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林浩然久久没有回答他提出的建议,包裕刚不禁再次开口问道:“怎么?浩然,莫非你对这个条件兴趣不大吗?你放心,股权交换一事,完全可以按照目前股价来进行评估价值,你绝对不会吃亏的。
而且,你别看九龙仓似乎每年都没有盈利,实际上那是因为赚的资金都投入到海港城的建设当中去了,一旦海港城二期建成,那么九龙仓便会迎来丰收季,你成为九龙仓股东,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包裕刚还以为,林浩然是在犹豫。
这些年,九龙仓每年的财务报表,的确很难看。
九龙仓旗下的地产投资、航运、零售百货以及贸易等等,收益不算差,但也算不上很强。
因为九龙仓的地产投资,更多的是以收租为主。
也就是说,想要回本,仅仅依靠收租,投入的资金起码要十几年才能回本。
再加上每年所获得的利润,又进行投入建设去了。
如此一来,相当于九龙仓从年头干到年尾,居然一分钱不剩,有时候甚至负债。
这样的结果就是,九龙仓基本上年年没有分红,实在是公司也没钱。
所以,九龙仓的股价在包裕刚与怡和洋行的增持战结束之后,便迅速回落,如今的市值完全不显眼。
经包裕刚这么一问,林浩然这才回过神来。
见包裕刚的疑惑,林浩然知道,对方误解了。
于是,他开口说道:“包叔叔,我不是不感兴趣,我其实不是很在意会德丰洋行的股分,而是考虑到一件事情,如今九龙仓的股价可不高,而是会德丰洋行的股价,可不低,如果按照市场价换,那可就亏了,可要是不按市场价来,我又觉得不妥,所以我在考虑,如何用更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这场股权交换,既能保障您的利益,也不让我吃亏。”
包裕刚闻言,便笑道:“如今,我几乎已经是九龙仓的控股股东了,所以,你掌握的九龙仓股权有多少,我其实不是很在乎,既然浩然你答应换股,换股的方法咱们可以另外好好商量一下,包叔叔绝对不会令你吃亏的!”
同时,包裕刚心中也暗暗激动。
一旦真的拿下林浩然手中的会德丰股份,那么九龙仓相当于在会德丰身上布下一个大局。
如今会德丰还在不断购买船只,在包裕刚看来,这样的策略,等航运业萧条期到达最严重的时间段,迟早让会德丰陷入一个巨大的财务危机之中。
而那个时候,九龙仓便可以凭借手中的会德丰股份,成为会德丰洋行的重要股东,甚至进一步实现控股,将会德丰洋行收为己有。
而如果置地集团一直都是会德丰洋行的重要股东,那么即便会德丰因为财务危机,他也不好对会德丰下手。
如今,林浩然的意思,那就是答应了他的互换条件。
包裕刚越想越觉得前景一片光明,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九龙仓在会德丰洋行身上获取巨大利益的场景。
林浩然看着包裕刚眼中闪烁的光芒,自然明白他心中的盘算。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当即,林浩然微微吸了口气,接着说道:“包叔叔,我倒是有个想法,只是这想法关乎九龙仓的未来走向,我心里有些没底,不知当讲不当讲。要是您觉得不妥,可千万别往心里去,也别生我的气。”
“噢?浩然你有主意就直说嘛,包叔叔我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包裕刚顿时来了兴致,目光中满是好奇。
“既然包叔叔邀请我成为九龙仓的股东,我有个想法,咱们干脆把九龙仓私有化。到时候,包叔叔您持有51%的股份,我持49%,您还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我呢,就跟着分享九龙仓未来的红利。
我知道包叔叔因为债务的问题现在资金有些紧张,但从49%增持到51%,再加上九龙仓现在股价不高,对您来说,应该也没有增加太多的负担,包叔叔您觉得咋样?”林浩然笑着提议道。
九龙仓的股价,绝对是被严重低估了,否则包裕刚怎么可能会盯上九龙仓呢!
以九龙仓旗下的固定产业,就远比如今九龙仓的股票的总市值要高得多。
九龙仓拥有的产业,包括位于九龙尖沙咀海旁、新界及港岛的一些码头、货仓、酒店、大厦、有轨电车以及天星小轮等等,总资产实际上是非常雄厚的。
否则,当初怡和洋行也不会为了九龙仓,与包裕刚斗得你死我活。
只是九龙仓这些年一直将盈利投入到海港城二期等项目的建设中,导致账面上看似盈利不佳,股价也被低估罢了。
而股价低廉,没有太多股民看好,在林浩然看来,绝对是一个将九龙仓私有化的好机会。
只不过,这个就需要包裕刚答应了。
原因很简单,包裕刚当初为了拿下九龙仓,所花出去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足足几十亿港元。
按照如今九龙仓的市值,如果林浩然只花了不多的资金,就持有九龙仓49%的股份,他怕眼前这位包船王心里不平衡。
包裕刚闻言,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陷入了思考之中。
将九龙仓私有化,绝对是一件大事,这由不得他不谨慎对待。
至于成本问题,林浩然倒是想多了,当初将股价推高至110港元每股,本来就是严重虚高的股价。
但是那时候,他是没有办法,为了拿下九龙仓的控股权,付出只能硬着头皮与怡和洋行展开那场激烈的增持战。
如今股价回落,反而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一步巩固对九龙仓的控制权。
而且,私有化九龙仓,意味着摆脱股市的种种束缚和短期业绩压力。
他可以更加从容地规划九龙仓的长远发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拓展业务版图上。
包裕刚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
反正对九龙仓进行私有化,主要的出资人是林浩然,而他们包家,如今只需要增持多2%的股份即可,即便如今资金困难,也不至于这点钱都拿不出来。
最重要的是,海港城的位置虽然优越,可等到海港城二期正式开业之后是否如同意料中的那般人潮涌动、财源广进,其实他心里也没十足把握。
即使他一直看好海港城这个项目,可谁又知道,他是否会看错眼呢?
私有化之后,他就能心无旁骛地按照自己规划,将海港城打造成香港商业的超级地标,不用再被那些短期业绩指标和股东质疑束缚手脚。
最重要的是,林浩然愿意与他共同承担风险,这无疑是一个值得信赖且极具实力的合作伙伴。
另外,包家持有51%的股份,代表着只要不是他这边主动减少持股,便永远不用担心林浩然会与他包家争夺控股权。
所以,此刻包裕刚觉得,林浩然提出的这个方案,对他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
“浩然,你这个想法很大胆,但也很有远见,我仔细想了想,觉得可行!”包裕刚抬起头,兴奋地笑道:“咱们就这么办,把九龙仓私有化,有你加入,我相信九龙仓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林浩然听到包裕刚肯定的答复,心中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他只是临时想出的主意,没想到包裕刚如此有魄力,居然如此果断就答应了。
这么一来,九龙仓这个金鸡,未来岂不是也有他的一份子?
而且,持股49%,将近一半股份的一个数字。
包裕刚要拿控股权,不过是想拥有管理权罢了。
这个管理权,他要来也没有任何用处。
他不需要什么话事权,只需要九龙仓的未来红利。
即便是他收购了九龙仓,也是需要去找一位职业经理人来替他管理九龙仓。
让他自己去管理?算了吧。
连置地集团这样的企业,他都对管理权毫不在意,更不用说九龙仓了。
而包裕刚在回应完林浩然后,越想越觉得把九龙仓私有化实在是个绝妙的主意。
这意味着一旦他联手林浩然将九龙仓私有化之后,包家与林家将紧密相连,携手经营九龙仓。
他仿佛已然预见,私有化后的九龙仓将挣脱诸多枷锁,恰似一艘无畏的巨轮,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乘风破浪,朝着更为璀璨辉煌的彼岸奋勇前行。
一时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包裕刚不禁剧烈咳嗽起来,这一咳竟持续了一分多钟。
他接连喝了好几杯茶,却丝毫未能缓解。
林浩然在旁边不禁皱了皱眉头,关切地说道:“包叔叔,您身体要紧啊,先缓一缓,情绪别太过激动。”
包裕刚摆了摆手,喘着粗气说:“没事,老毛病了,缓一缓就好,浩然,对九龙仓私有化这件事情我非常感兴趣,咱们可得好好细聊一番。”
包裕刚的声音,都变得有些嘶哑了,显然刚刚的长咳嗽导致他的喉返神经受损。
即便如此,包裕刚却是浑然不在意,以为这不过是老了之后的小毛病,依然想继续和林浩然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聊下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