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孤军灭国

    凉州,河中。

    春风吹拂,赵字战旗整齐插立在漓水南岸。

    粗糙木台之上,赵云端坐不动,神情严肃,看不出情绪波动。

    高台前,河首平汉王宋建押解在唯一的小木台上。

    宋建历经严刑拷打,能挖掘的信息也都挖的差不多了。

    木台后,是分立左右成排押解的文武百官,都是经历了酷刑拷打。

    通过拷打爆出来的信息相互佐证,这些家族的明面上,私底下的财富基本上被挖掘一空。

    层层攀咬之下,远在湟中、武威张掖的汉羌豪帅也被牵连范围之内。

    拷打审问结束,这些接受宋建伪国官职的大小百官也算是压榨尽了最后一点利用价值。

    得到的各种口供,再加上从逆韩遂的旧账,凉州衣冠豪右基本上能一网打尽。

    也就北地,安定二郡的部分豪强躲过这轮清洗,这些人里一些已经加入了晋军,但也有部分人会在后续追查中被牵连,也会倒下。

    漓水岸边刑场之上,随着监刑官高声诵读判决文书完毕,本就舒缓的鼓声节奏也停歇下来。

    残存不多的河中无辜百姓不足千人,翘首盼望。

    另有万余俘虏,罪囚及家眷在近处围观,如今连哭都不敢哭,木然望着刑场。

    赵云凝视只剩下半口气的宋建,也不多说什么,拿起桌上令箭高举展示,后抬臂膀朝前投掷:“行刑!”

    “行刑!”

    侧前方站立的旗号官高声呼喝,很快鼓声重新擂响,节奏也激烈起来。

    小木台上的宋建立刻被压倒,四名甲兵各自在台下压着他双臂,小腿,一名雄壮武士拖着斧钺登台,也不拖延,缓慢举起斧钺,瞄着宋建腰背处沉稳劈斩而下。

    宋建已然麻木,可当斧钺落下一声奇怪声响后,第一时间反而没有感受到疼痛,反而感觉到了更深层次的一种麻木与空洞。

    众目之下,宋建粗呼吸一口后,才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开始嚎叫挣扎起来。

    两个压住他手臂的甲士此刻早已离开木台,躲得远远;而负责压宋建两条小腿的甲士则躲闪不及,被上半截身躯断截处喷涌而出的血液淋了个七七八八,正挽袖擦拭脸上血迹。

    很快,其他一排排等候斩首的叛臣就被两名甲士押解到河滩湿地处。

    一排叛臣五十人,拖拉三十几步到位齐整后,一排刀手举刀斜视举旗的刑官。

    刑官见死囚齐整,就面无表情挥下手中红旗。

    五十名刀手齐齐挥刀,劈斩而下。

    人头滚滚而下,一条条血线滋溜溜自断颈处涌出,有的能有丈余距离,有的仿佛自流泉,只在身腔附近涌溅。

    还有的身躯本能抽搐,负责押解的甲兵死死扯着两条臂膀,不让无首身躯胡乱摇摆,免得血液溅到自己身上。

    没几个呼吸,这些甲兵见涌溅的血液后劲不足,死尸残躯也不再强劲抽搐,遂拖走这些残躯,拖行百余步,丢到开挖的壕沟内。

    这些壕沟内已经架设了粗大圆木,圆木下堆积厚实柴草。

    当第一批残尸丢进来时,第二批死囚已压到河滩处,刀手齐齐挥刀,又是一排衣冠精英的头颅坠地。

    赵云神情平静望着眼前的处刑场面,他这一路偏军走的很快,可韩遂在陇右战场溃退的也很快。

    以至于赵云所督万余骑朔方义从抵达勇士川时,留在这里的韩遂偏军已被急行军而来的张绣、杨秋从背后突然杀出,一举击溃。

    当他们三军合力进围金城时,金城士民很识趣的反戈袭击韩遂留守部队,迎奉朝廷大军入驻金城。

    再之后就是赵云追击宋建杀入河中,而张绣杀入湟中,留杨秋守御金城,截杀、纠集韩遂麾下的汉羌叛军。

    宋建称王这么多年没人来处理他,不是宋建或这个小王国多么的强劲、顽强,而是这片烂地没有什么像样的产出,又不影响凉州整体大局。

    又有韩遂挡在面前,所以没人能越过韩遂去收拾宋建。

    赵云所督的河朔义从骑士虽然以鲜卑、匈奴、北方羌人为主,可这些诸胡部族本就常年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进行农牧、渔猎生活,所以河湟地区的海拔不影响他们,甚至对一些义从骑士来说有些如鱼得水。

    所谓的河首平汉王国,完全就是土鸡瓦犬,不堪一击。

    继赵基慑服匈奴、鲜卑之后,赵云成了第二个独领一军灭一国的将军。

    虽然是半个郡那么大,人口不足三万户的伪王国,可这终究是一个王国,该有的百官建制框架应有尽有。

    赵云单独一军就这样前后用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追捕国王宋建、肃清其国上下官吏的一系列事情。

    如果没有必要的话,赵云也不想一次处刑这么多人。

    可没办法,这些人都是积年老贼,跟着宋建立国一方的元勋。

    这些年来宋建与韩遂互为表里,韩遂也跟马腾时而联合时而相争,弄的凉州一团糟。

    今日斩首的,几乎都是凉州乱局中的受益者。

    虽然广义上来说,这些人也是受害者,可比起其他单纯的受害者,这些人一点都不委屈。

    自午间行刑,到下午四点左右时,才算行刑完毕。

    一千三百多颗头颅被斩落,就在漓水东南岸高处垒石做台基,赶在天黑前将这些头颅层层堆迭在台基上,并裱裹黄泥。

    免得皮肉腐烂后,头骨失去支撑,那时候滚落一地可就失去威慑力和存在意义了。

    夜幕弥漫过来,堆积残尸的壕沟内柴草也在上风口点燃,火势剧烈冲天而起。

    这里入夜本就风大,柴草有油脂淋入,燃烧火焰足有十二三丈高。

    具体有多高没人能测清楚,附近火浪灼人,没人敢靠近。

    当火势足够剧烈时,很难闻到焦糊味。

    石城内,赵云注视城外燃烧的火势,又拿起赵基最近发来的军书阅览起来。

    在宋建称王前,河中地区的管理远不如湟中,湟中还有个西宁大县,往往郡县一体;王莽时期为了凑够四海,西宁那边还有个西海在,因此在机构设置上强化了地区控制。

    但具体落实时也没有起到相应的强化效果,但王莽设立西海郡终究有积极的一面。

    例如此时,赵基发来的军书中就要在河中地区新设一郡,改漓水为大夏水,这新的一郡叫做夏阳郡,与西北方向主控湟中的西宁郡互为唇齿。

    灭一国而建一郡,以后只要还有这个夏阳郡,那赵云孤军灭国的事迹就会跟随存在,为人所知。

    此刻,赵云反复阅读赵基的调令,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现在麾下朔方义从已经有了思乡、返回朔方四郡的思潮,这不是赵云能轻易压制的。

    所以不需要赵基强调,赵云麾下这支义从部队也要撤回、解散,然后八月底开始征召下一批义从部队。

    赵云不是为麾下军队解散而忧愁,是为即将爆发的辽东之战。

    这场战争,必然涉及幽州、冀州,可能他还要再次率兵返回家乡。

    常山国已然残破,常山王更是在冬季时被袁绍以谋反之罪诛灭三族男子。

    一旁的中山国、赵国残留的宗室力量也被袁绍彻底摧毁,如今冀州就剩下平原王国与河间王国,其他的王国、侯国基本上被袁氏连根拔起。

    这么大的损失,虽然是袁绍直接造成的,可深层原因就是赵基、皇后发布诏书,给了宗室王侯夺权的名义许可。

    赵云也不是埋怨监国皇后,而是不忍心家乡再次被战火波及。

    他太了解袁绍了,如果开战,常山国,尤其是真定一带,肯定会被袁绍提前坚壁清野,弄成无人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虎贲郎不错,请把《虎贲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虎贲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