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比赛过程中,无论室内P房,还是室外指挥台,总有一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雷达云图,时时刻刻监控着风速跟云层的变化。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云层监控数据越来越精准,已经能预估到分钟级别的下雨时间。
如果遭遇到雨战情况,就能在车队语音里面听到类似于,多少分钟后会降雨,雨量有多大,亦或者说多少分钟后降雨会停止这类对话。
当然,这都是十几年后的气象雷达精准度,并且适用范围仅仅局限在当前天空上方云层。
想要预判几天之后某个时间段是否会降雨,依旧超乎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但是从云层走向能得到一个预估值,就像天气预报一样判断未来某一天是否会降雨,只不过无法精确到分钟级别罢了。
当前气象雷达得到的数据,就是后天正赛降雨概率将超过百分之八十!
为什么陈向北要“看天”赌一场雨战,以及F1围场会推崇雨战车手?
就在于雨战能最大限度抹平赛车性能之间的差距,并且更加极端的凸显车手纯粹的速度跟实力。
换而言之,也将抹平赛车调校的差距。
毕竟依靠调校空气套件,带来的下压力跟转向特性改变,远远不能跟下雨带来的湿滑相媲美,那才是真正在赛道上体验溜冰场的感觉。
雨战,就意味着一场“绝对”公平的较量!
面对TF110升级套件带来的截然不同转向特性,陈向北确实没办法在短短时间内就完全适应跟掌控,更别说还要同时做到排位赛跟长距离的测试,这已经超出了车手的能力范围。
甚至于毫不夸张的说,就算让最会调车的舒马赫来开都做不到。
如今的舒马赫,同样在适应着轮胎配方改变带来的“阵痛期”,倍耐力无法做到米其林那样,给他保证每一圈都可以全速推进的耐用性!
围场内很多东西都在历经变化,只有车手主动去适应环境,没有环境去主动配合车手。
陈向北能做的事情,就是抓住一切变数!
“北,你想赌雨战?”
奥德托望着气象雷达图,开口确认了一句。
他同样没见识过陈向北的雨战水平,这种天气变化可遇而不可求,除非车队资本雄厚拥有着自己的私家赛道去测试。
比如周冠羽测试赛车雨胎性能,就是在隶属法拉利集团的菲奥拉诺测试赛道,并且全程喷水来模拟雨量的大小,力求获得最真实的效果跟数据。
HRT车队连风洞都是二手,自然不存在什么私家赛道。
奥德托对陈向北雨战认知,纯粹靠泽野弘树曾经提过一嘴。
具体放在F1围场内有什么水平,完全是个未知数。
“嗯。”
得到陈向北肯定的答复,奥德托点了点头道:“好,就这样。”
策略组跟车手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既然陈向北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不要去质疑。
二练结束返回酒店,陈向北洗了个澡就回到自己房间,打开笔记本复盘自己两场练习赛的录像。
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向北并非完全不适应赛车新特性,甚至于相对之前的旧套件,他更喜欢升级套件的风格,只是没找到那个最佳平衡点罢了。
现在陈向北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录像加回忆,来找寻练习赛过程中熟悉的手感,以及关于赛车调校方面的精准反馈。
相比较嘈杂的赛道,宁静的夜晚更适合思考。
时间就这样到了第二天周六,陈向北早早就跟技师组成员抵达P房,一同完成对赛车的三练调校。
“更改为中等偏高下压力方案,我需要更多的弯道速度。”
“前翼角度进行调整,确保前轮有足够的抓地力,尤其保证高速弯入弯时候的精准角度。”
“悬架调软,提高赛车机械抓地力。”
陈向北一条条非常精细的说出自己想法,这是他昨晚上统计出来的反馈结果。
站在旁边的泽野弘树听到更改方案,思考片刻后反问道:“这套方案重点放在前轮转向,却更容易引发后轮打滑,你能把握住吗?”
“至少前轮拥有抓地力,能带来弯中修正的机会。”
陈向北没有给出肯定,亦或者否认的回答。
原因很简单,没谁敢说自己能完全掌控一辆转向过度的赛车。
马格努森对F1赛车的转向不足跟转向过度,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评价。
转向过度就是车尾撞墙,转向不足就是车头撞墙。
这句话足以形容操控F1赛车的难度。
陈向北能做到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这辈子绝佳的车感,去感知赛车尾部在弯道里面的滑动,然后通过不断修正来维持切线。
这点就是维斯塔潘驾驶红牛赛车的操作一样。
某种意义上来说,上辈子陈向北的偶像是舒马赫,“老师”却是维斯塔潘。
不管你是否喜欢他的风格,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车技。
甚至单论硬实力,维斯塔潘跟舒马赫放在F1历史GOTA级别车手里面,属于唯二两个大六边形战士。
塞纳不够稳,教授不够快,阿隆索太独,汉密尔顿太摆,维特尔挑车。
这两人或许某项技术达不到世界第一,比如说不够塞纳快,亦或者不如教授稳。
可F1巅峰车手同样存在着木桶原理,没有短板才能称之为最强!
陈向北上辈子几乎看过维斯塔潘几乎全部的F1比赛,对于他的驾驶风格跟操控技巧再熟悉不过,既然红牛赛车的转向过度没有办法修正,那么就靠着自己绝对实力去不断修正。
人定胜天或许达不到,却做到了人定胜车!
“光凭借修正的话,将会损失很多弯道时间。”
泽野弘树皱着眉头回了一句,他好歹拿到过日本超级方程式冠军,对于弯道修正这一套怎么会不了解。
每一次方向盘的转动,哪怕仅仅影响到千分之一秒的速度,积少成多到最后说不定就会有零点几秒的损失。
就在这个时候,奥德托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赛车调校从来没有绝对的最优解,需要我们根据车手反馈、实时数据、以及具体的赛车特性做出取舍。”
“泽野,相信北。”
奥德托经历过舒马赫的调车时代,如今陈向北给他的感觉,就如同当年在法拉利跃马王朝时期一样。
直觉告诉他,陈向北已经有了答案!
“我知道了,奥德托领队。”
泽野弘树点了点头,自己有担忧可以,确实不应该在这种时候提出质疑。
另一间车库到场的特鲁利,望着全面推翻赛车调校方案的陈向北,脸上神情有些复杂说道。
“索特,你觉得我应该共享长距离数据吗?”
从目前状况来看,很明显陈向北无法进行长距离测试。
正常情况下车队数据共享,队友还能提供数据作为参考。可是这一次特鲁利跟陈向北存在着绝对竞争关系,双方赛前已经说好独自测试。
不过陈向北在赛道上强势回应苏蒂尔,哪怕特鲁利知道这跟自己其实关系不大,依旧感到心中出了一口恶气。
要知道去年撞车事故,面对阿隆索跟苏蒂尔的媒体指责,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帮特鲁利说过话,那种被千夫所指的感觉就跟今天的陈向北一样。
类似的经历,让特鲁利感同身受,莫名生出一股想要帮助陈向北的冲动。
“特鲁利,别天真了,如果今天你换上升级条件,中国新人会雪中送炭数据共享吗?”
“别忘记了,你们是竞争对手!”
比赛工程师索特当即打断了特鲁利天真想法,好歹也是围场多年的老车手,为了争取队内资源跟车队席位,两位车手“同室操戈”的事件数不胜数。
甚至于特鲁利自己,当初都是被队友阿隆索给踢出车队!
围场内容不下什么好人,胜利者才配书写历史。
听到索特这句话,特鲁利没有回答,道理其实他懂。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生出一个预感,或许陈向北会这样做。
当然,这种没有发生的事情,说出来没有意义,围场内终究还是利己优先。
三练很快如期而至,相比较二练的排位赛测试,长距离重载油的速度很明显要慢许多,车手们之间刷圈速也没有那么激烈。
陈向北三练出站的前面几圈,并没有进行极限推进,基本上跑完一圈就回到P房进行调校,同时换上全新配方的轮胎收集数据。
“教授,今天三练车手们都在测试长距离,按照昨天二练成绩预测,你觉得谁能拿到杆位?”
“汉密尔顿。”
普罗斯特非常肯定的回了一句,虽然昨天迈凯轮车队很明显藏东西了,但是他们两位车手分段圈速,都排在了十二支车队第一的位置。
很明显,这一站迈凯轮赛车除了F导管的作用,他们还模仿到了废气扩散器的精髓,绝对速度上面已经不输红牛车队。
另外普罗斯特非常看好汉密尔顿,认为这名英国车手有超越阿隆索的潜力,假以时日将成为围场内下一个超级巨星!
“确实,汉密尔顿昨天速度非常快,整体超越了红牛车队的维特尔。”
“另外一支进步神速的则是HRT车队,他们身为今年登陆围场的新军,揭幕战就做到了双车进入Q3,这一次特鲁利更是提升来到了第八的位置。”
“只是拥有新升级套件的车手北,这一站圈速却慢于自己的对手,教授你认为是HRT车队存在负升级,还是说北没能驾驭全新的赛车特性?”
雷德把问题导向了陈向北,这个中国新人算得上目前围场内的“人气车手”。
不管是他的速度表现,还是说“张扬狂妄”的性格,反正吸睛无数。
“我认为两者皆有。”
“三练能通过导播镜头看到,车手北的13号赛车还在不断进站调校,证明到目前为止HRT车队,或者说车手都没能完全掌控赛车。”
“练习赛13的排名,或许将成为车手北这一站的最好成绩。”
相比较很多解说嘉宾模棱两可的回答,普罗斯特话语都十分明确肯定。
一方面教授的历史成绩跟地位摆在那里。
另外一方面,很多人只知道普罗斯特稳,却不知道普罗斯特狂。
这可是当年退役之后,面对媒体说他畏惧塞纳当了逃兵,异常嚣张公开宣布重返围场要干掉塞纳的狂人。
更为夸张的,他还真做到了!
别人还得考虑预测错误打脸,普罗斯特就没有这个想法,他对于自己的判断有着绝对自信。
仿佛就是为了回应普罗斯特,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黑橙配色的HRT赛车从维修站驶向主赛道。
这时候距离三练结束仅剩下最后几分钟,很多车手都完成自己的测试项目返回维修站,整条赛道处于相对空旷的状态。
“马佐拉,监控数据,这一圈我要推到极限。”
暖胎的过程中,陈向北开口告知了一句。
三场练习赛下来,他都在找寻升级套件的稳定性。
现在,陈向北想要知道升级套件的速度极限在哪里。
稳定性只能决定下限,速度才能决定升级套件的上限,这也是马佐拉来到赛道想要收集的数据之一。
没有上限的升级套件,就没有装配的价值!
只是之前陈向北做不到挑战极限,经过几场练习赛调校下来,他认为自己已经能够掌控这辆赛车。
“收到。”
马佐拉回应了一句,这本就是他工作范围。
只是接下来,他就看到了一项传感数据的异常,那就是陈向北赛车的转速拉到了一万九千转的红线!
要知道车队为了保证丰田引擎的稳定性跟寿命,曾经下调过极限功率输出。
不过在赛车方向盘右边,有着一个黑色按钮,可以开放引擎设置的转速限制。
也就是说按下这个黑色按钮,赛车升档前每个档位的最高转速上限都将提升,亦或者最强大的马力性能。
随之而来的便是引擎承受的压力同比增大。
考虑动力单元储备的问题,以及练习赛过后赛车设置不允许进行调整的因素,陈向北之前都没有按下过这个按钮。
但是这一次,陈向北需要挑战以及测试升级套件的极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回车队总部。
拖拉机跑法,得到的数据毫无价值!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原因。
背地里面的原因,就在于面对赛道万千讽刺,以及围场内众多“同事”或多或少的轻视,陈向北想要借机证明自己。
没有谁喜欢被嘲讽,更没有谁天生就是反派。
如果可以的话,陈向北会让质疑者闭嘴!
一脚地板油下去,丰田引擎发出的咆哮,要比以往时刻都更加的猛烈。
伴随着速度的疯狂提升,陈向北冲刺通过赛车起跑线,进行着三场练习赛下来第一个飞驰圈。
这种引擎功率全力输出的怒吼,以及赛车速度直观变化,已经能够让看台观众们感受到,他们下意识把目光集中到了陈向北身上。
中国小子三练最后时刻,才打算去推圈速吗?
“陈向北速度有点快呀,能感觉到跟之前慢悠悠的测试不同。”
“是不是昨天苏蒂尔激怒他了,今天打算来个一鸣惊人?”
“早就该这样了,老子看过陈向北低级别方程式比赛,不拿出点颜色看看,哪还有那个桀骜不驯的车手北样子?”
“加油,车手北!”
赛道上中国观众兴奋了起来,这两天练习赛陈向北都很平稳,二练也没推出来什么极限圈速。
以至于看台上很多鬼佬,嘲讽陈向北揭幕战成绩是昙花一现。
现在倒让他们看看,到底是什么叫做真正的实力!
“奥德托,北打开了全功率输出模式,是不是有些冲动了?”
马佐拉朝着奥德托汇报了一句,他毕竟是首席比赛工程师,决定着车手的赛道策略。
“是的,北冲动了。”
“可年轻人要是不冲动,那还能叫年轻人吗?”
赛车运动之所以富有激情,看点就在于年轻车手的热血、上进、无所畏惧上面。
如果连练习赛都不敢去追寻速度与激情,那他就不是自己当初欣赏的那个中国新人。
敢于玩命,才是最初让奥德托,意识到陈向北跟其他中国乃至于亚洲车手的不同之处!
赛道上面,打开了转速限制的TF110赛车,开始压榨着发动机的全部潜能,同档位之下转速比之前调小足足高了接近一千转。
转速带来了更高的扭矩爆发力,更快的提速,也同样带来的更难的操控性跟车身稳定性。
陈向北在弯道里面,感觉自己赛车尾部,就如同鱼尾一样左右摆动,需要不断的调整修正才能保持走线。
不过这种调整修正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弯道数量的增加,修正次数却在同比例的减少。
这种情形的出现,只证明了一件事情,那便是陈向北真的掌控了换上升级套件之后的TF110赛车!
赛道看台观众从之前的不屑,再到漫不经心,最后看着计时器圈速,脸上流露出震惊跟不可置信。
甚至于就连解说台的普罗斯特,都第一次神情流露出了异样,中国小子的走向完全出乎他预判之外。
伴随着TF110赛车高速呼啸通过终点线,大屏幕上出现了三练最终成绩。
1分25秒314!
这个圈速直接干到了练习赛排行榜第二,仅次于迈凯轮车队的汉密尔顿。
霎那间,原本嚣张的围场,变得鸦雀无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