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主场排位赛来临

    过多修正会影响速度的道理,陈向北当然懂。

    但很多时候,想要做到一把过弯的完美,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陈向北很有赛车天赋,也有着超乎常人的努力。

    可他终究没维斯塔潘从小开卡丁车,被红牛青训当做亲儿子培养的命运,跑不出那么完美无瑕的过弯轨迹。

    只能通过不断的修正,来保证自己的过弯速度,避免在入弯刹车区域被对手超车。

    “嗯,我会注意。”

    陈向北点了点头,客观因素确实存在,不过这并不是自己可以忽视的理由。

    赛车速度的极致,就是一点点的去抠细节,跑出比对手快那么0.001秒的圈速。

    面对陈向北坦然承认不足,特鲁利没有丝毫的意外。

    这算是中国新人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他没有大多数年轻人的固执跟轻狂,只要是对的东西都会去学习跟吸收,丝毫不考虑什么面子问题。

    说实话,这种品格很难能可贵,至少特鲁利认为自己身为一个年过三旬的中年人,依旧在很多事情上面放不下那可笑的自尊心。

    想到这些,特鲁利脸上流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

    然后开口说道:“T1跟T3螺旋组合弯,你全曲线循迹制动走线非常完美,能请教吗?”

    这是特鲁利看陈向北车载第一视角录像,最疑惑的地方。

    要知道这个组合弯难度极高,别说是第一次跑东海国际赛道的新人,就算跑了五六年的老将,都难以做到陈向北这种熟练程度。

    甚至特鲁利还拿陈向北的走线轨迹,跟舒马赫04年的纪录走线对比过。

    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陈向北比舒马赫更快!

    说实话,当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特鲁利惊呆了。

    模拟器开了千万遍,不如赛道实地跑一遍。

    所谓的认真、勤奋、努力放在竞技体育里面,更多是加分项,而不是什么决定项。

    很多人努力一辈子,都比不上舒马赫或者维斯塔潘这种天赋怪物的随便开开。

    陈向北的过弯走线,已经不能用模拟器的熟练度来解释,超乎了特鲁利的认知范围,难道说主场光环能开挂成这样?

    “没问题。”

    陈向北毫不吝啬的答应下来,直接坐到了特鲁利的旁边,手指划过笔记本电脑触摸板,描述着自己对于T1组合弯的理解。

    他能跑出完美走线,可以说集结了后世无数位天才车手的经验。

    当一条条过弯轨迹在陈向北的脑海中重迭,最丝滑流畅的那条,就是最快的切线。

    至于特鲁利能不能明白,那就在陈向北的能力范围之外了。

    午休时间就在两人互相讨论驾驶技巧中度过,下午等候排位赛的东海国际赛道热闹非凡,实打实的二十万观众坐满了整个围场,就连以往那些空旷的草地看台位置,都出现了一片片黑压压人群。

    排位赛前夕,看到陈向北跟特鲁利两人走出车手休息室,奥德托开口问道。

    “准备好了吗?”

    “没问题,我是最佳状态。”

    陈向北给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

    甚至于听着P房外面那隐约的喧嚣声音,他还感受到一股热血沸腾的冲动。

    “特鲁利,你呢?”

    对于陈向北的状态,奥德托不太担心。

    可对于特鲁利,他还是有些隐忧。

    中午两人在车手休息室讨论的过程,奥德托算是看在眼中。

    这种画面在老车手身上极为难得,意味着特鲁利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重压很多时候会带来两种结果。

    一种就是如同陈向北这样,明显在肾上腺素的刺激之下,能感受到那股跃跃欲试的兴奋,他期待能在主场赛道展现自己的实力。

    另一种就是重压之下心态失衡,越想要得到什么,反倒会越得不到。

    就如同新秀车手中常见的“恶性循环”,极端调校想跑出更好的成绩,结果HOLD不住撞车遭受重压跟非议,然后为了证明自己调校愈发极端,直至把自己给彻底压垮!

    特鲁利之前要求全面更改赛车调校方案的举动,让奥德托看到了恶性循环的苗头。

    “我没问题。”

    听着特鲁利的回答,奥德托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想说些开解的话语,两人关系好像没那么深,更何况他身处陈向北的阵营,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利益冲突。

    可身为首席比赛工程师,什么都不做又不太正常。

    这就是为什么,奥德托本质是只适合当个策略组的技术派,而不应该成为车队管理层成员。

    管理层需要那种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虚伪。

    “OK,准备上车。”

    奥德托招呼了一句,终究还是没有把开解的话语说出口。

    他不是一个矫情的人,更不是虚伪的人。

    特鲁利身为一名老将,他理应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如果没有,那就意味着不再适合呆在F1围场!

    时间来到了下午13点58分,陈向北跟特鲁利两人都坐进了赛车,伴随着外置启动电机的旋转,丰田引擎如同苏醒的巨龙一样,发出了自己低沉的嘶吼。

    电子计时牌上数字一秒一秒跳动着,当来到14点整的时候,出站指示灯变成了绿色,意味着为期一个小时的三场排位赛开启!

    “特鲁利,率先出站。”

    奥德托当即下达了车队指令,他让特鲁利首先发车去做飞驰圈。

    虽然矫情开解的话语没有说出口,但在实际操作中奥德托还是考虑了特鲁利的适应情况。

    多跑一个飞驰圈,能更好熟悉跟掌控赛车。

    “COPY。”

    简单回复了一句,特鲁利一脚油门冲出维修站。

    陈向北则是按兵不动,他练习赛的圈速已经证明了,至少不存在什么Q1淘汰的可能,完全可以等排位赛末期才跑个飞驰圈。

    当然,这样做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护引擎。

    超功率模式对于引擎寿命的压榨超乎想象,可能就是简单几个飞驰圈,就将突破爆缸故障的临界点。

    亦或者换一种方式说,F1这种为了赛道而生的“怪物”,为了减重跟速度以及性能极限,本身就对发动机堪称玩命一般的压榨。

    哪怕没有超功率,动力单元很多时候也处于爆缸的边缘。

    别看后世F1比赛平均每场故障率,大概就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样子。

    事实上早期F1故障率能高达惊人的百分之三十往上!

    这就是为什么,普罗斯特会冠以“教授”的名号,极端崇尚保守风格。

    原因就在于早期F1赛事,很多时候你只需要把比赛跑完,就能顺顺利利拿到积分,那为什么还要去玩命呢?

    反之也证明了塞纳的伟大。

    他不屈服于安稳跑完拿分,而是追求极致的速度跟战胜对手!

    陈向北就这么坐在F1座舱里面,抬头看着挂在墙上显示圈速排名的屏幕,阿勇跟磊哥两人则是拿着吹风机,对准TF110赛车进风口给引擎主动散热。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屏幕上面出现了一个个车手的名字,以及他们飞驰圈做出来的圈速。

    第一名的位置,赫然显示着汉密尔顿的名字,以及迈凯轮车队的名称。

    后世著名的“刘一圈”,展现出他天赋带来的绝对速度,再搭配上数一数二性能的迈凯轮赛车,几乎只要去推,就能跑出前几名的圈速。

    汉密尔顿的最快圈是1分32秒655,还没有自己第三节练习赛跑得快。

    不过这也很正常,受限于赛道交通状况跟橡胶抓地力环境,第一节排位赛车手们往往都不会跑出特别惊人的成绩,而是越到后面越快!

    仅仅过了大概半分钟的样子,汉密尔顿的最快圈就被库比卡给夺走。

    这个孩童时期的老对手,同样有着绝对速度的天赋,却受限于雷诺赛车的性能。

    比拼极限确实跑不过汉密尔顿,但那个最快圈还是问题不大。

    当然,库比卡的榜首位置同样没能保持多久,维特尔、舒马赫、阿隆索,乃至于巴里切罗等人都纷纷超越。

    最快圈就跟走马观花一样,疯狂的更换着车手。

    四大车队确实很强,可在赛季前半程中小车队,同样有着挑战乃至战胜他们的机会。

    原因就在于,中小车队的落后,更多是中期升级跟不上大车队。

    赛季初期的原型车,靠的是天才设计师的灵机一动!

    可就在第一节排位赛临近尾声的时候,迈凯轮车队的简森·巴顿,以1分32秒577的圈速来到榜首位置,距离舒马赫1分32秒238的赛季记录极其接近。

    说实话,当这个圈速出现,围场内众多车队成员都很意外。

    巴顿虽然拿到了09年的世界冠军,但他单圈绝对速度并不出色。

    并且在10新赛季,巴顿的表现很一般,被队友汉密尔顿给全面压制,完全没有展现出他卫冕冠军应有的实力。

    外界大多数认为巴顿是靠着布朗GP火星车拿的冠军,注定昙花一现的选手。

    结果在东海大奖赛,他居然意外支楞起来了?

    唯独陈向北没有意外,他脸上表情十分淡然。

    因为只有他清楚,历史上10赛季东海大奖赛冠军,就是巴顿通过雨战拿下的!

    每个车手都有着自己擅长赛道跟环境,巴顿的雨战非常厉害,几乎能匹敌顶尖GOTA级车手的那种。

    另外他对于东海国际赛道同样擅长,09赛季就是在这里夺冠。

    只不过那时候外界更多认为他靠车罢了。

    如今到了排位赛拼真刀真枪的时刻,巴顿当然不会再隐藏自己的实力,该掏裤裆拿出些本事证明自己卫冕冠军的地位!

    “北,准备出站。”

    奥德托的声音打断了陈向北的遐想,第一节排位赛已经倒计时,仅剩下一个飞驰圈的时间。

    “收到。”

    同样简单回答了一句,陈向北看到发车指示绿灯亮起,然后一脚油门冲出了车库。

    当黑橙配色的13号HRT赛车出现在主赛道,现场立马响起了雷鸣一般的掌声跟欢呼声。

    “陈向北出来了,加油!”

    “陈向北,拿到杆位,证明中国车手不弱于人!”

    “曾经的中国车手北,未来的世界车神北!”

    “加油,向北!”

    欢呼声不绝于耳,让坐在演播厅里面的解说李冰跟沙彤,都感受到一股股音浪袭来。

    “不愧是主场车手,向北在东海国际赛道的热度真高。”

    沙彤笑着说了句开场白,他本身就是体育记者出身,再加上央视的赛车解说匮乏,于是乎出任了F1中国大奖赛的解说嘉宾。

    “二十万观众主场的盛况,放在世界范围内都屈指可数,这一幕让我仿佛回到了向北在澳岛跑格兰披治赛事的时光,也是全场为他疯狂。”

    李冰感慨的回了一句,那时候的他没有想过,这么快就能看到中国车手驰骋在东海赛道的画面。

    陈向北,真是创造了奇迹以及中国赛车的历史!

    “练习赛向北的圈速非常快,虽然在最后时刻被几名车手给超越,但速度差距维持在0.2秒微弱区间。”

    “老沙,你对向北排位赛成绩有什么预测吗?”

    短暂的感慨过后,李冰把话题引向比赛。

    “希望能进前五吧。”

    张扬的是陈向北个人,而不是整个群体。

    身为传统的央视主持人,沙彤预测的十分谨慎,没有寄予过高的期望。

    “老沙,你采访过向北两次,如果是他回答这个问题,你觉得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听着李冰的反问,沙彤不自觉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陈向北那张充斥着自信跟意气的脸庞,以及采访时候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仿佛就回荡在自己的耳边。

    唯唯诺诺不是他的风格,锋芒毕露才是他想要的形象。

    就算输了,至少要先狂一回!

    “杆位,陈向北的目标只有第一!”

    沙彤坚定的说出这句话,他相信如果让陈向北来回答,会给出跟自己相同的答案。

    “确实很符合陈向北的性格,有实力跟成绩就应该肆意张扬。”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F1中国大奖赛排位赛,来自于中国主场车手陈向北,能不能拿到这个开创历史的杆位!”

    伴随着李冰说出这句话,陈向北已经完成了暖胎圈,全油门动态起步冲过起跑线,进行自己的飞驰圈。

    其实这一刻陈向北脑海中,没有太多的杂念,只有眼前的赛道。

    他会让世界看到中国速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没钱赛什么车?不错,请把《没钱赛什么车?》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没钱赛什么车?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