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有媒体笑包裕刚收购九龙仓,纯属是“船王负创取胜,置地含笑断腕”。
意思就是,包裕刚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而置地虽然丢掉了九龙仓,却趁着包裕刚将九龙仓的价格抬高至105港元每股时,暗中将所有持有的股票,全部抛售给了九龙仓,从而获取了巨额的利润。
然而,即便是面对某些媒体的嘲讽,包裕刚却都没有回应,他依然还在专注于低调发展,养精蓄锐,默默地恢复元气。
包裕刚这种雄心勃勃之人,自然不可能仅仅收购九龙仓就得到满足。
听到林浩然如此问,再看林浩然这两三年来的收购案例,包裕刚不禁叹了口气。
他要是能够如同林浩然那般,每次收购一家大企业,很快又有实力能够收购下一次的企业,那就好了。
可如今,九龙仓已经暂时限制住了他的雄心。
不,应该是说,海港城限制了他的雄心。
只不过,海港城对九龙仓的重要性,可谓是九龙仓未来的核心业务。
所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在海港城项目上深耕细作,期待它能成为未来包家商业版图中的璀璨明珠,以弥补收购九龙仓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而海港城在未来,也的确成为九龙仓最大的吸金业务,一直到21世纪20年代,海港城都是九龙仓集团旗下举足轻重的产业之一。
“这也是我最钦佩你的地方啊,你收购港灯集团、置地集团,还有其他公司的时候,好似都没因收购而伤筋动骨一般,要是我能像你一样就好了。”包裕刚不禁长叹一声。
“包叔叔,如果有能帮得上忙的地方,请尽管说,能力范围之下,我一定尽力去帮!”林浩然闻言,笑道。
听到林浩然的话,包裕刚心中微微一顿,脑海里顿时出现了一个想法。
以林浩然如今的地位,已经成为香江最炙手可热的企业家了,实力早已经超越他,如今甚至在不断拉开与他包家的差距。
如果,将林浩然拉入九龙仓的阵容来,说不定能够让九龙仓发展更加快速。
最重要的是,包裕刚看上了另外一家公司——会德丰洋行!
而置地集团手中,可是有着11.8%的会德丰股份,仅次于张氏家族以及会德丰洋行的掌门人约翰·马登,是会德丰洋行的第三大股东。
如果让林浩然拿会德丰洋行的股份与九龙仓互换股份的话,林浩然不仅仅能够成为九龙仓的股东,甚至还为九龙仓收购会德丰洋行埋下一个伏笔。
在包裕刚看来,会德丰洋行与九龙仓业务相似,主要经营地产投资、航运、零售百货以及贸易等。
九龙仓如果收购会德丰,将可弥补九龙仓业务的不足,使得九龙仓成为一家多元化、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在成功收购九龙仓之后,包裕刚其实就已经看上了会德丰洋行。
只不过,如今会德丰洋行牢牢掌握在约翰·马登手中,再加上成功收购九龙仓之后,负债累累的他也有些力不从心,根本无法对会德丰洋行下手。
而置地集团持有的会德丰股份,如果被九龙仓收购,那么对包裕刚而言,简直是拥有多个好处。
一,林浩然这位香江新晋首富,如果因此成为九龙仓的大股东,在资源共享之下,九龙仓获得的好处,必定不会少;
二,置地集团持有会德丰股份,而且占股不少,未来即便他包裕刚成功恢复元气,想要对会德丰动手,万一林浩然也看上会德丰,包裕刚也难以成功;
三,如果林浩然答应了,那么会德丰洋行的股份便是九龙仓的了,如此一来,九龙仓未来收购会德丰洋行,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能大大减少收购的难度和阻碍。
至于林浩然成为九龙仓股东之后,是否会对他们包家造成威胁,这点包裕刚却是完全不担心。
毕竟,如今他们包家,可是拥有着49%的九龙仓股份。
当初要不是收购的临界点是50%以下,他包家早就将股份增持到51%的控股地步了。
因此,对于九龙仓的控股权是否会被林浩然夺取,包裕刚是非常放心的。
包裕刚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林浩然,缓缓说道:“浩然,我有个想法,想跟你商量一下。
你也知道,置地集团手里持有不少会德丰洋行的股份,我想着,你能不能用置地集团持有的会德丰洋行股份,和九龙仓的股份互换,成为九龙仓的股东。
这样一来,咱们两家合作,未来在商场上肯定能闯出一片更大的天地。”
林浩然微微一怔,他没想到包裕刚会提出这样的想法。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包裕刚的意图。
毕竟,八十年代包裕刚做出的两件最大事情,一个是收购九龙仓,另外一个就是收购会德丰洋行。
只不过,收购会德丰洋行的事情,应该会拖到八十年代中期,因为那个时候,包裕刚才逐渐养精蓄锐,雄心勃勃之下准备继续扩张。
所以,包裕刚盯上会德丰洋行之事,林浩然并不感到惊讶。
他惊讶的,不过是对方居然想让他成为九龙仓的股东。
说实话,他对会德丰洋行实际上兴趣不大。
原因便是,会德丰洋行在这些年里,一直不断将集团所属地皮物业、拆卸重建、趁地产高潮高价抛售,然后套取资金积极发展航运业,大量订购散货轮船,壮大船队。
其中包家的环球航运集团这两年所售轮船中,有一部分便是卖给了德丰洋行。
而会德丰洋行之所以这么做,是会德丰洋行的主席约翰·马登对香江的前途缺乏信心,担心香江迟早归还华夏,因而实施资产的战略转移,使其“浮在公海上”,以策万全。
可惜的是,正是因为这种战略,让会德丰洋行在之后的航运业萧条期中逐渐负债累累。
这也是林浩然为何对如今的会德丰洋行没有什么兴趣的原因。
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也恰好包裕刚也恢复了元气,被包裕刚瞅准时机成功收购,最终让德丰洋行成为了包家商业版图中的重要一块拼图。
但此刻,林浩然面对包裕刚的提议,心中虽有诸多想法,可他也知道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合作契机。
即便对会德丰洋行兴趣缺缺,但成为九龙仓股东所带来的潜在利益与影响力,绝对却让他难以拒绝。
因为,他虽然看不上会德丰洋行,却对九龙仓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九龙仓旗下的海港城感兴趣。
林浩然在前世的时候,曾经看过一则关于海港城的新闻。
新闻的内容其实也很简单,写的是海港城这个九龙仓集团旗下核心商场,在2024年,营收达到了91亿港元,而利润则是71.1亿港元。
也就是说,这家商场给九龙仓所带来的利润,是非常惊人的。
而前一年,也就是2023年,海港城的利润,也几乎与2024年的利润相差无几。
靠着收租,一年就赚七十多亿港元的利润,十年就是几百亿港元,而且还能够做到几十年长盛不衰,由此可见,这个产业给九龙仓带来的利润有多么的惊人。
毕竟,海港城所处的黄金地段,已经决定了它能够长盛不衰的基础。
它坐拥维多利亚港的核心美景,周边交通便捷,等开业之后,更是汇聚了众多高端品牌和各类特色店铺,无论是购物、餐饮还是娱乐,都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林浩然自然明白,一旦成为九龙仓的股东,他就有机会深度参与到海港城的发展中,分享这份巨大的商业红利。
说起来,林浩然早就非常馋这个海港城了。
只不过,当初包裕刚收购九龙仓的时候,林浩然可还没有什么实力,连炒股的钱,都是靠贷款得来的。
甚至真正的第一桶金,都是靠包裕刚与怡和洋行打架的时候趁机当渔翁所获取的。
所以,那个时候,他根本没有资格去觊觎九龙仓。
而等他有实力了之后,包裕刚早已经在九龙仓争夺战之中获取了主动权,他即便再进去,也是无功而返。
不仅如此,如果真的强硬进场,最终甚至会得罪包裕刚与怡和洋行两方大势力。
等包裕刚彻底掌控了九龙仓之后,他更是清楚自己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
所以,最终他也只能遗憾地错过九龙仓。
如今,他没想到,包裕刚居然主动提出让他成为九龙仓的股东。
虽然,以九龙仓如今的股权结构,他完全没有机会去对九龙仓控股。
但是,如果能够成为九龙仓的重要股东,那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
甚至,如今九龙仓的股价相比当初包裕刚与怡和洋行竞争时的股价相比,却已经跌了十几倍之多!
包氏当年收购九龙仓,价格在36~110港元每股,令九龙仓的市值一度超越置地集团。
当然了,那个股价,谁都知道是严重虚高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九龙仓增购战结束之后,九龙仓的股价便快速地下滑,一跌再跌!
时至今日,却已经跌至6港元每股的地步。
此前,如果他暗中收购九龙仓股票,说不定会引来包裕刚的不满。
毕竟,他收购了这么多的股份,每家都是要么直接私有化,要么就是夺取绝对控股权。
如果他真的对九龙仓股票下手,包裕刚绝对会胡思乱想。
以他与包裕刚的关系,他的确不想包裕刚去对他有什么误会。
毕竟,包裕刚也算是他商界中的恩人了。
可包裕刚如今邀请他入股,那么对他而言,将是一个光明正大成为九龙仓重要股东的好机会!
而且,他还有一个想法,不过此事关系重大,需要得到包裕刚的同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