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我去,这就是主流电影人?(4/4)

    国内的很多营销号吹捧A24‘颠覆好莱坞’、‘好莱坞新的“流量密码”’、‘独立电影的璀璨明珠’…

    其实…没那么复杂,它就是运气好,碰上了几部票房不错,口碑大爆的电影。

    类似《月光男孩》、《伯德小姐》…

    至于大胆还有眼光奇特之类的,那是成功后很多人对A24的标签…

    事实上,《月光男孩》的出品方不止A24,还有布拉德皮特的B计划电影公司。

    真要说眼光精准,梅根·埃里森可谓是非艺术不可!

    她的安纳布尔纳影业投资制作的《大师》《猎杀本拉登》《她》…都是好电影啊!

    当然,也都亏损了…

    但架不住人家有个富豪老爹啊!

    直接用钞能力拯救了公司…

    说回A24,沈言签了协议,顺便叮嘱一句:“最好快点,下个月制作,赶今年的十月上映!”

    Daniel Katz点头:“放心吧…”

    “你们也别想着进军中国市场,R级电影不可能进去…”

    聊了一会,沈言离开公司…

    然后跟杨蜜一起逛了下布法罗,尼亚加拉瀑布、动物园…

    7号,他就回国了。

    当天,参加了一场青年导演座谈会…

    好吧,其实就是五一档电影院线推介大会…

    按理来说,这个大会跟他没有关系,但谁让他是业内名声正旺的制片人呢!

    ……

    就截止4月7号,《电话》上映18天,累计票房3.68亿…

    嗯,已经超过了沈言的票房预测。

    主要清明三天拿了3500万的票房,票房成绩连续三天逆跌…

    说实话,言哥有点惊讶。

    《春娇与志明》豆瓣评分7.6分,比《电话》的7.3分高0.3…

    口碑不错,而且彭浩翔的口碑也还可以——《全职杀手》、《买凶拍人》两部电影让他成为新世纪后香港影坛新晋鬼才导演。

    角度新颖,问题尖锐,佳作不少。

    很多人看好他。

    沈言不太喜欢他,他的电影是有趣,但这种有趣对时效性要求很高。

    有趣是社会大文化的分泌物,而社会大文化永远在新陈代谢,一旦时间点过去,有趣就可能褪色为无聊…

    而且,他的电影小里小气,沉溺在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自大自恋中不可自拔,卖弄一些小聪明,毫无胸襟、目光短浅。

    不过,他记得《春娇与志明》原时空票房还可以啊,有六千多万呢!

    怎么连已经上映十几天的《电话》都打不过呢?

    好吧,别说他了,《诸神之怒》市场表现也挺垃圾的…

    1.5亿美元的大制作,上映8天了,内地票房仅有5500万!

    清明三天还被《电话》给逆转了…

    不过,即便《电话》已经3.65亿票房,沈言依然觉得不太可能破四亿——《泰坦尼克号》后天上映!

    哦,所谓的青年导演座谈会,就是一群青年导演在台上挥斥方遒。

    这次找来了宁昊、管唬、杨树朋以及路川…

    路川的《王的盛宴》最开始说的是7月5号上映。

    媒体通稿都设计《王的盛宴》七月“开宴”,以及路川的豪言壮语‘我要通过这部影片把历史光芒照进每个人的心里去。’

    不过,眼下看起来,他好像有点沉默…

    不会又要哭吧?

    呃,路川几乎每一下次公开露都会哭唧唧…

    《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

    踏马的,《749局》路演也泪洒现场…

    咋了,你是林黛玉啊,这么能哭?

    看《让子弹飞》时候,江闻那句‘哭?哭也算时间哦!’,没准就是对路川说的…

    沈言原本很安静待着,听一帮人吹牛逼…

    主持人道‘五一档可不是什么好档期,《泰坦尼克号》重映、《超级战舰》、《复仇者联盟》,前狼后虎…’

    然后杨树朋道:“我觉得《泰坦尼克号》重映版在国内掀不起多大风浪,谁会为一部已经看了无数遍的电影再买单呢?”

    宁昊也点头:“我赞成这种观点,毕竟现在是2012年,不是1998年,《泰坦尼克号》的片源,网上随处可见!”

    杨树朋接着道:“至于《超级战舰》…我都没听说过这个电影…”

    沈言忍不了了:“我打断一下,《超级战舰》、《变形金刚》、《特种部队》隶属于孩之宝电影宇宙计划…《超级战舰》的导演彼得·博格也并非无名之辈,曾经执导过《全民超人汉考克》,全球卖了6.3亿美元,很有水平的商业片导演…你继续!”

    杨树朋愣了一下,然后不以为意摆了摆手:“没有用,我都不认识,有几个观众认识?”

    主持人接话:“…所以,您对《匹夫》很有信心?”

    “那当然,这可能是我到目前为止执导过最商业的电影…”

    然后管唬说话了,“《杀生》是一部寓言式的电影,票房可能不会很高…”

    嗯,《杀生》的票房确实不怎么高!

    但这是一部好电影。

    看得人汗流浃背,颇有看看鲁迅的感觉…

    老实说,沈言也不喜欢管唬,他这类人跟高小松一个吊样,很多70后大院子弟、艺术世家出身的人对美国有滤镜…

    已经形成了信息茧房。

    很难改变!

    当年,润美是潮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无数精英人才跑去阿美莉卡帮助他们搞建设…

    事实证明了,所谓的精英也不过如此!

    管唬聊完《杀生》,短暂沉寂后,台下响起暴风般的掌声。

    然后路川分享了《王的盛宴》…开口就哭了:“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如期上映…感觉真对不起制片人…他一直给予我最大的支持,我也一度以为用制片人的钱是应该的。但这次拍《王的盛宴》触动特别大,通过这部戏学到很多,我不能再有撒娇心态做电影…”

    沈言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这尼玛就是我们的主流青年导演?

    还真是延续了学院派——当年《泰坦尼克号》横扫中国市场,很多中国导演锐评价这部电影‘金钱游戏!’‘毫无艺术可言!’、‘我不认为《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好作品,我承认它是一部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

    诶,这尼玛过去了快15年了,也没什么变化!(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不错,请把《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