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不冒进才是稳赚

    所以说有视野、有眼光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必然不同。

    熊国明也是第一次出国。

    他最早在西区单位内做劳动人事工作,有时还给老方当司机。

    搞社保当了经理,三十多岁算升职。

    然后现在才有资格跟着出国。

    基本上99%内地这会儿出国的人,看到都是眼花缭乱的先进富足生活。

    劳保干部却看的是这个地方产出什么,劳动保障如何,产业分布是不是合理。

    立刻就察觉不对劲:“这里是从一百多年前靠制造业、出版业、保险发达起来的,著名的柯尔特军工厂,电动汽车……”

    腰上挂着柯尔特手枪的让卫东吃惊叫停:“电动汽车?一百多年前?”

    没错,熊国明也没意识到这个点有什么稀罕:“这有什么,粤州公园里的儿童电动车不就这玩意儿吗,我是在保险公司的城市介绍上看到的,三千美元一辆呢,后来还是因为电瓶开不了多远,被燃油汽车淘汰。”

    让卫东才不动声色的收回去,哦,还是电池的问题,总裁私底下跟人搞的那个电动汽车多半最后也会卡壳在电池上。

    只要电池的研发进化没有达到那一步,就很难爆发出能用的产品。

    熊国明感知到的就是:“当这里因为黑人越来越多,制造厂、印刷厂都逐渐搬走,最后这里只剩下保险业,市里面就想的是重新建设规划居民区,站出来运行房地产的是保险公司,原来保险公司可以涉足到这么多投资产业。”

    西区作为鹏圳下属一个区,实际上完全绕开了鹏圳,属于特区中的特区。

    啥都能自己探索实施,连到HK的快艇口岸码头都有。

    这种让卫东挠破头都想不到的局面。

    现在都归他管。

    码头、国集本来就是他入股当最大个人股东。

    工业园区地块则是跟西区当地没啥存在感的镇上交接。

    老方最后交给让卫东的两匹马,就是银行、保险。

    五十多的老汪还在想做柜台储蓄业务,以为这就是银行。

    能出去接到沪海国际社区的房贷按揭业务,更以为那就是大业务发展。

    反而熊国明不着急去捡让卫东那些现成业务,在HK看那些企业运营,到苹果看,现在来花旗东海岸的保险业总部看:

    “这里跟沪海一样,作为河港城市崛起,成为连接大嘤、百慕大和远东地区商品流通的重要枢纽,船长们经常在码头和咖啡馆聚会,商讨分担航海风险和利润的非正式协议,催生了保险行业,最初专注于海上保险,随后扩展到更多领域……”

    三十多的保险总经理很激动。

    让卫东反而像六十多的老同志慢悠悠:“你是打算来学习一段儿?”

    因为吃过饭坐在咖啡馆开聊,让太太自然带队去逛街,秘书想留下来都被拽走。

    所以只有俩男人在露天咖啡桌边就像游客:

    “不不不,我们应该让外资保险业进入我们公司当股东,这不就直接学到了国际最先进的保险业务和技术了?”

    让卫东端着的茶杯都抖了下:“你是不是觉得老方退休了,我又不是体制内,就一个劲儿把我推到前头当排雷兵?刚把国内第一家民营保险公司牌照批下来,你就想引入国外保险公司当股东,不怕别人骂你是汉奸卖国贼?”

    熊国明不解:“国集和码头都有欧洲外资,没有欧洲码头管理公司,没有欧洲集装箱公司参股,根本就不会被纳入全球港口序列,我们的集装箱也上不了别人的船,保险业务,尤其是我们现在最直接的海上保险也是这问题,只要引入外资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让卫东摇头否认:“码头放在那,就算有外资,也不会爆发出什么大事,况且还有海关、边防都看着,集装箱更是个铁皮箱子有什么紧要,金融产业引入外资,这区别就比天大了。”

    熊国明玩着咖啡勺:“我知道你跟方董才是最罕见的大智慧大眼光,我只是跟着当兵打仗,实际上是你们开拓出了这条改革的通道,我才有可能推动保险发展,而我比其他人有区别在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只要你放手让我闯,我就敢冲到最前面做。”

    让卫东嗤笑下:“出了事,到一定地步还不是要我来兜底,没准儿你都还能全身而退,而我作为整个招投局的国资民营者反而要承担责任。”

    熊国明还不相信:“我在你领导下,能捅多大的篓子?”

    让卫东内心哈哈,特么几万亿的天价巨坑都有人敢搞出来,但脸上绷住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可能,只要我在执掌招投局就不可能让保险、银行这类金融产业有外资进入,这是个底线问题。”

    熊国明也不当面争执:“那我再想想辙,主要是没有担保、没有资产托管就没法获得信用等级授权,招投保险就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为海运做保单,你也知道绝大部分保单都是白白赚钱,我们要遵循让董开拓国际航运市场的理念,这就是巨大的财产损失,给外国人赚还不如我们自己赚。”

    让卫东点头:“这个我来想办法,国际财团、华尔街金融资产管理嘛,我最近可能有些生意要接触他们,你也可以跟着看看。”

    他从来没觉得自己那些巨额收益能隐瞒,前年刚有资金游到HK,就被老方知道,才有找到江州拉他到鹏圳的事。

    现在索性公开。

    熊国明喜形于色:“我就说让董其实是最明白金融产业未来的,我现在设想的是不光要做保险,还要搞银行、证券、信托……”

    让卫东不禁哈哈大笑,心头唉,聪明人开眼之后就这么恐怖。

    老汪的招投银行危矣!

    这熊国明的野心大得很,更是借着在HK、到北美这么溜达参观一番,马上搞明白了现代金融产业里,保险、银行、证券、信托说到底都是把各种渠道的钱收进来,然后做大投资保本增益。

    税务机关肯定也大约明白这个道理。

    穷人赚钱很难。

    两百块卖腊肉的生意收益率虽然很高,但要注意规避投机倒把、游摊买卖被抓,风险也不小。

    让卫东现在越来越有钱,如果把收益率看得低点,做些稳妥生意。

    譬如买船租给别人,造集装箱租给别人,投资建沪海深水港这些长远又包赚不赔的大生意,赢面还是很大。

    金融行业肯定有个概率,百分之多少的业务能赚,允许一定亏损,这盈利概率就很大了。

    反正三四十年后,税务大院内部吐槽,整个经济下行期,都唯有银行在赚钱。

    所以现在只笑笑:“步子大了要扯着蛋的,现在证券市场都没有开放,你想这么多作甚。”

    熊国明连忙禀报消息:“快了,我听说已经在研究要成立证券交易所,上个月鹏圳发展银行的股票正式在特区证券公司上柜交易,公开转让,但听说……比较冷遇,要不您去买点支持下工作?”

    让卫东啼笑皆非:“三年前,我有个部门经理支持工作,在沪海买了几十万的股票,现在已经演变成了我们入股沪海真空电子厂,生产显像管成为苹果代工产业链的一环,我们是实打实的做产业,不是搞金融投机。”

    熊国明羡慕能参与这种项目:“下次再有股票买卖您带上我去学习呗,招投保险一定要顺着证券、信托、银行一样样的扩展业务领域,才能更好的服务国内金融市场。”

    让卫东马上考察他:“行吧,跟我去耶鲁大学见狄校长,如果我准备从花旗拉一条海底光缆到亚洲,耗资可能上百亿美元,你敢来参与投资、申请保险吗?”

    熊国明立刻语塞:“我们才……刚刚成立,还没有接这么大项目的能力。”

    让卫东毫不留情的讽刺打压:“所以说别走都没学好,就开始想跑,先踏踏实实的把国内保险业务做起来再说吧……咦,她们人呢,人呢?走了走了!”

    熊国明就敢跟着嘀咕:“您这话是没错,但保险业务无处不在,这么多海外业务天天都在朝着水里丢钱呢。”

    让卫东反唇相讥:“那国内还天天都有人变老,天天有工伤摔伤呢,说到底你就是瞧不起那点苦哈哈的小业务,想赶紧抢海外大单赚外汇,有本事国内外两条线都抓起来,东升旗下三四万员工了,能不能保证他们的五险一金?这才是为人民服务,你摆不正这个主次关系,就别怪我不会帮你,自己捣鼓吧。”

    熊国明不说话了。

    其实让卫东知道他是对的,甚至自己才是比较狭隘或者胆小的一方。

    国内做保险很难,因为几乎全民都没有保险意识,拼了命也要冒着危险多赚钱,也舍不得多花一点点买个保险。

    这个民营保险公司要做起来,抢先抓唯一的国营保险没搞到的海外生意,其实是个不错的思路。

    但让卫东就是想要打压下对方这种过于冒进的步伐。

    实在是当前这么干,还是太冒进了点。(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不错,请把《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