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然听完,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很好!就按你说的第一种方案来办,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尽快拿出一个配售方案,目标是让我们的持股比例降至75%左右,记住,抛售的股分价格不能低!
既要满足监管要求,也要为我们保留足够的控股空间。”林浩然拍板决定。
持有75%的股份,足够了。
像香江电话,他便是持有75%的股份。
他站起身,继续说道:“走吧,去和记黄埔大厦。”
康乐大厦地下停车场,黑色的劳斯莱斯静静地停靠在一个专属停车位上,旁边,两名保镖一直守候在这里。
自从上一次发生了劳斯莱斯车底被安放“定时炸弹”的事件后,他对自己的座驾一直都非常格外小心。
每次出行前,安保团队都会对车辆进行严格的全面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在外面的时候,停车后更是会留两名保镖守护,毕竟,安全最重要!
好不容易穿越,好不容易活了第二世,好不容易打下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他可舍不得再一次英年早逝!
看到林浩然和马世民带着李卫东、李卫国等人走来,守候在车旁的保镖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地拉开车门。
林浩然微微颔首,弯腰坐进车内。
马世民紧随其后,坐在了他的旁边。
车门轻轻关上,将外界隔绝。
数辆汽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出康乐大厦的地下停车场,汇入中环午间略显繁忙的车流。
林浩然靠在舒适的真皮座椅上,目光若有所思地投向窗外。
中环的高楼大厦飞速掠过,而他也与马世民轻松地聊着接下来关于入主和记黄埔的事情。
李加诚入主和记黄埔还不足一年时间,再加上他入主和记黄埔前,掌舵的长江实业是一家纯粹的地产公司。
因此,入主和记黄埔后,李加诚明白要掌控这家庞大的公司并非易事,尤其是该公司旗下的货柜码头、船坞、制药、零售业务等等,是一家非常多元化的巨头企业。
可以说,作为长江实业董事长的李加诚,很多东西他都感到很陌生。
再加上他的手底下基本都是地产业的人才,且也没有那么多值得信任的人才。
因此,李加诚最终极力安抚和黄的外籍高层管理人员,并委以重任。
虽然他内心恨不得把这些韦理时代的旧臣子全部都赶走,让自己信得过的人上位,但李加诚很聪明地知道,还不是时候。
因此,在前任大班韦理被迫辞职后,李加诚便马上委任韦理的副手李察信出任行政总裁,业务董事夏伯殷及政务董事韦彼得都继续获得留任,组成和黄新管理层的三架马车。
也正因为如此,如今和记黄埔的易主,林浩然入主和记黄埔,也并不会因为李加诚的卸任而出现剧烈的人事动荡。
因为真正维系和黄日常运营的,正是李察信、夏伯殷、韦彼得这三位外籍高管及其背后的专业团队,而不是李加诚。
李加诚更多是扮演战略投资者和最终决策者的角色,尚未能将自己的印记深深烙入和黄的管理肌理之中。
虽然这段时间他相继委派长江实业的两位高层出任和黄执行董事,但由于时间太短,再加上洋人高管的排斥,两位长江实业高层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融入和黄的核心层。
“老板,对于和记黄埔,您如何安排?是继续让李察信团队执掌和黄,还是另有安排?”看着车窗外呼啸而过的车辆,马世民问道。
他如今还要执掌置地集团这个庞然大物,再加上还要准备筹建“银河战略发展委员会”,因此,如果由马世民兼任和黄这边的掌舵人,肯定是不合适的。
马世民再有才能,他也是一个普通人,精力有限。
“李察信团队目前看来是稳定的,他们对和黄的运营也很熟悉,短期内,维持现状是最稳妥的选择,不过,长期来讲,却不一定合适。
我调查过,李察信能力不错,但不足以长期执掌和记黄埔这家庞然大物,无法推动和黄发展得更好,所以他更适合担当副手!”林浩然回忆起崔子龙那边给他调查的资料,然后说道。
“其实,我有个建议,老板您不如把韦理先生邀请回来继续执掌和记黄埔,您看如何?”马世民微笑着说道。
“韦理先生?”林浩然有些惊讶地看向马世民。
对于韦理这位和记黄埔前任大班,林浩然并没有与其打过交道,不过也知道对方确实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为和记黄埔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如果没有韦理,和记黄埔当初能不能熬到现在,都是个问题,说不定在几年前就破产,旗下产业被其他人一一吞并了。
所以,韦理先生对和记黄埔的功劳确实非常大。
在七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和记黄埔的前身和记国际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
当时和记国际由于过度扩张,在1973年石油危机冲击下连续两年亏损总额接近数亿港元,创下香江开埠以来企业最大亏损纪录,一度濒临破产边缘。
“我记得很清楚,“马世民语气中带着对往事的感慨,“当时汇沣银行不得不紧急注资巨资接管了和记,而韦理就是在那时被请来充当'救火队长'的。“
林浩然点头表示了解。
这段历史香江商圈大部分人都知道,韦理在1975年接手这个烂摊子后,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
他首先将和记国际与黄埔船坞合并,组成了现在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然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关闭亏损部门、出售非核心资产、重组债务结构。
“韦理确实是个能人,在他的整顿下,和记黄埔不仅摆脱了破产危机,还在1977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他的商业才华,在整个香江职业经理人中,都能排名前五。“林浩然评价道。
在林浩然看来,韦理的才能,是与马世民这种一个级别的,甚至可以说,韦理的大企业管理经验更加丰富。
“别说是前五,我认为前三都完全没问题。“马世民补充道,“不过韦理性格强势,与汇沣方面在发展战略上产生了分歧,这也是为什么当李加诚提出收购时,汇丰会选择支持李加诚而非韦理。”
林浩然点了点头。
其实韦理从和记黄埔离职,虽然是因为李加诚想要彻底掌控和记黄埔,他知道留在和记黄埔意义已经不大,所以才离开和黄。
但他离开和黄的时候,李加诚实际上还是希望他继续留任和黄的,因为李加诚也知道对方是位难得的大才,如果韦理愿意留下来,绝对能够为和记黄埔带来不小的帮助。
然而,随着李加诚逐步掌握实权,韦理意识到自己难以显露才干,于是主动递交辞呈。
这一决定并非妥协,而是基于对职业前景的理性判断,他需要新的平台来延续野心。
他已经知道,即便留任和记黄埔,他未来的话事权也必然会被大幅削弱,与其在这逐渐被边缘化的处境中挣扎,不如潇洒离去,去寻觅更广阔的天地来施展自己的抱负。
林浩然靠在车椅上,思索着马世民提出的这个建议。
“老板,我之所以建议您邀请韦理回来和记黄埔,是因为我知道,老板您与李加诚先生不一样。
您愿意放权,让职业经理人有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而李加诚先生掌控欲较强,韦理在他手下难以完全施展拳脚。
但您不同,您有着广阔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若韦理能回来和记黄埔,在您的支持下,定能让和记黄埔再上一个新台阶。”马世民诚恳地说道。
“把韦理邀请回来,这倒是个大胆又颇具吸引力的想法。”林浩然缓缓开口,“不过,这其中也存在不少变数。
韦理离开和记黄埔后,如今的心境和想法我们并不完全清楚,而且他是否愿意再次回到这个他曾离开的地方,也是个未知数。”
据林浩然所知,韦理从和记黄埔这边离任后,先是休息了一段时间,很快便被百利宝集团的董事长罗旭锐先生邀请,加盟百利宝集团。
而百利宝集团的目的很明确,希望韦理能够协助他们收购大名鼎鼎的中华巴士。
不过,据林浩然所知,对方大概率很难成功收购中华巴士。
毕竟,百利宝集团的实力,终究还是逊色了一些,而他们的竞争对手,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香江顶级豪门,新鸿基地产背后的郭德胜家族,实力甚至不逊色于李加诚!
这已经不是韦理能力的问题了,而是百宝利根本没有这个实力。
马世民点了点头,说道:“老板,您考虑得在理,但韦理对和记黄埔的了解无人能及,他的经验和能力若是能为我们所用,对和记黄埔接下来的发展以及我们整个商业布局都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再加上韦理先生的才能,我相信整个香江,没有谁比他更适合担任和记黄埔的掌舵人了,我们可以先试着接触一下,探探他的口风。”
“此事先放一边吧,我要好好想想!”林浩然并没有立即答应。
他挑选企业执掌者,可不是那么随意的。
而就在林浩然与马世民前往和记黄埔的时候,和记黄埔大厦的一间会议室里,此刻坐着七八个人。
这些人,清一色都是洋人。
如果对和记黄埔熟悉的话,一定会认出,这些人,全部都是和记黄埔的旧将。
其中,便是以李察信为首。
韦理离任和记黄埔之后,他们留了下来。
不过,毕竟是韦理一手带出来的团队,因此他们也或多或少地继承了韦理的理念,企业管理这块,不希望老板插手得太多,否则他们容易束手束脚,甚至失去话事权。
此刻,李察信看着手下这些高管,这些以往韦理先生的亲信,随着韦理先生的离去,已经成为了他的亲信。
所以,李察信的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
他从1927年就已经加入和记,经历了祁德尊、韦理时代以及长实的入主,至今加入和记黄埔已经足足五十四年时间,可以说,是和记黄埔高层中,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元老级人物。
在李加诚入主和记黄埔的近一年时间里,李察信带领团队,与李加诚插在和黄的董事斗智斗勇,争夺权利。
而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做,自然也是因为明白李加诚入主后的和黄不能没有他们。
如果他们全部集体离职,和记黄埔绝对会陷入一片混乱,这绝对会是一场灾难。
所以,在李加诚的手底下,他们有这个底气,而李加诚也确实一直对他们客客气气,不敢丝毫给他们脸色看。
可谁知道,李加诚成功掌控和记黄埔还不足一年时间,居然就被别人赶走了。
而新老板林浩然,更是一个令他们觉得很棘手的人物。
毕竟,在韦理还没有离开和记黄埔时,韦理曾经和他们说过:“林浩然这人,不好惹,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一定不要与他为敌!”
连韦理先生都如此忌惮的人物,李察信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但权力的诱惑和对自主管理的渴望,让他们决定铤而走险。
“诸位,”李察信环视在场的心腹,压低声音道,“林浩然虽然实力强大,但他刚刚接手和黄,根基未稳。
和黄的日常运作、核心客户关系、重大项目推进,都掌握在我们手中。
如果我们团结一致,向他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想必他为了大局稳定,也不得不考虑,到时候,和记黄埔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相较于李加诚,李察信更害怕林浩然的入主。
原因很简单,李加诚此前主要是以经营地产业为主,所以基本没有接手和记黄埔管理权的手下。
李察信等人便利用长实取得和黄控制权之后,在贸易、零售、货柜码头等业务仍需要依赖他们这些管理人才这一青黄不接的机会,积极扩张本身的势力。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设法排挤和黄华裔高级行政人员,阻止这些华裔高级行政人员势力扩张,与长实结成同一阵线。
在李加诚入主近一年来,和记黄埔便已经有几位华裔高级职员被迫离职了。
而李加诚仿佛没有看到一般,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的回应。
这确实让李察信认为,李加诚的入主,反而给他带来了机会。
可林浩然不一样,和记黄埔有的产业,林浩然原本旗下的公司也同样都有。
如此一来,他非常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林浩然宣布入主后,会不会从置地集团、万青集团、港灯集团等旗下公司向和记黄埔调太多高管过来。
如此一来,他们势必会受到排挤,甚至最后不得不如前任老大韦理先生那般,在和记黄埔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了,只能选择主动离职了。
这,就是李察信最担心的事情。
他好不容易成为了和记黄埔权力最大的职业经理人,他实在是不愿意就此放弃这个位置。
业务董事夏伯殷有些犹豫:“林浩然先生可不是李加诚先生,他手段凌厉,连怡和和汇沣都败在他的手里,李加诚更是顶不住几天就败了,我们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
“正是因为他手段凌厉,我们才要先发制人!”李察信接口道,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我们要让他明白,和黄离不开我们这支团队。
只要他答应给予我们足够的自主权,不过度干涉日常管理,我们保证和黄会平稳过渡,并且业绩会更上一层楼,这是双赢。”
此前,他们原本想支持李加诚对抗林浩然的股份争夺战,结果根本没有给他机会,李加诚就败了。
这让他们如今不得不开始接受林浩然入主和黄的事实。
另一名高管附和道:“对!我们可以拟一份‘管理层建议书’,表面上是为公司未来发展献计献策,实则明确我们的底线。
战略方向可以共同商讨,但具体运营必须由我们专业团队负责,如果他不同意……”
李察信接过话,继续说道:“如果他不同意,或者试图安插过多亲信来架空我们,那么我们不排除采取一些‘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比如,某些关键项目的进度可能会‘意外’放缓,某些重要客户的关系维护可能会出现‘疏漏’,还有如果他们真想让我们交接工作,我们完全可以拖着。
到时候,面临业绩压力和市场质疑的,将会是他林浩然!”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这个计划无疑非常大胆,甚至有些疯狂。
但权力的滋味一旦尝过,谁又愿意轻易放手?
在韦理时代,他们曾是公司的实际掌舵者之一,习惯了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李加诚时期虽然有所制约,但毕竟李加诚对多元化业务不算精通,他们依然有周旋的空间。
如今面对一个更年轻、更有能力的新老板,让他们的危机感空前强烈。
“好!就这么办!”李察信最终拍板,“我们抓紧时间拟定一份措辞严谨的建议书。
等林浩然一到,我们先表现出积极配合的姿态,然后在适当的时机,递上我们的‘诚意’。
记住,我们的目的是争取空间,不是撕破脸,尺度要拿捏好!”
就在李察信等人密谋的同时,林浩然的车队已经驶入了和记黄埔大厦的地下停车场。
车子停了下来,李卫东开口说道:“老板,马先生,和记黄埔大厦已经到了。”
林浩然这才注意到,他们已经来到了和黄大厦的地下停车场。
有保镖来为林浩然打开车门。
“走吧,该上去宣布我们对和记黄埔的主权了。”林浩然收敛心神,从车内出来。
他整理了一下西装,对马世民说道:“韦理先生的事,容后再议,眼下,先稳住李察信团队,顺利接管和黄才是首要任务。”。
马世民点头称是。
一行人步入专用电梯,直抵和记黄埔大厦顶层的董事会会议室。
当电梯门打开时,以李察信为首的和黄高管团队已经整齐地等候在会议室门口。
因为,林浩然一行人出现在和黄大厦的时候,保安早已经用对讲机将其告知楼上的领导们了。
至于李加诚从长实带来的高层,自然不可能继续留在这边了,如今都释数回到长江实业去了。
电梯口处,李察信依旧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但眼神中难掩一丝紧张。
毕竟,他们就在刚才,可还在密谋着如何架空新老板,夺取权利。
他身后的夏伯殷和韦彼得也表情严肃,显然对这位新老板的意图心存疑虑。
“林先生,马先生,欢迎莅临和记黄埔。”李察信上前一步,用流利的英语说道。
林浩然与他握手,目光扫过在场的高管,用清晰的香江话回应:“李察信先生,各位,不必客气,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共同奋斗的伙伴了。”
步入宽敞明亮的董事会会议室,长条会议桌两旁已经坐满了和黄的核心管理层。
林浩然径直走向主位,马世民则在他右手边坐下。
没有过多的寒暄,林浩然开门见山:“各位,想必已经通过早上的记者会了解到股权变更的情况,我旗下的银河证券公司目前已经持有高达86.9%的股份,对于和记黄埔的绝对控股,已经没有任何的异议,所以大家应该也都知道,我来和黄大厦的目的是什么!
此话一出,原本现场还算和谐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林浩然顿了顿,目光在众人脸上缓缓扫过,接着说道:“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搅乱和记黄埔现有的秩序,而是希望和记黄埔能在我手中,迈向更高的台阶。
我清楚,在座的各位都是和黄的中坚力量,对公司的运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了解。”
听到这话,李察信等人微微一怔,原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