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两点,澳大利亚站排位赛。
相比较练习赛的八万名观众,排位赛观众已经接近十万名,快要达到赛道容纳的极限。
陈向北中午简单吃了个汉堡,剩余时间全部都用来跟策略组进行练习赛的复盘。
两个多小时不长,可对于陈向北的提升却巨大。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叫做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往陈向北都是独自去学习赛道资料,记住包括最佳刹车点、正常走线、超车路线、防守策略等等。
这次有了奥德托等人的全面介入,给陈向北带来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冲击,让他对于赛车特性理解更为彻底!
不过在排位赛开始之前,奥德托还特意强调了一句。
数据是死的,录像也是死的,唯有人是活的。
同样的走线操控,舒马赫能轻松过去,可能其他车手就得上墙。
陈向北没有试错的时间跟资本,能不能把学习到的数据跟走线应用到比赛中,全凭适应能力跟对赛车以及赛道的掌控。
就如同“车手”名称一样,只有车跟手,才是陈向北最坚定的伙伴!
排位赛开始前,陈向北走出了维修站,他本意是想要实际感受到一下天气跟风速变化,结果却听到对面护栏看台正对P房的位置,出现了几面朝自己挥舞的红旗。
说实话,现场出现挥舞国旗的粉丝,对于陈向北而言不算太意外。
怎么说也是中国第一位F1车手,并且海外华人华侨的数量相当可观,哪怕雷诺级别的初级方程式比赛,依旧有着秉持同袍情谊的支持者存在。
但这一次,陈向北看到了很多张明显是外国人的脸庞。
“车手北,加油,你会成为明日之星!”
“北,我觉得你是最强新人,不输莱科宁。”
“来自中国的车手北,将统治F1围场!”
各种不同口音的英语,诉说着几乎相同的内容,那便是对陈向北的支持跟鼓励。
F1围场终究是看重实力的竞技体育,历史上包括维斯塔潘在内的很多车手,初期口碑都不怎么样,却用自己的表现跟成绩征服了现场观众。
陈向北现在走着前辈的老路!
“北哥,我们也有不少老外支持者了。”
阿勇这时候来到陈向北身边,语气中带着一丝惊喜跟激动。
要知道这一站从飞机下来,陈向北就遭遇到很多敌意跟谩骂,并且在赛前发布会达到巅峰。
以至于让阿勇都没有想过,赛道上还会出现这么一群国外支持者。
“只要有成绩,自然就会有全球各地的支持者,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法则。”
布里亚托利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很淡定的回了一句。
要论谩骂跟指责,花布遭遇相比较陈向北高十倍不止,可他依然能得到车队的信任,车手的青睐。
根本原因就出在带队成绩!
“或许吧。”
陈向北笑着回了一句。
不知道从何时起,他觉得自己跟花布多了些共同语言。
可能放在外界眼中,两人都是围场内的“反派”形象。
这种感慨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奥德托就嘱咐陈向北换上赛车服进行准备。
伴随着排位赛倒计时的开始,围场内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之中,每支车队成员都按照赛前策略有条不紊执行。
陈向北这次没有率先出站,他坐在赛车座舱里面静候时机。要知道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本身就滑,再加上时不时从湖面出来侧风,先出站的赛车往往跑不出来成绩,只会白白消耗轮胎跟引擎寿命。
只有等赛道行车线上面累积足够橡胶颗粒,才能获得最好的抓地力。
当然,缺点便是十二只车队二十四名车手,已经有些超过“半街道”的承载极限。
扎堆挤在排位赛末节发车,将会遭遇严重的交通拥堵状况,说不定连一个飞驰圈都跑不出来。
“北,赛道数据都记住了吗?”
发车前,奥德托还开口询问了一句。
“记住了,每个弯道都一字不差。”
陈向北指了指自己脑袋,或许读书达不到学霸的顶尖水平。
可是对于各种赛道数据跟走线,他有着绝对的信心。
自己曾经的那些瑕疵,以及舒马赫的操控走线细节,全部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了脑海。
“很好。”
奥德托没有质疑,他在斯帕赛道见识过陈向北对舒马赫走线的模仿。
这家伙要认真起来,能做到像素级别的复制!
“赛事中心一直在更新气象资料,排位赛过程中很大概率会起风,你要时刻注意赛车侧滑摆动。”
“明白。”
对于“风”的重要性,奥德托不止强调过一次,这就是环湖赛道的特殊之处。
另外在欧洲还有一些“高原山地”赛道,比如说纽格柏林、红牛环等等,也会存在突然出现的山风。
传奇车手尼基·劳达,就曾在红牛环遭遇过山风失控。
得到陈向北再次确认,奥德托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而把目光望向车队另一间车库。
特鲁利的14号赛车已经启动,他将率先一步出站做出飞驰圈。
旧套件的优势就在于车队跟车手,对于特性跟调校方向有一定熟悉度,特鲁利能更轻松的知道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同时高下压力特性,也比较适合气候条件复杂的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不用担心轻微乱流的影响。
伴随着丰田引擎的轰鸣,特鲁利离开P房驶向维修通道,车组成员都下意识把目光,放在了车载摄像头画面跟数据监控屏幕上面。
队内竞争更多局限在两位车手,以及所属的工程师团队,对于大多数HRT车队成员而言,陈向北跟特鲁利重要性没有高下之分。
他们跑出来的成绩,都是属于HRT车队的胜利。
黑橙配色的TF110赛车飞驰,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队内竞争的刺激,还是说特鲁利状态确实非常不错,他跑出来第一个飞驰圈速度非常夸张。
直接冲击到了第三位置,用时为1分24秒995!
这也是目前为止,第一个跑进1分24秒领域的车手。
“OH MY GOD,HRT车手特鲁利,居然超越了法拉利跟梅奔车手,直接来到了一节排位赛第三位置。”
“HRT车队难道真要挑战围场内四大车队的地位吗?”
赛事解说雷德语气非常惊艳,虽然去年就已经上演过小车队的逆袭,丰田、威来姆斯乃至印度力量,纷纷挑战着“御三家”巨头车队的威严。
以至于赛季结束统计,围场内十支车队全部拿到了积分!
要知道这可是积分制度改革之前的成绩,只有跑出前六的名次才能获取积分,难度可想而知。
但HRT揭幕战就做到双车Q3,第二站更是直接跑出了排位赛暂列第三的成绩,还是有些出乎雷德的预料。
这已经有了去年布朗GP车队的影子!
“很多人都低估了HRT车队的实力,以及他们赛车的速度。”
“别忘记了,HRT继承了丰田的遗产,拥有挑战围场四大车队的资本!”
普罗斯特对此给予了肯定答复,他在退役之后曾创建过一支同名F1车队,对于“底蕴”跟“遗产”两词感受颇深。
当时的普罗斯特车队,就因选择标致引擎,还是雷诺引擎的一念之差,导致成绩结果出现了天壤之别。
如果当时选择老牌厂队雷诺,而不是“新贵”标致。
普罗斯特车队,可能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F1终究是个三分靠人,七分靠车的游戏,HRT拥有丰田技术的加持,根本不能用纯粹的围场“新军”眼光看待。
“HRT第二辆车出站了,不知道车手北能不能延续队友的惊艳。”
想要验证丰田遗产的底蕴到底有多强,还得看同车队两位车手的成绩。
陈向北要是也能跑出榜首圈速,那HRT车队的崛起就真有点势不可挡。
赛道上陈向北进行着暖胎圈,他出站前夕看到了特鲁利的圈速成绩,已经超过了自己在三练推极限的最快圈速。
对此,陈向北并不太意外。
特鲁利跟后世芬兰车手博塔斯很类似,给一辆好车都有着顶尖的排位赛实力,否则他也不可能做到战胜对手阿隆索。
经过揭幕战的磨合,再加上对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熟悉,特鲁利能跑出惊艳圈速不足为奇。
放平心态,正视对手,才是陈向北要做的事情。
“向北君,赛道上有十五辆赛车,注意飞驰圈时机。”
暖胎过程中,泽野弘树通报了赛道信息。
伴随着赛道路面抓地力提升,很多车队都进行了放车,导致交通状况出现拥堵。
陈向北需要跟前车拉开足够的距离,才能避免飞驰圈过程中被阻挡。
问题是别人也这样想,十五辆赛车均匀的分布在赛道各处,并且数量还有着不断往上提升的趋势,想要找寻完美的飞驰圈时机并不容易。
“COPY。”
简单的回了一句,陈向北放慢了自己的速度。
目视着前车跟自己渐行渐远,他一脚油门踩到底,瞬间耳旁就响起了引擎震耳欲聋的嘶吼,TF110赛车如同一道黑色闪电冲过起跑线!
相比较练习赛的难以操控,经历过数轮调校之后,陈向北感觉自己已经与赛车产生了共鸣,逐渐找回来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T1弯重刹入弯,排位赛不用考虑轮胎磨损跟刹车散热,陈向北只需要尽可能的压榨赛车性能极限,提升自己的速度即可。
直道末端制动的巨大G力席卷而来,如今陈向北逐渐适应了这种冲击,他死死把控住方向盘降档入弯,顺利找准APEX点切线过弯。
任何稍早或者稍晚点的转向,都将导致赛车冲出赛道,亦或者错过最佳过弯路线。
陈向北没有出现这种失误,他的过弯路线极其精准跟丝滑,同时做到了线性踩下油门出弯提速,让赛车始终保持着最强的机械抓地力跟出弯牵引力状态。
可以说陈向北T1弯道,做到了他目前车技的完美!
“奥德托领队,向北君T1弯道相比较三练,过弯速度足足提升了0.1秒!”
望着监控屏幕上出现的实时数据,水谷翔直接瞪大眼睛极其震惊。
理论上车手上一圈没有出现失误的情况下,很难出现这种十分之一秒级别的提升,能有百分秒亦或者千分秒都算是不错了。
毕竟整条赛道十几个弯道,每个都能提升0.1秒,单圈就能足足提升1秒多,哪有这么夸张?
可现实就摆在眼前,三练陈向北推的那极限一圈,只能说很多地方存在瑕疵,却不能用失误来形容。
现在排位赛有如此提升,水谷翔觉得陈向北应该跑出了全场最快的T1过弯速度!
只是水谷翔没有等到奥德托的回应,车载监控画面显示陈向北前方出现了一辆慢车。
这就是陈向北之前刻意拉开车距的“前车”,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弯道就被追了上来,对方已经完成了暖胎圈,难道说第二圈也不打算飞驰?
没有谁明白前车到底怎么想,这种情况放在交通拥挤的第一节排位赛也很常见。
唯一值得清醒的点,那就是前车没有阻挡在弯道行车线上面,陈向北只需要在短直道超车即可。
虽然变道会损失一定速度,但对最终圈速影响不大。
只是这种画面不止出现一次,很快在T5弯道位置,陈向北前方再次出现了一辆慢车,这次对方还占据着行车线没有丝毫让行的意思。
正在高速飞驰的陈向北,自然不可能去追尾,只能主动进行避让。
这次弯道超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速度损失。
可类似情况还没有结束,当陈向北飞驰圈第三次遭遇慢车的时候,对方虽然没有进行刻意阻挡,但同样没有任何主动让出行车线的意思。
这一幕的出现,就连赛道解说都察觉到情况不对。
雷德用着意外语气说道:“今天赛道上的情况好像有些不对劲,北的这一圈飞驰遭遇到多辆慢车,并且对方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占据行车线。”
“这种情况在方程式赛事中很罕见,难道是北赛前的一些言论,亦或者他揭幕战的超车风格,惹怒了围场内的众多车手,他们选择这种无声的回应?”(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