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赢得队友的认可

    按照FIA发布的规则,练习赛过后赛车设定仅能进行必要的微调,比如说简单调整下翼片角度这种。

    如果想要更改引擎功率设定,就必须抓紧时间在练习赛结束之前搞定,否则就会被判定违规遭受罚退。

    之所以有这项规则,为的就是增加比赛观赏度跟偶发性,不然每支车队都会准备两套调校方案,一套追求极速应用于排位赛,另外一套则应用于正赛。

    一旦没有了平衡点调校空间,那么赛车性能就会成为绝对的主宰,也就不会诞生出什么排位赛跟正赛的黑马。

    这么多年F1历史发展跟规则变迁,究其根源都是为了让车队之间实力趋于接近,而不是比赛还没跑就提前失去悬念。

    梅奔王朝时期F1收视率跌落谷底,一方面是舒马赫正式退役宣告时代终究,以及国际汽联商业化运作极其拉胯。

    另外一方面就在于梅奔“火星车”太过于强势。

    闭着眼睛都知道梅奔总冠军,虐菜局那还看个屁?

    “是,领队。”

    泽野弘树应了一声,然后按下语音通话键。

    “北,下一圈进站。”

    “收到。”

    陈向北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但是从赛道上其他车队的异样,他大概能猜测到跟排位赛有关系。

    至于布里亚托利面对这样的车队指令,脸上神色一阵红一阵白。

    长久以来“唯我独尊”的车队管理模式,让他对于奥德托冒犯自己的权威很不满,特别是这个老家伙还当着车队众人面公开嘲讽。

    可布里亚托利同样很清楚,奥德托是跟陈向北一路走过来的人。

    无论是车队老板卡拉班特,还是占据大股东地位的中方资本,毫无疑问都会坚定的支持奥德托,自己想要把这个碍眼的家伙开了,完全掌控车队管理权不容易。

    看对方不爽,却又干不掉对方的滋味,意大利老流氓终于亲身体验到了。

    以往都是别人看他不爽。

    很快索特也朝特鲁利下达了进站指令,不管他是否已经适应了赛车,同样要开启超功率模式。

    现在的特鲁利处境,很像是一些刚加入车队,期望通过表现保住自己席位的新人。

    经理布里亚托利已经明牌把席位,卖给了墨西哥新人佩雷兹,唯一的阻碍就是还没有占据绝对管理权,做到太过分会遭受到其他车队股东的反对。

    想要留下来,特鲁利就必须极其出色,能够匹敌甚至于超越陈向北,不给佩雷斯丝毫取代的机会!

    可现在问题在于特鲁利“廉颇老矣”,他没有这个实力。

    但被动开除跟主动放弃是两回事,无论是特鲁利本人,还是他的比赛工程师索特,都会竭尽全力去争取留在围场,继续驾驶着F1赛车。

    这就意味着不管能不能驾驭赛车,特鲁利都必须跟上陈向北的步伐。

    要是被远远甩开,那就真的没有翻盘希望了。

    当然,对于索特下达的指令,奥德托等人也没有反对。

    虽然他们并不看好特鲁利,但每个车手都应该拥有背水一战的机会。

    说不定能创造奇迹呢?

    两辆HRT赛车一前一后进入维修站,宣告着提前结束三练。

    陈向北从赛车座舱出来,站在车队控制台面前,原本是打算询问奥德托召回进站的原因。

    但当他看到圈速排行榜,阿隆索、维特尔、汉密尔顿超越自己最快圈的时候,瞬间就明白了奥德托的意图,其他车队技师组已经发力了。

    “是不是觉得对手很快?”

    奥德托见到陈向北盯着监控屏幕沉默不语,于是乎主动询问了一句。

    “没有。”

    “这还不快?”

    “我还能更快!”

    陈向北给了一个极其坚定的回答。

    外界眼中陈向北在东海国际赛道开了三圈练习赛,事实上他开了接近十年的模拟器!

    1分32秒422是TF110的极限,而不是自己的极限。

    “有种。”

    这一次奥德托终于给出了肯定的表态,同时还证明了自己的决策没错。

    那就是让陈向北去选,他也会选择超功率模式拼一把!

    “赛车调校还需要哪些地方改进吗?”

    “悬架太硬了,我能清晰感受到路面变化,并且长时间稀碎颠簸加上重刹入弯,对于颈椎的压力很大。”

    陈向北没有一味的逞强,说出来自己在东海国际赛道的感受。

    他确实有着很丰富的经验,但那是在模拟器跟F1以下级别。

    作为蓝星上最纯粹的竞速机器,F1赛车带来的G力远超预期,并且一圈圈行驶下来对于身体压力形成了累积,陈向北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F1职业锻炼其实就跟健身增肌的理念差不多,普通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哪怕经历了一年多的高强度训练,肩颈部的肌肉厚度跟强度依然不够。

    常规赛道还能接受,最硬的悬架搭配高G值,陈向北感到了不适。

    正赛高达五十六圈,与其死要面子硬撑,还不如说出来商量对策,避免出现吃不消状态下滑的状况。

    听到陈向北的反馈,奥德托没有迟疑。

    当即朝着车库的梁驰说道:“悬架硬度下调一个度。”

    “还有什么问题吗?”

    “下车时候我看了下轮胎磨损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一些,我觉得应该提前决定进站预案,做好正赛从一开始就进行保胎的准备。”

    “决定什么轮胎策略,得看你的排位赛结果。”

    奥德托没有给出回答,陈向北这小子有些过于心急,排位名次都还不知道,怎么提前决定进站预案?

    “如果是杆位呢?”

    听到陈向北嘴中说出这句话,P房内众人脸上神情各异。

    这小子是真有信心拿杆位呀……

    “一停,中性黄胎起步,不赌安全车。”

    F1轮胎策略的逻辑是这样,进站次数越多,就意味着越不用在乎轮胎损耗,车手可以尽可能的去推圈速。

    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用新胎对战别人旧胎,需要快出18秒进站窗口期,否则猛推就变得毫无意义,依旧落在对手的后面。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赛道出动黄旗或者红旗,就将缩短这个进站窗口期。

    多停战术如果运气足够好,赌中了几个安全车,那就相当于没有进站浪费时间,全程用新胎对战别人的旧胎,可谓是占尽便宜。

    有些排位赛靠后的车手,甚至于不管赛道磨损,无脑红胎起步就吃那么几圈抓地力的峰值去起步超车。

    超几个对手,再赌个安全车进站换胎,相当于白嫖纯赚!

    可就如同那句老话,只有弱者才需要赌博。

    强者占尽优势,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好。

    既然陈向北有信心拿杆位,那就启用变数最低的方案,两套轮胎跑到底!

    “奥德托领队,一停对保胎要求很高,北在F1围场内没有得到过足够验证。”

    泽野弘树在旁边提出异议。

    一停中性黄胎起步战术,进站窗口期会放在15圈,意味着接下来一套硬白胎得跑完剩余四十圈。

    虽然硬白胎很耐磨,但它终究还是光头胎属性,四十圈的压力太大了。

    后世25年中国大奖赛,法拉利车队出现75年来首次双车被取消成绩,勒克莱尔就是因为轮胎磨损过度,导致赛后称重最终低于标准1公斤。

    赛后车队技术总监承认模拟器数据,低估了东海赛道对轮胎的消耗,同时前翼受损放大了轮胎承受的额外负荷。

    “那就用这场比赛来验证。”

    奥德托语气非常平淡,却充斥着不容置疑。

    越老越怂?

    这对于奥德托而言不存在,只要陈向北有足够的野心去拿冠军,他会提供对方想要的一切激进方案。

    “好,就一停战术。”

    陈向北点了点头,东海这条赛道,自己不需要去当赌徒!

    就在陈向北跟奥德托讨论的时候,第三场练习赛倒计时结束。

    汉密尔顿得知自己跑出了最快圈,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的欣喜神情。

    理由很简单,他知道这是车队引擎超功率的结果,既然迈凯轮车队能开,那么HRT车队同样能开,陈向北提前召回进站,大概率就是设定引擎输出模式。

    完全体的陈向北到底有多快,依旧是个谜。

    不过这对于汉密尔顿来说没有太大压力,不管陈向北有多快,他只会比对方更快。

    这就是世界冠军的底气!

    阿隆索称王是靠着“红蓝大战”击败舒马赫。

    莱科宁封神是靠着07年绝地逆转拿到世界冠军。

    汉密尔顿则是靠着横扫F1各项记录,成为了围场内万众期待的新王。

    他从来不觉得谁的天赋跟速度能比自己更高,包括舒马赫跟阿隆索这类历史级前辈车手,更别论陈向北这个后辈新人。

    其他返回维修站的顶级车手,差不多有着跟汉密尔顿类似的思维,同样更坚信自己的实力。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必然。

    没有这种自信的车手,他不可能成为顶级。

    练习赛结束有着差不多三个小时的间隔时间,车手会去吃个中饭然后再简单休息一下,养精蓄力迎战下午的排位赛。

    陈向北吃完饭后,就准备前往车手休息室躺会,可刚一推开门他就看到特鲁利坐在里面,目光盯着笔记本的车手第一视角录像,想要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

    以前这种画面都是出现在陈向北身上,现如今换了个人。

    说实话,陈向北能感受到特鲁利的压力,他太想要跑出成绩留在围场了。

    曾经何时,陈向北也是抱着类似的执念,期望跨过F1围场的门槛得到一个正式车手席位。

    “休息一下吧,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犹豫片刻,陈向北终究还是提醒了一句。

    赛车也是讲究一个松弛有度,中午休息时间饭都不吃钻研录像,精神太过于紧张反倒会影响到下午排位赛发挥。

    “没太大压力,更多是想要突破自己。”

    特鲁利淡淡回了一句,其实陈向北有些小看他了。

    经历过被布里亚托利背刺,被苏蒂尔联合阿隆索污蔑,被各路媒体嘲讽指责。

    特鲁利要是扛不住压的话,早就不配呆在围场了。

    想要留下来确实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特鲁利的胜负心。

    身为一名老将,他不想被新人队友给碾压!

    另外在这种状态下看录像,特鲁利更容易找到自己瑕疵的地方,并且逐一去解决。

    整个过程中,会让特鲁利得到一种畅快感。

    “其实控制转向过度的赛车很容易,那就是去感受车尾的摆动,尽量用油门取代点刹控制滑动,还有就是不要吝啬弯道中的修正,别习惯性的一把方向盘打到底。”

    陈向北顺势坐在沙发上,说出自己对操控转向过度赛车的理解。

    听到陈向北这段话,特鲁利愣了一下,然后眼神很复杂的看向他。

    迟疑片刻后开口道:“发车长直道你换挡速度过快了,转速表有掉落的迹象,过快升入高档位将导致扭矩不足,正赛会有超车风险。”

    感谢的话语特鲁利不想再说,同时他的骄傲也不想欠陈向北人情。

    这几天他观察车手第一视角录像,次数最多除了自己就是陈向北。

    毕竟两人开着同一辆赛车,拥有很高的参考性。

    找寻自己缺陷的同时,也顺带发现了一些陈向北的瑕疵。

    模拟器开的再熟络,陈向北终究没有开着F1赛车实地驾驶的经验,仔细观察就能找到问题。

    嗯?

    面对陈向北诧异的眼神,特鲁利继续自顾自说道。

    “还有T10跟T11的左右连续弯,只需要微调方向就可以通过,不能有太多的转向动作。”

    “你过多修正弯道转向,反倒会降低过弯速度。”

    特鲁利或许绝对速度已经不如陈向北,可姜终究是老的辣。

    他在东海国际赛道足足开了六年,对于每个弯道熟悉程度并不弱后陈向北太多。

    只不过这并不是他的主场赛道,心中重要程度要靠后,显得不那么重视罢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没错,但特鲁利不是什么菜鸟。

    陈向北可以提供自己的理解,特鲁利照样可以给出自己的经验。

    当然,除了自尊跟骄傲让特鲁利不愿意妥协外,还有一点便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去帮助陈向北提升。

    36岁的年龄,就算特鲁利如何不愿意服老,他终究步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倒计时。

    这段时间的接触,让特鲁利感受到陈向北的努力跟心胸开阔。

    亦或者更为直白点说,这个中国小子身上,有那么点人格魅力的存在。

    讨厌的会很讨厌,但当你能接受之后,就会发现陈向北很纯粹!

    上一个给特鲁利类似感觉的车手,名字叫做塞纳。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如果说自己无法在围场立足,谁能在F1绽放光彩,特鲁利希望这个人是陈向北。

    原因很简单。

    输给强者,总比输给菜鸟新人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没钱赛什么车?不错,请把《没钱赛什么车?》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没钱赛什么车?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