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日子难过的包船王

    林浩然闻言,笑着回答道:“包叔叔,您真猜对了,不过目前移动信号覆盖还不完善,相关建设仍在进行中,我拿的是测试机,目前也仅能在中环、铜锣湾一带拨打电话。

    这次是临时决定来拜访您,所以也没给您带一台,等我回去,找香江电话公司那边要一台,到时候亲自给您送过来!”

    包裕刚听了,眼睛瞬间一亮,移动电话对普通人而言,用处的确不算大。

    可对他们这些商界人士而言,移动电话的便捷性实在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作用不容小觑。

    要真遇到公司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及时接打电话,损失可就惨重了。

    他爽朗大笑,连声说道:“好好好,那我便不客气啦,沾沾你的光,能早早用上这传说中的新科技!”

    “不过是件小事罢了,不值一提。”林浩然摇头说道。

    两人一边品茶,一边继续畅谈。

    “浩然,说起来,人生真的很感慨,我还记得三年前,我深水湾沙滩遇到你的情形,那时候,你不过是一位不知名的年轻人。

    可谁曾想到,短短不到三年时间,你就获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如今,财富实力比我都要强了,最让我惊讶的是,才去日本才几个月时间,就赚了日本人这么多钱,这点你包叔叔我,不得不佩服!”包裕刚有些感慨地说道。

    三年前,他在沙滩上与林浩然相识,当时就看得出这年轻人谈吐不凡,必定成为人上人,所以还特意交好这年轻人。

    可之后,林浩然的表现,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不仅仅利用他们包家与怡和洋行之间的九龙仓之战狂赚数千万,后面的石油危机,更是提前以先见之明囤积大量的石油,石油危机爆发后,便赚得盆满钵满,仅仅依靠囤积的石油所赚的钱,就是他包裕刚也羡慕不已,这可是几十亿港元啊!

    可谁曾想到,后面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更是让他每次都震惊不已。

    时至今日,包括在他在内的香江人,彷佛觉得,林浩然不管收购什么公司,不管赚多少钱,好像都是正常的事情般。

    而他包裕刚,在九龙仓之战中,虽然成功从怡和洋行手中夺过了九龙仓的控股权,但是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包家不仅仅几乎耗尽了自己的资金,更是向汇沣银行贷了足足21亿港元,才最终彻底成功拿下九龙仓。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可他们包家却还未曾从中走出来,这一年多以来,不断抛售二手巨船,他那世界第一船王的称号,在大量抛售船只之后,已经有点名不副实了。

    林浩然收购置地集团、收购港灯集团等等,哪个市值、难度比九龙仓差?

    没有!

    可人家林浩然每次收购却是完全没有损失惨重的样子,反而越收越多钱。

    反观他包裕刚,收了家九龙仓,几乎要了包家半条命。

    说他不羡慕林浩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包裕刚却是一点都不后悔,毕竟,九龙仓所拥有的资产,是非常可观的,仅仅是一个海港城,就价值不菲,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况且,他们包家抛售船只,可不仅仅是因为收购九龙仓导致负债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包家看到了航运业即将到来的萧条期,尤其是石油价格波动对船运市场的潜在冲击。

    提前抛售部份船只以回笼资金,便可以规避债务风险。

    包家通过抛售船只优化资产结构,为后续市场波动预留缓冲空间,这一决定,就连林浩然都非常佩服。

    毕竟,在70年代末期,他们就打算弃舟登陆了,而在那时候,航运业中,除了他包包家,谁会想到航运业会即将步入萧条?

    最重要的是,他们包家当年可是世界第一船王,能够舍弃这个荣耀称号,绝对是需要极大的魄力和远见卓识。

    这份决断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想得越多,包裕刚对面前这位晚辈,就越敬佩。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要比一代强啊!

    而林浩然听到包裕刚的夸奖,微微一顿。

    他们包家那“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险”的经营哲学,也让林浩然学到了不少东西。

    他林浩然也是得到了包裕刚的不少帮助,这才能够这么短时间获得这么大的成就,说起来,他林浩然也该要好好感谢包裕刚才对。

    “包叔叔,谁夸我我都能承受,可您夸我,我就有些受宠若惊了。我林浩然能有今天,离不开您当年的提携和指点。

    日本丰田汽车这事,那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说实话,我原本只是看好丰田汽车的未来,刚好我带了不少资金去日本投资,且见丰田汽车的股价受到美日汽车贸易谈判的影响,不仅仅卖单多,价格还不算高,这才决定暗中大量收购丰田汽车的股份。

    我也想不到,谈判结果出来之后,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丰田汽车的股价不仅仅大涨了,甚至财团们还抢着要收购我的丰田汽车股份。

    看在才投资两个月就能赚那么多的份上,我也只能把股票卖给日本财团了!”林浩然半真半假地笑着说道。

    他把一切原因都归根到运气之上。

    包裕刚听后,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浩然啊,你这‘运气’二字,可真是谦虚得过了头。在商场上,哪有那么多纯粹的运气?

    我看啊,是你眼光独到,胆识过人,再加上那么一点点恰到好处的时机把握,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像当年我投身航运业,也是看准了时机,一路拼搏才有了后来的局面。而你,在石油危机、黄金期货、日本投资上,哪一次不是精准预判,果断出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林浩然被包裕刚的话逗乐了,他笑着摆摆手:“包叔叔,您就别再夸我了,再夸下去,我都要飘起来了,其实,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向您学习呢。

    比如您当年在九龙仓之战中的那份果敢和决心,还有您如今抛售船只、优化资产结构的远见,都是我望尘莫及的。

    所以,不管如何,包叔叔您永远是我林浩然最为敬佩的商界前辈!”

    如今,航运业其实还没有进入非常严重的萧条期,可随着石油危机的严重化,很多人已经逐渐看出来萧条的迹象了。

    可即便如此,许多航运公司却依然还在盲目发展。

    比如香江的另外一个世界船王董家,如今就在不断扩张船只数量。

    而他们新增的不少船只,居然是从包裕刚旗下的环球航运集团购买的。

    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一位航运人,都有包裕刚那种魄力,能够在危机来临前果断抽身,优化资产结构,甚至不惜放弃世界第一船王的荣誉。

    而像董家这般盲目扩张,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不过是在危险的边缘试探罢了,试错了,结果就是非常惨重的。

    “咱们也别在这相互夸奖了,聊点别的!”见林浩然反而夸起他来,包裕刚不禁说道。

    “那好吧,包叔叔,我听闻你们最近又卖了不少货船,想必九龙仓欠下的债务,应该也快还清了吧?”林浩然好奇地问道。

    这点,其实是别人的私事,不过林浩然之所以这么问,也是出于对包裕刚的关心,如果对方需要他帮助,他不介意助包家一臂之力。

    包裕刚闻言,苦笑道:“哪里可能这么快还清?收购了九龙仓之后,我们包家相当于接盘了海港城那个无底洞,我们不仅仅一边要还债务,一边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海港城,到现在,九龙仓还未给我赚过一分钱!”

    海港城位于尖沙咀,实际上第一期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开业了,当时九龙仓将货仓码头转移至葵涌,在原货仓码头的土地上盖起了一座商场——海运大厦。

    到70年代,面对土地价格的暴涨,九龙仓开启海港城计划。

    不过,正是因为启动了这个计划,导致九龙仓的原本明明每年都通过旗下产业收租不少,却最终都投入了海港城这个无底洞,从而导致九龙仓因为每年几乎没有利润,股价也一跌再跌,这才有了李加诚和包裕刚相继觊觎。

    等包裕刚接盘了九龙仓之后,他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海港城的投资有多大。

    依靠九龙仓自身每年的利润,想要快速建好海港城二期,根本不可能。

    因此,在包裕刚收购了九龙仓之后,九龙仓的的自身资金依然不能帮助包裕刚解决负债问题,因为九龙仓产生的利润,还得继续投入海港城的建设当中。

    “包叔叔,这样可就相当于这几年都得让您寸步难进啊!”林浩然惊讶地说道。

    九龙仓那边又不能给包裕刚提供任何的帮助,环球航运集团那边,又遇到航运业萧条期,这样一来,包家这几年日子的确难过。

    难怪这两年包裕刚这位原来的香江首富,都开始低调起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不错,请把《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