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还走不了。
回到洛杉矶给何玉柱交代软件公司,哪怕不是把整个公司交给他,主要旁观学习联络整个上市过程也很有必要。
这货跟熊国明直接住进了办公室,平时都跟着亚视常驻洛杉矶的HK员工住行。
这边开着会,让卫东通知克莱斯勒的洛杉矶产品研发中心可以把那辆克.兰跑车拖回去了。
谁知听闻他回到洛杉矶,产品研发中心立刻过来一堆人开会!
原来从波士顿看球回去以后,总裁立刻指示要加快新车型研发进度,争取在明年推出市场。
让卫东只能猜测总裁是要打满鸡血,在自己的汽车职业生涯最后,调动一切资源,哪怕是饮鸩止渴也要来个完美谢幕。
至于他离开汽车行业之后,哪管克莱斯勒或者花旗汽车洪水滔天。
所以作为提出重大改进意见的亚洲合作方就有了很高话语权。
总裁要求多倾听皮特的看法。
秦羽烨前年跟着功夫软件包的热销,就在洛杉矶靠近好莱坞这边买了栋办公楼作为软件公司所在地。
牛仔裤、化妆品贸易公司,后来的电视台驻洛杉矶都能在这办公。
不算太大,三层高的红砖建筑,有点复古风格,四四方方的占地八百多平米。
在普遍都没高楼大厦的西好莱坞地块,很寻常的排列在街区里。
看了那个影像特效工作室的漂亮建筑,让太太起了心思来推翻重建。
因为恰恰就是八六年购进前,整个社区的步行街开始改造影响了房价,买得还算便宜,一共两百来万美金。
结果从八六年底的《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飙升,日资大举收购花旗地产,西海岸南加州商业地产最受青睐。
价格迅速推高50%,连自家那栋豪宅都涨了两三百万美元。
办公楼也值三百多万了。
在地产价格已经趋于成熟,很少有成倍获利的花旗市场,这涨幅已经非常罕见。
喜不自禁的让太太请了专业设计师来考察测量,把之前没电梯的老楼改造后,达到这个片区极限的五层面积,价值还能提升不少。
给丈夫说的就是学影像特效工作室那楼,改造成“回”字形建筑,中间的天井给他做个篮球场。
让卫东心甚喜之,但脸上还是装着不在意的你看着办,我这边忙得很。
免得被一堆花旗商业精英看出来啥都不懂。
但八八年的确正好是花旗汽车从那种六七十年代的方头豪华,朝着日系流线型现代风格转向的分水岭年份。
让卫东一看就能区分出“现代”与否。
这时候的花旗汽车公司确实也有这种习惯,哪款车好卖,就在这个基础上拉皮、收缩。
加长加大号的豪华版,缩小减短就是跑车版。
那个MPV车型的改造,循着圆润点、内部豪华点去都还好说。
毕竟现有的车型已经很完整,外形改改,内饰精装,内部座椅调整成他说的223模式即可。
反正就是朝让卫东脑海里的别克GL8靠近。
他不懂北美市场和后来东亚消费群体有什么区别,更不知道GL8几乎是个到内地的特供车型。
就奔着要是能卖出成绩,才能在内地代工生产的目的。
毕竟只要建立起配套产业链,再改模具、改车型还是要简单得多。
关键就那个切诺基所属的越野车分公司,比MPV更加积极的拿出套切诺基放大版方案。
底子还是原本切诺基的一体化承载式车身,但是加了半独立弹簧悬挂系统。
发动机提升成4.0直六或者5.9升V8,有全时四驱或分时四驱的选择。
配置更朝着携带“CD”高保真音响的“移动豪华音乐厅”去打造!
这就有点意思了。
让卫东确实提议过,可以把MPV车头再长点,有点大型SUV的派头,后来不是新能源车都流行大七座、六座么。
人家马上搞出来方案,甚至从洛杉矶的研发中心给拖了辆样车来。
就是他们之前就有的大型概念车,然后这两天临时改成六座座椅。
让卫东立刻指出他们的思路错了。
这辆六座车的二排豪华座椅,居然还循着不知道哪条思路,把两个独立座椅间的空隙,做成了扶手台。
可能是觉得有些豪华轿车的四座车型,后排都有配置高档的扶手兼操控台。
而且为了方便折迭,居然在设计稿上把二排座椅搞成靠背非常单薄的样式,一看就没有豪华味儿。
现在这么搞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漏漏漏,彻底取消中间物件,成为到后排的通道,哪怕这个缝隙很窄,侧身能过就行,意义也完全不同,宁愿把主要精力放在怎么把这俩单独座椅搞得更舒服,豪华舒适的航空座椅,搭配高保真音响,这车就能傲视全场了。”
只要有了这俩座位间的通道,就不用设计复杂的二排折迭座椅,方便第三排进入,第二排座椅就能朝着尽量宽大豪华的方向走。
这都是后来内地停车场看惯了的变化。
而且让卫东还很清楚:“七座车其实第三排座椅的使用概率很低,更多只是应急备用,重点就应该放到这第二排的两个座椅上,通风、加热,甚至按摩、冰箱这些功能是不是能做上去就看技术水平了。”
克莱斯勒的汽车设计团队很有点如梦方醒。
对于已经证明可以跟总裁交流的大佬,洋人们就没啥傲慢,热情开朗的表示竭尽所能都要实现这些奇思妙想。
更热烈邀请皮特到设计中心去参观指导工作。
这些都是林望复做翻译了。
他从硅谷赶过来,对光驱厂又接到生产汽车CD的大单肯定喜不自禁,但又挠头这汽车CD看似差不多,其实跟电脑光驱几乎可以算是两个世界产品。
他已经在旧金山那边买了两台东瀛产车载CD机拆卸了解。
上次让卫东在HK给克莱斯勒高层们展示的静态汽车CD音响效果,其实有误导。
让卫东开了那辆超拉风的克.兰超跑。
听林望复在副驾驶比划:“只有跑起来才知道,发动机和风噪都会影响收听音乐的清晰度。”
这个让卫东知道解决办法,好多改装汽车音响都会在隔音棉之类上面下功夫,甚至会把整部新车内部都拆了铺设。
从没买过车的断手保安刷到这类小视频,只会觉得咂舌。
现在只承认有区别:“做隔音减震嘛,HK的改装车师傅都很擅长搞这些,量产车大概做做就行了。”
林望复摇头:“嗦尼前年开始出车载CD机,就是把DISCMAN随身听搬上车,市场反应很不好,就因为汽车是不断颠簸的,CD盘在高速旋转的时候用激光头读取信息,一点点抖动都会造成错误,这都是之前妨碍CD上车的最大原因,总不能只在停车时候听CD吧?”
哦哦哦,这个只要经历过VCD时代的马赛克卡碟就太明白了,结结巴巴的很痛苦。
让卫东已经想起点什么信息:“那各位家电大佬怎么解决问题的呢?”
林望复掰手指:“有用专利磁力夹的,卡具与底盘完全隔离,让内外震动无法影响,得到最准确、纯正的讯号读出,但这个成本很高,有用吸震系统来消除震动,还有号称智能化三维悬挂系统……”
让卫东说出保安宿舍那台劳苦功高的DVD播放机上贴纸功能:“有没有可能做个存储芯片,把读出来的信息先存在上面排列好了再延迟播放呢?”
自己手搓出高保真声卡的坡仔顿时凝固。
十多年后,这确实是个家喻户晓的功能,预读盘,高速转动的影碟被激光头提前预读信息,音响其实晚了几秒开始播放,但经过读存的内容就不会断断续续。
尤其在画质较差的VCD碟片上,一度这是个消费者衡量值不值得买的重要功能。
实在是内地市场太多伪劣盗版碟了。
因为自家拥有芯片制造能力,完全可以定制这种并不太复杂的芯片。
总之完全有别于其他家都是物理减震的思路,让卫东“天才”般的拉出另一种解决方案。
把坡仔搞得参观汽车设计中心都心不在焉。
后座的何玉柱跟熊国明更亲眼目睹了诞生这种“灵感”的轻描淡写。
他们都是各自群体里的顶尖人物,但看看做生意如此厉害的老板,还能给科研提出有效思路。
跪服!
尤其是面对一大群洋鬼子,英语都不会,也能瞎几把乱说的心态。
就吊打所有人了。
让卫东心里可没那些为了一只猫会拉下半个花旗电闸的意林仰望,更不相信什么人类之光。
既然都是做生意,那就看效益。
不要谈什么高贵的兰博基尼血统,也不要聊JEEP在战场上的岁月痕迹,只看这两款MPV和SUV的新车方案,能不能在明年全面推出。
林望复就更忐忑了。
还在设计中心就八方打电话,加州确实是各种电子技术、产业设备研发的聚集地。
马上收集几个行业大佬、专业公司的名头,请到公司来沟通交流方案。
所以也恳请老板留下来陪同谈判。
这时候让卫东都觉得的确应该有个更好的办公场地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