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一把手又怎么样?直接炒鱿鱼!

    听完林浩然的一番话,李察信等人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略微松了口气。

    李察信与夏伯殷、韦彼得等人彼此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他们都看到了希望的微光。

    林浩然接着说道:“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新的思路与活力,在确保大家在各自专业领域拥有自主权的同时,我也期望在一些战略方向上,能和各位达成共识,携手推动和黄不断向前发展。”

    这时,业务董事夏伯殷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林先生,我们一直致力于和黄的稳定运营,也希望您能够给与我们足够的信任和空间,让我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继续发挥专长。”

    林浩然微微点头,说道:“这是自然,我向来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但同时,我也希望各位能明白,集团是一个整体,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我听说在李加诚先生入主和记黄埔期间,和黄公司内部出现了一些华裔高级行政人员被迫离职的情况,李先生对和黄的掌控力度不高,权力被严重架空,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我希望从今天起,和黄能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工作环境。”

    林浩然特意提起这件事情,为的就是要敲打敲打一下这帮人。

    林浩然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每一位高管的脸,最后似有若无地在李察信脸上停留了半秒。

    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敲打”,如同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在李察信及其亲信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夏伯殷刚才那句希望获得“信任和空间”的发言,本是他们计划中的试探性第一步,意图营造一种管理层团结一致、希望自主的氛围。

    然而,林浩然不仅没有接招给予安抚,反而直接抛出了“华裔高管被迫离职”、“李加诚权力被架空”这两个敏感话题,这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节奏。

    李察信的心猛地一沉。

    他已经意识到,这位新老板远比李加诚更难对付。

    李加诚当初为了稳定,对这类事情采取了隐忍甚至默许的态度,只要业绩好看,便不愿深究内部的人事倾轧。

    可以说,这近一年来,基本上和记黄埔都是由他说了算。

    李加诚在他面前,虽然表面上是入主了和记黄埔,成为了和记黄埔董事长,但是话事权非常有限!

    所以林浩然所说的李加诚权力被架空,也算是事实了。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林浩然刚一上任,就直接点破了这层窗户纸,其立威的意图昭然若揭。

    短暂的死寂之后,李察信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

    退缩,就意味着他们精心策划的“逼宫”计划还未正式开始就要流产,也意味着他们未来将彻底失去与林浩然讨价还价的资本。

    他清了清嗓子,脸上努力维持着镇定和诚恳的表情,用英语说道:“林先生,您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们管理层也深感遗憾。

    商场如战场,人员的流动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部分同事的离开,是基于其个人职业发展或业绩考核的综合考量,我们始终秉持专业和公平的原则。

    当然,您倡导的公平、包容的工作环境,正是我们和黄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们管理层定当全力贯彻。”

    这番话,既试图轻描淡写地解释过去的事情,又顺势接过了林浩然的“大旗”,显得十分配合。

    至于所谓的架空李加诚对长江实业管理权,他直接当做没听到。

    然而,林浩然只是微微颔首,不置可否,目光依旧深邃,让人摸不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种沉默带来的压力,比直接的质问更让人难受。

    李察信决定不再绕圈子,他必须亮出底牌。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夏伯殷和韦彼得,两人都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给予他支持。

    李察信调整了一下坐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地说道:“林先生,您刚才提到战略方向需要共识,我们完全赞同。

    为了和黄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团队的效能,我们几位核心管理层经过慎重讨论,草拟了一份《关于优化和记黄埔未来治理结构的建议书》。”

    说着,他示意身旁的秘书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递到了林浩然面前。

    马世民坐在一旁,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但并没有出声。

    他意识到,这就是预料中的“发难”了。

    他看向林浩然,只见林浩然面色平静地拿起文件,慢条斯理地翻阅起来,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这份建议书措辞严谨,充满了专业术语和管理学理论,但核心意思非常明确:

    希望林浩然作为大股东,能够像汇沣银行成为和记黄埔大股东时代后期那样,主要扮演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方向批准者的角色,将公司的日常运营、人事任免、项目决策等权力完全下放给以李察信为首的专业管理团队。

    美其名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以确保公司运营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建议书中甚至隐晦地提出,如果大股东过度干预,可能会影响管理团队的士气,导致核心人才流失,进而损害公司的长期利益。

    这几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林浩然看得很慢,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位新老板的反应。

    李察信等人心中抱有一丝侥幸,希望林浩然能够像李加诚一样,权衡“稳定”与“权力”之后,选择前者。

    终于,林浩然合上了文件,轻轻将其放在桌面上。

    他抬起头,脸上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但眼神却冰冷如霜。

    他其实并不热衷于插手公司管理事务,因为知道自己的管理水平如何。

    不过这有个前提得说明,他自己不想插手,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插手的权力。

    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就比如港灯集团、置地集团、万青集团这些他旗下的企业,他随时都有权介入公司内部事务。

    而像马世民、陈寿麟、伯顿等企业掌舵人,也会认真听取他的意见。

    所以,林浩然只是不愿管得过多,但这绝不等同于他会丧失插手的权力!

    毕竟,他身为老板,企业都是他的产业,如果他插手公司经营管理事务,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是吗?

    可李察信那帮人,竟妄图凭借一纸建议书,将他的实权彻底架空,让他沦为一个徒有虚名的挂名大股东,这无疑是在公然挑战他的底线。

    按照李察信等人的设想,他这位老板压根儿就不能对公司任何事务进行干涉。

    这情形,简直就像这公司跟他毫无关系似的。

    只能说,这帮人真是好大的胆子,嚣张至极。

    他们如此肆意妄为,仿佛完全没把他这位老板放在眼里,就好比林浩然特意买了条狗看家,结果这条狗居然想翻身当主人。

    可笑,真是可笑至极!

    难道他们以为,和记黄埔离了他们就转不动了不成?

    想到此处,林浩然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

    “李察信先生,”林浩然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这份建议书,写得很有水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确实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

    李察信等人闻言,脸上刚刚露出一丝喜色,但林浩然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如坠冰窟。

    “但是,”林浩然的语气骤然转冷,“这并不意味着大股东应该放弃对公司的监督和指导权,更不意味着管理团队可以凌驾于我这位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之上,形成一个独立的王国。

    所谓的‘充分授权’,不是‘彻底放权’。”

    他目光直视李察信:“我收购和黄,不是来做财务投资,等着年底分红的,也不是要做一个傀儡,任由你们说了算,我是要带领和黄开创更大的局面。

    我需要的是能够理解并执行我的战略意图、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的团队,而不是一个只希望关起门来自己说了算的‘独立王国’。”

    这番话,已经说得极其直白,毫不留情面地撕破了李察信等人试图用专业术语包裹的野心。

    李察信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他没想到林浩然如此强硬,丝毫不给挽回的余地。

    他知道,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

    一想到林浩然现在依然要依赖他,不可能就这么把他们都赶走,他内心中燃起了一丝底气。

    再怎么说,他李察信如今也算是和记黄埔的一把手,和黄的行政总裁,执掌和黄内外一切大小事。

    如果不能在此刻压服林浩然,他以后将永无宁日,权力将彻底被林浩然收回。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慌乱,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林先生,我们非常尊重您作为大股东的地位。

    但是,管理和运营像和黄这样庞大的商业帝国,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我们团队服务于和黄多年,对各项业务了如指掌,与全球各地的客户、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

    如果,如果我们的专业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恐怕很难保证公司运营不会出现波动。

    毕竟,企业的稳定,最终依赖于人的稳定。”

    这番话,已经是公开的威胁了。

    暗示如果林浩然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可能会采取消极合作甚至集体离职的方式,让和黄陷入混乱。

    夏伯殷和韦彼得等人也纷纷附和,表示管理团队的团结和信心至关重要,言语之间,已然将他们这个利益团体放在了与股东利益对立的位置上。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

    马世民暗自摇头,李察信等人终究还是低估了林浩然的魄力和手段。

    他们用对付李加诚的那一套来对付林浩然,简直是自寻死路。

    林浩然静静地听着他们的“陈词”,脸上的那丝笑意终于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等所有人都说完,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决定命运的压迫感:

    “李察信先生,还有在座的各位,我想你们可能误解了一件事。”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入主和黄,是来领导你们的,不是来和你们谈判的,你们别忘了,我,才是和记黄埔的老板。

    公司的方向,由我来定,团队的执行,必须与我的方向保持一致,这是最基本的商业规则,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李察信惨白的脸上:“你刚才提到‘人的稳定’,很好,那我就来谈一谈人的问题。”

    “李察信先生,你自1927年加入和记,服务超过五十年,确实是公司的元老,你在韦理先生时期,也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林浩然的声音冰冷。

    这个“但是”,让李察信的心跳几乎停止。

    “但是,在李加诚先生入主后,你作为行政总裁,非但没有尽力辅佐新东家,整合公司资源,反而纵容甚至主导内部派系斗争,排挤华裔高管,试图架空大股东的影响力,维护小团体的私利。

    这已经严重违背了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操守和忠诚义务!”

    林浩然的语气越来越严厉,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李察信心上。

    “而你刚才的言论,更是公然以公司稳定相要挟,试图逼迫大股东就范,这种行为,在任何一家正规的公司,都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一个不能与股东同心同德,甚至企图挟持公司来满足个人权力欲望的管理者,无论其专业能力多强,都不再适合担任领导职位。”

    李察信浑身发抖,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夏伯殷、韦彼得等人也面如土色,他们没想到林浩然竟然如此杀伐果断,直接掀了桌子。

    林浩然不再看李察信,而是转向会议室内所有高管。

    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他,才朗声说道:“鉴于李察信先生的行为已经严重不适合继续担任和记黄埔行政总裁一职,我以公司绝对控股股东的身份宣布,从即刻起,解除李察信先生和记黄埔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及其他一切职务!

    人力资源部和保安部负责人请立即到场,监督李察信先生办理离职交接手续,今日内完成所有手续,离开公司大楼!”

    “炒鱿鱼!”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一般在会议室炸响!

    直接、果断、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甚至连缓冲的机会都不给!

    和黄一把手又怎么样?

    以下犯上,就足够林浩然炒他鱿鱼了。

    李察信目瞪口呆,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林浩然,嘴唇哆嗦着,最终瘫坐在椅子上。

    他所有的算计、所有的野心,在林浩然绝对的实力和魄力面前,顷刻间土崩瓦解。

    谁都没有想到,林浩然如此地干脆,根本没给一丝商量的余地。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高管都被林浩然这雷霆万钧的手段震慑住了。

    他们原本以为会是一场漫长的博弈和谈判,却没想到新老板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直接选择了最激烈、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杀鸡儆猴!

    这只“鸡”,就是他们当中地位最高、也最跳的李察信!

    林浩然的目光缓缓扫过夏伯殷、韦彼得以及其他面露惊恐的高管,语气稍微缓和,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至于其他各位,我给你们一次选择的机会。

    愿意留下来,真心实意辅佐我,共同将和黄带向新高度的,我林浩然必定亏待不了,薪酬、奖金都会重新评估,只会比现在更好。

    但前提是,必须彻底摒弃过去的山头主义,一切以公司利益为重,以我的战略方向为纲。”

    “如果有人还想继续要你们的独裁权,很抱歉,我这里没有,现在你们就可以提出辞职,我批准,并且会按照劳动合约给予合理的补偿,大家好聚好散。”

    “但是,”林浩然的声音再次转冷,“如果选择留下,却又阳奉阴违,甚至暗中搞小动作,那么李察信今天的下场,就是榜样。

    我林浩然能打下今天的基业,就绝不会惧怕任何内部的挑战,清理门户的决心和手段,我从来不缺。”

    赤裸裸的警告,伴随着刚刚发生的“血淋淋”的实例,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位高管的心中。

    夏伯殷和韦彼得等人冷汗直流,他们毫不怀疑林浩然这番话的真实性。

    连李察信这样位高权重的元老都说开就开,更何况他们?

    短暂的沉默后,夏伯殷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立刻站起身,恭敬地说道:“林先生,我夏伯殷愿意全力支持您的工作,为和黄的发展竭尽全力!”

    他心里十分清楚,在这关键时刻,若再不表明自己的忠心,下一个被“清理出局”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身为和黄业务董事,夏伯殷在如今和记黄埔的职业经理人团队里,地位几乎仅次于行政总裁,说是第二人也毫不为过。

    而且,和黄这座商业巨擘所提供的平台,无疑是一个能让他尽情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他实在不敢想象,如果自己离开了和记黄埔,是否还能寻得一份能与如今相媲美的工作。

    韦彼得和其他高管也纷纷效仿,争先恐后地表示拥护林浩然的领导,绝无二心。

    李察信看着这些此前还表示和他统一战线的同仁们这时候直接背叛了自己,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他们,嘴唇翕动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模样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只剩下满心的绝望与愤怒。

    “你们……你们这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李察信憋得满脸通红,终于从紧咬的牙缝中硬生生挤出这几个字。

    此刻,他的声音沙哑干涩,仿佛被砂纸磨过一般,其中还裹挟着无尽的怨恨与不甘。

    在这一瞬间,他真切地尝到了被背叛的苦涩滋味,那滋味如一点都不好受。

    他原本满心以为,自己取代了韦理的位置后,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这帮旧臣的“带头大哥”,他们会死心塌地地听从自己的指挥,与自己并肩作战、站在同一战壕里。

    然而,李察信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他终究不是韦理。

    他既没有韦理那出类拔萃的才能,也缺乏韦理在众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这近一年来,随着权力越来越大,让他逐渐迷失了自我,自认为自己和韦理一样。

    李察信瘫坐在椅子上,六神无主地望着前方,曾经那个在和黄呼风唤雨的自己,如今竟如此狼狈。

    而此刻,回应他的只有其他高管们略显尴尬、匆忙低垂的目光,仿佛生怕与他有过多眼神接触;

    还有林浩然那依旧平静如水,却无形中透着不容置疑威严的目光,如同一座不可撼动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李察信看着那些“倒戈”的同仁,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

    曾经以为稳固的阵营,在林浩然雷霆手段下瞬间分崩离析。

    看着眼前这群瞬间变得服服帖帖的高管,林浩然知道,杀鸡儆猴的目的已经达到。

    他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在最短的时间内,确立自己不可挑战的权威,彻底粉碎旧有的权力结构,为后续的改组和整合扫清障碍。

    当然,当他说出要直接炒掉李察信时,并非没有考虑过夏伯殷、韦彼得等人是否会与李察信同心同德,以此对他进行威逼。

    的确,如果整个团队都退出和记黄埔,那对和黄而言无疑会是个不小的冲击。

    毕竟这些人在和黄深耕多年,掌控着大量业务资源与人脉关系。

    没了他们,短期内,和记黄埔必定会陷入业务运转的混乱与资源衔接的断层。

    和黄庞大的商业版图,从国际航运的调度安排,到地产项目的开发推进,再到贸易业务的订单处理,每一项都紧密依赖着这些高管及其团队多年积累的经验与人脉。

    一旦他们集体抽身,许多关键环节恐将陷入停滞,合作伙伴的信任也会受到动摇,公司声誉面临受损风险。

    但即便可能面临这样的局面,他依然坚持要炒掉李察信。

    原因很简单,林浩然绝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权威!

    他是老板,是这家企业当之无愧的主人。

    主人,就得有主人的气魄,唯唯诺诺算怎么回事?

    (又到月底啦,正好赶上月票双倍活动,求大家投个月票,手上还有月票的不要浪费啦~特别感谢各位一路的支持,这份心意,柠檬实在不胜感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不错,请把《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