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凤元年,
当遥远西方的奥古斯都与世长辞,并因为自己临死前的心血来潮,从而“活出第二世”后,
就在秦汉在无人在意的情况下,出现了神奇的换家现象后,
被大新朝廷视为“首逆之地”、“黄巾贼老巢”的山东地区,又有人举起了火炬。
而究其原因,
只是为了一个人罢了。
“我怎么能不为自己的孩子报仇呢?”
“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我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
“我怎么能不疼爱他,为他拼尽全力呢!”
海曲县内,
被岁月染上更多痕迹的吕娇抚摸着孩子生前的衣物,泪水一滴一滴的落在上面,晕出一个又一个“印章”。
那就是她的血泪,
那就是她的仇恨!
“我那么努力的做好事,不就是为了替孩子祈福,让他能够平安长寿吗?”
“为什么连这样卑微的祈求,都有人要来破坏它,让我不能得到满足呢!”
今年春天,
海曲来了一位新县令。
他传承了田氏的血脉,是得到皇帝认可的宗亲之一。
对方仗着这样的身份,肆意的侵吞着县中的财产,甚至还拒绝接纳赈济从其他地方逃来的灾民。
身材圆润,肉体肥美的县令登上城墙,大声指责着围拢在外面的灾民:
“上天降下灾祸,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贱民死去的!”
“现在不乖乖的顺应天意,反而跑过来找我乞活,这更是罪该万死!”
这话让海曲城内外之人听了,都颇为震惊。
从小受到母亲影响的游缴吕育便找到县令,请求他改变自己的观点。
“上天降下灾祸,是因为统治天下的权贵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为什么要怪罪到无辜的百姓身上呢?”
“我记得仓库里还有足够的粮食,可以试着去挽救一些人的性命。”
县令拍着桌子责骂他,“你讲的是黄巾贼的理论!”
“上天怎么会因为天子而生气呢?”
“你见过父亲不维护自己的孩子,反倒去维护像野草一般下贱的乡民的事情吗?”
“我现在认为你私下跟太平道有所勾结,应该被捕入狱,接受惩治!”
吕育于是入住了大牢,在阴暗的房间里养起了老鼠。
外面的人听说了他的事,便义愤填膺道,“为百姓说话,指责肉食者的不端,就是太平道的人了?”
“我看这位县令已经跟附近的士族勾结起来想把我们卖个好价钱了!”
天下的黎民百姓如此之多,哪里会有无法看清世情,推测出幕后真相的聪明之士呢?
只是很多时候,
他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停止思考,不去揣摩太多东西,只忙于弯腰驼背,耕耘在农田之中。
但眼下,
肉食者已经不愿再施舍给他们一条活路了。
他们的土地被夺去,成为了某家庄园的一部分。
他们的身体被扣押,成为了某家庄园中,仰赖主人鼻息的奴隶。
天灾人祸?
那只会让普通人感到疼痛和无奈。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
灾祸是自己更进一步,向上攀登的助力。
低贱的土地,
低贱的劳力,
这些他们所需求的资粮,都会通过灾祸这特殊的“器皿”,盛递到他们的餐桌上,等待着贵人们伸出象牙做的筷子。
如此,
被逼到墙角的百姓,自然要挺起腰板,拿起自己手里的农具,不愿意再沉默下去。
锄头挥动起来,
却不再朝向播撒了种子的土地。
镰刀挥动起来,
却不再朝向结出饱满硕果的农物。
这是太平道至今没有被平定下去主要原因。
好在,
海曲县到底还残留着几分过去的安宁,从海上吹来的,包含着水汽的微风,也让那微渺的火焰没有爆裂的燃烧起来。
只是免不了围攻县衙,要求县令释放吕育,并且打开仓库,让他们确认其中储备如何罢了。
这让县令气得全身的肥肉都颤抖了起来。
释放吕育,
这是在挑衅他作为一方主官的权威!
而打开仓库,
更是可以要了他的性命!
仓库里面的粮食、兵器,
在县令刚刚担任的时候,就私下贩卖给了别人,将国家的资产揣到了自己的钱袋子里。
甚至这次禁止接受灾民,
也在于他提前跟郡中豪强进行了阴暗的交易。
他怎么可以把这些东西都暴露出来呢?
他怎么能受一群贱民的欺辱呢?
他是新朝的宗室,是皇帝的亲戚啊!
而且这里是齐国故地,
是他田氏统治了几百年的地方,
这群贱民怎么敢对着两百年前的主人,摆出这种咄咄逼人的姿态呢?
但最后,
县令还是顶不住压力,放出了吕育,来平息民愤。
至于仓库?
只能哀叹天公不作美,一把无名火烧起来,将内外之物,通通烧了个干净了。
而事情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县令本该暂时蜷缩起来,等待时间冲淡人们的记忆,让他可以修复自己光鲜亮丽的表相。
可他身体大大的,走路重重的,心眼却是小小的。
掂起那两百斤的肉晃荡一下,还会咕咚咕咚的漾起一滩黑水。
所以他拒绝把自己缩在阴暗的角落里。
“我要让吕氏付出代价!”
他又拍着桌子,放起了狠话。
没多久,
他邀请吕育一同宴饮,说是要缓和双方的关系,解开原有的矛盾。
结果在宴会之前,县令忽然伸手一指,意图杀害吕育。
吕育跟他们搏斗,受伤并不严重。
因为他遵循了长辈的教导,跟人开会一直有着穿戴贴身小皮甲的习惯。
县令见状,便更生气了。
他呼唤来了更多了的人,将满院子乱跑的吕育抓住,最后用刀割开了他的脖子。
鲜血落了一地,
县令还高兴的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吕氏终究斗不过我田氏!”
“但他母亲那边该怎么回复呢?”围观了这一切的幕僚忧虑的说。
县令很是无所谓,“一个老女人,能惹什么麻烦?”
“叫她来给自己儿子收尸吧!”
吕娇因此过来,见到了自己的孩子。
她很冷静的把儿子抬上了车,帮他整理好衣服和头发,擦干净了脸庞。
有熟悉的人跟过来,想要安慰她,但吕娇没有额外的悲伤。
她只是叹着气说,“我儿子的身体从小不好,所以我一直不放心让他独自出门玩耍。”
“每次他闹着要出去,我就会安排几个仆人,牵上两只黄犬,跟随在他身边。”
“他为了这个,跟我闹过好几次脾气。”
“等做了游缴,他就告诉我说,他已经长大了,不可以再托避在母亲的羽翼下,应该做个安抚乡里,履行职责的大丈夫。”
“所以他不再让我派人跟着,每次出去会直接叫上自己的朋友们……这倒也没出过事情。”
“但这次,”
“但这次!”
“他独自去赴宴,就把自己搞成了这副模样!”
“这就是不听母亲话的下场!”
“他都记得听别人的话,开会穿上护身的皮甲,怎么就不记得我的吩咐呢?”
吕娇说到这里,终于落下泪水来。
对方嘴巴张了又闭,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让这位中年丧子的女君得到宽慰。
于是,
这些曾经蒙受过吕娇恩泽,又很钦佩吕育为民发声之气节的人,只能默默的聚集在吕家,为吕育送别。
当吕娇按照葬仪,将儿子生前穿戴的衣物放入火中一一焚烧后,
她看着面前的火焰说:“我要为我的儿子报仇,让那头窃居上位的蠢猪来祭奠他的亡魂。”
她曾经是有些软弱的。
她在海曲为人带去仁义,先是为了给孩子祈福,后是为了给家族带来名望——
在这个日益混乱的世道下,
“名声”的确可以充当一种护身符,让那些还有些良知,还讲究些脸面的人,无法对着吕氏肆意的张开獠牙血口。
而吕育的成长,
吕氏在四周良好的声名,
让吕娇逐渐的怠惰起来。
她到底是个女子,
虽然也有好色的习惯,
但在开拓进取这件事上,终究有些不足。
她并没有做大事、立大业的雄心壮志。
她只想在海曲保住家业,保住血脉。
但吕娇没有想到,
她这样的软弱给了别人可趁之机。
她养的那些守卫护住了她的家产,但没有护住她的孩子。
“这是我的过错。”
吕娇喃喃的说着,“我应该去改正这个错误。”
旁边的人听了,没有太多迟疑,直接扒下自己的衣服,露出左手的臂膀,响应着吕娇的话:
“怎么可以让你一个人去做这种伸向仁义的事呢!”
“请带上我吧!”
“请带上我们吧!”
吕氏豢养的那些青壮守卫,还有聚集过来的人,都随之左袒,神色十分庄重。
吕娇没有拒绝他们。
她安葬了自己的孩子,随即便散尽家财,招募更多的壮士,带着人直接冲到了县衙之内,揪出来了那头蠢猪。
在孩子头七的时候,
迎接他回家的礼物便备好了。
吕娇在睡梦中见到了她的孩子。
母子二人抱在一起,哭的很悲伤。
但吕育透过不甚清晰的梦境告诉自己的母亲,“我在阴间过的还好,得到了长辈的照顾,也认识了新的朋友,希望您不要继续为我悲伤了。”
吕娇先是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她把梦里变回幼年时那娇小可爱形态的孩子抱起来,抚摸着他的脖子问道,“这里疼不疼?”
“有点疼的。”
刀子划动的时候,他就疼的说不出话了。
吕娇又摸摸孩子的胸口,“这里疼不疼?”
“也有点疼。”
被人追打的时候,有人用石头砸到了这里的骨头。
吕娇于是说,“那我不能放下心里的悲伤和愤怒。”
“我的孩子没有做错什么,就因为可鄙的肉食者疼成了这样。”
“天下境遇类似的人又有多少呢?”
“我这几天为了你的事,看了点太平道的经书,知道了一些他们倡导的东西。”
“所以……”
“还是让我继续为你祈福吧!”
母亲捏了捏孩子的脸说,“听说阳世积攒的功德,可以换取阴间的潇洒和富贵。”
“而鬼神严明端正,一定不会让我的苦心浪费。”
吕育也伸出小手,摸了摸母亲短短几日就迅速消瘦起来的脸。
他想要再说些什么,但阴司的法度并不允许。
于是他只能蹬着小腿,让母亲将自己放下,拉着母亲的手在梦境弥漫的雾气中走了一段。
“不要太辛苦了。”
“我会在冥土等着您的!”
“您送下来的东西我都收到了,我的功德也足够支撑我在蒿里安居。”
“那是阴间最繁华的地方,有不少早死的美男子……听说您一直向往的三闾大夫也在那里有座居所。”
“我努努力,将宅子安在他的附近,并提前联系一些美男子,为以后尽孝做准备。”
说完这些,
吕育摆摆手,跑出了梦境。
吕娇的梦也随之而醒。
她推门而出。
有人过来询问她,“吕女君,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呢?”
杀了县令,
这是破坏了朝廷的威严,
不是可以轻意平息下去的。
吕娇笑了起来,理所当然的说,“夺武库,造反吧!”
“然后我们就跑到海上去!”
太平道兴于山东之地,但眼下已经攻打到了其他地方,并在那边图谋发展。
朝廷派来的大军在山东拉扯,收复了不少地方。
这是那位县令能如此嚣张的原因。
也使得吕娇担忧山东大地上再举反旗,会引来已经有了应激症的朝廷大力镇压。
毕竟拿不下黄巾贼,
总得找其他人撒撒气,壮壮威风不是吗?
吕娇看着面前的上百人想:
这些人是追随自己的侠义之士,
她是个失去了儿子的母亲,
是个散了家产出去的女人,
哪怕大仇得报便立刻死去,心里也不会有额外的遗憾。
但这些人怎么可以受她牵连,因她而亡呢?
“先去海上立足,看能不能联络太平道……”
吕娇的生意,
除却经营祖传的田产,还有在城中售卖酒水,还有一部分,是同齐国那边进行商贸。
她因此在距海曲县不远的海岛上,建起了一小片驻地,用来囤放货物,并将之运送到周边的沿海郡县,换取钱财。
而在此之前,
鉴于一名商贾攀附权势,以保障自家生意安稳的必要性,吕娇还用大撒币的方式,跟东瀛齐国的某位宗亲搭上了关系。
两张口就是一个“吕”,
在齐国的吕氏,
跟在齐地的吕氏,
怎么可能在血缘上扯不起来联系呢?
吕娇有钱,善于同人往来,还不是一个真正的齐国人,在“认祖归宗”这件事上,自然更加容易。
“这样的话,不管是向前还是向后,都能有个出路。”
无法跟太平道合流一处,
或者造反事业已经进行了数年,拥有了足够基础的太平道,看不起他们这些后辈,从而有着不好的态度,
那他们还可以通过海岛,乘船跑到齐国那边躲避。
实在不行,南下吴国也是可以的。
去南洋占据一处岛屿也是可以的。
吕娇虽然没有走出过太远的地方,却因为生意的事,跟一些齐国的海商往来过几次,听他们说起过天地的广阔。
对附近海域大致的模样,根据海商的描述,她在心里也有所勾勒。
“我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总不能再让你们的母亲,失去自己的孩子。”
众人顺从她的意见,收拾东西随之去了海上。
而考虑到如今做了杀官造反的事,大家已然有了一体利害的关系。
便有人提议道,“我听说太平道的人喜欢头裹黄巾,用来显示自己的身份。”
“我们既未同其合流,却也在做类似的事情,要不要也在身上穿戴涂抹着东西,好彰显气势?”
“一旦交战,也可以通过特征,来辨别敌我。”
吕娇想了想回道,“那大家就把眉毛涂红吧。”
“海上水汽中,多点赤色,可以去一去湿气。”
于是,
众人便找来颜料,抹红了自己的眉毛。
朝廷听说了他们的事,也根据这样的特征,称呼这群逆民为“赤眉贼”。(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