唤王室关注这件事情。”
余切自己也站到那群英国水兵的前列,在太阳底下晒了几个小时。他每天都会来,每天都站到最前面。
如果有记者询问他里面的事情,余切就洋洋洒洒的抛出证据,可以说上很久。
如果记者问:“你和戴安娜的绯闻是怎么一回事?你们有没有私底下幽会过?”
余切就闭口不言。
对此,他解释说“我害怕你们曲解我的意思。”
这让记者们相信两人或许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你说王妃怎会恋上东方作家?
这在西方世界并不稀奇。大体上,余切是一个有道德的东方骑士,人们肯定他的品德。卡斯特罗的名声比余切糟糕得多,佛伯乐针对卡斯特罗策划了数百次暗杀,这并不妨碍卡斯特罗在女性中极具吸引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